這次隨著春節檔《流浪地球》再度引爆市場,那些不良商家也嗅到了商機,蠢蠢欲動,已初現當初《哪吒》時期的蔓延勢頭。
單靠彼岸文創自身維權,難度不小。
齊萌萌這才來找陳默求助。
陳默聽完皺了皺眉,盜版若不及時遏制,損害的不僅是收益,更是彼岸長期積累的品牌聲譽。
這些商家想要賺錢可以找他們要授權啊,IP授權他們是敞開的,無非讓他們少賺一些,盜版就過分了,屬于既要又要,那就不好意思了。
他手中不只有文創產品,更有平臺資源和強大的法務團隊。
如果調動現有技術能力,在社交與電商層面部署AI監測系統,借助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對平臺的產品進行大數據分析與比對,應該能精準識別侵權行為。
一旦發現侵權商品,立即預警并采取干預措施,如下架內容、斷開鏈接,最嚴重直接封禁賬號等。
同時,他也指示法務團隊加強維權力度,堅決打擊盜版,殺一儆百。
陳默略一思索,隨即撥出幾通電話,清晰下達了指令。
以他如今在業內的地位與影響力,基本可以實現對大平臺的全面封殺。
自家旗下的抖音和東子那邊的京東自然不成問題;而拼多多的黃崢與淘寶的張勇,于公于私,想必也都會賣他這個人情。
齊萌萌安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師父只憑幾通電話,便將她困擾近一個月的難題輕松化解。
她今日穿著一身利落的淺灰色西裝套裙,微卷的長發在腦后束成優雅的發髻,本是平日里下屬們再熟悉不過的干練模樣。
可此刻,那雙平日里銳利冷靜的杏眼卻不自覺地睜得圓圓的,那份全然信服、毫不掩飾的崇拜,讓她整個人的氣場都柔軟下來,宛如褪去了所有職場盔甲,顯露出內里那份始終未變的、屬于“徒弟”的純粹。
見師父放下電話,她悄悄往前挪了半步,溫順地貼近他身側,指尖下意識地卷住陳默西裝外套的一角輕輕把玩,憨態可掬,俏麗中帶著一些小嫵媚。
這個帶著依賴意味的小動作,讓室內的空氣都變得粘稠起來,仿佛春天提前降臨。
陳默見狀心生憐意,兀自順手一帶,佳人嬌哼入懷,兩人小別重逢,在夜色中遮掩中稍作依偎,暫得片刻喘息。
不知過了多久,陳彤的電話打破了此間的旖旎。
陳默洗了把臉才接通了電話,
“什么?你是說,《哪吒》剛創下的影史紀錄,這么快就要被破了?”
“這樣,弄個慶功宴吧,大家辛苦這么久,一起熱鬧熱鬧.好,你看著安排吧,到時候通知我。”
掛斷電話,他心里有些驚訝,料到《流浪地球》在資金充足、團隊成熟、配套完善的支持下會表現不俗,卻沒料到竟如此火爆。
上個月,《哪吒》在全球豪取60億票房超越《戰狼2》成為國產影片票房冠軍;
而剛剛陳彤報來的消息是——《流浪地球》上映七天,票房突破30億,他們預計能破70億.
這就是春節檔的魅力么?
怪不得每年什么好片爛片,甚至是詐片都扎堆奔著春節檔上映。
又或者,《哪吒》的成功點燃了大眾的觀影熱情,而與其同出一脈的《流浪地球》,恰好承接了這份熱力。
陳默可以預見,“小破球”的周邊——手辦、卡牌、積木——又該賣脫銷了。
萌萌接下來一段時間又要忙的見不到人影了。
突然陳默心思一動,說不定這是一次機會。
看著扭頭要跑的女人,“陳彤過兩天會舉辦個晚宴,到時候你也來”
“啊?什么晚宴?我最近忙”
陳默懶得解釋,“服從命令!”
“好的,師父。”
這段時間他忙的腳不沾地,他的這幫女人們也沒閑著:
萌萌忙著她的文創周邊大業;寧寧當個財務管家帶著團隊盯著投資;劉一菲和景恬一個臺前跟著郭帆全國各地跑路演,一個幕后跟著陳彤算收益;富真姐跟個大女主一樣在國外跟兄長斗智斗勇。
就連玲玲在團隊協助下赴臺整合供應鏈資源,支援小米生產。
陳默支持他的這些女人們搞事業,有天賦的他給資源給團隊,沒天賦的就乖乖當吉祥物安分守己盯著負責的業務運轉,只要別瞎看什么大女主,宮斗上頭干些損人不利己的騷操作,他基本不會管。
隨后他掏出小米X1給她們打著電話 2019年的春節檔,與往年相似,卻又截然不同。
多部大片在銀幕上激烈角逐:寧浩執導的《瘋狂的外星人》集結黃渤、沈騰、徐崢鐵三角陣容;星爺攜《新喜劇之王》以情懷入場;韓寒的《飛馳人生》則以熱血勵志切入戰場。
而同樣由彼岸影業出品的《流浪地球》,更承載了無數影迷的期待——尤其是在《哪吒》的熱度尚未完全退卻之際。
或許是期望越高,所帶來的質疑也越大。
華夏過去的科幻電影受工業水平所限,多為軟科幻,或僅披著“硬科幻”外衣的投機之作。
因此,《流浪地球》在上映前依然伴隨著諸多爭議,尤其當它打出“華夏首部硬科幻”的標簽登陸春節檔時,質疑聲更是如影隨形:
“會不會是五毛特效”、“劇情會不會生硬漏洞百出?彼岸的金字招牌可別砸了。”、“一個沒經驗的導演,懂什么是科幻嗎?”.
類似的批評在網絡上不斷蔓延。
影迷們和媒體都在分析誰將摘得春節檔票房冠軍,仿佛這又將是一場懸念重重的混戰。
“.本計劃將持續一百代人,盡管我們不知道4.2光年外的新太陽會帶來什么樣的家園,但從今天開始,人類的勇氣與堅毅,將永刻于星空之下!
這一絕望與希望并存,持續兩千五百年的漫長宇宙之旅,史稱‘流浪地球’計劃。”
鏡頭從地下城移至冰封的地表,掠過建設中的行星發動機,最終拉升至全球視角,展現萬座發動機拔地而起的壯闊景象。
短短兩分鐘,電影以極具沖擊力的視聽語言,將“流浪地球計劃”的背景清晰而震撼地鋪陳開來,瞬間將觀眾拉入這個宏大的科幻世界。
隨著影片播放,分布全球的行星發動機依次點火,藍色光柱沖破云霄,推動地球啟程,奔赴新的家園。
到最后點燃木星等高潮名場面接連上演,配合著史詩級的配樂。
影院里響起的不是掌聲,而是一聲聲倒吸涼氣后發自內心的驚嘆:“臥槽!”“牛逼!”“絕了!”
隨著首批觀眾意猶未盡,相互交流觀影心得走出影院,口碑如星火燎原在網絡上發酵.
隨著《流浪地球》上映,各大影評網站迅速發酵,尤以豆瓣為甚。
“特效不輸好萊塢”、“重工業級的質感”、“獨屬于國人的浪漫:帶著地球去流浪大劉的腦洞真是太厲害了”;
“風華絕代的青樓花魁、英姿颯爽的戰地醫生、身患絕癥外柔內剛的人妻劉一菲現在演啥像啥,我都想象不到以后得到她的男人有多幸福”;
“為什么人工智能要叫Moss,我看職言上彼岸內部高管管陳默叫Moss,不會是劇組圖省事吧”;
“哎要真這么說,觀彼岸發展軌跡,幾乎都踩在每一個風口,叫Moss還是有說法的。”
這些網友真實的贊譽,徹底擊碎了所有質疑。
由于豆瓣已經完全由彼岸控股,所以不會出現那種明明影片上映,卻抱著把觀眾騙進影院,能騙多少是多少的心理,遲遲不敢開分的情況。
春節檔所有影片在一天之內全部開出評分:《流浪地球》以9.0分高居榜首,《瘋狂的外星人》6.7分,《飛馳人生》6.8分.
豆瓣上的評分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票房的晴雨表。
隨著《戰狼》和《哪吒》官微發表聯動海報助力,《流浪地球》的票房就像影片中點燃上萬行星發動機一樣,一騎絕塵。
排片占比從首日的18.4跟其他幾個熱門影片并駕齊驅,到初三開始單日票房逆勢上揚,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排片率一路攀升至40以上,上座率穩居第一。
影院座無虛席,IMAX場更是一票難求,“小破球”的愛稱傳遍全網。
人們突然意識到,華夏科幻的種子已經破土而出——
它不再是一個構想,而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
《瘋狂的外星人》與《飛馳人生》固然優秀,但在《流浪地球》掀起的觀影海嘯面前,只能退居二線。
這不是一場勢均力敵的較量,當其他影片仍依賴喜劇套路與明星效應時,《流浪地球》憑借其重工業質感與東方式家園情懷對電影格局進行了一次洗牌。
彼岸的資本與理念,郭帆團隊的執著與匠心,無數觀眾的支持與好評——所有這些力量匯聚成一股洪流,推動著這艘華夏科幻的方舟,碾過所有的質疑與偏見,向著嶄新的領域飛去。
從此,華夏科幻電影被劃分為兩個時代:
《流浪地球》之前,與《流浪地球》之后。
史稱——“華夏科幻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