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964章 小米要跳代對標?

  夏天科技背后,除了李富真自己的投資和當地政府資金,還有小米與彼岸的聯合入股。如今公司正處在承前啟后的關鍵階段。

  李富真本身的經商能力就頗為不俗,既有韓國政商兩界的支持,又有陳默和雷軍不遺余力的調度和投入,再加上華夏隱形的幫扶,可謂“時來天地皆同力”。

  她哥哥因涉嫌干Z,被指認利益輸送,去年被判三年,不服上訴。

  其實她哥跟她父親比起來真的啥也不是,不光是商業上,就連上位手段都遠遠不如。

  老會長當年上位,把大哥逼進精神病院,把二哥驅逐出境,幾乎上演了一出韓版“玄武門之變”。

  而韓國一直有個不成文的“三五定律”:一審不管多重的罪,二審一律判三緩五,連牢都不用坐,最后捐筆錢就不了了之。

  舉個例子就知道了,世人皆知現代、LG、SK和三星是韓國四大財閥。

  樂天不在此列,但也進了前十,樂天創始人在被審判時當庭叫囂:誰敢定我罪?

  由此可見一斑。

  但上個月,這個三五定律中最重要的那個五失效了。

  在李富真與上層的共同推動下,李在容又被查出服用違禁藥物。

  盡管多方博弈后刑期未加,但緩刑被取消,必須實打實坐牢三年。

  三星頓時群龍無首。李富真借夏天科技之勢試圖奪權,內部陷入惡斗。

  半年下來,三星雖未易主,市場卻已易主——被小米和夏天聯手蠶食。

  全球手機老大位置被小米拿下;韓國本土市場上,夏天剛發布的S3手機銷量反超三星,在東南亞、南非也做得風生水起,與小米形成默契配合。

  甚至出現一種說法:“Summer就是華夏的小米”——而在韓國本地,則倒過來:“小米就是韓國的Summer”。

  陳默這次來,就是給這位“鄰國戰友”輸送新一輪火力:

  投錢、擴規模、給技術、拉關系、加深綁定,確定接下來的布局,順便投點“精力”。

  按照之前的協議,投資收益陳默占大頭,但最終決策權和控制權則是反過來,由李富真主導。

  所以夏天科技S3手機上市后的表現,利益也是巨大的,彼岸系的軟件也憑借Summer手機進入韓國主流用戶群體,形成強大的競爭力。

  情人也要明算賬,最后計算完,回報將極為可觀——目前投入產出比已超50,凈賺百億有余。

  而這還只是走性價比路線的結果,接下來手機沖擊高端進一步蠶食三星利益,利潤會更驚人。

  不過這件事的戰略意義遠大于營收意義。

  彼岸、小米通過與夏天的結盟,前者可由硬及軟,平滑過渡到對方腹地。

  而后者已經借機搞殘三星這個曾經的豪強,一舉成為手機霸主。

  別看小米如今已登頂全球出貨量第一,但陳默深知形勢依然嚴峻。

  論利潤率,蘋果仍是無法撼動的“爸爸”——毛利率近50,凈利率高達25。

  這意味著,一部售價1000美元的iPhone,制造成本約500美元,剩下的空間除去運營費用,純利潤能達250美元。

  反觀小米,毛利率常在20左右徘徊,凈利潤率往往只是個位數。

  蘋果的利潤水平是其數倍之多。

  這也是為何小米即便銷量稱王,市值仍與蘋果相去甚遠的原因之一,當然,這僅是復雜因素中的一環。

  蘋果的定價策略堪稱“白銀賣出黃金價”,在硬件升級上更是著名的“擠牙膏大師”,力度精準,生怕一次擠多了后續無料可擠。

  然而,上個月,面對小米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庫克罕見地做出了看似“違背喬布斯”的決定,把牙膏管都擠爆了。

  通過推出不同尺寸和價位的iPhone(XS,XSMax,XR),更精細地覆蓋市場,用上新芯片,提升電池續航,甚至補上了快充短板。

  雷軍自然也沒閑著。

  蘋果發布會后,他謀定而后動,一口氣發布了Mix2、平板、筆記本、智能手表手環、智能家居等多款產品。

  備受期待的Mix2在延續前代經典設計的同時,硬件全面升級,尤其是搭載了自研的澎湃系統和玄戒芯片。

  盡管在系統和芯片的成熟度上,因發展時間較短,與蘋果仍有差距,但雷軍最擅長的就是打差異化逆風局。

  你不是系統和芯片有優勢嗎?那我就將彼岸系軟件生態與澎湃系統進行深度整合優化,用“全家桶”的協同體驗來彌補底層差距,讓普通用戶幾乎感知不到不同。

  同時,揚長避短,在主板堆迭、電池容量和續航等已取得突破的領域,雷軍祭出了師承陳默的“雷式對比法”,并且這次有了創新:不是在PPT上比參數,而是同臺競技。

  發布會現場,一段加速播放的視頻直觀展示了Mix2與iPhoneXR的續航對比。

  結果,iPhoneXR率先電量耗盡,Mix2仍剩余58;

  接著換上iPhoneXS接力繼續比,最終兩臺手機幾乎同時“陣亡”,效果拉滿。

  PPT上“一臺小米更比兩臺蘋果強”的宣傳語極具沖擊力,盡管后來有網友發現右下角有一行“僅限續航”的小字,但這一細節在當時并未掀起多少波瀾。

  當雷軍宣布Mix2的國產零部件覆蓋率高達80,成為當時國產化率最高的旗艦手機時,并且經過數年努力,當初陳默跟他提出的‘強兼蘋果’戰略終于初顯成果,更是引起全場沸騰。

  最終價格依然保持小米“加量不加價”的傳統,起售價維持4499元,頂配的Mix2Ultra也僅為5999元。

  而對比iPhoneXR的6499元起、iPhoneXS的8699元起,以及最頂配iPhoneXSMax高達12799元的售價,小米用幾乎一半的價格,提供了接近甚至部分超越的產品力。

  當時看完發布會,甚至強如陳默都有種短時間的錯覺,認為若非品牌溢價或流暢的手機系統,實在想不出選擇蘋果的理由。

  他都如此,更何況大眾消費者和廣大米粉們。

  “或許,這就是雷軍的魅力吧。”他當時這樣想。

  只要小米在芯片和系統上持續投入不犯方向性錯誤,高端化戰略真的有望成功。

  正想到這兒,陳默另一部私人手機響了。

  一看來電,想雷軍,雷軍到!

  手機接通,里面傳來熟悉的聲音,

  “明年小米X11的設計方案和思路出來了,我發給你看看”

  不是8么?怎么跳11去了?

陳默聽完,愣住了  手機也要跳代?

夢想島中文    社畜逆襲:從小米開始反卷互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