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文本哪怕涵養再好,此時面對陳家堡這個不倫不類的學校,也有點忍不住要吐槽的沖動。經過簡單的了解,岑文本知道這個陳家工學,就是一個由匠戶子弟和府兵子弟組成的學校,他們學習百家姓、學習算術、學習物理、學習化學、學習醫術、學習農藝、甚至還學習廚藝。
還有天文,地理、歷史這所學校都教,可唯獨不教導四書五經,此時岑文本有種吐血的沖動:“這樣一來,這學堂還成什么樣子?學堂,就是教四書五經的地方!就是傳授圣人之道的地方!”
那名充當著司閽、更夫的獨臂老卒聽著岑文本的話,不屑一顧的道:“得了吧,還四書五經,圣人之道呢!現在世道這么亂,都快活不下去了,還談什么圣人之道…”
張越一聽這話,氣得額頭青筋凸起,胡子亂顫,他伸手指著獨臂老卒嘶吼道:“你…你…”
獨臂老卒接著道:“這年頭,有一門手藝,可比什么圣人之道強多了!”
岑文本怒吼道:“胡說八道,閉嘴,一所學堂不教圣人之道,還算什么學堂!”
獨臂老卒一本正經的道:“我們這不是學堂,只是工學,我們主上已經說了,學堂是教人當官的地方,我們這里是工學,這所學校的學子學會識夠幾千字,學會加減乘除之后就開始學他們最感興趣的課程,喜歡畫畫的去學畫畫,喜歡唱歌的去學唱歌,喜歡種田的去學種田,這所學校培養出一大批各行各業的精英,而不是一群只會空談的書呆子!”
聽到這話,岑文本已經不再生氣,而是淡定。
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岑文本對陳家堡的工學學堂也失去了興趣。
未雨綢繆是個好習慣。
陳應雖然人在虎牢關,可是陳家堡這里的事情,一直都是由許敬宗主導。陳家堡的外圍城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的時候,陳家工學事實上已經投降了完全的運行。每天當然是教小孩子識字的地方,到了晚上,這里就成了夜校。
按照專業不同,分別由熟練的匠師教授徒弟們學習煉鋼、煉鐵、機械加工、制弩、制甲械、鑄刀、軸承、弩炮、弩機等各個專業的成年工匠在這里學習系統理論知識,這些大字不識一籮筐的工匠,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接受能力特別強,他們容易懂,但是卻記不住,不過為了標準化、流水線化,陳應不得不讓這些工匠在平時的工作中,在他們醒目的地方,掛著各個工序的文字,學習煉、鐵、銅以及合金鋼的不同成分的比配和基礎物理、化學知識。
除了工匠,也培養農民學習科學規范化種植技術。
剛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是有不少農民感覺不可思議,畢竟關中諺語“莊稼活不用活,人家乍著咱乍著。”哪怕這個陳家工學不收學費,可是大晚上不好好睡覺,誰愿意遭罪?
關鍵時刻,還是陳應想到了計策。他派出告訴他的佃戶,只要學了他的種植之法,每畝可以收兩石甚至三石。盡管眾佃戶將信將疑,可是還是有三百多戶人家跟著上了夜校。
當然,陳家工學暫時成立了,可是這里既沒有大儒名士,也沒有高官顯貴,至少現在還沒有一個世族子弟前來求學。
陳應也不著急,一粒種子種在地里總需要時間生根發芽,直到長成參天大樹,或者結出果實,才會讓人們意識到他們的真正價值。
現在陳家工學,后來被直接大唐太宗皇帝親筆御書“大唐工業大學”,與大唐太學、國子監并稱大唐三大高校,大唐工業大學的學生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特點,就是這個大學里的學生,全部都是多面手,放在縣令的位置上,可以造福一方。放在軍伍之中,可以成為合格的名將名師,哪怕給他一塊荒地,他們種的糧食也多其他人多。更為可怕的是,只要大唐工業大學的學生,無一例外,都是精通百工的高手。
陳應和李秀寧站在城頭,望著關外的萬里河山。馮立腳步匆匆走上城頭,向兩人報告:“大將軍,公主殿下,都找遍了,關內一個兵都沒有。”
李秀寧的臉色微微一變,蹙起眉頭,貝齒咬緊:“連竇建德大軍的影子都還沒看見,就逃得干干凈凈,這個時德睿,真是個廢物!”
陳應神色不變,毫無在意的道:“時德睿不是廢物,他只是太聰明了。”
“聰明?”李秀寧疑惑的道:“這件事,他辦的可真不聰明!”
“只是自作聰明而已!”陳應笑道:“因為龍門之戰,大敗反復,這讓時德睿也產生了觀望的態度,如果大唐勝,他就率領尉州以下等九州皆降,若是大唐敗,他就會投靠王世充,做鄭國的尉國公。沒有多少時間了,明日一早,竇建德的大軍就會兵臨城下。”
陳應望著李秀寧道:“三娘,咱們走吧!”
李秀寧猛地回過身,難以置信的望著陳應,語氣流露出濃濃的不善:“走?往哪里走?”
陳應道:“要我出兵虎牢關,所為何事?”
李秀寧道:“阻擊竇建德大軍。”
陳應咬著牙道:“是啊,阻擊竇建德的大軍,若是連只守不攻,用不了半個月,士氣都沒了,我們還能怎么抵抗?”
李秀寧與馮立都啞口無言。
陳應一臉決然,望著虎牢關外“我們一共有多少人?”
馮立道:“三十六個團…”他頓了頓,咽了咽吐沫:“算上大將軍和公主殿下的親衛,一共三十八個團,一萬一千四百人。”
陳應道:“豎起旗幟,關閉城門,整備器械,埋鍋造飯!”
馮立望著陳應沒說話。
陳應轉而望著羅士信與張士貴道:“你們二人,率領十個六越騎團,在戰馬沒有抵達虎牢關之前,不得出戰,違令者斬!”
羅士信嘴里發干:“大將軍…三思啊…”
陳應轉而望著虎牢關外,看著天空中的烏云堆積著,似乎要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陳應笑道:“我們就靠這三十八個團,替大唐…守住虎牢關,替大唐…守住中原。”
李秀寧知道誤會了陳應,急忙道:“陳郎…我!”
陳應道:“陌刀軍九個團,親衛三團,射生三個團!十五個團,跟本大將軍出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