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緊張的道:“宗羅睺可不是小魚小蝦,他可是薛舉麾下數得著的悍將,去年六月皇甫綰麾下一萬精銳隋兵,嚴陣以待,被薛舉兩千兵馬以少勝多,幾乎全殲,這個宗羅睺親自三百死士,冒著箭雨沖鋒,臨陣中箭數十,卻死戰不退,率先殺入袍罕城,三娘,你可要想清楚啊。五百兵能行嗎?”
李秀寧望著李建成暗暗嘆了口氣:“要是二郎在,他絕對不會說這話!”
李建成啞然。
“輸人不輸陣,哪怕揚敵人氣勢,滅自家威風的道理!”李秀寧道:“大哥等我的好消息!”
李秀寧拿著李淵賜給她的魚符(因避諱李虎的虎字,唐朝改虎符為魚符。李世民登基之后,因避諱民字,改民部為戶部),點齊兵將,輕裝簡從,只帶三天干糧。
在半個時辰之后,李秀寧便率部朝著涇陽前進。
李秀寧所部的五百兵馬,雖然裝備精良,但絕對算不上精銳部隊,平陽公主府和秦王府這兩百侍衛還好,多少都是見過血的老兵,然而東宮六率衛也好,趙王府的侍衛都是儀仗隊性質的軍隊,然而就是這么一只烏合之眾的部隊,李秀寧仍一無反顧的朝著涇陽進發。
經過郎中手忙腳亂的搶救,陳應在小半個時辰后還是清醒了過來,好在陳應也沒有大礙,只是因為失血過多,體力耗盡。
“傷亡情況如何?”陳應醒來第一句話就是沙啞著嗓子向一旁著急上火的張懷威問道。
陳應可以想象,一群幾乎沒有訓練的農民,哪怕手中有些武器,肯定也會傷亡慘重。
張懷威的眼睛瞬間紅了,哽咽道:“六子沒了,老邱也殘了,除了老油子,其他人人帶傷。”
陳應依稀記得六子郭栓,是原隋朝潼關守軍,隨屈突通投降唐朝以后,被改編為劉宏基部,在淺水塬大戰中劉宏基全軍潰敗,郭栓逃了出來,在涇陽整編的時候編為張懷威伙,也是一個憨厚的人,也是整個伙里唯一一個從來沒有欺負過自己的人。
陳應暗道:“還真是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
陳應道:“百姓傷亡如何?”
張懷威下意識的道:“不太清楚,應該沒了四五百人,傷了過千!”
一次大戰,唐軍涇陽守軍五十人的一個隊,至今六人,其中還有一個殘了。就算自己用計,還造成了將近一千五百人的百姓傷亡,雖然殲滅西秦軍兩千余人,但是這個驚人的傷亡數字,也讓所有的幸存者都握緊了拳頭,勝利帶來的喜悅也沖淡了不少。
陳應隱約聽到滿城盡是苦泣聲…
這些陣亡的人大多都是涇陽人,死掉的人是他們的親人、鄰居和同伴,是他們朝夕相共的朋友…
陳應雙目微顫的將酸澀忍下,硬生生的將自己的情緒壓制,聲音低沉:“現在還不是悲傷的時候,這只是西秦軍的先頭部隊,如果在援軍未到之前,咱們一刻也不能放松。現在組成百姓,馬上打掃戰場,將西秦軍尸體上的甲胄剝掉,能修就修,實在不能修的也勉強穿在身上,總之有總勝于無…”
張懷威只是一個伙長,頓時沒了主意。
陳應看著張懷威手足無措的樣子,忍不住哀嘆。
陳應沖張懷威道:“扶我起來!”
“大郎你的傷!”
“還死不了!”陳應道:“涇陽縣令還活嗎?如果還活著就讓他出來主持大局,如果他已經逃了,或者死了,就通知涇陽縣士紳,讓他們推舉一個能主事的人出來。”
小半個時辰后,張懷威讓人找了一塊門板,抬著陳應緩緩來到涇陽縣縣衙。
剛剛來到縣衙,陳應就看到縣衙的匾額上還有三四只未來得及拔下來的箭矢,墻上地上,到處都是斑駁的血跡和刀劈斧砍的痕跡。
不用說,西秦軍在沖進涇陽時已經將縣衙端了。
張懷威走到縣衙內堂的時候,大廳上已經跪坐著十數名衣著講究的士紳。看著陳應到來,眾人整齊起身,見禮。
陳應沒有費話,開門見山的道:“客套話咱們也不多說,諸位都是這涇陽城內有頭人臉的人物,肯定見多識多,如今咱們商量一下,涇陽縣應該怎么辦?”
一名莫約五旬的老者道:“陳大郎,你說怎么辦,就怎么辦?”
這是涇陽縣大戶,姓秦名固,字子堅。涇陽秦氏是天水秦氏的分支,在東漢時期還算豪門,號萬石天水(累五世出現省部官員),不過隨著魏晉南北朝逐漸沒落。
眾人七嘴八舌的起身附和。
現在他們涇陽縣干掉了西秦的義興王宗羅睺和其麾下兩千余將士,以薛仁果那護犢子的性格,肯定不會放過涇陽城的任何人,事實上此時,涇陽士紳和全城百姓都被陳應綁在他的戰車上,不得不跟著陳應一條道走到黑了。
陳應剛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是義憤填膺,出于義憤憤而出手。可是隨著一切都朝著他預料的方向發展,他就不得不想著借助守涇陽這件大功,為自己謀一份晉身之資。
陳應雖然對于隋唐歷史不太熟悉,但是天下大勢還是非常清楚的,大唐必定統一天下,而西秦絕對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陳應道:“既然大家愿意以為為首,那么就請諸位不要三心二意,耍什么花招,齊心協力,共同守衛咱們共同的家園才是咱們唯一的出路!”
秦固道:“陳大郎但請吩咐,莫敢不從!”
“那好!”陳應也不客氣,直接道:“一旦城破,損失最慘的不是那些小民小戶,而是在位的諸位,那些平民百姓家里幾乎沒有隔夜的糧,西秦軍最先下手的還是各位富戶。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現在我們要做三件事,首先咱們要組織青壯百姓成軍護家。西秦軍遺留在涇陽的甲胄差不多有兩千余副,除去不能用的,咱們就先組成一千五百人。都也別藏私,把各家私藏的兵刃貢獻出來,實在不足的部分,就削木為矛,成立涇陽鄉勇營,全營分為三團,以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伙,五什為一隊,兩隊為一旅,五旅為一團,成立三個鄉勇營,分別以我本人和張懷威、尤子英,分別暫時擔任檢校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