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嘴巴微張,再也說不出話來。
他此刻恨極,卻又同時惶惶不安。
他和慕炎已經徹底撕破臉,今日等他再回養心殿后,怕是再也別想出來了,甚至于…
他很想沖出前殿,很想去告訴外面的那些文武百官,讓他們救駕,可是他的身體根本不聽使喚,別說掙脫兩個鉗制住他的內侍,他連挪動一下也做不到。
“讓他請罪吧。”慕炎徐徐地又道,神色間平靜如水。
但是,端木緋、安平和岑隱都知道慕炎的心里遠沒有他表現的那么平靜。
端木緋默默地往前移動了一步,握住了慕炎的手,禮服寬大的袖口垂下來,掩住了她和他交握的雙手。
安平注意到了這一幕,紅艷的唇角微微翹起,原本沉郁的心口一松:幸好老天爺待阿炎不薄,又讓他遇上了這個小丫頭!
禮親王以及在場的宗室王爺們心里還有些緊張,有些忐忑,皆是神色肅然。
兩個中年內侍立刻調轉了皇帝的方向,讓他面向前方歷代皇帝的的牌位跪著。
皇帝的身體太虛弱了,尤其四肢都是皮包骨頭,顯得有些畸形,若非是有人扶著,皇帝連跪都跪不住,怕是要像爛泥一樣直接癱倒在地上。
皇帝整個人失魂落魄,怔怔地仰望著前方的那些牌位。
對于皇帝而言,太廟太熟悉了,每年他都至少要來此這里一次舉行祭祀,曾經,這個地方代表著他的榮耀,因為他是以皇帝的身份主持祭祀。
皇帝不由想到了十九年前,眸光閃爍。
當年宮變后,他在正式登基前,也曾來到太廟的前殿,也曾跪在這個位置,向著列祖列宗發誓。
此刻再回想起來,往事還是那般清晰,恍如昨日。
包括他當時說的每一句話,他都記憶猶新。
那時的他,意氣風發,心懷大志,打算一展抱負,讓天下百姓、讓列祖列宗都看到他的功績。
他并不是為了皇位才發動那場宮變的。
他只是覺得他比皇兄更加合適當這個天下之主,過去這十九年,他把大盛治理成了一片盛世,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盛。
什么外族來犯,什么天災人禍,什么內亂…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
不說大盛,中原數千年來,四方蠻夷一直對大盛虎視眈眈,中原不知道經歷過多少外族侵略的戰事,這些又不是他能左右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慕炎也不過是想把這些罪名強加到自己身上,他不過是想掩蓋他是個亂臣賊子的事實。
可是慕炎他是騙不了世人的,歷史會還自己清白,還自己公正!
皇帝的眼睛越來越亮,形容中透著一絲癲狂,嘴里像著了魔似的反復地喃喃道:“朕沒錯,朕沒錯…”
也不知道他是在說服他自己,還是在說服別人。
慕炎并不意外,皇帝從來不知反省,否則大盛又怎么會被他治理成這副千瘡百孔的樣子!
慕炎也不打算再與皇帝多費唇舌,冷冷道:“既然如此,皇叔就在這里跪著吧,說不定跪著跪著就知道自己的罪在哪里了。”
“說不定列祖列宗就原諒你了!”
話音還未落下,慕炎已經轉過身,對著安平道:“娘,我們走吧。”
他的手還是牽著端木緋的手沒有松開,一起邁出了前殿。
大門口的張勉華立刻就側身退開了,躬身讓慕炎他們先走。
皇帝恍若未聞,還在對著牌位念著同樣的三個字:“朕沒錯,朕沒錯…”
而禮親王和一眾宗室王爺們則是如釋重負,彼此交換了一個眼神,覺得他們真是撿回了一條命。
他們趕忙也跟在慕炎和岑隱幾人身后也出了前殿。
跪在殿外的文武百官已經等了很久了,眼看著祝、帛都焚燒完了,但前殿這邊卻久久沒有動靜。
他們也不敢動,只好繼續跪在原處,也有人好奇地往前殿張望過,偏偏張勉華就像一尊石像似的擋著大門,他們根本就什么也看不到。
見慕炎、端木緋、岑隱他們從前殿中出來了,典儀再次宣布奏樂,樂師便奏響了《佑平之章》。
眾臣恭敬地給慕炎行了禮,口呼“攝政王千歲”,也有人大膽地往后方的張望著,然而,那些宗室王爺們都出來了,卻不見皇帝出來。
端木憲根本沒注意皇帝,他只顧著看慕炎身旁的端木緋,目光發亮。
瞧瞧,這太子妃的大禮服、這九翬四鳳冠可真是襯小孫女,雍容華貴而不失端莊,氣度不凡。
那些人還說小孫女無國母的風范,他看來可沒人比小孫女更貴氣,更有福相的了!
端木憲越看越移不開眼,心中涌現了各種贊美之詞,直到他注意到慕炎這個臭小子居然在大庭廣眾下牽著小孫女的手。
他記得祭禮的儀程中可沒有這個步驟!
端木憲的眼睛差點沒噴出火來,他沒注意皇帝,可在場的其他朝臣卻是注意到了,一個個有些望眼欲穿,神色復雜。
他身旁的刑部尚書秦文朔拉了端木憲的袖口一把,對著他使了一個眼色,用口型說,皇上呢?
不僅是秦文朔,左右好幾個官員都是一臉期待地望著端木憲。
端木憲愣了一下,又朝前殿方向望去,這才遲鈍地意識到皇帝沒從前殿出來。
端木憲心一沉,暗暗嘆氣,只能硬著頭皮仰首看向了慕炎,客客氣氣地問道:“攝政王,皇上呢?”
其實端木憲是一點也不想管慕炎和皇帝之間的閑事,偏偏他是首輔,百官之首,在這個時候是避不開的。
皇帝今天在眾目睽睽下進了太廟,卻沒有出來,這么多雙眼睛親眼看到的,自己總要代表文武百官問一句才合乎情理。
端木憲后方的群臣皆是屏息以待,一眨不眨地盯著慕炎。
典儀頭疼得很,儀程中可沒有這一步。這下可怎么辦?
他想了又想,還是示意樂師暫停奏樂。
《佑平之章》戛然而止,周圍鴉雀無聲,兩邊種的兩排松柏在秋風中搖曳不已,發出細微的沙沙聲。
微風把燎爐中的焚燒祝、帛的氣味吹了過來,縈繞在眾臣的鼻端。
時間仿佛被拉長般,過得尤為緩慢。
慕炎看著幾步外的端木憲和群臣,目光坦然地勾唇一笑,姿態從容。
他爽快地說道:“皇叔自覺罪孽深重,從今天起,他會日日夜夜地在太廟謝罪,直到列祖列宗原諒了他。”
禮親王等宗室王爺們想著方才的一幕幕,神色復雜,卻是無人反駁。
那就等于默認了慕炎的說法。
“…”端木憲也說不出話來,嘴唇動了動。
慕炎的意思是,皇帝被“軟禁”的地方,從養心殿變成太廟了?
這算是什么意思呢?!
端木憲有些摸不透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了,驚疑不定的目光在慕炎、安平和岑隱三人之間來回看了看,然后又看向了后方神情復雜的宗室王爺們。
他可以肯定,剛才前殿內肯定發生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端木憲只覺得腦門發疼。
問題是,方才自家小孫女也在前殿中,對于剛才發生的事肯定知道得一清二楚,也就是說,慕炎沒有瞞著自家小孫女…
端木憲忍不住又在心中嘆了口氣:小孫女知道的這么多,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端木憲越想越愁。
在場的眾臣自然也都聽到了,神色古怪地噤了聲。
他們同樣也覺得有哪里不對勁,總覺得皇帝不可能主動提出這個要求…
但是,方才岑隱問皇帝是否要向列祖列宗請罪,皇帝應了。
而且剛剛在太廟前殿中,有禮親王等宗室在,后來又有旗手衛指揮使趕到,現在無人提出異議,等于是都默認了慕炎的話。
所以慕炎說得是實話?!
大臣們三三兩兩地面面相覷,不明白皇帝到底在想什么呢。
皇帝都是卒中的人了,瞧他剛才的樣子,連自己走路都不行,他在養心殿好吃好喝的養病不好嗎,還偏要待在太廟。太廟再好,也沒養心殿舒坦啊!
眾臣皆是百思不解。
大部分的朝臣都是以為皇帝是在養心殿養病,可是,幾個內閣閣老和重臣卻是都清楚皇帝早就被軟禁了,他們自然不會信慕炎的話,心里覺得這件事古怪。
秦文朔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看向了岑隱,見岑隱都沒說話,識時務地閉上了嘴巴,默默地垂眸盯著地面。反正他們什么也沒看到,什么也不知道。
典儀擦了擦額頭的冷汗,覺得自己簡直快去了半條命,他再次宣布奏樂。
《佑平之章》再次徐徐奏響,但莊嚴的氣氛早就不復存在,群臣都巴望著趕緊離開。
慕炎、端木緋、安平等人在旗手衛的護送下,往太廟正門方向行去。
端木憲等群臣也紛紛站起身來,一個個都跪得膝蓋發疼。
端木憲也顧不上這些了,抬眼朝前殿方向望去,目光幽深。
從他的角度,可以看到皇帝的背影,皇帝被兩個內侍架著“跪”在蒲團上,身體在微微地顫抖著,連腦袋都在哆哆嗦嗦地搖晃著,似乎在嘀咕著什么。
只是,他與皇帝相距至少有十五六丈遠,根本就什么也聽不到。
“吱呀——”
前殿中的一個內侍走上前把兩扇門合攏。
前殿的大門緊緊地閉合,連一絲縫隙也沒有,再也看不到皇帝那明黃色的背影。
端木憲心頭彌漫著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閃了神,直到游君集喚了他一聲,他才回過神來,若無其事地撫了撫衣袖,也朝太廟外走去。
眾臣跟在端木憲和幾個內閣閣老身后,也都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有人一邊走,還一邊回首望后方的前殿望了一眼,但大部分人已經把皇帝拋諸腦后。
不一會兒,前殿前方的空地就變得空蕩蕩的,只有那稀疏的幾片落葉還在隨風飄蕩…
對于群臣而言,祭禮結束了,但是對于皇帝而言,才剛剛開始。
一盞茶后,袁直就率領一眾內侍來到了太廟,美曰其名,“伺候”皇帝的起居。
“袁公公,請!”
太廟前殿的大門再次打開了,一個青衣小內侍殷勤地引著袁直進了前殿。
前殿內,除了皇帝外,只有幾個內侍而已。
“袁公公安。”之前架著皇帝的那兩個中年內侍連忙上前給袁直行禮。
至于皇帝,早就無人理會,由著他自己歪斜地趴伏在蒲團上,姿態扭曲。
皇帝不死心地蠕動著身體,然而,四肢、軀體全不聽使喚,猶如一條丑陋的蠕蟲般。
袁直漫不經意地掃了皇帝一眼,嘆了口氣,用尖細的聲音譴責幾個內侍:“你們幾個是怎么伺候皇上的!怎么讓皇上這么趴著?!萬一受涼怎么辦!”
“是小的不是!”
兩個中年內侍唯唯應諾,趕緊又把皇帝的上半身給架了起來,依舊讓他維持著“跪”的姿態。
袁直走到皇帝近前,甩了下手里的拂塵,冠冕堂皇地說道:“皇上在此向列祖列宗謝罪,但攝政王仁慈,體恤皇上年紀大了,也不忍皇上太過操勞,每天跪個六個時辰就夠了。”
那青衣小內侍連連點頭,附和道:“攝政王真是仁心慈意!”
“你…”皇帝昂著頭恨恨地瞪著袁直。
他方才趴伏在地上,連嘴唇都被蹭破了,鼻尖上還沾著些灰塵,狼狽不堪。
袁直滿不在意,陰陽怪氣地吩咐那兩個中年內侍道:“你們可要把皇上給扶好了。既然要跪,就要跪得端正,別讓歷代皇帝看了笑話。”
說著,他又轉頭再次俯視著跪地的皇帝,煞有其事地說道:“皇上,您只要真心悔過,好好懺悔,歷代皇帝在天有靈,肯定會聽到的,也會寬恕您的。”
此時此刻,皇帝連“朕沒錯”這三個字也說不出來了。
他已經徹底絕望了!
他的生路已經全部被慕炎和岑隱這兩個奸佞堵上了!
皇帝神情惶惶,感覺到自己猶如深陷一片陰冷無底的沼澤中,他越掙扎就陷得越深,現在他周圍的泥潭水已經上升到了唇邊鼻下,眼看著泥潭就要將他淹沒了…
他真的是真命天子嗎?!
這一刻,皇帝第一次開始懷疑起這點。
在他剛剛從昏迷中蘇醒的時候,他覺得他既然蘇醒了,那便是上天的旨意,是上天讓他撥亂反正,上天看不慣慕炎這亂臣賊子,要借自己的手讓慕炎去死。
之后的數月,他都是靠這個信念支撐著自己堅持下去,一天又一天地熬著,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終于等到了祐景愿意救駕。
他還以為他在磨難之后,又迎來了新生,只要祐景能把自己救出去,自己就能脫困,依然是皇帝。
然而,祐景失敗了。
皇帝也又消沉了一段時日,直到那日他聽到曹大人的哭訴,得知今日要舉行祭禮的事,才又燃起了希望。
他以為朝臣中如曹大人一般忠君愛國之人肯定不少,只是因為他被軟禁,那些忠心的朝臣不明真相,而且光憑文臣也不夠,他需要文臣、宗室與禁軍的共同支持才能撥亂反正。
沒想到萬事俱備,他卻還是失敗了,又一次失敗了!
他再不可能制造比今日更好的時機,他心里再清楚不過地知道他已經沒希望了。
接下來,他該怎么辦呢?!
他現在生活不能自理,手腳都不聽使喚,可以說,他活著的每一天都生不如死,但是,他又舍不得去死。
他明明是皇帝,是真命天子。
沒錯,他怎么可能不是真命天子呢!
皇帝在心里試圖說服自己,可此時此刻,任何言語都是那么空乏無力。
絕望、不甘、憤怒、后悔等等的情緒如洶涌的浪潮般在他心口起伏著,腦子里紛紛亂亂,根本無法冷靜地思考…
“呼——呼——”
皇帝的呼吸越來越粗重,他抬眼看向了前方歷代皇帝的牌位,那些層層疊疊的牌位恍如鮮血般紅得刺眼。
那一道道牌位似乎都在俯視著他,看得他渾身發寒。
皇帝的目光停頓在其中某一道牌位上,那是崇明帝的牌位。
皇帝突然覺得心口像是被針了一下的疼。
他怕了。
他的腦海中又想到了十九年前的事,那一幕幕如走馬燈般飛快地閃過。
彼時,他帶著大軍沖進了皇宮,一路暢通無阻地沖到了乾清宮前,意氣風發。
皇兄眾叛親離,只能飲劍自刎…
劍鋒割在皇兄的脖頸上,鮮血如噴泉般噴射而出,甚至還噴在了自己的臉上。
熱熱的,咸咸的。
“吱呀!”
一陣風猛地吹來,吹得門扇搖曳著發出重重的聲響,刺耳難聽,把皇帝一下子從恍惚中驚醒。
秋風瑟瑟不止,差點沒把殿內點的香燭吹熄,一簇簇火苗在那些香燭跳躍不已,火光在眾人以及周圍的牌位、香案、帷幕上投下了詭異的陰影。
那些內侍的面龐都顯得有些詭譎,帶著一種不懷好意的陰森感。
皇帝更害怕了,覺得周圍似乎有一雙雙看不到的眼睛在注視著他。
他再次喃喃自語起來:“朕沒錯,朕沒錯,朕是明君。”
他看來三魂七魄似是丟了一半,瘋瘋癲癲的。
袁直淡淡地斜了皇帝一眼,根本懶得理會他,又甩了下拂塵,吩咐內侍道:“你們都好好看著他!”
袁直匆匆來,又匆匆走。
之后,前殿的正門就再次關閉了。
今天來祭祀的人已經都離開了,隨后,太廟的大門也關上了,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太廟之外,京城之中卻并不平靜。
隨著祭禮的結束,一個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中上下,人人皆知今上自知罪孽深重,要長留太廟給列祖列宗謝罪。
得知消息后的百姓們可比那些朝臣要激動興奮多了,議論紛紛,一個個都連聲叫好,說理當如此。
自打去歲皇帝卒中過去一年了,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年中,朝臣勛貴們本就錦衣玉食,并沒有太大的感觸,但是,那些普通百姓都真切地體會到他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最安天樂命的就是這些平凡的百姓,對于他們而言,只要日子能過得下去,他們就會安安分分的。
如今日子蒸蒸日上,他們自然不想回到今上執政時的光景。
“皇上是該好好謝罪!”
“沒錯,要不是他,也不會連年征戰,那么青壯丁戰死沙場!”
“就是就是。多少人家因為少了當家的人支撐不下去啊,我表姐的岳母的外甥女的夫婿就是去年戰死北境,現在她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最大的那個還不滿十一歲呢。”
茶樓酒館,街頭巷尾,到處都有百姓們在議論這件事,越說越熱鬧,連不認識的人都要湊過去說上幾句。
“得得得…”
突然,西城門方向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馬背上的小將高舉著一只手,高喊著:“八百里加急,閑雜人等速速避讓!”
百姓們都驚得連忙退到街道兩邊,驚疑不定地面面相看,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這…這不會是北境來的軍報吧?”
那些百姓都望著馬匹飛馳而去的方向,有幾分忐忑,幾分期待,幾分好奇。
他們的疑惑當日下午就有了答案——
簡王先后收復了北境計愷城、湖延城與響山城三城!
北境大捷!
大盛與北燕交戰已經超過一年半了,起初邊境履履失守,甚至于先簡王君霽戰死沙場,弄得百姓人心惶惶,生怕北燕大軍會突破關口長驅直入,那么中原將岌岌可危。
現在北境終于是轉危為安。
也不知道是誰大著膽子嘀咕了一句:“果然,只要‘那一位’別搗亂,一切都會變好的!”
“說得是。”
不少百姓深以為然,又忍不住說起皇帝去太廟謝罪的事,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說,越發唏噓感慨。
因為北境大捷,整個京城都振奮起來,上至朝臣勛貴,下至平民百姓,喜氣洋洋,就像過年一樣,甚至還有百姓自發地去簡王府的大門口磕頭。
連著幾日,京城上下都沉浸在這個天大的喜報中,人人都對大盛的未來充滿了憧憬,不少人都盼望著攝政王可以早日登基。
就在這種熱鬧的氣氛中,九月十一日一早,第一批從京城派往懷州的舉子出發了,當日,慕炎以攝政王的身份親自為他們送行。
這五十來個舉子年歲不一,出身不一,氣質容貌也是大不相同,他們不僅是來自京城,也有一些來自京城周邊幾州,每個人的眼中都寫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我敬各位一杯,一路順風!”
慕炎環視這些舉子,高舉著一個白瓷小酒杯,含笑敬了這些舉子們一杯,然后將空酒杯朝下,表示滴酒不剩,就如同君王為即將奔赴前線的將士踐行一般。
對于這些舉子們而言,這可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舉子們一個個眼眸更亮了,目光灼灼。
“定不負攝政王所托!”
五十來個舉子的聲音整齊劃一,也都高舉起手中的酒杯,全都仰首將杯中的酒水一口飲盡。
飲了別離酒后,這些舉子沒再久留,在百來名禁軍的護送下,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偌大的車隊很快就變成了官道上的一片滾滾沙塵。
慕炎望著車隊遠去的方向,勾唇笑了,那雙漂亮的鳳眸在晨曦的照耀下,顯得更明亮,更清澈了。
在這些舉子之前,慕炎已經以朝廷的名義送了一批僧侶和道士去懷州,這些僧侶、道士會逐步在懷州各城修建寺廟道觀。
而今天這些舉子過去后,會在新修建的私塾里教導懷州的孩子們,教他們識文斷字,當然,慕炎并不是讓舉子以科舉的標準來教,而是教導這些孩子們“禮義廉恥”以及大盛文化。
等將來這些懷州的孩子長大了,懷州才能算真正地安定下來。
這必然會是漫長的一個過程,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慕炎瞇了瞇眼,又想到了那個意圖復辟的南懷原王室,嘴角勾唇一道譏誚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