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戰役的展開,最先行動自然不可能是準備登陸作戰的陸軍第二混成團,而是海軍方面!
八月十四日,中秋節前一天,雷州府徐聞縣最南端的沿海各小港口里,大量的船只開始出動,最后匯集起來的船只竟然高達四十多艘。
盡管其中的絕大部分船只都是小船只,但是聲勢也是頗為嚇人。
眾多船只當中,十多艘船只在最外圍,并且它們的體型要比后方的船只大的多,同時還可以在船上看到部分火炮。
這十多艘船只,才是大唐海軍部署在雷州府、廉州府一帶的分艦隊,番號為第二艦隊,其中噸位最大的是一艘足足有兩百八十多噸的廣船改裝而里的武裝商船廉州號,另外十多艘也大多是廣船、福船、沙船等船型改裝而來的武裝商船,噸位大多在一百多噸左右。
不過這些船只的噸位雖然不算小了,不過武裝卻是比較低級的,因為這些船只本來只是普通的民用船只而已,大唐海軍只是簡單的在這些船只上部署了少量火炮。
受限于船型的緣故,大唐海軍根本無法在這些船只上部署太多、太重的火炮。
以廉州號為例子,主炮乃是一門九斤加農炮,一門七斤火炮,另外還有四門五斤加農炮,四門三斤散彈炮,可以說是在全艦上下能夠裝和火炮的地方都撞上了,而且部分火炮的射界非常小。
即便是這樣,廉州號也是目前大唐海軍里火力最為強大的一艘武裝商船,一個月前才完成初步改裝,上面的九斤火炮,乃是從洋人手中購置的。
五斤加農炮,是和陸軍的五斤野戰炮同一個級別的火炮,三斤散彈炮,乃是專門為海軍生產的散彈炮,炮重約三百斤,專門發射散彈。該炮比陸軍使用的一百五十斤的兩斤散彈炮威力要大的多,不過因為重量比較重,所以也不太適合充當步兵支援火炮使用,要么是搬上城頭作為防護火力使用,要么是搬上船頭使用。
目前大唐海軍所使用的艦炮,以九斤、七斤、五斤這三個級別的加農炮為主要對艦火力用炮,另外使用三斤散彈炮、兩斤散彈炮為輔助火力。各艦因為噸位大小,船型不同,部署不同級別,數量不等的火炮。
第二分艦隊在大唐王師攻占廉州府后,就是開始籌建,嚴格上來說,該分艦隊其實是大唐海軍的第一支遠洋艦隊,單純從實力而言,比珠江艦隊以及第一分艦隊都要強大。
因為珠江艦隊雖然船只要更多一些,但是珠江艦隊乃是一支內河艦隊,擁有的船只大多都是小型的內河船型,數量多,但是噸位小,火力弱,也無法出海出戰。
而第一分艦隊,之前乃是從西江艦隊里抽調了一部分大型船只,基本上百噸以上的,具有航海能力的船只都是被抽調了出來,后續也會裝備一些從民用船只改裝而來的船只,不過第一分艦隊剛成立沒有多久,目前擁有的船只數量只有幾艘百噸以上的船只,不過很多船只的艦炮并沒有配屬完整。
理由很簡單,因為目前大唐王朝里的火炮產量是有限的,而且這些火炮是陸軍和海軍進行分配,海軍所能夠得到的火炮數量并不多,而這些火炮相當多的一部分都是被分配到了第二分艦隊以及珠江艦隊里,以至于第一分艦隊里的很多船只都是孤零零的只有一個船體和幾門散彈炮,根本就沒有多少長身管的艦炮。
加上第一分艦隊雖然名為遠洋艦隊,但實際上是被明軍水師堵在了珠江流域,弱小的大唐海軍根本就沒有離開炮臺的保護之下,然后出來和明軍水師交戰,所以一直定位都是防守。
因此雖然大唐王朝有三支分艦隊,但實際上目前大唐海軍主要發展的還是第二分艦隊,該艦隊以廉州府、雷州府為主要的基地,而首要的戰略目標就是掩護陸軍渡海并攻占瓊州府。
整個艦隊擁有武裝商船十六艘,兩百噸以上的有兩艘,一百噸以上的有十二艘,另外還有兩艘則是百噸以下的小型船只。
整個艦隊配置了四門九斤火炮,八門七斤火炮,十六門的五斤火炮,三斤和兩斤的散彈炮則是更多一些,超過三十門。
這個火力對于大唐海軍來說,自然是強大無比了,但是如果進行橫向對比的話,其實連一艘當代正規戰艦的火力都比不上的。
這說的可不是什么千噸以上的戰艦啊,說的還是那些五六百噸的戰艦呢!
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因為大唐海軍所擁有的艦炮口徑太小,雖然小口徑的火炮和散彈炮不是好,但是十二磅以及十二磅以上的火炮根本就沒有幾門。
然而同時代的西方國家的戰艦,專業戰艦上裝備的可是六十四磅、、三十二磅,二十四磅,十八磅等大口徑艦炮,十二磅艦炮和六磅艦炮只是輔助火力而已,至于那些小口徑散彈炮,后世研究人員通常都不把它們列入火炮的統計表里。
不裝備幾十門大口徑長身管艦炮,你都不好意思說這是一艘戰艦!
以廉州號為首,第二分艦隊離開港口,并在外海順利編隊后,后續諸多小港口里的小型船只也是開始出動,不過后頭的那些小型船只可不是運輸船只,而都是海軍的軍艦,恩,暫時用各種漁船、小型船只改裝的軍艦,上面通常只有幾個操作船只的水兵而已,他們的主要任務是跟隨主力艦隊前進,并為主力艦隊艦隊提供支援。
所以這些船只上并沒有搭載太多的水兵,這些船只基本都是裝載了火油甚至火藥等引火物資,他們的作用很簡單,那就是用來施行火攻戰術。
海峽對岸的大唐海軍大舉出動,而整個海峽的寬度才不過二十多公里而已,所以這個情況就是被正在海峽里巡邏的明軍水師船只,并且是迅速向港口里的水師報信。
而后續,留守瓊州的明軍水師船只自然是傾巢而出!
就當第二分艦隊的主力艦隊率領著差不多三十艘小船出海后,另外一邊,搭載了整個第二混成團的二十多艘船只的船隊也是開始從各港口離開。
這些船只也是大唐海軍費盡辛苦從各處搜羅來的,噸位大多在數十噸甚至上百噸,這些船只除了裝載了第二混成團一千八百名將士外,還裝載了足夠第二混成團使用一個月的各類物資,其中的各類武器彈藥,足夠第二混成團進行三場大規模的戰役了。
這兩支艦隊一前一后,形成了超大規模的渡海艦隊!
而今天,老天爺也是非常的給面子,風平浪靜,艷陽高照,這是一個非常適合渡海作戰,更是更加適合海上交戰的天氣。
不過僅僅是兩個時辰后,大唐海軍第二分艦隊的主力艦隊前方,就是出現了幾艘船只,敢在這個時候還在瓊州海峽游蕩,并且還是裝備了火炮的船只,除了明軍水師的船只還能是誰啊。
于此同時廉州號上,一個海軍少將站在船頭,然后用自己手中的單通望遠鏡看著前方的幾艘明軍水師的船只,然后放下望遠鏡道:“他們來的倒是挺快的,傳令,全艦隊備戰!”
傳達命令的這個海軍少將,就是大唐海軍第二分艦隊司令歐陽林海軍少將,其人年約二十八九,身形有些瘦小,皮膚黝黑,但是即便是其貌不揚,但是整個人卻是透著一種書生特有的文雅氣息。
實際上,這不僅僅是歐陽林這樣,大唐王師的大部分軍官都是如此,大多都是帶著儒生的氣質。
因為大唐王師的軍官們,甭管是陸軍還是海軍,其軍官絕大部分都是書生出生,這些軍官們幾乎清一色的武學堂出身,極少部分還上過御學堂。
而這兩個學堂的學生來源,大部分都是讀書識字的學子,盡管其中大多學子之前并沒有功名,但是好歹也是讀書人,這閑下來了,也是能夠吟詩作詞的。
如今的大唐王朝也算是一方勢力了,武學堂逐步正規化,武學堂的學制也是越來越長,以往只有一個月,后來是三個月,現在已經是變成了半年了,哪怕是專門為了士兵晉升軍官而開設的速成班也是變成了三個月。
如此也就導致了武學堂招生的時候,要求比以往更高了,以往的時候隨便是個認得字的人都能夠報考武學堂。
但是現在,要先報考武學堂,需要先通過縣試或者是少年學員三年級,然后才能夠參加武學堂入學考試,通過后才能夠正式成為武學堂的學生。
至于原本立功之后被提拔為軍官的士兵,也是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只不過這種入學考試就比較簡單,基本上能夠讀學就行了,如果有士兵立功了,但是文學水平不過關,這也沒有關系,部隊里本身就有識字班,去那里學上幾個月基本的常用字也是能夠掌握的。
當然了,速成班出來的軍官,各方面的素質終究是難以和正式班的軍官相比,所以晉升的途徑也會比較艱難,想要跨過門檻成為校官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