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05章 道德三皇五帝(4.6K)

  臺風帶來的影響很快被消弭。

  畢竟對江北人民來說,這都是日常,不值得大驚小怪。

  帶著李文卉下鄉四處奔走一圈,確定各大種植基地已經逐漸恢復正常生產工作后,陳景樂就沒再繼續擔心。

  與此同時。

  謝南雁教授那邊發來消息說,陳景樂的書法獲獎了。

  而且是最高的金獎!

  只是這個省展金獎名額,并不止一個,而是五個,就顯得含金量有點一般般。

  “問題不大,只要能拿到中書協名額就好。”

  陳景樂無所謂。

  他本來的目的,就是沖著中書協門票去的,不然以他的實力,何必來省賽炸魚。

  只要能進中書協,有資格參加蘭亭獎就行,其他都不重要。

  只要能在蘭亭獎上有所斬獲,含金量自然而然蓋過其他國展省展。

  李老師卻很高興。

  這可是省級金獎誒!

  比她當初那個中小學生的三等獎強多了。

  雖說只是省級比賽,但投展的稿件來自全國各地,某種意義上,也是跟全國范圍內的書法高手們同臺競技。

  而且能拿金獎或者一等獎的,哪個不是有資格入選國展。

  比如南東省青年書協那幾位,都是拿過省展頭名,然后再在國展跟蘭亭獎上嶄露頭角。

  李北星看向陳景樂的目光,簡直跟眼冒桃花差不多,恨不得把“哥哥放心飛,妹妹永相隨”寫在臉上。

  “一個省展而已,看把你高興的。”

  陳景樂笑呵呵捏捏她臉頰。

  李北星嗔道:“別說得這么輕松好不好,搞得好像誰來都能拿一樣。你沒看官方給出來的數據嗎,全國累計接收1100余份稿件,光我們南東省內就超過600件。打敗1000多位稱得上書法家的對手,拿到冠軍,這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嗎?”

  “不是冠軍,金獎有五個呢。”陳景樂微微搖頭。

  “就是冠軍!金獎五個只是分果果而已,論及真實實力,他們肯定是不如你的!不信等著瞧好了。”李北星撅嘴。

  沒救了。

  陳景樂扶額,沒想到自己的頭號粉絲,居然是自家老婆。

  雖然他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但難保不會冒出一個同樣天縱奇才的對手。

  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天才。

  在拿到國展金獎一等獎之前,還是低調點好。

  這邊剛拿了獎,陳景樂轉頭就在謝南雁教授的指導下,直接遞交加入中書協申請。

  不出意外,過段時間就能出審核結果,拿到會員證。

  依舊是兩位推薦人,這次李老師就不夠格了,于是謝教授另外幫忙找了一位重量級推薦人。

  南師大的張歸光教授。

  這位可是真正的書法大家,78年的研究生,師從容賡、商呈祚兩位先生,治甲骨金文之學,曾任南東省書協三任副會長,兩任正會長。

  也不知道謝教授是怎么說動對方的。

  其實真沒什么套路。

  本來大家都是南師大文學院的,熟到不能再熟,謝南雁在文學上的成就雖然沒有張歸光高,但也不是拿不出手。

  甚至只是把陳景樂的作品拿給張歸光一看,能到什么水準,人家自然再清楚不過。

  二話不說,答應幫忙推薦。

  “這個人情欠得有點大啊。”陳景樂不清楚其中經過,只覺得人情不好還。

  雖然對張教授本人來說,一個推薦名額不算什么,但對陳景樂來說,對方就是他進中書協的一個引路人。

  這個情是要承的,不管對方在不在意。

  確定申請中書協的事后,謝南雁教授又說:“有個全國中青杯書畫大賽,下個月截止,正好可以參加一下。”

  “好!”

  陳景樂沒有拒絕,參加過一次省展后,他對參展流程已經相對熟稔。

  去搜了下這個比賽,發現是中書協牽頭,湘南官方宣傳口聯合湘南文聯舉辦的。不收參評費,對投展參賽者除年齡要求滿18歲外,不設其他要求。

  屬實難得。

  這樣的比賽,是書法人最喜歡的,不出意外,肯定會有很多大佬參賽。

  試問誰不想為自己的履歷上多添幾個具備含金量的頭銜呢?

  不過對作品規格倒是有嚴格要求。

  好在對陳景樂來說,這個小意思,他什么規格字體都能寫。

  這次參賽內容準備什么好呢?

  “有了!”

  陳景樂只是眉毛一挑,當即鋪紙調墨。

  李北星在旁邊看著他蘸墨揮毫,看清楚寫的內容后,驚訝捂嘴,心喜不已。

  若不是這幅作品要用來參賽,她都想據為己有了。

  陳景樂遞交到中書協的申請,在經過核實信息后,很快被通過。

  開玩笑!

  人家前南東省書協會長親自推薦的人,要是審核沒通過,這不是打人臉么?

  更何況陳景樂確實實力在線,這省展金獎一看就是真實水平,哪怕現如今書協里比他強的,都寥寥無幾,更別說年輕一代。

  天知道是什么時候冒出來的殺才,之前怎么一點消息都沒有?

  這樣的選手,若是進不了中書協,你猜丟臉的是誰?

  “看樣子,南東書協是要準備推新人啊。”

  “大概是的,畢竟選會長一事鬧得多少有點難看,讓其他省份看了笑話。既然現在這批沒人能服眾,那干脆培養新人得了。”

  “你別說,這字寫得是真厲害,妥妥的大家風范,讓人懷疑到底是不是年輕人能寫出來的。”

  “總不至于作假吧?那到時候就不是丟臉這么簡單了。”

  “應該不至于,只能說現在的年輕人是真的猛。”

  與此同時。

  陳景樂的參賽作品,也成功通過加急快遞,寄到中青杯書畫大賽評委團手上。

  負責評審的這位評委,本來只是隨意地展開作品一看,下一秒大吸涼氣。

  “我嬲!”

  趕緊端正態度,喊來其他人。

  其他人一看,同樣大吸一口涼氣,不約而同驚嘆出聲。

  “有沒有覺得像誰?”

  “這不是很明顯嘛?還能像誰?”

  “糅合了二王之秀逸,孫過庭之俊美,張旭之狂韻,懷素之放肆,蘇黃之雄厚。行狂草之氣勢,又夾雜著行楷的結體,不得了、不得了啊!”

  “個人風格已然趨于成熟,毫無疑問,又一位草書大家誕生!”

  “陳景樂?沒聽說過。你們誰認識?”

  “不知道,沒聽說過。”

  “南東省那邊的,看自我介紹,還是嶺南杯青年書法篆刻大賽金獎。這個嶺南杯,我記得是前幾天才公布結果吧?”

  “前腳剛拿完省展金獎,就來參加國獎?你當趕集呢兄弟?”

  毫無意外,光看這質量,入展妥妥的,拿獎也是妥妥的,就是不知道最后會是什么名次。

  據說這次中青杯,有意縮減獲獎一二三等獎名額。

  不過對比其他優秀作品,眼前這幅絲毫不遜色,是有望爭奪一等獎的。

  回到參賽作品內容,只見紙上寫的是——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七雄五霸斗春秋,頃刻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說甚龍爭虎斗。”

  這一內容,選取的是楊慎《廿一史彈詞》里的《西江月·說三分兩晉(其一)》。

  就是寫“滾滾長江東逝水”那個楊慎。

  陳景樂這次沒有用行書,而是走的草書路線,或者說草行。

  行書有真行,草書自然也有草行。真行近似真書而縱于真,草行近于草書而斂于草。

  他的草書,是先學毛體,再學張旭、懷素,后溯二王。

  講究一個直筆勁書,恣肆揮灑,線條奔放,動感強烈。

  這次參賽寫的《西江月》,想盡量讓作品風格與書寫內容相契合,于是走的稍顯狂放的草行風格。

  卷面望上去,氣勢撲面而來,任誰看了都得瞪眼。

  這就是草書的優點了,章法自由的基礎上,呈現了無與倫比的藝術表現力和情感張力。

  陳景樂很少寫草書。

  畢竟他的客戶受眾大部分審美,都停留在普通人范疇,而草書由于字形太簡單,彼此容易混淆。

  草書發展,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

  早期草書起源于秦漢,章草大致形成于西漢宣、元之間,興盛于東漢、三國及西晉,今草則為東漢張芝所創,由東晉王羲之發展完善。

  到唐朝,草書已然成為一種書法藝術,因此演變成為“狂草”,作為傳遞信息工具的功能已經減弱,成為一種藝術作品,講究間架、紙的黑白布置,是否讓人能認清寫的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

  特別是唐代后的狂草,主打一個筆勢連綿環繞,字形奇變百出,更偏向于藝術性,而非實用性。

  而到近現代,草書的特點,更常見于點劃結體,使轉和用筆,皆吸收從古到今各書家的優點。比如王羲之書體中學一些,王鐸法帖中取一些,再比如祝允明、孫過庭等等,最終演變成自己風格,任意發揮,灑脫自如。

  若論草書成就最高者,莫過于張旭跟懷素。

  張旭是狂逸而不逾矩,章法有度;懷素則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

  二者都是能讓人很直觀地感受到美感的存在。

  這樣的草書,才配稱得上藝術啊!

  反面例子就是北宋丞相張商。

  其人英喜好草書,但水平又一般。某日偶得佳句,連忙奮筆疾書,回頭讓他侄子幫忙謄抄,侄子抄到字跡怪異之處,就好奇問這是什么字。張商英看了半天,沒認出來是什么字,當即責怪道:“你怎么不早點問,搞得我都忘了自己寫的是什么。”

  你別說,即便是現代,這樣的人也不少,個個自詡狂草大家,實則寫得跟鬼畫符沒什么區別。

  歸根究底,是太過追求墨色濃淡跟筆畫粗細。

  筆法自然,章法自由的同時,不失法度,才是草書創作者該考慮的,而不是嘩眾取寵故意寫丑。

  創新可以,但不是所有的創新都有價值。

  陳景樂想著,既然是參展,那么偏藝術性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便嘗試著走草行風格。

  當時狀態不錯,只一遍就寫出了滿意效果,直接打包寄出。

  名次什么的,不做期待,只要能入展就行。

  畢竟是第一次參加國展,不知道其他參賽選手什么水平,就當試水了。

  他的人生態度向來如此,不管做什么事,都會認真去做,但是會把期待感盡量降低。

  因為一旦抱有期待,就容易患得患失,特別是結果不達預期,難免失落,這樣有損心神。

  是過程更重要,還是結果更重要,每個人都有不同想法。

  李文卉這幾天逐漸適應并跟上陳景樂的節奏。

  即便是戶外四處跑那兩天,都沒有掉鏈子,累倒是不累,就是每天都會被問很多問題。

  而提問者不是別人,正是表哥陳景樂。

  遇到各種情況,陳景樂都喜歡先問她什么看法。

  當然,她的看法不重要,畢竟一個高中生、準大學生,能有什么過人見解?

  關鍵是陳景樂想聽她說,或者說考察她的思維能力、認知水平。

  李文卉一開始還支支吾吾,扭扭捏捏,后面得到陳景樂孜孜不倦地鼓勵后,逐漸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即便說得不好,也不會受責罵。

  陳景樂對她稱得上耳提面命,簡直是手把手教她做人做事。

  李文卉對此心里是很感激的。

  她覺得樂哥變化最大的,并不是外貌,而是思想。

  之前她在外公外婆家住、在這邊讀書的時候,雖然很優秀,但沒有那種跟旁人相比出類拔萃的感覺。

  然而現在不一樣。

  她能很明顯感覺到,樂哥在看待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等方面,比原來強太多,比她接觸到的任何人,包括之前學校里那些厲害的老師,都要強!

  已經不是常人能比的。

  有點像那種看透世事的哲學大師,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富含哲理,讓自己這個才高中畢業的準大學生恍然大悟,如當頭棒喝。

  光是這幾天學到的東西,感覺比過去十幾年學到的都要多。

  畢竟之前更多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而現在陳景樂教她的,是社會上是整個人生都適用的道理。

  后者如果沒有人教,光靠自己悟,她感覺起碼得到大學或者大學畢業才有可能悟出來。

  除了給陳景樂當小跟班外,李文卉還有一項任務,就是輔導陳綺云期末復習。

  陳綺云的變化也很大。

  在李文卉印象中,她之前可是大懶蛋來的,每天就想著看電視玩手機,然而現在成績都來到年級前三了,而且是坐二望一的水平。

  進步驚人。

  說是輔導,其實需要她做的不多,頂多陳綺云有什么不懂的,稍微向她請教一下。

  顯然陳綺云的變化,是受樂哥影響,而陳綺云的回答,也證實了她的猜想。

  李文卉很羨慕陳綺云,對方比她幸運多了。

  要是自己能在高一高二時候,也像陳綺云那樣,跟在樂哥旁邊學習,接收他的輔導,說不定高考成績還能多幾十分。

  除開這些,最讓李文卉高興的是,幫陳綺云輔導完功課后,能吃到樂哥做的飯菜。

  這讓吃慣學校食堂的她,驚為天人。

  簡直神仙美味!

  一想到陳綺云幾乎能天天吃到,就更羨慕了。

  再就是大嫂李北星,這位長得跟仙女似的,氣質又溫柔典雅的大美女,相處起來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

  相反,比一般人容易相處得多。

  家境優渥,但沒有半點架子,而且對她跟陳綺云倆人很是大方,周六直接帶她們去商場各種買買買,教她們怎么護膚怎么穿搭。

  一圈下來,每個人手上都提著各種大袋小袋。

  李文卉頭一次覺得自己不像是來打工的,更像是來享福的。

  “準備一下,下午我們再去做個實地考察。”

  等李北星帶著兩個小豆丁回來,陳景樂對李文卉說。

  “好的。”

  李文卉忙不迭點頭:“這次是去哪里?”

  陳景樂微微一笑:“今天就不下鄉了,去公司的線下實體店看看。”

  請:m.llskw.org

夢想島中文    三十歲才來成長系統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