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十二章 虎牢關前(一)

  董卓最終的下場固然大快人心,但眼下的他卻是兵強馬壯,勢頭正盛,麾下虎將眾多,可謂天下間實力最強大的諸侯!

  此時,府中大堂會集的皆是他手下的骨干謀士和將領。文臣有李儒、李肅、董旻等,武將有呂布、李傕、郭汜、華雄、張濟、樊稠、楊奉、段煨等等,皆是能征慣戰的沙場悍將!

  因此,董卓的話音一落,堂下的一眾武將便紛紛出列請戰,爭執不下…

  此情此景,董卓自是心中大悅,但他畢竟是一個飽經世故的老狐貍,凡事還是十分謹慎,于是又向他女婿兼第一智囊李儒詢問道:“文優啊,賊軍將至,你有何良策?”

  李儒是一位三十歲上下的儒雅文士,生得白面長須,頗有風姿;只是那狹長的雙目卻是略顯陰郁,偶然會閃過一絲精明的神采,看上去一副計高籌備的高人風范…

  作為董卓的女婿和謀士,李儒十分為董卓所信任,其計謀毒辣而陰險。董卓處理軍中大小事宜均與之參謀。他也曾數次向董卓獻策,勸董卓趁亂進京勤王,擢用名流以收人望,說降呂布,廢立皇帝,遷都長安等等都是他的計策,也的確是一位很有才干的謀士。

  見董卓開口相詢,李儒當即躬身行了一禮,道:“主公,目下賊兵進軍汜水關,其勢正盛;此時主公可派一員大將率領數萬精騎前往迎敵,但求挫其銳氣…事成之后,只可于踞關緩守,不可與之交鋒。賊兵遠來,糧草輜重供給不易,且其內部不和,日久必然渙散,屆時主公可親率大軍出戰,則一戰可定矣…”

  “哈哈哈哈…好!不愧是老夫的智囊,此計甚妙…”董卓聽罷撫須大笑。

  少時,他掃了一眼堂下眾人,高聲道:“華雄何在?”

  話音方落,一名身長九尺,虎體狼腰的將領排眾而出,“末將在!”

  “我即加封你為驍騎校尉,領精兵五萬,星夜前往汜水關迎敵。待斬將立功之后,另有封賞…”

  “末將領命!”

  “末將愿同往!”

  李肅、胡軫、趙岑等將領亦挺身而出。

  且說諸侯聯軍這邊,事情的發展也確如雷云所知的那樣,眾諸侯之間的勾心斗角也已初現端倪。先是濟北相鮑信之弟鮑忠貪功冒進被華雄斬首,后是袁術扣發先鋒孫堅之糧餉,致使孫堅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敗報傳回聯軍大營,袁紹頓時大驚,當即便召集各路諸侯升帳議兵。

  “諸位…不想孫文臺竟敗于華雄之手。哼!前日鮑將軍之弟不聽調遣,擅自進兵,殺身喪命不說,還折去許多軍士;而今孫文臺又敗于華雄…真是出師不利,銳氣大傷。諸位,你們有何良策?”袁紹有些焦躁地望著臺下眾人,氣急地道。

  他的話音落后,各路諸侯均是默然不語,場下一片靜悄悄的…

  至于雷云,他可沒那工夫去聽袁大盟主嘮叨,他的注意力早就集中在北平太守公孫瓚身后的三人身上。

  這三人中,居中的那人身長七尺余,兩耳垂肩,雙手過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一副福緣綿澤之相,實屬異人;右側的一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左側那人則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其勢好似擇人而噬之猛虎,極為駭人!

  劉備!

  關羽!

  張飛!

  這三位耳熟能詳的人物正如他以前所想象的那般,實屬天生異人,風采不凡!

  劉備,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謚號昭烈皇帝,史學家又稱為先主。

  據文獻記載,劉備是漢朝的宗室,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梟雄。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貴州全部,陜西漢中和甘肅白龍江一部分。史稱蜀或蜀漢。

  劉備、關羽、張飛的事跡在后世廣為流傳,這里便不再贅述。不過,在各路諸侯討伐董卓之時,劉關張三人因勢單力孤只得寄于公孫瓚帳下,不甚為世人所知。

  對于這三人的情況,在場的恐怕沒有比雷云更清楚了。

  他心知劉備不但胸懷大志,而且品性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絕對是一個打不敗、拖不垮的“小強”式人物。因此,他心中雖然對這三人由衷敬佩,但卻又不得不暗暗提防三人,甚至生出了強烈的殺意…

  原因很簡單,這三人將來必定會成為他爭奪天下的死敵!

  “走一步算一步罷…”腦海之中天人交戰了良久,他最終還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眼下不管是劉備還是曹操,都不是那么容易除掉的。況且,如今董卓才是大敵;如果他當真這么做,那和袁術等輩又有何區別?

  玉不琢不成器,他們的存在無論對他還是今后的遼東軍未必沒有好處…

  就在他暗中思考之際。袁紹也已注意到三人的存在,開口詢問道:“公孫太守,你身后所立者何人?”

  公孫瓚聞言,當即起身并呼劉備而出,道:“此人為在下幼時同舍兄弟,平原令劉備。特此共同討伐董卓。”

  “嗯?此人莫非是破黃巾的劉玄德?”曹操聞言亦起身道。

  “正是。”公孫瓚道。

  “呵呵…久仰,久仰。”曹操聞言禮節性地微微揖手,并未多言。

  公孫瓚見在場眾人對劉備均未太在意,又道:“這位劉縣令乃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孫。”

  此言一落,不少諸侯均是微微一驚,亦有人面上露出不屑之色;而雷云則是看客一般地含笑而望,并不在意。

  短暫的驚訝后,袁紹即令軍士在公孫瓚旁設下一座,請劉備入座。

  對此,劉備道謝之后倒也坦然坐下,絲毫不在意一些人臉上的嘲諷之色。

  接下來的情況也正如雷云所知,不多時華雄便來盟軍營前挑戰;對此,盟軍中亦有將領主動迎戰,先是有袁術的上將俞渉出戰,然后劉岱的上將潘鳳隨后而去,但二人皆被華雄斬落馬下,盟軍連折二將,眾諸侯嘩然。

  眼見再無人上陣,袁紹頓時許下重賞,然而營中眾將依然無人出戰。

  雷云身后的晏明倒是躍躍欲試,但卻被他伸手攔下。

  華雄之勇他心里十分清楚,而此時他身邊也缺少得力戰將;因此他不愿讓晏明前去冒險,更何況他本來便不愿意出這個風頭…

  至于最后的結果,自然是關羽提刀出戰,干凈利落的取下華雄的頭顱,使得全軍震驚,劉備也因此被袁紹封為第二十路討賊將軍。

  華雄一死,西涼軍數萬大軍立即潰退。雷云也與各路諸侯一道率軍追擊,以實力向眾人展示了遼東鐵騎的風采,大獲全勝!

  不久,盟軍便接到探子回報,言董卓聞敗訊后即斬殺了袁隗滿門,親自率二十萬大軍分兩路而來:其一是由李傕、郭汜引兵五萬把守汜水關,其二自己親率兵馬十五萬,同李儒、呂布、樊稠、張濟等人守虎牢關…

  由于虎牢關距洛陽僅五十里,兵馬入關之后,董卓即命呂布領兵三萬于關前扎下營寨,自己則于關上屯守。

  袁紹聞叔父一家為董卓所害,當即怒氣攻心,幾欲昏倒。但也不得不忍痛召集眾人商議大計,而后令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揚、陶謙、公孫瓚、雷云共計九路人馬合兵一處,前往虎牢關迎敵,曹操引軍于兩關之間接應…

  不久,盟軍各路兵馬即與董卓所率的西涼軍對陣于虎牢關下…

  次日,虎牢關前鼓角大起,戰馬嘶鳴,一股異樣的氛圍在關前彌漫開來,似乎在預示著一場惡戰即將拉開序幕!

  不多時,只見虎牢關大門緩緩打開,就如同一只張牙舞爪的巨獸一般,慢慢向著盟軍大營張開大口,意欲將各路諸侯聯軍一口吞沒!

  緊接著,一支西涼大軍仿佛一條漆黑的巨蟒一般從關中而出,慢慢朝著盟軍大營開來…

  盟軍這邊,哨兵早已將敵軍出兵的消息帶回;各路諸侯亦紛紛列陣迎戰,二者很快形成對陣之勢!

  “嗚嗚嗚——”

  沉悶而響亮的號角聲籠罩著整個戰場,也使得兩軍的氣氛變得凝重而緊張!

  少時,西涼軍中一將縱馬而出…

  此人面如粉敷,唇若丹涂,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身披西川紅錦百花袍,體著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中擎著一桿方天畫戟,胯下神駒迎風嘶鳴,一人一馬仿若一尊天神一般立于陣前,真可謂傲氣沖天,豪情蓋世!

  呂布!!

  此人正是西涼軍中第一戰將呂布呂奉先!

  此情此景,雷云也有些驚愕不已。自從來到這個時代以來,他還是第一次因別人的風采而感到震驚…

  在后世,只要是有一些歷史常識或是喜歡三國類游戲的人便不會不知道呂布其人。民間流傳呂布的故事有:“呂布戲貂禪”、“轅門射戟”、“三英戰呂布”、“白門樓”等。所以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與人們的心目之中。他驍勇善戰,但是少有計策,為人反復無常,唯利是圖。他的野心也不大,并沒有縱橫天下的志向,只是割據一方以求富貴。先后跟隨丁原、董卓作戰,最終又殺死了丁原和董卓,被后世人稱為“三姓家奴”。

  三國的眾諸侯之中,呂布是個絕對棘手的人物。僅從他的武力來說是無人能敵的,且不說劉、關、張三人群毆不過他,就連曹操手下六員上將也才稍勝他一籌。濮陽一戰中,曹操先遣許褚出戰,后又差典韋助戰,兩將夾攻;左邊夏侯惇、夏侯淵,右邊李典、樂進齊到,六將齊攻呂布。呂布這才招架不住,撥馬回城…

  盡管呂布如此強悍,但始終是碌碌無為,甚至被眾人追殺得無安身之處。其實,呂布這個人完全可以有大好的前程,只是他的人生沒有目標而已。縱觀呂布短促的一生,他曾經投靠過七個人:丁原、董卓、王允、袁術、袁紹、張楊、劉備。他和這七位主子的關系大體上都是經過三個階段:起初是一見傾心、如膠似漆;不久便會嫌隙叢生、各懷鬼胎;最終是反目成仇甚至相互火拼。其最終因不敵曹操和劉備的聯軍,兵敗人亡。

  總的來說,呂布算的上是三國時期的一位英雄人物,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他和他的坐騎赤兔馬都曾是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尤物。只是呂布的命運并不佳,他的一生在三國歷史的天空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最終也沒有成就一番事業。不過,他的出現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格局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此時呂布策馬而出,盟軍將士無不為之色變!

  請:m.biqiugege8

夢想島中文    三國之江山美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