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9章:一統幽州 阿骨打害怕白起會真的攻過來,于是連忙派出使者前去試探,卻得到秦軍的態度很堅決,一副你不給我就自取四郡一屬國的姿態。
多爾袞都能看出秦軍不想打了,暫時不會對滿清構成威脅,阿骨打自然也能看出這一點,但看出來是一回事,有沒有膽子硬撐下去又是另一回事。
哪怕秦軍不攻過來,僅僅只是陳兵邊界,就能給金軍莫大的壓力。
背后有這么一柄尖刀在,阿骨打還怎么可能放心的去攻略滿洲?
為了避免腹背受敵,雙線作戰,阿骨打迫不得已之下,只能提前歸還四郡一屬國,而這也在滿清內部掀起一陣軒然大波。
為了安撫內部的人,阿骨打拿出褚英所下的圣旨,這也是褚英唯一下達的圣旨。
有了這份圣旨在,阿骨打的割地求和之舉,可就不是軟弱無能了,而是奉旨和談,可以光明正大和秦軍簽訂和平協議,并把喪權辱國之罪都推到已死的褚英的頭上。
不得不說,褚英的人生就是個悲劇,活著的時候被各方利用,連死了都能還在被利用。
遠在盛京的多爾袞,得知阿骨打竟如此軟弱,為求和平,不惜割讓四郡一屬國,足足半個遼州給秦軍時,自然是大喜過望。
他斷定阿骨打此舉必定會遭到全體國民的唾棄,阿骨打也會越來越不得人心,這場爭端才開始他就已經贏一半了。
可當阿骨打拿出了褚英的圣旨后,多爾袞不但再也笑不出來了,而且還有苦難言。
多爾袞明面上也承認褚英的地位的,并打著為褚英報仇的口號攻訐阿骨打,可現在阿骨打拿出了褚英的圣旨,表示是奉褚英的命令行事,那他這邊自然也就尷尬了。
認可褚英的圣旨的話,等于一起承擔喪權辱國的罵名,畢竟褚英是愛新覺羅家的人。
不認課的話,等于承認弒君的事實,畢竟阿骨打這個外人都尊褚英之令行事,你愛新覺羅自家人卻不尊,這不明白這弒君一事就是你干的嘛。
褚英的這道圣旨,多爾袞無論認不認,對他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一時間不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褚英,你是愛新覺羅家的罪人。”
多爾袞一臉憤怒的大吼起來,簡直恨不得把褚英的尸體挖出來鞭尸。
他早就知道褚英是個蠢貨,但怎么也沒想到褚英會這么蠢,割讓四郡一屬國以求和,這等喪權辱國的條約都肯簽,他就不考慮簽了之后的后果嗎?
一番發泄后,多爾袞看向康熙乾隆:“都別愣著了,快說說,現在該怎么辦?”
康熙和乾隆相識一眼后,康熙站出:“殿下,事到如今,唯有順勢而為了。”
言下之意,就是承認褚英的圣旨,畢竟這雖會讓愛新覺羅家承擔罵名,但總比多爾袞承擔弒君罵名的好。
多爾袞也知別無他法,可心中就是不甘心,只得咒罵道:“真就是個禍害,死了都不讓人安生。”
多爾袞承認了褚英的圣旨,并命乾隆為使前往盧龍塞,與阿骨打的使者完顏晟一起,參與了合約的簽訂。
和秦軍簽訂和平條約這么大的事,多爾袞自然不可能讓阿骨打一手操辦,他怕秦金兩方又什么密謀,所以才會也參與進來。
多爾袞和阿骨打雖相互指責對方弒君,并且已經大打出手,可這畢竟是滿清的內部事宜,在徹底篡清成功之前,阿骨打也不可能將多爾袞徹底撇在一邊,那樣的話秦清條約也就名不副實了,所以只能讓多爾袞參與進條約的簽訂當中。
多爾袞 最終,秦清金三家于盧龍塞進行談判,并在秦使李鴻章的主導下達成統一,共同簽署《秦清盧龍條約》。
《秦清盧龍條約》共有大小協議21條,第一條就是滿清割讓原屬于幽州的四郡一屬國,共計44縣之地給秦軍,自此兩國相約國界互不侵犯。
第二條則是限制駐軍,秦清兩國的交界地帶,駐軍都不得超過萬人。
第三條是清國撤離幽州時,可以撤走幽州胡人,卻不能帶走幽州漢人。
第四條…
第五…
總而言之,這次條約的簽訂,雖直接割地半州,卻沒有讓滿清賠款,勉強也算是給滿清留了一點面子。
不過失去了四郡一屬國的滿清,直接損失了近百萬漢人人口,這對滿清來說無異于一次大出血,就算重新一統也再難以恢復巔峰榮光了。
條約簽訂才一結束后,阿骨打就召回了四郡一屬國的駐軍,收縮兵力死守遼州的同時,還能解放了數萬兵力投入到滿洲攻略當中來,可謂是一舉兩得。
得知阿骨打已將駐軍調回,白起也沒有違背協議,第一時間放回了金兀術完顏洪烈等人的同時,下令讓公孫軒轅、薛仁貴、蘇定方、衛青、薛仁貴五將,各領一萬騎兵,前去接收四郡一屬國的控制權。
遼西五縣,遼東十一縣,這十六個縣落入滿清之手的時間并不長,而且百姓深受滿人迫害,民怨極大,對于秦軍的到來自然是歡呼雀躍。
秦軍在接收的過程中,基本沒遇到多少抵抗,傳檄而定。
玄菟五縣,樂浪十八縣,遼東屬國五縣,這二十八縣之地中短的被滿清統治了十余年,長的更是已經統治了幾十年。
年輕一代基本忘卻了自己漢人的身份,唯有老一輩還記得自己是漢人,可卻沒有多少話語權。
這二十八縣的百姓已經習慣了滿清的統治,所以自然并不歡迎秦軍的到來,在接收的過程中秦軍也遭遇打了反抗。
當然,這點反抗對于秦軍來說,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但凡反抗就全部殺光,殺到他們不敢反抗為止。
亂世需重典,滿清能殺到他們忘記祖宗,秦軍自然也能殺到他們重新記起來。
僅僅過了十日,就有三十五個縣被秦軍占領,四郡一屬國大部都已落入秦軍之手。
分裂了數十年的幽州終于再次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