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二十四郡太守(上)
這次冊封可不同于以往。
首先,之前劉宏之封過刺史,但從沒冊封過州牧,而這次卻一次性就冊封了八個。
須知,刺史和州牧可不是一個概念。
刺史只行監督職權,而州牧掌則管一州軍政,是真正的封疆大吏。
除此之外,就是一字的國侯也封了四個,郡侯也封了四個。
亭里縣等侯爵都只有食邑,而像晉燕這等古字侯爵乃是國侯,是擁有封地的。
在自己的封地內,國侯就是土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朝廷也不能插手。
最后,四征四鎮八位實權統兵將軍之位,劉宏竟然一次性全都冊封出去了,這才是真正的大手筆啊。
顯然劉宏也意識到了,單憑大漢本身勢力不但不足以掌控天下,連約束麾下的諸侯都已經越來越困難。
諸侯的實力已經超越了朝廷,主弱仆強長此以往的話,諸侯還會聽朝廷的嗎?
肯定是不會的。
所以劉宏只能用加官進爵,用分封的方式,來收攏一幫外臣之心,同時也為朝廷爭取時間。
當然,為了確保大漢的統治地位,劉宏所冊封的八大州牧中,有四個都是漢室宗親。
要知道這四個漢室宗親中,劉焉劉瑤劉岱三人根本就沒有立下多少功勞,劉虞到時還好,可也依然比不上非劉姓的任何一人。
可對于這個結果,誰都無法提出異議,畢竟誰讓人家姓劉呢?命運從來都是不平等。
對于這八大州牧,劉宏暫時還是比較放心的。
秦溫是親家,皇甫嵩丁原死忠黨,隨時愿意獻出兵權,真正讓劉宏有點擔心的其實只有董卓一人。
不過考慮到在朝廷有難之際,董卓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領著二十萬涼州軍勤王,劉宏勉強還能信任董卓。
所以,冊封八大州牧的真正作用,其實是讓這八大州牧去約束麾下的太守。
劉宏的這第一次冊封,也散播出了一個不吝封賞的訊號,這讓曹操孫堅等其他立下大功的一干將領,心中也都火熱不已。
大頭雖已被八大州牧占了,但剩下的小頭對他們同樣極具誘惑,所以都在期待著劉宏的下次封賞。
四征將軍在接受完冊封之后,就都領著本部兵馬離開了洛陽,畢竟邊疆的情況要更加的危機。
考慮到洛陽的兵力薄弱,董卓留李世民領五萬大軍在圣前聽用,他自己則領剩下的涼州軍返回平叛。
為了抵御匈奴,秦溫也返回了并州,并入駐了并州治所太原郡晉陽城。
南下時的雁門軍有三萬鐵騎,而返回時卻只剩下三千,足可見這場大戰又多么的慘烈。
鮮卑和烏桓兩族勢大,所以劉虞則和皇甫嵩組成幽冀聯軍,公共對抗鮮卑烏桓二族的入侵。
四征將軍離開洛陽后不久,劉宏就又進行了第二次冊封,而這次則以各州太守為主。
幽州共有十郡一屬國78縣,除了東北三郡被烏桓占據外,剩下的各郡中就只有右北平一郡太守之位空缺。
公孫瓚原來遼東郡尉,此次南下立下不小的功勞,所以被封為北平太守;
冀州共有三郡六國99縣,其中魏郡、渤海、河間、常山、清河五郡還在漢軍手中,而鉅鹿、安平、趙國、中山四郡則都在竇建德的掌控中。
此次韓馥雖然表現一般,但其子韓信卻是立下大功,所以韓馥被封為河間太守,樂成侯;韓信則被封為奮威將軍。
袁紹此戰有功也有過,但總體上卻是功大于過,所以被封為為渤海太守,祁鄉侯;
投降的陳友諒和張士誠,則被封為常山和清河太守,自然是為了讓他們和竇建德狗咬狗了。
至于唯一沒有冊封的治所魏郡,自然是冀州牧皇甫嵩的地盤。
并州擁有九郡91縣,州牧秦溫入主治所太原后,五原、云中、定襄、雁門、太原五郡都在秦溫的統治下,只剩下上黨、上郡、西河、朔方四郡尚缺太守。
投降的王世充則封為上黨太守,正好和常山的陳友諒、清河的張士誠形成犄角之勢,互相夾擊竇建德;
張楊被封為上郡太守;袁遺被封為西河太守、王匡被封為朔方太守。
青州共有二郡四國65縣,除了平原和北海兩郡大部還在漢軍手中外,而濟南、樂安、東萊、齊國,則都在黃巢的掌控下。
劉備因功再加上盧植的關照,結果被封為平原太守。
雖然還和原史上一樣去了平原,但這次劉備的待遇可比原史要好上百倍,畢竟平原國和平原縣可不是一個概念。
宋江還是一如既往的悲催,青州只剩下北海郡,可太守卻是孔融。
孔融乃是孔子后裔,有儒家作為靠山,憑宋江肯定是擠不走的。
青州已經沒有可以分給宋江的底盤,但朝廷有想利用梁上這支力量了節制黃巢,所以為了安撫宋江菜將梁山新特設為郡,并給宋江封了一個梁山太守;
趁著戰亂,宋江也收攏了不少河北流民,在加上攻陷了周邊幾縣,梁山現在被設為一郡到了沒什么。
只是梁山軍付出了傷亡大半的代價,最后卻只得了個梁山太守,那梁山投靠大漢到底是圖啥?
不止梁山眾好漢接受不了,就連宋江也接受不了,可現在大漢贏了,黃巾也被得罪死了啦,所以宋江又能怎么辦呢?
宋江只能厚著臉皮安撫一眾梁山兄弟,不過心中卻對依然不重視自己大漢和劉宏,產生了那么一絲的怨恨。
各郡太守到位之后,都立即組織全郡之力,以支援州牧抗擊異族。
秦溫領著下屬四大太守,在抵達雁門關后才發現,匈奴聲勢雖大,但好像并沒有攻城的意思,于是并州聯軍在雁門關和匈奴大軍對峙起來。
匈奴確實是做樣子,但鮮卑和烏桓可是來真的。
面對三十多萬胡人騎兵,冀幽聯軍也只能勉強死守,直到青州的劉備和宋江抵達后,三州聯軍終于能與之抗衡。
直到韓信瞅準時機,設計伏殺了鮮卑單于,才最終化解了這場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