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郡,治所龍城!
公孫續已經抵達這里兩日,若不是為了等著與自己的父親見上一面,公孫續也不會在此耽擱行程。
由于公孫續的地位升高,他的老爹公孫瓚亦水漲船高是。
原本,只需要負責放手右北平的公孫瓚,如今已是掌管了右北平與遼西兩郡之地。
說實話,若不是公孫瓚手下的白馬義從能征善戰,劉虞也不敢如此安排。
眼下,公孫續抵達這里的目的,就是為了將遼西郡的防御,接收到自己這邊來。
當然了,這事早在公孫續返回薊縣的時候,父子二人就密議過,至于劉虞那邊,公孫續也已經打過招呼。
雖說無論誰來防守都是一樣,但面子上的工作還是要給足的。
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和一陣金屬的摩擦聲響起,公孫續知道,自己的便宜老爹巡邏回來了。
“續兒!續兒?”公孫瓚大聲吆喝著。
自從公孫續接到朝廷的招數封王之后,公孫瓚便急匆匆的離去了。
原因沒有別的,全是因為踏頓吃了幾次敗仗,而遷入遼西的烏桓各部變得動蕩起來。
“爹,某在著呢!”公孫續嘟囔了一句,還不忘將手中的羊腿拿起來咬上一口。
“見過燕王!”見到了公孫續,公孫瓚屬下的嚴綱等人急忙行禮。
公孫瓚因為父親的身份可以不行禮,但對于嚴綱等人來說,禮不可廢。
“嚴叔,各位長輩,日后萬不可如此。”公孫續急忙放下羊腿,將手在自己的身上胡亂摸了幾下,而后行禮道。
自己老爹的這群屬下,日后肯定是要被自己使用的,所以,公孫續要做出一個明確的表態。
“額…既然續兒說了,日后私下里就不再行禮,但明面上的禮數不可廢!”公孫續急忙揮了揮手。
他手下這群武人,都是些直性子,平日里根本就不注重什么禮節。
先是聽到公孫續的表態,又聽到公孫瓚的話語,嚴綱等人也就是笑著點了點頭,不再言語。
公孫續能把他們這些人當做長輩稱呼,已經算是給了他們足夠的面子了。
但人也要知進退,表面上是答應了,可該行的禮,卻一個都不能少。
“爹,烏桓可有異動?”公孫續深怕大伙在這個問題上深究下去,與是轉移了話題。
行不行禮,對公孫續來說真的不重要!
“些許個小毛賊,欲乘著踏頓兵敗之際造反,被某拿下了!”公孫瓚一臉笑意的說著。
對付些許烏桓騎兵,在公孫瓚看來根本就是手到擒來之事。
踏頓當初給劉虞的書信中,言辭激烈,大有快被趕下王位的架勢。
聞言的公孫續笑了笑,別說一般的烏桓騎兵了,二就是二般的烏桓騎兵,也奈何不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既如此,那兒便放心的接手防務嘍!”公孫續露出一臉的俏皮之色,向著自己的老爹陰陽怪氣的說著。
“汝個混小子,凈想著現成事。”公孫瓚沒好氣的回了一句。
雖然嘴上這樣說,但公孫瓚自己風風火火的平定此事,還不是為了給自己的兒子爭取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眾人東拉西扯了一陣子,嚴綱等人便借故離開了。
之前來此,主要是為了跟公孫續這個新封的燕王打招呼。
“爹,此番前來遼西,短時間內,某是不打算離開了。”
“怎的?還是為了海船?”公孫瓚剛剛端起茶碗,又立刻放了回去。
之前他們父子就有過商議,公孫續也提出了,要在遼西選擇一處合適的地點新建碼頭。
至于大概的位置,差不多就是后世的港城。這里有著天然的港灣,非常適合海軍的發展需要。
更何況,公孫續早就開始募集造船匠人,并且對自己所畫出的海船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驗證。
雖然造出的模型較小,但在公孫續看來,足夠現在的驗證后的技術足夠,現階段的海軍使用了。
大漢王朝發展到了現在,水軍雖然有所突破,但活動區域僅限于江河。
從船只上來說,大致分為樓船、艨沖、斗艦、大舡等。
而這其中,樓船是水軍作戰常用的船只之一。
船體龐大,高十余丈,一般在船上建三層建筑。
一層曰廬,二層曰飛廬,三層曰雀室。
上面有防御用的女墻,通常交戰先用弓箭對射,然后近距離接舷戰。
當然了,對于造船業發達的江東,五層的樓船也不是沒有哦造過。
除了樓船之外,漢朝水軍最長裝備的還有艨沖,由于其體型狹長,因此機動性較高,相當于路上的斥候一般。
斗艦,則是一眾重型戰船。
船上四面設三尺高的女墻,半身墻下開孔,槳棹露于外。
而大舡則是運輸船只,根據史書記載,最大的運輸船只可以栽近三千人。
在這個年代,這樣的船算得上是龐然大物了。
至于公孫續改進的船只,無非加了一個所謂的龍骨。
在當下的大漢,船只的建造還沒有龍骨一說。
所以別看水軍的船只龐大無比,一旦進了大海,并無卵用!
“嗯,船匠已經全部帶齊。”公孫續繼續吃著羊腿,一邊點頭嘟囔著。
此舉,看的公孫瓚一陣好笑,這那里是大漢的燕王,分明就是餓死鬼投胎。
“汝叔父早已準備好一切,就等著派人去接手。”
公孫瓚沒好氣說了一句,而后一把搶過公孫續手中額羊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公孫續愣了愣神,露出了一副不知所措的面孔,心道:“總該去洗洗手吧…”
五日之后,公孫續率領的大軍出現在了一個不大的軍營前。
遠遠的望去,軍營內人頭攢動,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少時,營門打開,公孫越帶著自己的親衛策馬而出。
“末將見過燕王!”公孫越行禮,其身后的騎兵亦是如此。
“叔父之禮,侄兒怎能當得起,日后切么如此。”公孫續急忙下馬,向著公孫越一禮。
如今公孫續的身份擺在這里,公孫瓚可以不行禮,公孫越卻不能這樣做。
但公孫續的言語間露著親情,折讓公孫越心里好受了一些。
“禮不可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