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牢關是天下險關,也是關東諸侯想要進洛陽的必經之路。
這就是為何在原本的歷史之中,汜水關董卓都不在意,虎牢關董卓卻親自帶著呂布來坐鎮了。
因此虎牢關之中的士卒也是有兩萬余人的,而且最關鍵的是,虎牢關之中的守將正是胡軫。
董卓手下有五大中郎將,分別是董卓的女婿牛輔,與心腹胡軫,還有段煨,董越,徐榮了。
胡軫作為董卓的心腹深得董卓的信任,因此為董卓坐鎮虎牢關,抵擋關外對董卓有威脅的人。
“只要擊破虎牢關,關中糧草足夠先生支用。”
李余聽到這里不由得皺起來了眉頭,這虎牢關想破,談何容易?
但是賈詡如果這么說的話,賈詡說不定有辦法,抬頭看向賈詡,賈詡點了點頭。
“先生,那胡軫與學生雖并不相識,但學生有一計可得虎牢關。”
李余頓時便來了精神。
“速言之!”
賈詡伸手從背后摸出來了一卷書簡,然后將其打開,放在李余面前,然后指著竹簡上的圖形道。
“先生請看,這乃是學生根據先生物理一書,所改良的發石車。”
李余看向竹簡上畫的圖形,這圖形確實是一個改良的發石車。
發石車其實就是投石機,這東西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有了,只是早期的投石機并不能發射多重的東西。
頂多也就是十幾斤罷了,再重的話石塊無法飛入城中,往前挪又會暴露在守城方弓箭的覆蓋之下。
因此幾百年來一直都沒有怎么變過,卻沒想到賈詡把這東西改良了。
賈詡指著投石機為李余解釋道。
“先生且看,我發現先生物理之書中,有一原理名為杠桿原理,我便加長吊臂,加重配重,使此投石機可拋三十斤重物!”
張遼點了點頭,贊嘆道。
“文和大才,然這投石機雖精巧,卻無法擊破虎牢關啊。”
虎牢關聽名字似乎是一道關卡罷了,但其實與一座城池也差不了多少了。
再加上虎牢關墻高且險,關內又有兩萬士卒,就算是有這改良之后的投石機又能如何?
賈詡卻是搖了搖頭。
“文遠手中兵將不過萬余,如何能破擁兵兩萬的虎牢關,先生且再觀此書。”
賈詡再拿起來了一卷書簡,將其展開放在李余面前,張遼趕忙湊到前面看了起來。
“先生且再看此書,此乃是先生之策中,生物一冊,人患病是因為感染名為病毒的不可觀之物,而人死后疫病叢生便是因此,若是用此投石機將洛陽之中深埋的尸體投入虎牢關內!”
“瘟疫必會肆虐,屆時關內守軍染疫,連糧草都食不甘味,正是為我們將糧食省下來了啊,若是先生擔憂,可使百姓備青蒿。”
李余看著賈詡一臉興奮的模樣,就像是是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玩具的小孩子一樣。
賈詡的計確實是毒,這計下去之后,胡軫只怕是會死的很慘。
但這計太惡心了,而且瘟疫一旦肆虐的話,即便是洛陽城內的百姓備有青蒿防患于未然,但其他地方的百姓怎么辦?
“不可!”
見李余拒絕,賈詡即便是說的正興奮,也停了下來,然后思索了片刻之后開口道。
“若是先生覺得投放尸體不太仁義,可捕鼠食尸,使之染疫,投入城中,鼠小難捉,再由鼠染人…”
不得不說賈詡這生物學學的確實是地道,不僅學了病理,而且還學會了書中提到的青蒿防疫。
然而李余卻是突然從這之中看到了一條路。
一條回家的路!
是啊,如今張遼軍中只有一萬多士卒,而虎牢關有兩萬,怎么說也都不可能打的下來。
那既然打不下來,那不如勸其歸降啊!
如果胡軫投降的話,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胡軫不投降,那把自己殺了,洛陽的危機也可以解除。
胡軫投降的話,虎牢關之中的糧草就可以拉出來救人。
而如果胡軫不愿歸降,那胡軫把自己一殺,然后朝廷這邊是賈詡在主持朝政,以賈詡這狠毒的性格,必定不會接收潁川的數萬流民來增加負擔。
這樣一來,自己也不用受煎熬,畢竟那個時候自己已經死了。
而洛陽百姓也得以保存,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除了潁川的數萬災民,可以說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但數萬人餓死…
李余思索了片刻之后,嘆了口氣道。
“不用說了,我親自去見胡軫,說服他歸降朝廷,用虎牢關中糧草救民,若是我無法回歸,你們當取出一部分糧草,贈與流民,使其可以繼續逃亡。”
張遼趕忙阻止道。
“先生不可,那胡軫乃是董卓親信,如何愿歸降朝廷?先生此去乃是萬劫不復啊!”
“是啊先生,胡軫此人在西涼軍中亦是有名,此人性情殘暴,不足于說啊。”
胡軫的性格,李余當然也是有過一定的了解的。
在原本的歷史之中,初平二年(191年)的時候,前一年在與董卓軍交鋒中被徐榮擊敗的孫堅重整軍隊,屯軍在梁縣陽人。
董卓就以胡軫為大都護,當時任騎督的呂布以及眾多步騎校督,率五千步騎進攻孫堅。
然而胡軫的性子特別急,隨行的官兵無法疾行。
胡軫就揚言 “此次出兵,要斬一個青綬高官,才能整肅紀律。”
青綬的意思是系官印的青色絲帶,亦借指官印。
也就是胡軫還沒有開戰,就要殺自己一個高官來整頓軍紀。
這話不要說那些本就艱難跋涉的士卒了,就算是呂布等人聽了后都極為不滿。
就胡軫這性格,自己去的話,必會被毫不留情的直接殺了。
這一刀捅自己哪里合適呢?
死前要不要喊幾句詩詞什么?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還是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在上為…
不行,這個有點長,死前那一點時間怕是說不完。
越想李余的心中便越是堅定,這一次我看誰能擋我!
想到這里李余一臉正色道。
“百姓萬人受苦,我今為官,一不可使百姓飽食,二不可使天下歸心漢室,若今日不過數萬流民,我再視之不救,來日又有何顏面以對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