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關東群雄還在勾心斗角的時候,皇甫哲茂這邊對于東出虎牢也是僵持不下。
皇甫哲茂麾下這些將領分成了兩個派系,一方認為應該緩上兩年,待俞大猷、鄭成功水師成型之后,順流而下先取荊州,在向北拿下關東各地。
另一方則認為并州軍剛剛經歷了益州的大勝,此時士氣正旺,再加上益州繳獲的糧草充足,正是一鼓作氣奪下關東的最佳時機。
雙方各有各的道理,皇甫哲茂也是有些拿不準主意,只能將目光看向姚廣孝和謝玄兩人。
關于東出虎牢并州集團已經討論了不短的時間,姚廣孝和謝玄一直都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讓人摸不清兩人到底再想什么。
看著自家主公的眼神,姚廣孝和謝玄知道兩人不發表意見恐怕是不行了。
兩人對視一眼,這才由姚廣孝開口說道:“主公,難道非要出兵虎牢嗎?”
皇甫哲茂眉頭不禁鎖在一起,轉眼間就舒展開來:“道衍這話里有話,咱們這邊都是自己人,直言無妨。”
姚廣孝點點頭,沉聲說道:“以屬下之所見,此時出兵有百害而無一利,非智者為也。”
無論是支持東出虎牢還是順流而下攻伐荊州的將領全都愣住了,他們沒想到軍中第一智囊竟然對雙方都持反對意見。
不過姚廣孝之前的表現還是能夠鎮住這些人,所有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在對方的身上,想要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哦,道衍這話倒是有幾分意思,不妨再詳細一些。”
“諾,屬下遵命。”姚廣孝躬身一禮,接著陳述自己的意見,“屬下理解主公的意思,關東逆賊占據神州大地最富饒的地方,長此以往自然實力倍增。”
“還不如趁現在對方羽翼未豐之際,憑借益州繳獲的糧草與吾軍精銳的士卒,一舉蕩清關東逆賊。”
“只是這樣一來,關東逆賊必然會聯合起來以抗朝廷。咱們面對的可就不是一州一地之兵力,而是要與對方數十萬大軍相抗爭。”
皇甫哲茂擺了擺手,笑著說道:“道衍說的這些本侯明白,就算這些人聯合起來,也是嫌隙叢生,根本不足為慮。”
謝玄搖了搖頭,突然開口說道:“若是沒有咱們的威逼,憑借他們中的那些茍且,遲早會互相攻伐。”
“幼度說的沒錯,以屬下之所見,咱們第一屯兵虎牢,隨時保持著東出虎牢的先鋒兵力。”
“其二關東逆賊中有溫侯呂布,此人先后背叛丁原、董卓,想來必不是屈居人下之主。主公可暗中與呂布相交,以此人禍亂關東局勢。”
“袁紹北面有幽州公孫瓚,向來與冀州袁紹不睦。因為朝廷的兵鋒才會與關東逆賊聯盟。主公可助公孫瓚破袁紹,將關東聯軍分化瓦解。”
皇甫哲茂聽著姚廣孝的意見,將目光轉向了一旁安靜的謝玄:“幼度,你又是何意見?”
謝玄沒有絲毫猶豫,當下開口說道:“以道衍之法,未來三年關東當一片亂勢。此時鄭成功與俞大猷之水軍自然順利完成,咱們甚至可以兵分兩路。”
姚廣孝的長篇大論已經逐漸說服了在坐的諸位將領,他們也算是明白了這兩位智囊的想法。
此時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皇甫哲茂的身上,畢竟最終做出決定的還是自家主公。
皇甫哲茂下意識的敲擊著案幾,不停的思考著姚廣孝的計劃。
良久之后他才抬起頭,看著在坐的所有將領:“諸位以為如何?”
夏魯奇跟隨皇甫哲茂很長時間,當下就開口說道:“主公,末將以為姚先生之言乃是正理,還請主公三思。”
諸位將領紛紛開口勸道,如果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他們自然無比愿意。
皇甫哲茂點點頭,沉聲說道:“道衍呀,呂布此人可不能深交,真害怕被這家伙反咬一口!”
“張遼此人,不知主公還有印象?”
聽到這個名字,皇甫哲茂的思緒一下子飛到了幾年前。
當年他與張遼在雁門合力對王家嫡子出手,誰曾想幾年過去了,雙方已經站在了各自的對立面。
“此人當初還在本侯的麾下,本侯自然有意見了。只是張遼對呂布能有多少影響,本侯就不知道了。”
“主公可讓張遼向呂布釋放善意,看看對方有何反應。”
皇甫哲茂點點頭,轉而將話題轉到了公孫瓚的身上:“幽州公孫瓚道路遙遠,又該如何?”
這些都在姚廣孝的考慮之中,所以他沒有絲毫的猶豫:“之于公孫瓚,屬下相信主公肯定了熟于胸。主公之泰山乃是公孫瓚的老師,不若讓主母修書一封,公孫瓚想必就會接受咱們的善意。”
聽著姚廣孝的想法,皇甫哲茂笑著說道:“看來道衍早就已經了然于胸,是本侯孟浪了。不過本侯覺得還是要出兵虎牢,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本來都想著主公會采納姚廣孝的意見,沒想到主公竟然還是一意孤行。
姚廣孝皺起了眉頭,自家主公向來都是深明大義,為何新一次會如此固執?
皇甫哲茂壓了壓雙手,示意諸位將領稍安勿躁。
見到房間中重新回復了平靜,皇甫哲茂這才開口說道:“雖然我們可以保證不去攻伐關東,那么有誰敢保證關東不會聯合起來攻打我們?”
“早知道陳留王可還在洛陽城內,當初通傳天下的小道消息難道大家都忘了嗎?”
看著眾人面面相覷的樣子,皇甫哲茂嘆了一口氣,這才說道:“道衍之計策本侯認為可行,當做兩手準備,潘美、楊再興聽令。”
“末將在。”
“著你二人帶領兩萬大軍前往虎牢,與楊業、馬超合兵一處,進軍冀州。”
“諾,末將聽令。”
“夏魯奇、謝玄聽令。”
“末將在。”
“著你二人帶領五萬人馬率軍北上,從太原郡東出太行,攻擊常山!”
“諾,末將遵命。”
“姚廣孝聽令。”
“屬下在。”
“至于和張遼通氣,你去和劉瑾安排此事。本侯會讓泰山大人親自修書一封,本侯與公孫瓚在并、幽交界處,與之詳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