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八八章 土閥

  關羽恐懼的不是已開荒的這點小面積,而是自家小弟說的疊加式的增長。

  與盟中瘋狂增長的扎花機,紡機,織機,布匹一樣。糧食更受人重視,故而疊加的更讓人恐懼。

  這還不算由北盟負責贖買土地,一體開荒建堡的“軍里”,僅第一批放出去的六個軍里,播種面積就是三十八萬畝。

  照這個增長幅度,到明年春播前,新開墾面積至少會是去年的五倍以上。后一年將再次增長最少五倍。

  換句話說,預計兩年后,中平四年的秋收,北盟將收獲兩千五百萬畝的作物。

  盟中大小頭目無人信,關羽對這一數字也不抱任何希望,可最初高粱都不認識的小弟,認為可以。

  關羽懷疑自家瘋小弟要鑿運河,就是為了賣糧。而無論讓張純在幽州折騰,還是小弟在冀州折騰,都是為了實現這一增長,所需要的“地”。

  就是當初小弟說的:“用我們的劍,為我們的犁,開拓土地。”

  “九州之首就是冀州,當然是個好地方,最早‘中原’說的就是豫州,‘天下’說的就是冀州。”

  李軒認同關羽“冀州是個好地方”的說法,“無襄陽荊州不足以用兵,無漢中巴蜀不足以存險,無關中河南不能以豫居,得中原者得天下,得冀州者主北國。

  冀州就是黃河以北的脊柱,冀州在誰手里,黃河以北就是誰的。若被黑山賊占了,必與黃巾一樣,糜爛河北。若被北盟的對頭占了,必糜爛吾等。好在冀州與豫州,司隸一樣,這種天下中心,誰占了,誰就是被群毆的命。”

  關羽眼中閃過一抹疑惑,棚內就有冀州本地人,又有與他一同赴翼的幽,青之地的巨賈豪商。

  明白過來小弟不是說予自己聽的,再聯系到沒邊的運河開鑿,福靈心至的一皺眉,沒好氣道,“那你不回軍,還留在冀州折騰個啥?”

  “我不擔心黑山賊占冀州,那會導致群毆。”

  李軒的話九分真一分假,所以就顯得比較真誠,“我擔心冀州被咱對頭占了,這既可以是咱們的大后方,也可以是一把頂在幽州腹部的尖刀。若我等欲效冠軍侯事跡,追亡逐北,一旦腹下冀州有變,我等將不敗而敗。”

  “李君多慮了。”

  “冀州人文薈萃之地,豈能不識大義?”

  “多少士族望出冀州,若仙帥提兵塞外,吾等輸糧輸米且不及,哪有背后捅刀子的道理?”

  “蛾賊不識綱常法紀,自亂社稷,吾等衣冠,豈會做此等親者痛,仇者快的惡事?”

  一干棚內冀州本地人,紛紛出言,自詡忠義。

  有北盟軍商一等大小頭目,這些日子來不斷的鼓吹“北上”,冀州本地無論官民一等,皆受影響。

  北盟是有專門的意識形態部門,或者說是“禮部”,宣傳機構的,就是王朝負責的。而宣傳“北上”,也并非是欺騙。

  宣傳與實際行為不一致,就會導致離心與信義的喪失。

  一個官大庭廣眾下自詡清廉,實際背后貪贓枉法,下屬都會不屑。

  那官說的話越正義,就越讓人蔑視。越講道德,就越是侮辱道德。就從上到下越是沒有道德。

  那宣傳就會起到反作用力,還不如只安靜的受賄,不說話呢。

  而意識形態,或者說宣揚的東西,若要別人信,自家必須先信。

  因為意識形態就是“信仰”,就是“病毒”,只有北盟上下自己先信了,才會傳染給別人。

  冀州本地人就是被“傳染”了,邊地的勢力欲效冠軍侯事跡,出塞逐亡,只會讓人激賞,崇敬。

  而北方軍若是表露了“南下”意向,那效果就截然相反了,邊軍入內陸,一向就是“造反”的同義詞。

  但換成是連武帝都專設一“驃騎將軍”以紀的霍去病,即便帶兵在內陸,也沒人會朝“造反”的方向想,只會朝忠義上想。

  北方軍就是正義的軍隊,南下冀州,打的就是“北上”的牌子。

  李軒賴在冀州不走,主人一樣“鞭策”冀州本地土豪“團結起來”,建堡聯防,同樣不會讓人朝“要占冀州”的方向想。

  他是為了滌清幽州腹下之患,為了打造穩固的大后方。

  即便是短暫當了仨月冀州刺史的皇甫嵩,都被這一“事實”迷惑了。從最開始的高度戒備,逐步轉為了欣賞。

  因為北盟在冀州真就一個在地官都不要,不安插任何地方官員,且北方軍不在冀州駐軍,只是剿匪。

  除了剿匪,就是“鞭策”俘虜,仆從軍為冀州各地土豪蓋碉堡。

  冀州的事情,全是由冀州本地人做主,北盟沒有染指冀州的實際動作,北方軍只是短暫停留。

  “冀州是冀州人的冀州。”

  李軒對棚內的一眾冀州本地人反應,還算滿意,可他對棚內的人非常不滿意。

  與幽州的情況相仿,甚至更差,愿意與北盟聯盟站在一起的全是鄉間惡霸小地主,小豪強。

  真正的士族門閥,一個個就是小北盟一樣,支系旁支放出去的忠仆立戶,一堆衛星家族。

  加上朝中有人,門生故吏又遍布大江南北,論影響力與輻射范圍,遍及大漢十三州,諸胡與塞外都咸聞。

  邊地姓馬的都認“伏波將軍”馬援為祖,賈詡一個“我爺是段颎”,氐人都認。

  一個冀州的清河國,就裝了多少衣冠士族?

  士族門閥不單是名聲,就連兵力,都不輸北盟,食客奴仆家兵以萬論。族中子弟出去打仗,就是以家丁充軍中主力,正規漢軍反是仆從。

  亂世一揭幕,最先知先覺的就是士族門閥。

  黃巾攻破的州郡,殺的州刺史郡太守多了,可一個門閥都沒打下來。

  黃巾不是被官軍剿滅的,遇黃巾連戰皆北,州郡縣說破就破。

  剿黃巾的主力,就是皇甫嵩,朱儁,包括曹操等出身高宦門閥的子弟。

  就是家族私兵。

  這樣的家族,別說暴發戶一樣的北盟,就連羸弱不堪的州官刺史,都不放在眼里。

  世道一亂,士族本能就會加速武裝,加速聯合。

  有名有財的高宦之門,與有地有糧有兵的土豪合,曹氏與夏侯氏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人,財,兵一合,就會加速武裝,加速膨脹,一個個士族門閥就成為當地真正的統治者了,位比諸侯。

  北盟不過幽州一隅之地新躥起的土鱉,小諸侯。可門閥全是當地諸侯,又累世高官巨宦,怎么看得起織席販履出身的劉備團伙?

  武人時下還被“名士”鄙視著,更別說動輒百年計的士族門閥了,那是真看不起武夫,以呂布之勇,不過一文吏主薄就打發了。

  沒有亂世這個舞臺,誰知道呂布是哪棵蔥?

  非得等亂世再亂些,輪到用刀的說話了,念經的淪為豬狗輩了,青史之上,才會有一個個將軍的名字,而不是什么八廚八俊等一群士人評出來的“君子”。

  時下的北盟眾頭目,就被士族門閥鄙視著,被赤備救下來的冀州郡縣文官,對有救命之恩的赤備主將,蘇雙,張世平都不假辭色。

  一聽“世平”的雙字名,再一問響馬販馬出身,鄙夷到骨子里,救命不過抬抬手,扭頭就啐一口“粗鄙武夫”。

  可李軒也有籠絡士族的法子,那就是投其所好,把大家心知肚明,但由于對朝廷尚存敬畏,不敢挑明的事挑明了。

  那就是“冀州是冀州人的冀州”。

  李軒滯留冀州,主要就是為了做這件事,就是為了寫好這篇“劃地自治”的檄文,為“土閥”背書。

  “土”地的土,比“士”族的士下面一橫長,所以地基更穩。

  土豪比士族門閥小歸小,可數量多,合起來基數更為龐大。

  以“朝官名聲”為基,可成士族門閥。

  可若以“土地”,“佃戶”,“財帛”為基,照樣可成土豪門閥嘛。

  誰說本地人不能本土為官,非要讓流官來禍害家鄉父老的?

  士族高門不屑北盟個暴發戶?那就別怪李軒來它個遍地八路了。

  暴發戶一旦聯合起來,士族門閥的地基都得塌了。

  世家門閥的崛起是必然,既然老世家門閥北盟高攀不上,那就培養一群新的暴發戶,來它個新老交替,完成新陳代謝,是一樣的。

  “冀州是冀州人的冀州。”

  李軒再次當著鉅鹿太守郭典的面,對棚內的冀州人重復著北盟的觀點,語氣無比堅定,“本鄉人治本鄉本土,比外來流官,沒事就橫征暴斂,有事聞賊即遁的好。”

  說著,舉起一手,“民何以頭抹黃巾?民為何要變成蛾賊?黃巾一起,八州俱反,可有一州刺史戡亂有為?

  臨危之時,且只有郭太守等本鄉本土之吏,逢難驟堪大任,方能為家鄉父老披肝瀝血,死戰不還。因為本鄉本土之人退無可退,身后就是自己的家田,就是自家的父老妻兒。”

  郭典是個黑臉,人粗豪且憨,前任太守自表回朝,縣令跑路,他一個縣尉只好硬著頭皮頂上,帶一班衙役鄉人與蛾賊苦戰,打游擊。

夢想島中文    三國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