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是閑聊吧,我也沒想到這一章寫出來各位的反應會這么激烈,而且還不是幾個人,那毋庸置疑的,肯定是我自己寫壞了。
關于這一章的爭議,我不去解釋了,我就跟大家說說寫的時候自己的構思吧,就當聊聊天也是可以的。
第一,關于諸葛亮的未卜先知。當時我的構思是,他與關羽相處的時間里已經很清楚關羽的傲氣不是他一個初出茅廬的人能夠勸得住,除非劉備在他身邊,可這種兵分兩路的打法,除了關羽其他人都擔任不了,劉備也未必會信任,他能夠感覺的出關羽很可能不守規矩出動出擊,這一點在第一個錦囊里其實已經在鋪墊,而出擊的后果無非是勝和敗,所以會寫下救命錦囊。
救命錦囊里的未卜先知是考慮全局,最大的考量是孫策,安豐的呂軍不大可能采用強攻的辦法,因為如果強攻,就算勝了也會出現兵力的折損,無法再去擊退江東軍了,那么他的考慮就是代入呂軍,如何在盡量少死兵的情況下破敵,這里就涉及到關羽兵敗后的選擇。
關羽兵敗后,由于沒有騎兵,是不可能撤退的了,至少不可能無傷撤退,就只剩下一個死守營寨,那么站在呂軍角度,在無法引誘出劉軍的前提下,盡量少死兵的破敵方式火牛陣是上策(對方士氣低迷,又不愿出寨)
所以提前部署了這一出。
第二點,關于魯肅的降智問題。站在他的角度考量,關羽二敗,龜縮營寨不出,無非是等孫策過來,因為關羽也沒法撤軍,那么他要最快速度破寨和少傷亡的情況下,個人的認為只能是火牛陣,加上前期積累的優勢和關羽反應出來的不智,他根本想不到對方還準備了這一手。
最后一點,關于劉軍伏兵寨外的情況是如何瞞過呂軍斥候的。我最開始就寫了,關羽的大寨是要道口,門口就是有密林的,連著多日的挑戰,劉軍士氣低迷,加之又是夜襲,忽略這一點,還算合理。
這就是我整個安豐之戰的考量。
可能,確實寫的不盡如人意吧,四方大戰里,各方都要用不同的謀略,真的會顧此失彼,讓諸位不舒服的地方,作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