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

  匈奴人突然停止了攻城,一夜無事,次日也沒有重整旗鼓,好像已經認識到己方的短處,打算長久圍城。

  韓孺子總算能夠踏實地小睡一會,可是醒來之后頭暈腦脹,心里還在琢磨著睡覺前那件事,仿佛從未被睡眠打斷。

  誰能出城傳旨,命令各地立即派兵救援晉城?韓孺子起床之后看到每一個人都會衡量一番。

  張有才和泥鰍?不行,他們年紀太小,根本逃不出重重包圍,而且無官無職,一個是普通太監,一個是漁村出來的少年,就算手里捧著圣旨和寶璽,也沒人相信他們。

  中司監劉介?他倒是在宮中任職多年,許多朝臣都認識他,忠誠也足夠,可他逃不出重圍。

  孟娥?韓孺子對她已沒有半點懷疑,以她的身手,或許有辦法趁夜從匈奴人的營地中間潛出,可她的身份注定不會受到官員的信任,比張有才還不如。

  東海王?膽子太小。

  崔騰?根本不予考慮。

  樊撞山?名聲太響,任何時候出城都會引來大批匈奴人。

  其他武將?正面沖鋒的話,連樊撞山都未必能沖出重圍,別人更沒希望。

  全體文臣?由他們當中的某人傳旨最合乎大楚的規矩,但也恰恰是他們寸步難離晉城,韓孺子只是想了一下,就將他們全體排除。

  城外還有一支北軍,不知有多少人馬?這時在做什么打算?能不能拖住匈奴人…

  韓孺子想得頭都疼了,對從昨天開始貼身保護他的孟娥笑道:“帝王之術?我現在只能讓你看到帝王的無計可施。”

  “我不是第一次看到陛下的這個樣子。”

  韓孺子笑了笑,即使是在宮里當傀儡的時候,他也有一點騰挪周旋的余地,從未像現在這樣,四面都被堵死,唯一的希望是有奇跡發生,而這奇跡完全不受他的控制。

  他先登城望了一會,確認匈奴人真的無意攻城之后,就在城下的軍營里召見文武官員,正式任命楚國都尉鄧粹為車騎將軍,總領全體守城將士。

  昨天的戰斗剛一結束,代王親眷就來告御狀,這是韓孺子對此的回答。

  車騎將軍按慣例屬于從一品,只比大將軍低半級,已經空缺多年,代國都尉才是正三品,鄧粹這算是平步青云,但是沒人羨慕他,這是一項臨危授命,責任極大,一時半會卻得不到任何好處,很可能永遠也得不到。

  韓孺子可以一個人做決定,但是不能一個人想出所有辦法,他將眼前的困境大致說了一下,然后向上百名官員問道:“匈奴人為何停止攻城?”

  軍營不大,眾多儀衛圍成一圈,皇帝與大臣全都站著,皇帝身后是太監與侍衛,文武官員各站一邊,按等級排列不管外面有多少匈奴人,禮部還是得照章辦事,維護秩序與規矩。

  皇帝的第一個問題比較好回答,就連一些文官也能猜出來,匈奴人停止進攻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等候援軍與器械,二是試圖圍殲城外的另一支北軍。

  “晉城獨木難支,必須取得支援,誰能沖出重圍,傳旨救駕?”韓孺子拋出第二個問題。

  大部分文官自覺地沉默,這可不是他們能回答的問題,武將卻是群情激昂,尤其是樊撞山,第一個請命,可是被問到如何突圍時,他的回答卻太簡單了,“給我一百敢死之士,舍命一搏,好過在城里坐以待斃!”

  如果失去樊撞山,對城內守軍的士氣將是一次重大打擊,韓孺子只能搖頭拒絕,安撫了幾句。

  請命的人很多,連崔騰和幾名文官也跳出來,可是都跟樊撞山一樣,空有一腔熱情,沒有突圍的實際辦法。

  韓孺子很快解散這場無用的商議,留下鄧粹,聽他的守城計劃,對這位臨時任命的將軍,他還是無法完全信賴。

  與極有章法的柴悅不同,與沉勇有謀的房大業也不一樣,鄧粹對事前制定計劃不屑一顧,“該怎么守城,大家都知道,多說無益,只是將該做的事情重復一遍而已,楚軍所不知的是城外敵人會怎么做。料敵先機,臣做不到,除非是神仙,臣也不覺得其他人能做到。戰機瞬息萬變,大將只能隨機應變,陛下既然任命臣守城,就等匈奴人再次攻城的時候,再看臣的手段吧。”

  韓孺子無話可說,只好客氣地命人送走新任車騎將軍,然后問身邊的東海王:“你聽誰說他是大將之才?”

  東海王苦著臉說:“他姓鄧,又是武將,所以大家都這么說…陛下讓他守城,不只是因為我的推薦,主要是看到他昨天舍財誘殺匈奴人吧?”

  東海王對鄧粹也沒有多少信心,得先推掉一點責任。

  韓孺子沒再說什么,他身邊實在無人可用,樊撞山勇猛有余謀略不足,北軍前鋒將軍則是穩重謹慎之人,難以在危急之際承擔大任,唯獨鄧粹顯出幾分奇謀,不知是湊巧,還是真有本事,只能先用再說。

  韓孺子回到王府,剛在廳里坐下,王赫帶領一群侍衛向皇帝跪下,只剩孟娥還守在皇帝身邊。

  “這是…何意?”韓孺子驚訝地問。

  王赫道:“陛下受困,我等不能守城殺敵,有愧于心,請陛下允許我們突圍求援。”

  韓孺子早想過這些侍衛,欣賞他們的勇敢,卻不能接受他們的請求,“諸位的身手朕是了解的,但這不是狹路相逢,城外的匈奴人太多,你們…能闖出去嗎?”

  如果前方攔路的是一座城、一條河、一支軍隊,韓孺子相信這些侍衛高手有辦法繞過去,可晉城四面受圍,除非飛行或者地遁,誰也沒辦法逃出去。

  王赫卻不是隨意請命,回道:“我們可以分頭行事,在匈奴人營中放火,或有機會穿營而過。”

  韓孺子認真地考慮了一會,還是搖頭,“不值得冒險,朕還需要你們的保護。”

  王赫只好起身,帶著侍衛們退下。

  崔騰忍不住說:“干嘛不試試?這些侍衛武功高強,或許真能突圍呢?”

  “匈奴人的營地看似松懈,實則嚴密,一人呼而百人應。王赫他們想要偷偷穿過營地,就只能步行,一旦被發現,斷無生還之道。”

  “那也應該試試啊。”崔騰小聲說,覺得皇帝有點謹慎過頭了。

  韓孺子其實心動過,但他見過太多所謂武功高手的失敗,面對匈奴人大軍,他不想拿三十名侍衛的性命去嘗試。

  只有東海王能理解皇帝的心事,他在心里將奪位失敗的原因大部分歸咎于江湖人,既然都是武功高手,侍衛不可能比江湖人強出太多。

  “陛下需要一條妙計,說起來就有成功的可能,而不是碰運氣。”東海王道。

  “哪來的妙計啊?”崔騰想不出來,打量東海王,不屑地說:“你有妙計?不對,你要是有也是奸計。”

  “呵呵,妙計、奸計是一回事,用在敵人身上是妙計,用在自己人身上是奸計,陛下受困,我也受困,城破之后玉石俱焚,我再蠢也不會害自己啊。”

  崔騰說不過東海王,“你的‘妙計’呢?說來聽聽。”

  “我的妙計是集思廣益,晉城雖非大城,軍民也有數萬,總能找出一兩個能人吧?”

  “貼告示?”崔騰問。

  東海王看了一眼皇帝,笑著搖搖頭,“城內人心不穩,貼告示會讓大家更加慌亂,我的建議是這樣:首先,放出風去,就說陛下已經秘密派人出城求援,不管怎樣,先穩定一下人心。”

  “騙人嘛。”崔騰其實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嘴上不肯承認。

  東海王也不理他,繼續道:“其次,也還是私下里放出風聲,說陛下仍需要一名備用的使者,或者自薦,或者推薦,不問出身,只要能逃出去就行。”

  韓孺子也覺得東海王的計策可行,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應征的是一名普通百姓,誰會相信他攜帶的圣旨呢?”

  “呃…那就加一條要求,不只自己能逃出去,還得帶一位大臣。”

  這樣的條件過于苛刻,幾乎不可能招到合適人選,可韓孺子別無它法,于是點頭,崔騰馬上道:“我去傳風聲,這事我能做。”

  崔騰跑出去,東海王又道:“我自己肯定不行,但我可以推薦一個人。”

  “誰?”

  “林坤山,陛下一直帶著他,也該用上一用。”

  希望立刻變成失望,韓孺子搖頭,他寧可將希望寄托在武功高手身上,也不會再相信望氣者。

  中司監劉介引入一名軍官,原來匈奴人又在城外列隊了。

  韓孺子再次登城,果然看到匈奴人又有攻城的架勢。

  鄧粹也在城上,看樣子一點也不著急,周圍的將官都已露出驚慌之色,他卻只是觀察,遲遲沒有下令。

  看到皇帝到來,眾將讓開,鄧粹指著城外道:“匈奴人佯裝攻城,是要引誘另一支北軍趕來救駕,他們昨天傷亡不少,今天不會真打。”

  韓孺子什么也沒說,在鄧粹身邊站了一會,轉身回王府。

  皇帝對鄧粹的信心又多了一些,眾將更無異議。

  午時已過,匈奴人果然沒有真正攻城,另一支北軍也沒有被引來。

  中司監劉介悄悄走進來,等皇帝抬頭,他說:“陛下,中書舍人趙若素求見。”

  “什么事?”

  “趙若素自愿出城去請救兵。”

  韓孺子記得趙若素,此人看過大量奏章,幾乎就是一座活書房,可是說到突圍求助,他可不像是身懷絕技的樣子。

  “請進來。”韓孺子以為這又是一個趁機表露忠心的官員,反正都知道皇帝不會同意,不妨顯得勇敢一點。

  趙若素進屋,卻沒有像其他官員那樣只是說大話,行禮之后開口便道:“陛下舍得城外的那支北軍嗎?”(

夢想島中文    孺子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