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口,袁暮就是一副仰慕蘇林已久的模樣,弄得蘇林也是一愣,搜索腦海中的記憶,似乎并不認得眼前的袁暮,更加也沒可能認識袁暮的叔父。
不過出于禮貌和謹慎,蘇林還是笑著回禮問道:
“袁兄過獎了!不知道令叔父是?”
“建安府知府袁天章,此次叔父知我與蘇世兄同行,便千叮嚀萬囑咐于我,務必要好生結交蘇世兄這等人才,抓住機會同蘇世兄交流思想體悟,共同參研眾圣經典呢!”
袁暮倒是沒有拐彎抹角,直接說道。
蘇林一聽到建安府知府袁天章的名號,便明白了過來,當初自己以圣言開智,從縣、府、州、國一路驚動到了圣殿。
雖然后來輪值首圣劉彥方下了禁口令將此事給掩蓋了下來,但是卻依舊有數人知道他是以圣言開智的,這建安府知府袁天章便是其中之一。
“想必是這袁天章見我是以圣言開智,將來前途無限,所以故意讓他的子侄袁暮先交好與我。
不過,有半圣禁口令在,袁天章是不可能將我以圣言開智的事情透露給袁暮。”
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對于刻意來交好自己的袁暮,蘇林笑了笑,說道:
“袁兄是吉陽縣的案首,此番獲得童生文位之后,我等便可進入建安府的士族學院進學,以后便是同窗。今日一見,倒是提前結識了。”
“誠然如此,蘇兄果然一表人才,要不今日蘇兄來同我們一個營帳歇息,待夜幕降臨,我們秉燭夜談,暢談諸子百家經義,交流各自思想體悟,豈不快哉?”
袁暮本來是遵照叔父袁天章的意思試著來結交蘇林,不過在和蘇林聊了幾句以后,雖然暫時還沒有發現蘇林有什么很了不得的地方。
但是卻對蘇林謙遜待人的態度神情大有好感,忍不住便主動邀請蘇林,前來自己這邊已經定好數人的豪門世家營帳休息。
可是,袁暮這么一發話,蘇林還沒來得及說答應還是不答應,袁暮身邊的那幾個同他交好的鄰縣案首便紛紛皺起了眉頭來。
他們從來就沒聽過蘇林這一號人物,再看穿著,想必出身必然不佳,所以便露出了不想同蘇林這等身份低微的儒生相識結交的念頭來。
尤其是那黃桂縣的案首黃通,正愁著沒有機會打擊蘇林的心境和思維,此時見到袁暮堂堂一個大學士之子竟然主動和秀才之子的蘇林結交,便立刻計上心頭,心中暗喜道:
“這蘇林能在豐樂縣的縣試中擊敗趙爽,想必在貼經和詩賦方面恐怕有些才能。
那我偏偏就不從這兩個方面打擊你,反而拿你的身份下手,只是一個區區秀才之子,不知道是以什么言論開智的,也膽敢扎進我們這些豪門世族子弟的圈子里來?看我如何狠狠地羞辱于你!”
黃通也是天資聰慧之輩,以翰林之言開智,從小博覽群書,引經據典更是信手拈來。
此時只是稍微在腦海中一搜索,便鎖定了孔圣論語中的一句,立刻跳了出來,指著蘇林對袁暮道:
“袁暮,你好歹也是大學士之子,家里世代侯爵,豈能同這等下賤出身的人為友?
言辭如此親密,甚至邀請其秉燭夜談。熟不知,論語學而篇有言,子曰:‘無友不如己者’?
你豈能同一個身份地位遠遠不如你的人交往過密?
這樣是在彰顯你的不求上進和墮落。甚至還想將他帶入我們要住的營帳中,你這不是違背了孔圣這句圣言的意愿了么?”
誰都沒有想到,袁暮邀請蘇林進入營帳一同歇息交談,竟然會引起黃通如此激烈的指責。
這可真的不是一件小事,尤其是黃通直接將孔子圣言搬了出來,以圣言表述的意思來斥責袁暮的行為,這已經是在“誅心”了。
如果袁暮一個不慎,因為這一句圣言在心中留下陰影,智竅之內的思想就會暗淡無光,覺得自己是一個背棄圣人言論的叛逆儒生,那樣文位修為恐怕一輩子都無法再寸進了。
同樣的,黃通說出這一番話來,卻是一箭雙雕,表面上是斥責袁暮的“交友不擇,不求上進”。
實際上卻是公開直指蘇林的身份卑微,不配和他們這樣的豪門世族交流往來,這已經是對蘇林赤.裸裸的羞辱了。
面對這種情況,如果蘇林和袁暮都不敢出言反駁,便等于兩個人默認了這個事實,袁暮的“交友不擇,不求上進”,蘇林的身份低微和卑下。
但是一旦要出言反駁,他們要面對的可是圣言的指責,需要反駁的并不是黃通說的話,而是黃通引用出來的孔子圣言“無友不如己者”。
在天仁大陸,要反駁一句圣言,談何容易?即便是大儒,要想顛覆反駁眾圣經典中書寫出來的圣言,也必須經過縝密的思考取證。
以龐大的圣力來推導,從各個方面進行思想理論辯駁,最終必須要以足夠的思想論據支持,才能推翻或者反駁一句圣言。
否則的話,毫無根據,妄自去對圣言進行無理的反駁,這就是對圣人的不敬,甚至是有可能被圣殿圣罰部判下重罪的。
擁有文位的儒士,除了可以依托智海,調用圣力,將虛幻的思想化作圣力神通和圣力法術對敵以外,更能夠直接用圣言中的思想言語攻擊對方,謂之“誅心”。
眾人也不知道這黃通到底是和袁暮有仇,還是與蘇林有間隙,亦或者是對這二人都有意見,才會在這即將要獲取童生文位前一日,公然對二人用圣言誅心。
儒士公然用圣力法術相互內斗是被圣殿和國家雙重禁止的行為,攻擊性的圣力神通和法術,一般都只能用來對付妖蠻,或者是緝捕犯人。
而一旦儒士之間起了爭執和仇恨,非要斗一個你死我活的時候,誅心就是被默認的一種方式。
以圣言誅心,有據為依,以理辯駁。尤其是在觀看大儒的誅心爭斗,更是能讓人聽了驚心動魄,智海翻騰。
現在黃通突然躍起用圣言“無友不如己者”誅袁暮、蘇林二人之心,自然引起了其他所有案首的圍觀,連那被大家公認的吳國第一案首的林萬經也饒有趣味地駐足停下觀看。
“林兄,為何停步啊?”在林萬經邊上的洞源縣案首方子嶺問道。
“方兄,你且看此番倒是有趣,竟然有人誅心?還是以圣言‘無友不如己者’這一句。
你可知近年來戶部尚書冉子成的富貴貧賤論思想在我吳國內大行其事。
以階級劃分治國倒是個省力氣的好辦法,但是我覺得此非長遠之道,相信朝中大臣有此反對想法的也不在少數。
但是你知道為何冉子成提出這道政策思想的時候,朝堂之上少有人對他進行反駁么?”
原來,林萬經卻是由黃通誅心的這一句圣言聯想到了朝堂大事,所以才覺得頗為有趣。
“我倒是聽說過一點,似乎那冉子成取得大學士文位之后便隱居不出,一心專研孔子圣言十載,苦心著書立說才筑就了這一篇富貴貧賤論的,書成之時便已經轟然鳴州,傳到了當今圣上的耳中。
圣上禮賢下士,親自登門請他出仕,更是委以重任,官至從一品的戶部尚書。自此以后,階級觀念便在我國從上往下開始滲透,生根發芽,散發出勃勃生機來。
以至于不少大儒、翰林世家的子弟都十分樂忠于以富貴貧賤論中的言論開智,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位列高等階級之上,更能體會出這種階級論的思想真義來。
并且推行階級治國的方針政策,對于我們這樣的上層貴族更加有利,所以才能夠得到朝堂上眾多的支持。”
方子嶺緩緩說道,因為這一段典故被吳國史官記載為當今圣上孫建實禮賢下士的代表事件之一,所以也還算是廣為人知。
“方兄,那你可知富貴貧賤論是以孔圣論語中的哪一句言論為立足點脫胎而來的么?”
對于方子嶺剛才說的關于冉子成出仕的典故,林萬經點了點頭表示贊同,卻又再度笑著問道。
“我對那富貴貧賤論的思想也是極度不贊同的,所以并未深究其理論根源,卻是不知道冉子成是以哪一句圣言作為立足點的。
不過,如今林兄竟然會如此問道,莫非就是那黃通說的這一句‘無友不如己者’么?”
能夠高中一縣案首的就沒有不是天資聰慧的,方子嶺稍微一聯想,就知道林萬經的意思了。
“沒有錯。那冉子成富貴貧賤論的最基礎論點依據便是追溯到孔圣論語學而篇中的這一句‘無友不如己者’。
冉子成在富貴貧賤論中稱,連孔圣有教無類都要將人分三六九等,倡導人們不要和不如自己這一等的人做朋友和交往。
所以從這一點出發,他的思想發散開來,衍生出‘階級’治國的方針政策。
說的是如果將整個國家的士族和百姓全部都按照嚴格的等級劃分起來,士族有士族的等級,百姓也有百姓的等級,每一個等級的人只能同自己一個等級的人交流往來。
不同等級之間要人為樹立隔閡,禁制相互往來。如此一來,上行下效,以等級作為萬民束縛,法令得以暢通無阻,天下便可大治。”
林萬經不愧是大家公認的吳國第一案首,從小就博聞強記,思維敏捷,更是以大儒言論開智。
他同方子嶺的這一番對話,幾乎所有人都在津津有味地聽著,言畢之后皆是紛紛點頭若有所思,似乎就是在思考回味冉子成的“階級”治國觀念。
而那黃通聽畢卻更是得意地哈哈大笑,對著蘇林和袁暮道:
“你們聽到了么?我吳國的第一案首林兄方才都說了,連當朝從一品大員戶部尚書冉子成的富貴貧賤論都是以這一句圣言著書立說的。
難道你們兩個區區還沒有獲得文位的童生,也敢企圖反駁圣言么?哼!”
“我…我…我只不過是同蘇林結交一番,怎么就…就違背了圣人的言論了呢?”
那袁暮的資質在這里只能算是中等,一聽到連戶部尚書冉子成認可并且以此著書立說,哪里還敢有要反駁的膽子?
他智竅當中,幾絲圣力在害怕的顫抖,思想更是變得雜亂無章,一點光華都看不見了,這可是即將要被誅心的前兆啊!
不過,和袁暮的驚慌不已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蘇林的處變不驚,反而嘴邊帶著一絲似笑非笑的波瀾。
“怎么‘無友不如己者’這一句話到了天仁大陸,也被誤解成為這樣的意思了呢?孔圣都能夠有教無類,一視同仁。
又怎么可能會說出提倡‘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話來呢?”
剛聽到黃通斥責說出這句圣言的時候,蘇林的腦海中就回想起了穿越前在地球上。
語文老師教論語的時候還專門在課堂上著重強調過這一句話,千萬不要誤讀成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意思。
可是,蘇林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個以仁為尊,以孔子為圣人,人人都遵從和學習論語的天仁大陸,這句話依舊被誤讀了。
甚至還有個自以為是的翰林冉子成竟然用這種被誤讀曲解了以后的意思,假借圣人言論著書立說,還混到了個戶部尚書大從一品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