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368章 咸魚難翻身

  陶侃冥思苦想了數日,仍然未有結果。于是,他騎著馬,穿了便裝,扮作商人,帶了兩個隨從,前往古田地區尋找樹苗。走著走著,陶侃不由回想起了初到武岡之地的一些點點滴滴。

  東漢以后,由于經常受到漢族統治者的歧視和壓制,加上沉重的賦稅和徭役,這一地區的苗瑤少數民族一直反抗不斷。

  西晉的武岡縣(包括今天的城步縣與武岡縣、新寧一部分)是一個較大的少數民族縣,但既無“民族自治”政策的優惠,又無安撫蠻民的地理便利。

  一旦苗瑤民眾發難起事,縣令就得在南嶺山脈、雪峰山脈的崇山峻嶺和幽谷深壑中匆匆奔行,急如熱鍋螞蟻,往往兩三天才能趕到目的地。而且,常常此波未平,另波又起,搞得縣令芒刺腹背,而又束手無策。

  陶侃的前任縣令提起此地就搖頭咋舌,他就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自卸烏紗,悄悄溜走的。

  時至西晉永康年間,武岡雖然民間稀疏地建立了一些私塾,但官方卻仍未創建縣學,教育落后到如此地步,下車伊始,不能不使他把創建縣學作為當務之急。

  創建縣學需要銖錢(五銖銅錢)約八萬貫(一千個銅錢為一貫),但縣衙庫錢虧空多年,入不敷出,且又決不能“另征于民”。陶侃相信只要自己堅持儒家的“牧民之術”,就能給此方山水帶來平安和福祉。

  于是,陶侃向荊州郡太守呂岳寫信,要求得到上級的財政支持,內容大致如下:“…風化之本在乎正人倫,人倫之正在乎設庠序。武岡蠻民鄙遠之地,迄今未聞先王圣賢之道,故禮義不明,人倫不正,滋非生亂。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古有虞舞干戈而化三苗,魯僖作泮宮而服淮夷。若宣明教化,申之孝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民之幸矣。崇重庠序,教養人材,惠之渥也。故愚將置縣學,所需銖錢,敢冀蠲免輸課為拜…”

  看了陶侃的信,呂岳笑著說了聲“溪狗”,而后批復:“庠序教化,明德知禮,圣人之制也。然物有大小曲直,置有輕重緩急。武岡蠻獠雜擾,歷久彌烈,其性刁黠強悍,冥頑難化。足下右遷,當以定律戒民為要,威懾遠裔,以固圣朝。然先不問政而問學,豈非舍本而逐末也哉!”

  對陶侃補任武岡縣令,呂岳一直心存忌恨的。他曾向朝廷舉薦過自己的朋友,但是新上任的吏部令史黃慶極力美言陶侃,使自己失去了一次“所識窮乏者得我”的機會。

  呂岳太瞧不起陶侃了,因為他對陶侃的身世十分清楚。陶侃為溪族,相貌與漢人有所不同,常遭人污辱,被罵為“溪狗”。原籍鄱陽,后遷居到廬江郡尋陽縣。西晉滅吳后,江南人被中原人稱為“亡國之余”,江東士族遭到中原士族的政治壓制都很沉重,像陶侃這樣“望非世族,俗異諸華”的人,處境就更為艱難了。

  “要錢沒有,想出風頭,自己想辦法!”呂岳讓人捎話給陶侃。

  因而呂岳不但沒有分文的財政支持,反而招來尖銳的指責,陶侃不禁汗顏淋漓。他想,如此針鋒相對的政見分歧,自己是很難說服對方的。如果再寫信細述理由,必然引起一場毫無意義的文字爭端,因此,他選擇了沉默。

  于是,陶侃邀見了本縣一些田莊最多的士族地主,向他們坦言自己的創學愿望和面臨的困難,希望能得到他們的銖錢捐助。但是,這些闊老爺們有的面若冰霜而三緘其口,有的裝癡賣傻,顧左右而言他;有的叫苦唱窮,一把鼻涕一把淚;有的抓耳撓腮,討價還價…

  在這唯錢是尊、視錢如神的社會里,陶侃真正感到了捐錢創學的艱難,幾經努力,他才捐得銖錢四萬貫。

  陶侃以相當于原計劃一半的經費創建縣學,工程規模只好做對折處理。工程由選址購地、置材建房、園林配制、購置學田、選聘教授、吸納茂才、祭孔開學等七道工序組成,為了使這點錢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每道工序必須厲行節儉。

  因此,陶侃事必躬親,而且處處“計較”。學址選在渠水北岸鰲山。陶侃饒有興趣地對隨從說:此地前有碧水悠悠,圣人典則就如修身治國的源頭活水。引渠水穿入學宮,叫泮水。泮水上一橋橫跨,叫泮橋,象征“學而優者”就可以出仕,跨出泮橋就可通達四海,報效君王以治理天下。

  陶侃創建的縣學在形式上是學宮(又叫泮宮),即文廟和學校合一的結構。他對文廟的規模和設置作出了精心的安排,雙層樓閣式,斗拱式屋頂,屋檐出挑較大。裝飾效果較好,板門、欞窗多施彩繪,瓦口外檐施有飾件。

  正殿掛“至圣先師”孔子和“四配”(顏回、曾參、子思、孟軻)的繪像,有鮮花果品供奉。下面是漆黑翹面卷腳大案,是教授講經傳道之處。此外,對設亭置榭、砌階引廊、引水架橋、繪朱飾墨、培花植草等等也都一一做好部署,并舉行了簡單而莊重的奠基儀式。

  他要求必須保質保量保期在七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八月上旬,舉行祭孔開學典禮(歷代王朝規定仲春二月和仲秋八月上旬的丁日為祭孔日子)。

  在工程建設緊鑼密鼓進行的同時,陶侃還著手為學宮購置學田。當時學宮尚無鋪屋租銀收入,只有全靠學田的租稅維持開銷。他挑來選去,最后看中了城西50畝上等良田。關于選拔教授和推舉茂才,陶侃強調德才并重,學有心得,學以致用…

  再難的路都走了過來,為了找兩棵銀杏樹,陶侃足足走了一天一夜,才到了巫水河邊。因為河山沒有橋,只好挽起褲子,下了河,沿著踏步石,非常小心地渡河。

  過河之后,對岸的一個苗民挑著一擔白果(銀杏果)攔住了陶侃:“這位大爺,要不要買白果呀?”

  看著白花花的一片果子,陶侃不由眼前一亮:“這是什么果子?”

  “大爺,這是我們攔牛酒峒的特產。

  白果是銀杏樹的果實,其具有收斂肺氣、補氣養心、溫肺益氣等功效。白果中有多種營養物質,對血管有保護作用,可以降血壓、防治心臟病…”苗民回答說。

  “哦。”陶侃點點頭,隨手抓了一顆,放在嘴邊咯嘣咬了一口,“我可以嘗嘗嗎?”

  “大爺,不可以生吃的。”苗民立馬阻止了陶侃,“它的食用方法是用水煮制,切記要徹底煮熟,否則可能會出現中毒的現象。”

  “原來是這樣啊。”陶侃讓手下拿出一貫五銖錢,放在苗民的貨擔上。

  “大爺,您這是要全部收購我的白果?”苗民大驚。

  “對,我們全部都要了。”陶侃笑道。

  “不要這么多錢的。”苗民連忙把手。

  “老鄉,這錢你先拿著。本官…”陶侃一不小心就說漏了嘴。

  “你是官府的人?”苗民驚愕不已。

  “這是我們武岡新來的縣令陶大人。”一個隨從小聲地說。

  “不可能。”苗民搖頭。

  “為何?”陶侃甚覺奇怪。

  于是苗民如實地告訴陶侃,從前的縣衙購買白果都是拿走不給銅子的,就當是交賦稅了,弄得苗民敢怒不敢言的。

  “老鄉,你摘這一擔白果得多久?”陶侃問道。

  “沒有算過。差不多要十來天吧。”

  一聽說要十天的時間,陶侃張大嘴巴,半天才冒出來一句話:“老鄉,你可以帶我去找銀杏樹苗嗎?”

  “我不敢…”苗民弱弱地回答。

  “有本官在,誰敢阻攔?”陶侃抽出了佩劍。

  “大人,您誤會了。銀杏樹苗在深山老林里,這個時候蛇蜂比較多…”

  “不礙事。”

  “好吧。”

  于是,苗民同意了,帶著陶侃往矮嶺子的驛道上走去…

  幾天之后,武岡學宮那里就有了兩棵銀杏樹。直到1700多年后的今天,這兩棵樹早已長成了參天大樹,依然屹立在那里。

  雖然上級呂岳不鳥他,但陶侃還是以國事為重,他勤政愛民,倡導新的風尚。自己不喜飲酒,更不賭博,提倡節飲而嚴禁賭博,鼓勵勤奮耕織,勸阻游手好閑。

  他常常對人說:“大禹這樣的圣人,尚且珍惜每寸光陰,至于一般人,應當珍惜每分光陰。怎么能只求逸游沉醉,活著時對社會毫無貢獻,死后默默無聞,這是自暴自棄!”

  陶侃發現參佐幕僚中有人因醉酒談笑博戲荒廢正務,就命令收繳了他們的酒器和賭具,全部投棄江中,如果是將吏則加以鞭責,說:“樗蒲這種游戲不過是放豬的奴仆們玩的,你們怎么也這樣自輕自賤呢?”一時間,武岡縣衙出現政治清明、廉潔奉公的新氣象。

  有一天,陶侃出外巡游,見一個人手里拿著一把還沒有成熟的稻穗,就問他:你把這樣的稻穗抽出來做什么?”

  那人說:“我在路上看見,順手抽出來玩一玩。”

  陶侃大怒,說:“荒唐至極!你既不種田,卻偷人家的稻穗玩!”就令人把他抓起來鞭打了一頓。此后,在武岡游手好閑的人少了,勤勞耕作的人風氣樹立起來了。

  陶侃與荊州太守呂岳的關系很緊張,在武岡待了兩年以后,感覺前途渺茫,憤然棄官離任。

  好官,總是受老百姓愛戴的。陶侃離任那天,武岡子民從縣衙到碼頭排成兩排,獻禽獻果,哭著相送,一些漁人更是駕舟送了幾十里。

夢想島中文    榮華路之我不為刀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