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和韃靼怎么會突然派使者來大明覲獻降表?
如果朱允炆對歷史有深刻了解的話,就不會有這個疑問了。
歷史上的建文四年,朱棣靖難造反成功,改建文四年為洪武三十五年,這一年,帖木兒率軍東征,東察合臺汗國嚇得東躲西藏不敢作戰,以至于得到消息的瓦剌、韃靼部第一時間做的事,就是向朱棣覲獻了降表。
同時覲獻降表附臣的還有烏斯藏,換言之,迫于跛狼帖木兒這個大屠夫的威懾力,朱棣剛剛造反成功,還一場外仗沒打呢,就莫名其妙的‘拓土’五六百萬平方公里。
嗯,這份‘武功’漢武帝跟唐太宗加在一起都沒有立過。
所以這事經解縉這群投降派加工一下,夸張的渲染一番之后,天下藩王士族、儒林百姓無不被朱棣給嚇了一跳。
造反的這個新皇帝那么吊?
才剛剛登基,就嚇得六合八荒全投降了?那不比太祖還厲害啊。
也是因為這件事,間接導致朱棣的皇位瞬間就變得穩如泰山。
各省的正統派哪里還敢捋老虎的胡須,他們又不知道外界發生了什么,只知道跟大明做對幾十年的兩大游牧部落投了降,只知道大明一夜之間拓土數萬里!
這份名聲加成,把朱棣自己都被整懵了,然后自認為自己是天命之子的朱老四開心的賜予馬哈木、阿魯臺兩人文綺、金銀、鈔幣和衣物等大量的物資。
然而歷史又耍了一次大的漂移,帖木兒才剛剛踩到察合臺汗國的土地,就病死了。
龐大的帖木兒帝國就如同當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一般,隨著最高領袖的死亡而瞬間內亂、紛爭不止。
宗教內的軍事貴族打成了一片,誰也沒心思再去東征大明、統一大草原,瓦剌和韃靼提心吊膽了好幾年,都沒有等來那群綠徒瘋子,馬上又囂張起來跟大明翻臉,阿魯臺更是殺了大明派去招撫的使者。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朱棣派邱福北伐,慘敗飲馬河,隨后便是永樂大帝第一次御駕北伐,連破阿魯臺、本雅失里兩部,兵鋒抵至斡難河韃靼汗庭。
帖木兒東征的事本來是要進入建文四年才會開始的,但朱允炆這個小蝴蝶一扇翅膀,反倒比歷史上早了大概三四個月的功夫。
這段歷史在我國的系統教學中很少被提及,因為帖木兒東征大明隨著他的死亡而夭折,兵鋒連哈密國都沒有打到,更遑論跟大明交手了。
而在明朝一眾史料的記載中,也沒有這段記載,大明的史官壓根都不知道帖木兒東征的事,記什么?
這事要被挖掘出來,還要等到哈密國的國王脫脫像朱棣派使者覲降表稱臣,朱棣封脫脫為哈密王之后,大明的使者才在察合臺汗國得知這個消息,然后當成一件趣聞軼事說了出來,大明官方并沒有記述進入正史之中。
就朱允炆這淺薄的歷史底子,哪里知道,所以他在聽到雙喜的奏報之后,當場就懵了圈。
接過雙喜手里的兩份降表從頭到尾仔細看了下來,朱允炆陷入到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
我朱允炆什么時候有這般威懾力了?
“大明大皇帝陛下在上,牧民馬哈木(阿魯臺)俯首敬上。
草原與中原雖宿有爭端刀兵,然終是友鄰之親,千年來交互不斷,貿易不止。先民之斗,死傷累累,實為撮爾暴徒狼子野心所致,望陛下明查秋毫,非我瓦剌(韃靼)部之本愿也。
今覲獻降表以證清白之心,奉陛下為圣人可汗,世代為草原之主。瓦剌(韃靼)部之百萬牧民日后皆為陛下之子民爾,愿代代放牧與北疆,為保大明上國北地的泰平而勠力同心。
牧民馬哈木(阿魯臺)頓首再拜。”
看得出來,這兩封信應該是瓦剌和韃靼找有文化人寫的,這倆莽夫沒這個本事寫出這種有水平的信。
“陛下。”
雙喜一臉喜色的匯報道:“除了信,那兩部蠻夷的使者還說,他們各部還貢上了一萬匹良駒和牛羊,這次也一并朝貢而來。”
牛羊不值錢,但這可是兩萬匹良駒!
兩部這是大出血啊,大明北地邊防的騎兵,靠著裝甲精銳之利本就足夠強悍,這些年也一直是吊打韃靼和瓦剌,再添兩萬匹良駒,他們草原就不怕被大明捅出血?
朱允炆眉頭都快擠出了墨,也想不明白這兩部到底玩的是什么名堂。
“先派人把這兩萬匹馬隔離開,看一下別是有瘟疫的病馬。”
防人之心不可無,在沒有弄明白這兩部真實情況之前,朱允炆還是謹慎的緊:“召王謙來,哦對,順便把燕王也召來,讓他倆在武英殿等朕。”
雙喜應了聲便面帶喜色的匆匆離開,留著朱允炆繼續在這坤寧宮里來回踱步。
“蠻夷覲獻降表,投誠朝貢稱臣,這是天大的好事啊。”
見狀,不明就里的馬恩慧走近輕聲開口道:“陛下天威浩蕩,是不世出的雄主圣君,也難怪這些蠻夷無不望而生畏。”
馬恩慧越是這般輕松喜悅,朱允炆便越是心中沒底。
看看這草原人給他朱允炆送來的這個尊號,圣人可汗!
當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尊號是天可汗,而現在草原給朱允炆上的這個尊號,可不比他李二差哪里了。
就憑這一點,朱允炆將來在歷史上留的名聲就已經齊平唐太宗,加上其他的瑣碎功績,這青史上的明君大帝之中,他朱允炆也足以排進前三了吧。
“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朱允炆喝了一聲:“來人,速與朕更衣。”
一聲令下,馬上便有四五個宮女捧著帝王服飾圍攏過來,七手八腳的便把朱允炆身上此前因做飯而弄臟的裝束換了一新。
“這眼瞅著大飯就要做得了,既然是好事,陛下何不明日新年在處理呢,也可以順便曉諭朝堂百官?”
眼瞅自己丈夫這架勢,馬恩慧便勸了一句,卻被朱允炆揮斷。
“茲事體大,朕不弄明白其中緣由,哪里還有心情吃得下去東西?”
說著話,便匆匆邁出了腳步:“晚上不要等朕了,你們先吃吧,若是晚了,朕便在乾清宮睡下,不來后宮了。”
話音方落,整個人已是帶著自己的幾十名小跟班出離這坤寧宮。
“唉,今年的大飯,又要咱們自己吃咯。”
馬恩慧搖頭輕嘆:“陛下心里素來國事為重,怕是等處理完,又該子時深夜。”
而得到傳召的朱棣也是匆匆的放下酒杯,扔下自己的兒孫,神情凝重的往皇宮而去。
守歲急召,必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