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遷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為慕容鮮卑的兵鋒實在是太過強悍了,高句麗幾乎被逼到了亡國的邊緣!
鮮卑人與高句麗人在這幾十年之間,進行了上百場大大的戰爭。
從公元342年開始,燕國又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燕軍重創高句麗軍隊。
鮮卑人又發掘了高句麗王的先王美川王之墓,擄走美川王的尸體和高句麗王的生母周氏,并將高句麗歷代積累下來的金銀全部搜刮一空,虜走了高句麗百姓五萬多口,最后一把火燒了高句麗王宮,并將丸都城再次變為平地。
次年,高句驪重修由于毋丘儉東征而被摧毀的舊丸都城,并于同年秋又一次移居丸都城。4個月后,丸都山城就再次毀于戰火!
第三年,高句麗王派王弟到燕國都城龍城稱臣納貢。慕容皝歸還美川王的尸體,依然扣留高句麗王的生母周氏,此后高句驪元氣大傷,再沒有反抗慕容鮮卑的能力。
而在去年的十月,就冉閔所得到的情報,慕容恪再度進攻高句驪,輕松攻取了南蘇城(今五龍山城南距蘇子河8公里)!
高句麗人無奈之下,只能請強援了。
無論用什么樣的辭,冉閔就是不松口,一直在推諉,無奈之下,談遷只能開出了自己的底線:“大王,只要你答應與我高句麗結盟,并給予軍事上的援助,在必要的時候出兵進攻燕國。我高句麗愿意向魏國稱臣,我王也愿意向大王稱臣納貢,每年奉上良馬三千匹,牛羊各一千頭,同時珍珠、瑪瑙、犀牛角之類的寶物價值錢三百萬貫!”
“貴使開出的條件還真是挺誘饒。”冉閔一笑置之,道,“但請恕寡人不能答應。”
“為何?”談遷十分的不解,自己已經開出了如此苛刻的條件,為何冉閔就是不答應呢?
冉閔淡淡的道:“無論是馬牛羊,還是珍奇異寶,我大魏都不缺,至于你高句麗是否向寡人俯首稱臣,寡人也不在意。若是高句麗王只是想以這種代價,就換取我大魏的兵馬增援,達成軍事同媚話,請回吧。”
“這…”談遷的面色十分難看,“魏王,還請您三思而校我高句麗于大魏,有唇亡齒寒之情,高句麗若亡,慕容鮮卑的下一個目標一定是魏國呀!”
“寡人不懼慕容鮮卑!”冉閔擲地有聲地道。
談遷又嘆了口氣道:“大王,請你再好好想想。縱然魏國不懼慕容鮮卑,可是就不怕鮮卑人牧馬南下嗎?自古以來,據漠北者,無不南侵中原,以獲得過冬的物資,倘若鮮卑人成大勢,豈不會如同當年的匈奴人一般,不時的南下入侵中原?就算大王不怕鮮卑人,可是邊境的百姓呢?難道他們的安危大王你都不放在心上嗎?”
“這個就不勞你費心了。”
“大王啊,難道你要坐視我高句麗被鮮卑人吞并嗎?不瞞你,大王,眼下根據我王得到的情報,慕容鮮卑已經開始在龍城聚集兵眾,不下四十萬人!這四十萬人馬,我高句麗如何能夠抵擋啊!”
四十萬人馬?
冉閔和在場的大臣都愣住了,燕國哪兒來的四十萬兵眾。
這一定是夸大其詞的,慕容皝也還真是能夠吹的,不過燕軍沒有四十萬人馬,二十萬應該還是有的,對此高句麗方面心知肚明,不過為了表達形勢之嚴峻,談遷還是順著鮮卑人打出的數據去出來了。
談遷沉聲道:“大王,鮮卑人此番出兵不同以往,對我高句麗更是志在必得的!慕容皝前不久便遣使到我丸都城,是不消滅了我們高句麗,不占領了朝鮮半島,他誓不罷兵呀!”
“而且…而且現在我高句麗朝中已經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朝中文武都分成了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和,然而主和,實則主降也,因為此前我王已經向龍城遣使,跟鮮卑人俯首稱臣了,眼下鮮卑人還舉大兵壓境,想來是鐵了心要滅我高句麗的呀!我王無可奈何,只好向大魏求援了,若是外臣不得援兵,大魏不增援我高句麗,是高句麗只能向燕國歸降了!”
冉閔表示很無語。
高句麗人這是在逼著他出兵干預渤遼一帶的戰事呀!
倘若高句麗人真的歸降燕國,慕容鮮卑的鐵騎兵一定會趁機踏平朝鮮半島的。
朝鮮半島上自古以來有三個國家,一個高句麗,一個新羅,一個百濟,其中最強的就是高句麗,而一旦高句麗都歸降了,不戰而降了,可想而知的,剩下的新羅和百濟一定會不復存在的。
冉閔雖然對燕國的擴張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聞不問,但不代表他能容忍慕容鮮卑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啊!
可想而知的,任憑燕國吞并朝鮮半島,夫余人一定是撐不住燕國的兇悍攻勢,最后被消滅的。緊接著,就算慕容鮮卑的兵鋒不指向中原,但架不住燕國西征,去消滅西面的代國啊!
冉閔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慕容鮮卑統一北方,統一整個鮮卑部族!
鮮卑人,是繼匈奴人之后的北方又一個強大的草原民族。想當年鮮卑人檀石槐統一鮮卑,盡奪匈奴故地,東敗夫余,西擊烏孫,北逐丁零,建立起了又一個強大的草原帝國。
冉閔可不想自己的北方多出了這么一個強大的鄰居!
魏國還尚未一統下,若是再與如此強悍的鮮卑人糾纏,這下要到何年何月才能統一?
當然了,冉閔也很清楚,依著高句麗人頑強不屈的性格,想要將他們打服氣了,打趴下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把他們高句麗人都斬盡殺絕了,不然絕不可能得到朝鮮半島的。
談遷這是在威脅他冉閔!
但冉閔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威脅,他確實不能無動于衷。
看著冉閔頗為凝重的神情,談遷暗自松了口氣,可是荀稷又跳出來話了。
“大王,臣以為此時不應出兵插手渤遼之事。”
“噢?為何?”
荀稷侃侃而談道:“原因有三。其一,我大魏國正處于變法的關鍵時期,不應動輒大戰,以免傷及根基,壞了變法大計!”
“其二,退一萬步來講,即便慕容鮮卑果真消滅了高句麗,又拿下了新羅和百濟,徹底吞并了朝鮮半島,又與我大魏何干?朝鮮之地荒蕪,乃是不毛之地,而又人煙稀少,其民以漁獵為生,窮山惡水,性情桀驁,就算鮮卑人拿下了朝鮮半島,只怕都不得民心,反而會不時的出現騷亂!這是不可避免的。”
“其三,現在燕國已經向我大趙稱臣,又與我大魏國簽訂了友好而互不侵犯,互不干涉之盟約,是為盟友,慕容皝在名義上還是大趙的臣子,大趙的藩王,所以我們又何必為了高句麗去招惹鮮卑人呢?”
聽到荀稷的這番辭,冉閔微微頷首,沒有話。
荀稷不愧是搞外交的,這眼光就是獨到。
但談遷卻是對荀稷恨得牙癢癢,大爺的,老子是掘了你祖墳還是給你戴綠帽子了,讓你這么懟我?
“大王…”談遷剛剛想話,這里冉閔就又詢問了在一側的王猛:“景略,你對此有何看法?”
王猛躬身道:“大王,臣贊同荀稷大饒見解。為了區區的高句麗而與燕國為害,確實不應該。而且現在我大魏國正處于變法的關鍵時期,大動干戈,不利于變法,還請大王三思。”
有王猛這番話,算是徹底對高句麗宣判死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