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能說失敗,只能說,淺嘗輒止,沒見有什么效果,也就放開了。
畢竟,之所以嘗試,也只是稍微有那么一丟丟的好奇而已。
而站在今天的高度回首往事,許廣陵自然知道,那個時候,他就算不是淺嘗輒止,也不會有什么效果。再怎么努力,也都是無用。——哪怕是一點點的獲得,都不可能有!
因為禪定的根本,就在于一個“定”。
而這要求身心兩方面的配合。
身就不說了,很簡單,卻也很復雜,需要按部就班地一步步水到渠成,這里面絕沒有一蹴而就的好事,所謂的“頓悟”之類,放到這里,純粹就是歪門邪道。
用禪宗那首極其有名的偈子來說,要做到身定,惟一的方法,就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是身。
心么,要稍微復雜一點。
因為身就擺在那里,明明白白的。
心卻不一樣。
關于這一點,禪宗里同樣有一段公案,或者說故事。
說是當初禪宗二祖神光拜見初祖達摩,想要求法,結果卻被直接訓斥了一頓。神光為表決心,甚至砍下了自己的一條手臂。
達摩不知道是憐其苦,還是感其誠,又或干脆是被這狠人給嚇到了,便對他道:“你想求什么?”
神光說:“我心未寧,乞師與安。”
達摩就道:“把你的心拿來,我給你安。”
心怎么拿?
沒法拿。
但從最后的結果來看,神光還是得遂所愿了,達摩傳授了他安心的法門。
安心難么?
難,也不難。
隨便舉個例子,比如說一個年輕人,作為一個家庭的兒子,他的父母三天兩頭地吵架,有時甚至大打出手,鬧得家庭不寧。而他只能眼睜睜看著,一點辦法沒有。
試問這個年輕人,如果想要修止觀,能么?
答案是,不能。
他如何能夠安心地坐在那里!
再舉個例子,這個年輕人自己也結婚,成為另一個孩子的父母了。但是其謀生乏術,家庭生計緊張。
每天去公司,受到上司苛責卻不敢輕易辭職,因為一年齡大了二沒有過硬本領,辭職了短時間很難找到下家更不用說好下家。
白天在公司百般受氣,回到家又經常受另一半的看不起和嘲諷冷待,兒子又經常向其抱怨,抱怨別的小朋友都是家里父母好車接送…
試問這個已經不再年輕的人,如果想要修止觀,能么?
答案依然是不能。
他如何能安心!
在這樣的心境下,再怎么坐,也都是枯坐苦坐,不是磨煉而是煎熬。哪怕坐上一百年,也不可能入門。
一如當初的許廣陵。
他的心如何能安?
所以這個東西,除了資質,除了際遇,還講究一個緣法。
“你與此道無緣。”
就這么簡單。
回首往事,許廣陵發現那幾年在圖書館里醉生夢死般地看書,還是有用處的。
就比如佛藏和道藏的部分,雖然那時閱讀的時候只是隨意翻翻,一本書往往看的不到十分之一,省略過去的卻多達十分之九,但就那一小部分的內容,卻依然開闊了他不少的眼界。
這方面的知識以前自然是沒有用。
完全地沒有用。
但現在踏上這條路之后,情況自然是不一樣了。所以待這次回返,有了空暇或者說有了讀書計劃的時候,不論道藏還是佛藏,他都會重新好好讀一遍的。
相信在其中,能有不少的收獲。
退一步講,就算無法對他的大宗師之路有直接的幫助,但間接的啟發,卻是必定會有的。
當然了,許廣陵也做好了沙里淘金的準備。
從此時腦海里記得的些許內容看,兩家典藏中,魚目混珠的內容,甚至是子虛烏有、胡編亂造的東西,還是很多的。好在今日的他,也有了相當的高度,來辨識那些東西。
或許也可以說,現在,才是適宜看那些東西的時候。
早了看,沒好處。
就如章老最初的時候,不要他看那些古今醫書一樣,甚至包括《內經》!
從止觀開始,許廣陵的思緒一路延伸,中間繞了很多,最終,還是回到了目的路線上,也就是“息機”,而到了這個時候,對于如何去做,許廣陵心中已經基本有數。
但他卻還是有點猶疑。
因為不確定那般做了,結果會是什么。
這就是沒有明師高師指點的壞處了,也正如他看過的道藏中有一句話說的,“饒君聰慧過顏閔,不遇真師莫強猜。”
因為毫厘之差,謬以千里。一個又一個的毫厘之差疊加下去,謬的又何止是千里萬里。而師者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隨時指正,隨時校正方向。
也因為關鍵的地方一旦猜錯了,后果…可能很嚴重。
許廣陵有傳而無師。
當然,老師他是有的,而且還兩個。但他今日所站的高度早已遠遠超越了兩位老人,他所面對的問題,也遠不是兩位老人所能解惑的。
不論是印證還是經驗,兩位老人都無法抵達他今日所要跨越的關隘。
而青華寶篆,怎么說呢,它很高冷,它很傲嬌,它所傳遞給許廣陵的信息,從層次上來說是越來越高了,但從內容上來說,卻是越來越簡了。
歸元息機根本竅法,如何歸元?如何息機?如何打通根本竅?
這些,自然都是,唔——
沒有的。
走過了歸元,在實際上達成了歸元圓滿之后,許廣陵才知道什么叫歸元。而在接下來的息機上,也大抵類似,許廣陵現在有了策略,需要去驗證。
和之前的歸元惟一有點不一樣的地方是,歸元那段路上,平平坦坦,無礙無險。
而息機,卻不是一段路。
它是一道關,或者說一道閘,也可以說是一道門。
鯉魚跳龍門的那個門。
跳過了,自然是魚化為龍,然后飛龍在天。
跳不過會怎樣?
不好說。
可能是重新休整,積蓄力量,調整方法手段,再跳一次。也可能是,嗯,直接化為灰灰,沒有第二次跳的機會了。
這么說是不是太殘酷殘忍了?
真不是。
那是鯉魚化龍!
應該慶幸,應該感恩,應該敬畏,天地之間,存在這樣的一條法則,讓生命能夠獲得非常規的跨越。
此時此際,許廣陵卻是突然想起了《圣經》中的一段話。
嗯,彼時那幾年,他是什么書都看的,老子莊子看了,華嚴經楞嚴經看了,圣經看了,如果圖書館里有可蘭經什么的話,他一樣會感興趣地去看,可惜當時沒有。
“你們要進窄門。”
“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圣經中的那段話,如是說道。
感謝“青銅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