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百二十章 不周而傾

  “數百年前,幽王烽火戲諸侯,不周而傾,天國不存,世若空冢。而今春秋漸行漸遠,諸夏戰國即將迎來一個嶄新的局面。”

  “是故,文道運籌帷幄千里,武將攻城掠地無雙,期時,無論是數十萬秦國大軍,還是數百萬秦國民眾,都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未來。”

  “蒙毅、趙佗,那就是你們的機會!”

  戰亂連綿數百年,諸夏風華紛雜不已,言語不通,文字絮亂,又值山東六國之君主昏聵無力,這就是機會,這就是大勢。

  趙佗的志向不僅僅是其個人的,更是每一位秦國人的,更是每一位秦國軍人的,蒙毅雖執掌國尉府邸要職,但周清能夠看得出,其人也是向往武將戰場廝殺。

  但現實卻不允許其這般做,一天下大勢,武將爭鋒,得封厚爵,然,一天下之后,整治一個嶄新的國度,文臣謀略無雙,亦是潑天的機緣。

  一番語落,繚繞在蒙毅與趙佗耳邊,強烈激蕩二人的心神,盡管早已預料到會有那一日的到來,但聽武真君所言,似乎更為激動人心。

  數息之后,二人相視一眼,深深頷首,各自舉起手中茶盞,以代酒水,一禮而落。

  隨其后,三人便是閑談不絕,蒙毅為先,神色帶著淺淺的恭敬,向周清請教兵家妙理,請教大道無常,請教大師輪轉。

  于此,周清倒是沒有什么隱瞞,以自己的眼界,再加上數年來遍閱百家之學,一身見解與見識自忖不遜色任何百家宗師。

  趙佗之詢問倒是少了許多,更多的是聆聽二人之言,時不時的出言而論,往往切中要害,足見其能,一側伺候的侍女靜靜隨伺著。

  半個時辰之后!

  “公子很看好蒙毅與趙佗?”

  說起來,自從公子從宗正的手中得到這座府邸之后,真正以禮儀拜訪公子的,還真的只有這二人,或許是公子不常待在咸陽的原因,或是公子同秦廷其余重臣相交不多的原因。

  然,足足半個時辰的時間,呆在公子身邊這般久,聽著公子同那二人的縱論,云舒似有所覺,看著剛才離去的二人,輕語之。

  “蒙毅與趙佗的年歲,相較之如今中樞的重臣,足足差了一代人,甚至更多!”

  從云舒手中接過那被切成一塊塊的紫奈,雖不若后世之香甜,但在如今之時,能夠吃到,諸夏之內,也是不多。

  放在口中,一品其內滋味,而后,徐徐起身,一言以蔽之。

  “云舒,將芊紅與焰靈姬召來,我有事情吩咐她們。”

  腳下紫色玄光閃爍,如今廳外陽光正好,踱步而出,云舒則仍舊徐徐跟隨,忽而,周清似是想到了什么,雙眸微微瞇起。

  細細思緒片刻,令道。

  “是,公子!”

  云舒雖奇異,但屈身一禮,快速離去。

  “韓非之作《韓非子》諸多高論寡人閱覽不亞于百遍,受益良多,所得匪淺。”

  “數年來,想來你等對于此書也或多或少的了解過、一觀過。韓非入秦,于我秦國來說,乃是大事,故而,今日相召你等前來,乃是先議此書,評判其效用。”

  “諸位當但說無妨!”

  次日朝會剛過,少府令趙高便是傳秦王政口令,留下中樞數位重臣,相邦昌平君熊啟,廷尉府王綰,國尉府邸為了,咸陽宮長史李斯,大田令鄭國,藍田大營前將軍蒙恬,行人署上卿姚賈,新任御史張蒼。

  當然,亦是少不了秦王政頗為重視的道武真君,諸人匯聚興樂宮,各就其位,秦王政常服靜坐其上,身前的條案上放著一摞明顯被翻閱甚多的紙質書籍。

  丹鳳之眸掃視廳殿下群臣,面上帶著一股別樣的興奮,一邊伸手拿過條案上的一本簿冊,一邊朗聲而語,韓非入秦這是自己數年前就期待的事情。

  如今,終于達成了,只是如今中樞之位都有重臣,而且均才智不俗,干練非凡。秦王政不好定奪,故而有了眼前這一幕。

  “韓非之事,在人不在書。”

  “韓非之作,啟亦是閱覽不少,自百年前的商君之后,絕對是又一位法家名士,《韓非子》更是法家新的經典無疑。”

  “然啟收攏諸般訊息,了解諸般訊息,韓非之人,似缺法家名士之胸襟也,是以啟以為,韓非其人,當與韓非之書做兩論。”

  身為相邦的昌平君熊啟率先而言,高山冠術梳攏長發,錦繡紅袍加身,身姿挺立,對著上首的秦王政一禮,沉聲而道。

  于韓非之人,昌平君自是不陌生,數年前,大王為了一見此人,不惜以身犯險,親入韓國新鄭之城,好在有武真君在,并未出大礙。

  但大王對于韓非的重視,那是整個秦廷上下都是知曉的,如今韓非入秦,這般盛情之下,怕是韓非很有可能直接臻至高位。

  然而,根據自己所知,或許,事情并未自己所看的那般。

  “似缺法家名士之胸襟,此話…怎講?”

  秦王政聞昌平君之語,眉頭輕皺,問了一句。

  “法家名士之胸襟,天下之心也,諸夏情懷也!”

  “諸夏各族,追朔上古,皆是同種,春秋戰國諸侯分治,原非真正之異族國家分治,其勢必將一統。唯其如此,自來諸夏名士,不囚于邦國成見,而以天下為己任,以推進天下盡速融會一統為己任。”

  “唯其如此,戰國求賢不避邦國,唯才而用也!然,韓非似拘泥邦國成見太過,啟恐其不能脫孤忠之心,以致難以融入秦國。”

  昌平君熊啟神色不變,再次對著上首一禮,而后又對著廳殿內的其余諸人看了一眼,沒有避諱,直接閑談之,近些年,韓非在新鄭所做的一切,已經表明其胸襟。

  剪除韓國新鄭奸佞大將軍姬無夜,推行法家新鄭,雖受到極大的阻礙,然仍舊在堅持推行,若然給予其十多年的時間,說不得韓國真有可能大變。

  “老夫贊同相邦之語,韓非有伯夷、叔齊之相。”

  緊隨昌平君熊啟之后,武將群體中,那很少說話的國尉為了也跟了一句,單手輕撫頷下短須,身為國尉,自然也有自己的情報。

  自己所觀,韓非不合秦道。

  伯夷、叔齊者,乃商末封君孤竹君的兩位王子,相傳孤竹君遺命立三子叔齊為君,孤竹君死后,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

  叔齊尊天倫,不愿打亂社會規則,也未繼位,兄弟二人先后前往西伯侯封地考察,正值武王伐紂,二人扣馬諫阻,武王滅商后,他們恥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于首陽山。

  “能如此乎?”

  “伯夷、叔齊孤忠商紂,何其迂腐!韓子大才,若如此迂闊,豈非自矛自盾?”

  伴隨國尉尉繚之語落,靜坐在上首的秦王政神色為之一怔,二人一者為文臣之首,一者為武將之首,深者來說,二人所語,乃是代表著秦廷文武兩道之意。

  不自覺的,秦王政頗顯有些煩躁,連帶翻閱手中之書的動作都有些不耐煩,雙手用力的將其合上,明眸瞇起,重重的拋落在條案之上。

  “大王,臣鄭國本韓國之人,當初更是在小圣賢莊與韓非同窗而讀過,對于韓非之論,本不欲多言,然又不得不言。”

  “韓非之才,絕然曠世,就是在小圣賢莊之內,都得了荀夫子屢屢稱贊,鄭國亦是自愧弗如,對于《韓非子》之書,鄭國感佩無以復加。”

  “但韓非家國一體,世代王族貴胄,數年前,自小圣賢莊歸于韓國,終韓王安腐朽之廳堂而不思離韓,而且創立流沙,近年來于新鄭之內,掀起不小的風浪,欲要改變韓國之心可彰顯,其孤忠一可見也。”

  大王對于韓非的喜愛和重視,近年來,一直在秦廷身居大田令的鄭國又如何不清楚,但身入秦廷,得遇此君,所言所語,衷心而出。

  韓非卻是大才,但韓非卻不合于秦國。

  “大王應該知曉近年來,韓非在新鄭西宮之內,三上《強韓書》,皆泥牛入海,如此韓王,如此朝廷,但其人仍不思離韓,其孤忠二可見也。”

  “鄭國因韓國謀略之術做犧牲,不得已入秦又不得已留秦,融合之艱難唯有天知,而韓非所在的流沙在趁機在新鄭鏟除夜幕余孽,匡清新鄭氣息。”

  “韓非之心,不可解也!”

  當初修筑鄭國渠,鄭國為秦國勞心勞力,秦廷上下均知,正直坦蕩,有口皆碑,其人如此之言,一時間,整個興樂宮廳殿之內,群臣為之默然。

  周清位于昌平君熊啟身側,見狀,神情未改,自顧自飲著酒水。秦廷上下中樞之人對于韓非印象如此,自己心中有數,現今還輪不到自己出言。

  但對于連續三位秦廷重臣排斥韓非,還真是出乎意料。

  “說書不說人!”

  “其人如何,后看事實!”

  昌平君與國尉之言已然令秦王政頗為鬧心,如今再加上自己頗為重視大田令鄭國,瞬間,秦王政心中愈發煩躁起來,單手輕輕拍在條案上,沉聲喝之。

夢想島中文    秦時小說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