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內侍高聲的傳話,眾人只能在宮門前停下腳步,而后各自散去。
自公子主持國事以來很少會放松廷議,即便是再忙都不會耽誤廷議,數年如此每天準時地廷議幾乎不會松懈。
有人說等公子身體不適的時候,就會停一天廷議。
但公子扶蘇似乎從未病過。
而現在,讓公子扶蘇停下廷議的是皇帝。
群臣不知道北郊的離宮發生了什么,聽罷皇帝的旨意,眾人紛紛散去,就當這是難得的一天休沐了。
丞相府的官吏確實是休沐的,但其余各府的官吏都正常當值。
到了午時之后,天氣才逐漸放晴。
咸陽北郊的離宮,丞相李斯站在大殿前的臺階下,從這里抬頭看去,見到皇帝站在林光宮二樓的樓臺上,望著遠處的田野與河流,正在與公子扶蘇說著什么。
聽不見皇帝的話語,但李斯的心情很不錯。
不多時,見蒙恬朝著這里走來,李斯道:“蒙大將軍。”
許多年沒有回關中了,蒙恬站在殿前,道:“今天的守備都安排好了。”
李斯頷首道:“那些要復國的六國舊貴族,都快被公子殺完了。”
如今的蒙恬年五十有一,不論是年紀還是事業都是正值最鼎盛。
在一旁的侍衛眼中,這位多年沒有回來的大將軍比之以前更有威嚴,而且面上也多了不少溝壑,多半是被北方的風吹得,這位大將軍的兩鬢也多了一些白發。
蒙恬道:“這么多年了,老夫都快忘了這個關中是什么模樣的了。”
李斯笑道:“從馳道而來,大將軍看到這關中風光,是不是覺得自己看錯了?”
蒙恬站在一旁沉默不語。
李斯又道:“這關中是變了很多,關中的人也多了,糧食也多了。”
蒙恬稍稍低下頭,神色似有思索。
還記得當初蒙恬去北方修筑長城之時,那時的秦才打下了楚國不久,那時候的關中是蕭條的,那時的關中各縣人口蕭條才是現狀。
從北方的馳道而來,還未看到整個關中的全貌,蒙恬看渭北的幾個縣,就知道多了不少人。
原來鄭國渠的南岸并沒有這么多屋子,那里似乎是一個新建設起來的縣。
李斯道:“若得清閑,我可以帶著大將軍看看這個關中。”
蒙恬道:“好。”
對李斯的話,蒙恬沒有拒絕。
當初蒙恬在北方領兵,李斯心中的多少有些忌憚,畢竟幾十萬大軍,若是南下而來,只需要兩天,蒙恬就可以兵圍咸陽,甚至禍及整個關中。
李斯曾經也懷疑過蒙恬的忠心,身為丞相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懷疑過任何人。
好在蒙恬回來了,北方的兵權也會另交給他人。
只有這樣的大將軍回到咸陽了,李斯才覺得心中踏實,如此一來也能夠邀請蒙恬大將軍出行。
公子扶蘇留在北郊離宮的第三天,依舊給皇帝講述著近來的國事。
只是今天夏無且也來到了北郊的離宮。
蒙恬將北郊離宮的守備事宜都交給了章邯,而他與李斯一起出游去看看現如今關中。
從北郊一路往南,過了頻陽之后,一路南下,蒙恬見到了大片大片的田地長滿了麥子,這些麥子一眼看不到頭,還能看到孩子們成群在田地里奔跑。
因是夏季,田地里的麥子已慢慢開始有了麥香。
蒙恬策馬從馳道而過,一陣暖風吹過,可以見到田地里的麥子如同波浪一般起伏,這種景色實在是太美了,讓他幾乎忘了自己身在何地。
當來到了渭南,蒙恬看著大片的田野,幾乎是熱淚橫流。
記得當初是在冬天,蒙恬受皇帝旨意要去北方修筑長城,他與病重的父親告別之后,還想與公子扶蘇告別。
但軍令不能延誤,因此當初離開匆忙。
可如今,蒙恬記得那里是一大片的荒地,現在那里種滿了糧食,這關中好似改天換地,這關中也變得不像關中了。
李斯道:“聽聞現在的隴西也很好,若不是大將軍有要職在身,也可以去看看。”
蒙恬知道近年來關中一直在給北方供給糧食,還以為關中也有多難,他身為大將軍在北方省吃儉用,即便是在北方,也盡可能做到了自給自足。
李斯不再多言,而是配合蒙恬就先走著。
蒙恬見到了那座漂亮的潼關城,見到了城區的孩子以及一群群的工匠往來,渭河依舊是渭河,可這里的人都換了面貌。
關中的土地依舊是那片,而人們居住的地方卻換了位置。
從丞相的口中得知,以前的寧秦縣不在了,而建成了敬業渠之后,潼關與華陰兩縣鮮有被淹。
“這敬業渠之所以叫敬業,稱頌的就是蒙大將軍。”
別的話可以信,但丞相這句話蒙恬顯然是不信的。
從渭北走到渭南,再從渭南回去。
丞相與大將軍回到北郊已是深夜,夏無且來了之后,就留到了現在。
聽了章邯的稟報,李斯走入離宮的大殿內。
大殿內放著不少書籍,以及一張巨大的地圖,公子扶蘇指著地圖向皇帝解釋著。
李斯與蒙恬坐在一旁,聽著公子扶蘇的講述,在公子的言語中,秦還有很多事要做,秦要拿下整個西域,并且控制西域后方的高原,讓國家變得更大,在此之前這個國家還需要積攢實力。
厚積薄發,這就是公子扶蘇的打算。
李斯聽著公子的講述,聽著聽著就笑了。
但也正是聽著的時候,李斯眼底里多了幾分失落。
直到公子與蒙恬退下之后去休息。
李斯坐在大殿內,陪著皇帝。
嬴政看著一卷書,慢慢地靠近燭臺,才能看清文書上寫著的字,“李斯。”
聽到皇帝呼喚,李斯忙提起精神,上前行禮道:“臣在。”
“你說扶蘇的這道政令是用來做什么的?”
李斯上前看了一眼,回道:“這是宣揚好品德,讓人們互幫互助,要團結要真誠。”
嬴政放下卷宗,灰白相間的須發自然地垂著,嘆道:“你說,人的一生長嗎”
聽皇帝問起這話,要是放在以前,李斯絕不敢隨意回答,現在自己都老了,也就能說了。
“臣有時覺得人生很長,有時會覺得人生很短。”李斯站在一旁,看著燭臺昏暗的光,又道:“當時臣想著治理這天下,可現在想來,臣都老了,這么天下卻還未治理好。”
嬴政看著殿外空洞的黑夜,沉默不語。
李斯收拾著眼前的卷宗。
而后,李斯本想告退,卻聽皇帝的話語傳來。
“朕記得是在三十多年前,你初來咸陽,當時王綰離開之后,你初為丞相,深知你與朕的理想是一樣,可三十多年了,我們平定了六國,南征勝利了,北伐也勝利了,書同文,車同軌,請齊魯博士入秦,請六國舊貴族入秦,朕給了六國后人足夠的尊重,但六國舊貴族還是要反秦!”
言至此處,嬴政看向李斯,問道:“那時你是如何想的?”
李斯回道:“那時臣尤為自責。”
嬴政接著道:“再之后,扶蘇與朕說過,治理天下是很難,我們所做的事是以前的人沒有做過的,我們的理想是以前的人所沒有的。”
李斯道:“臣當年覺得就算是失敗了,后人也會知道皇帝的理想,完成前人所未完成之事,非開疆拓土一統天下者不得稱皇帝。”
嬴政忽然笑了。
自從北方回來,李斯很久沒有看到皇帝臉上有笑意。
但現在,皇帝終于笑了。
“你退下吧,朕乏了。”
“臣告退。”
林光宮大殿內,燭臺的光其實并不算明亮,等李斯離開了大殿,這里也安靜了下來。
嬴政甚至能夠聽到自己的呼吸聲,看著眼前的卷宗,良久這才離開大殿,前去休息。
站在北郊的離宮外,抬眼看去就能見到潔凈的夜空,今夜的星空尤為美麗,甚至還能見到月光下的幾縷云。
李斯走來,行禮道:“公子。”
聞言,扶蘇回頭看去見到了丞相,再看向遠處見到林光公的大殿也熄滅了燈火,才道:“父皇休息了?”
李斯道:“皇帝乏了。”
扶蘇道:“太醫令說父皇的身體很好。”
李斯頷首,低聲道:“皇帝問臣,說人的一生究竟是長是短。”
扶蘇道:“我覺得父皇的一生很苦,苦得我都不知該如何去想,也很沉重更漫長,人的一生從幼年記事起,怎遇到的總是人世間最難的事。”
翌日,公子扶蘇回到了咸陽城,主持著今天的廷議。
其實扶蘇從北郊回來之后,就一夜未眠。
回到高泉宮稍稍睡了片刻,就又被召見去了北郊的離宮。
今天,扶蘇陪著父皇出游在外,看著夏日里關中。
出行的隊伍規模并不大,倒是小公子禮也來了。
嬴政道:“禮看起來比衡更瘦弱一些。”
李斯道:“臣以為是小公子還年幼,再過兩年,等有十六七歲了那時的孩子每天都在長高。”
嬴政看著田地里就快要成熟的麥子,又道:“這關中的糧食真是越來越多了,李斯你看看…當年要有這么多糧食,我們的秦軍吃都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