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四章:武松

  書場中,見眾人已被吊起了胃口,蘇問也是抓緊時間,趁熱打鐵的往下說。

  “不想武松還有這等名聲!”

  聽完店家話語,武松舉起空碗,笑道:“那還能不能給酒吃?”

  “英雄不同凡人,自是吃得這酒!”

  店家說罷,趕忙為武松篩酒,篩滿三大碗后,又回后廚切了兩斤上好的熟牛肉端上桌來,言道:“這酒肉是一點心意,拜謝武英雄為陽谷百姓除去一害。”

  蘇問說到這里,臺下又是打趣起來。

  “這店家倒是會做人。”

  “是啊,一桌酒肉說送就送了。”

  “不像我們這的孟掌柜,來他書場好幾回了,連碟茴香豆都不肯搭。”

  “得了吧,人酒肉送的是大英雄,你是個什么玩意,也不撒泡尿照照?”

  “哈哈!”

  臺下眾人調笑,氣氛逐漸炒熱起來。

  蘇問也繼續道:“如此這般,店家篩酒,武松吃酒,海大的酒碗一連篩滿了十八次,武松也一連吃了十八碗,面上仍不見醉態,只一臉爽朗豪氣!”

  “嚯!”

  “十八碗?”

  “好漢子,真海量!”

  “這莫不是酒壇子成了精?”

  “這酒量,嘖嘖,及得上大爺我八成功力了!”

  “那店家是何反應,怕是下巴都要驚掉了吧?”

  眾人眉飛色舞,議論紛紛,已是初步沉浸于劇情之中。

  這是意料中事。

  無論古典小說,還是現代小說,根本的結構體系都是一樣的,離不開“起承轉合”四字,忽略掉時代差異,很多地方,很多道理都有相同相通之處。

  比如武松喝酒這一段,放在現代網絡小說里,就是經典的裝X打臉劇情。

  這種劇情很俗套,但俗套的原因是因為它經典。

  它能夠有效的把握心理,給予讀者滿足,讓讀者帶入主角,沉浸劇情。

  就如同現在,臺下的人們,已將自己帶入書中,幻想自己是那武松,在這號稱三碗不過崗的酒家里,一連吃了他十八大碗酒,如此,那店家是何種神情?

  蘇問一笑,繼續說道:“那店家抱著空蕩蕩的酒壇呆立在一旁,望著半點醉態都不見的武松,震驚得連話都吐不出來了,實在沒想到世間竟有如此英雄。”

  “哈哈!”

  “叫他小看武松!”

  “這下子傻了吧?”

  “還三碗不過崗,本大爺我一連喝了十八碗,臉不紅,氣不喘!”

  臺下眾人聽蘇問講述,想象那店家呆立震驚,說不出話的模樣,感覺就像在悶熱的三伏天里,灌下一大碗冰涼涼的井水,那叫一個舒爽,那叫一個暢快。

  蘇問也和眾人一樣舒爽,一樣暢快,因為書山學海之中的靈韻終是從零轉為了一,并且還在不斷變動,不斷增長。

  他終于收獲了靈韻!

  靈韻靈韻,百靈之神韻,豈是簡單能夠收獲的?

  必須要說到眾人心中,引起眾人的情感共鳴,才能收獲眾人的靈韻。

  所以,書的內容很重要,說書人的技巧也很重要,那種毫無感情的棒讀式說法是很難收獲靈韻的,必須要聲情并茂,用自己的聲音將眾人帶入書的世界。

  蘇問現在才勉強做到這一點,并且靠的多是書中新奇的內容,而非說書人的技巧。

  自己的說書之路還是任重而道遠啊!

  蘇問暗暗感嘆一聲,再繼續向眾人說道:“打趣過店家之后,武松也不再逗留,起身提過包袱就向店外走去。”

  見此,那店家才驚醒回神,趕忙追出店外:“武英雄,快回來!”

  “嗯?”

  武松停步,回過頭來:“店家還有何事,可是少了你酒錢?”

  “英雄哪里話,這酒肉本就是贈予英雄的,哪里有少錢之說。”

  店家趕上前來,向武松說道:“只是官司榜文,前方景陽岡上,有只吊睛白額大蟲出沒,已害了二三十條大漢性命,其中還有幾個獵戶好手,連縣尊都驚動了,張榜發文拿此大蟲,并告誡前后來往之人,須得二三十人結伴才能過崗!”

  “吊睛白額大蟲?”

  “何為吊睛白額大蟲?”

  “大蟲者,猛虎也,這吊睛白額大蟲…?”

  聽此,臺下眾人大半不解。

  蘇問輕笑解釋:“蟲分有五類,禽為羽蟲,獸為毛蟲,龜為甲蟲,魚為鱗蟲,人為倮蟲,大有長之意,因而大蟲者,為百獸之長,山中猛虎是也!”

  “還有這等說法?”

  “以前只知大蟲是猛虎,不想里邊還有這些門道。”

  “果然聽書能長見識!”

  眾人了然,又生疑惑:“那吊睛白額大蟲又是何意?”

  蘇問笑道:“諸位可見過猛虎,那猛虎兩眼獰然,如一對燈籠吊掛,是為吊睛,眼眉與額臺毛發雪白,紋路分明,是為白額,如此,便是吊睛白額大蟲!”

  “原來如此!”

  “吊睛白額大蟲,一聽就兇猛得很啊!”

  “不然如何傷得了二三十條大漢的性命?”

  “接下來呢,武松如何反應?”

  眾人在臺下抻著脖子,望著臺上的蘇問,已是有幾分急不可待。

  蘇問也沒有吊眾人胃口,繼續說道:“那店家說得甚是嚇人,但武松藝高人膽大,渾然不在意,大笑說道:若是岡上真有大蟲,今日便叫它識得武松!”

  說罷,武松轉身便走,直上崗去!

  這里蘇問又做了一點刪改。

  武松,雖然是水滸傳中的高人氣角色,梁山那一票土匪強盜里少有稱得上是英雄的人物,但他也不是完美的,景陽岡打虎之前,他根本稱不上英雄,只能算是個混混。

  他的個性暴躁,喜好與人爭勇斗狠,出場時便說他醉酒行兇,將同鄉一人打死,之后敢做卻不敢當,怕吃官司,背井離鄉,逃到柴進柴大官人的府上躲避。

  這完全就是混混的做法,怎么也和英雄扯不上關系。

  可能也是這個原因,武松住進柴府之后,同柴進府上的其他莊客相處得很不好,根本不能得到莊客們的尊重,就連柴進本人對他都不怎么放在心上。

  離開柴進府后,景陽岡打虎前,他在酒家時的表現,也讓人感覺很不對味。

  酒家跟他說景陽岡有虎,他不僅不信,還說酒家故意嚇他,想要留他住店,夜間謀財害命。

  這話聽得酒家甚是惱怒,因此也回聲譏諷武松,說他看過榜文之后,必定不敢過崗,到時候還要回來投住酒店。

  如果只是這樣好心當做驢肝肺也就算了,偏偏武松去到景陽岡前,見那官府張貼的榜文,知道景陽岡上真的有虎之后,他…怕了!

  沒錯,武松怕了,還準備轉頭回去住店,但又想到店家之前的話,認為自己這樣回去很沒有面子,定然會被那店家恥笑,所以才把心一橫,上了那景陽岡。

  前勇后怯,這哪兒是什么英雄豪杰啊?

  所以,景陽岡打虎之前的武松,只能算是混混一類的角色,甚至在打虎過程中表現得也不算好,打虎的時候心驚膽怯,手忙腳亂,打完后心有余悸,手疏腳軟,兩個身穿虎皮的獵戶趕過來的時候,還把他嚇了一跳,驚叫我今番死也。

  說實話,這是很真實的反應,很真實的描寫,武松的出身環境,有這樣的性格脾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遇見猛虎,心中恐懼,這樣的反應也合乎情理。

  但有的時候合理并不一定合適。

  小說界有一句行話,叫做:“貴在真實也跪在真實!”

  沒錯,小說需要真實性,合理性,真實合理的劇情能讓一本小說更加優秀。

  但這并不是小說的根本,小說的根本是藝術創作,趣味閱讀,而不是記錄現實,就是真實事件改編的小說,也要加入一定程度的藝術創作,這樣小說才有趣味性,閱讀性。

  追求絕對的真實,那還看什么小說,看看自己的生活不好嗎,不比什么小說都真實?

  真實,并不是讀者的核心追求!

  一些作者卻不明白這一點,一味的追求真實,最后也跪在真實。

  讀者看小說追求的是什么?

  是趣味!

  不管這個趣味是什么,你都要讓讀者有閱讀的趣味收獲。

  喜劇的喜,悲劇的悲,這些都是閱讀的趣味,也是小說的核心,真實性合理性只是邊角,從來只有凸顯核心,犧牲邊角,哪有凸顯邊角,掩蓋核心的道理?

  既然如此,水滸原文為什么還要這樣描寫武松的,是施耐庵不知道怎么寫小說嗎?

  當然不是。

  施耐庵這樣描寫前期的武松,是想要為武松塑造一個成長的過程,同時也是為梁山與武松的結局埋下伏筆,這同樣有相當的藝術性與趣味性,并不完全是跪在真實,文青病發。

  但施耐庵是施耐庵,蘇問是蘇問。

  他不需要一個從小混混逐步成長,先為英雄豪杰,后又看破紅塵,遁入空門的武松。

  他需要的是一個猛男,一個豪情萬千,膽大心細,臨危不亂,勇猛無敵的超級猛男。

  如果說施耐庵的武松,其核心是悲,那蘇問的武松,其核心就是爽,要多勇有多勇,要多強有多強,怎么爽快怎么來,怎么舒服怎么寫。

  前者寓意深遠,后者…讓人很爽?

  沒錯,就是讓人很爽!

  觀眾不爽,蘇問的靈韻哪來?

  這樣的修改,既能強化武松,又能取悅觀眾,何樂而不為呢?

  至于藝術性…有這樣的外掛在手,蘇問要是還在意什么藝術性,那只能說明他的腦子被驢踢了。

  蘇問的腦子顯然沒有和驢蹄子做過這樣的親密接觸,所以對武松的性格他做了一點修改,讓這位武家二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英雄,大豪杰。

  心性的改變對一個人的影響不用多說,蘇問做的這點刪改,可以說從根本上強化了武松。

  如此,靈韻的消耗可想而知,剛剛三碗不過崗的收獲轉眼就搭進去了大半。

  但蘇問并不后悔,因為多年的撲街經歷教會了他一個道理——身為作者如果你給觀眾喂X,那就別怪觀眾對你這個作者動刀!

  武松的英雄形象絕對不能崩塌,否則,臺下的觀眾絕對會用現實教他做人。

夢想島中文    乾坤說書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