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到也真是一個蒙塵的寶玉。”
扶蘇仔細打量起了這個文弱的書生,如果不是李華口中說出這個人的事跡,恐怕他怎么也不會想到此人竟然如此有才。
“李斯你還有半株香的時間說服我,不過,可能性卻不大。”
因為馬車走的并不快,所以此時距離皇宮還有小半株香的時間才能到達,這其中不乏有李華給予其機會的原因。
“秦相乃是晚輩佩服之人,古往今來多少人,若論天下英雄李相可入前三。”此話并非奉承而是李斯發自內心的感慨,雖然他時運不濟,但是李華可比他慘多了。把他放在李華的位置上,他肯定做的不如李華。“李相不喜朝堂之爭只為自保,然而李相也曾說過樹欲靜而風不止,就算李相不愿爭名奪利,然名利卻如同刀槍一般不不緊逼。李相若退一步,他人可進兩步,退無可退之時,李相可有生路??”
“大膽,先生之才豈能被他人所迫??若是真有那么一日,扶蘇定當全力相救。”
聽了李斯的話,扶蘇可不高興了,面前這個人簡直一派胡言。李華乃是開國功臣,若無李華豈有現在的天下??在這說了,李華自幼和自己父皇相識,若秦國還在,若父皇還在,李華豈能有性命之憂??
“無礙,你繼續說下去。”
李華抬手制止了扶蘇的激言,他知道李斯說的都是對的。如果天下還未統一,如果秦國處于危難之際,自己確實沒有性命危險。可是現在情況已經不一樣了,自己和秦皇的情誼已經日漸消耗。嬴政也已經不是當年的嬴政了,自己替他干了太多的壞事,想要善終也非易事,所以李華才會一直想要辭官。
“李相淡薄名利,然天下之人幾人能夠做到??若李相真有退隱之意,何不找一個能當此大任之人替之,如此方可置身于山水之間。”
“你一所言,何人可替之??”
李華一臉笑意的看向面前的李斯,言語之間盡是嘲諷之意。
李斯與面前的秦相四目相對,臉色平靜的看著對方卻一言不發,有的時候不說話卻已經將自己想說的東西說盡了。
“你想頂替先生擔任秦相??”
扶蘇長大了嘴巴呆呆的看著面前的李斯,此時他已經明白了李斯口中擔此大任的人就是他自己。你一個小小的朗官竟然敢如此的大言不慚??
若非親眼所見,扶蘇怎么也不會相信,一個小人物竟然卻說一人之下的秦相退位讓賢,而那個賢才就是他自己的??
雖然人家夸你是個人才,可是你的功績和才華比起自己先生來說,那簡直是螢火與日月了。
“不才下官,讓殿下見笑了。”
李斯倒也是光棍,很自然的就認下了。自己今日來,一是找李華推薦儒家入選的,二則是自薦,想要接李華的手向上走一走的。
“你倒是敢想。”李華對面前這個人的說辭倒也沒有什么怒氣,李斯的想法倒也無非不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是這個人確實有些大膽了,如果是換做旁人,這幾句話就已經夠將他的腦袋搬家了。“若你擔當相位,天下間的官吏豈非都是儒家的子弟了??”
“李相所言差異,這天下乃是陛下的天下,儒家是陛下的儒家,儒家的學子自然也是陛下的學子。儒家行孔孟之禮,尊圣王之法,何來李相之顧慮??”
李斯倒也是巧言善變,轉了個概念就將李華的攻擊無形之中化作了泡影。
“若陛下之意與儒家之道相斥,二者應如何選擇??”
“怎么會相斥??儒家乃是傳授學問教授眾人尊王之令,如此之行豈非順應王意??”
李斯確實沒有想過李華會問他這個問題,若是他當了秦相,自然定力支持儒家的發展了,至于天下官吏盡是儒家之言倒也不是不可能,也許這一百年只要一小半。但只要儒家一直趨于首位,那么儒家的子弟遲早有一天能達到這個程度。
“天下皆儒,皆聽儒家之書,學孔子之道。那天下還是陛下的天下嗎??若陛下讓這些儒家的學子改學法家的文學,他們會愿意嗎??如果不愿,那么這些學子是儒家的還是陛下的??”
可以想象的是,一旦儒家勢大,那么天下的讀書人都是儒家的子弟,皇權又當如何維護??治理一個儒家官吏,數百個,乃至于數千個儒家官吏求饒,陛下又該如何的去治理??到這個時候,天下又該面臨怎樣的難題??
“這........李相此言過于極端,儒家子弟解釋陛下的臣民,如陛下真的有那么一日要儒家之人學習法家之學,那么儒家子弟也應該聽從皇命。”
李斯糾結了瞬間就回答了李華的話題,現在儒家還只是小家,根本達不到那種程度,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或許真的會造成生靈涂炭的后果吧??至于現在他口中所言的話語,就連李斯自己都不相信。
讓儒家之人學習法家之文,那么十個人九個人都不會愿意的,可不愿意又能如何??以死明智??那豈不是抗皇命??
“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雜家,農家...........你們這些人還真的是勇敢,不過也是,此時不爭更待何時呢??”
李華無奈的感慨了一句,這天下是打下來了,不過眼饞這塊蛋糕的人可都是比比皆是,在李華的眼里不過都是一些驅逐名利之徒,這種爭斗自己并不想參與,不過李斯的建議卻讓他想到了一個好的注意。“儒家的推舉本相不會幫你,不過本相卻可以向陛下推薦,于你一個長史的位置。”
“下官多謝秦相。”
李斯連忙拜謝李華的提攜,有了李華的推薦,自己絕對算是一步登天的升官,有了地位,那么推薦儒家的事情或許就不再需要李華來做了。雖然秦相推薦乃是上上之選,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數個解決的辦法,如今或許要另尋他路了。
“下官多謝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