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袖口抽出二個月不洗的白手帕,早已成了褐黃色,揩著水泱泱的眼,童老爺輕輕嘆了口氣。¤小說,
他老人家在哭嗎?
實際上,他除了八十歲的老母親斷氣時嚎啕了一回,就不曾哭過。十八歲時,未婚妻一家被流寇殺死,大明立國時被迫上交了一半土地,早已是過去的事了,戰亂年間有什么可哭的?
死了兩個有出息能振興門楣的弟弟,但分家后的弟弟不見得對自家有什么幫助,所以那也算不了什么;十年前,妻子坐的船翻了,還拖走了兩個乖巧的孫子,童老爺似乎寂寞了,還是沒有哭。近年來,陸續收了幾個小妾,添了兩個孫兒,往事也不在心上了。
今年田地賣光,人都散了,縣里的豪宅也賣了,家道敗落至此,童老爺也沒有掉過半滴眼淚,因為他還有一個希望無窮的指望,那就是三兒子已培養成了國子監名士。
曾經放棄過家族許多庸俗子弟,終于苦心造就出了杰出人才,故此破敗了家產,卻完成了活財產,通盤估計,真沒有什么可傷心的,活財產的利息是大到無從推算的。
雖然三兒子自從進了國子監就不曾回家過,每年都要去趟海外,然而每年都有安慰父親的信,說身子好,學業又增加了,在外頭增長了閱歷,也結識了些名貴人物。
這就好,童老爺忍耐著當前的一切痛苦,一心等待著。總之,寬懷大量并且有遠見的老人是不會哭泣的。
靜夜里,門前的狗叫了。
“有人敲門?”童老爺側了頭,睜開了眼。
全家人都睜大了眼,可是好半天,門外沒有任何響聲。
“唉!”童老爺長吁了一聲,又用剛剛摸過白胡子的手。扯出手帕擦擦眼睛。
屋子里又陷進了黑暗、清冷,看不到底的空虛、渺茫、無法忍受的破爛、貧窮。想起自家的凄慘遭遇,光坐著等候不是路,童老爺顫巍巍的起來了,拍了拍袍子,扶著靠椅說道:“不早了,睡去吧。”
客堂里稍稍騷動了一下,老人說不要亮,但火燭還是在二兒子手里亮了。童老爺跟著火光進了廂房,一會兒。火光又回來了,隨即抱著孩子的二兒媳婦跟著火光進了房,一會兒,火光又回來了。
二兒子一口吹滅,依舊放在桌子上賦閑,客堂又照舊進入了黑暗和死寂。
大兒子坐到他爹的椅子上,摸出了以前最討厭的葉子煙,巴巴的深吸一口,腦子里盤算了一陣。記起了一件大事,“明早,欄里那只大的要多喂兩瓢,肉鋪要來過秤啦。”
大兒媳自己明白。沒答話。童家位于大院深處,即使無人負責落鎖,大門也一如既往的不鎖,不怕偷兒混進來。忽然狗叫了幾聲,附近住在茅屋里的堂弟沒有敲門就進來了。
他在屋里轉了轉,看見冷火冷煙。什么吃的喝的都沒有,打消了坐下來交談的興趣,站了一會兒,去了。
畢竟是來了人,黑暗中出現了幽靈一樣的人,只有童老爺了。
“先前是誰來了?”
“沒有。是堂下五弟來了,沒有事。爹,你起來做什么?半夜了,天又冷。”
“不打緊。我說,你們也該睡了。”
“知道了。”
三言兩語把父親頂了回去,對老人家近來每每深夜還不肯睡的事,體會到持家不易的大兒子傷感了,低聲的搖頭道:“唉!怎么辦呢,那事兒爹還不曉得吧?”
二兒子低聲說道:“不曉得,沒有人告訴過他。”
“要道,“就算城里報上登過,村里知道的少,都口風緊一點,可不能再弄得家里雞犬不安了。”
二兒子幽幽說道:“我是不管的,怕什么?村里哪個不曉得,就只爹爹蒙在鼓里。”
大兒媳說道:“聾子不怕雷,有什么用處呢?如今正經靠力氣活下去吧,村里人雖心狠但也處處留著余地,地剩下了三十畝,四只豬一頭牛,十幾只羊,足夠咱一家子生活下去,只要你們兄弟倆肯出力氣。別叫孩子上學了,瞧瞧三叔家的老二,剛剛學堂畢業,只等他賺錢回來,還不是一出海就收場了,連尸體都尋不著,還有咱們家老三。”
“婦人家沒見識,老三那也是為了出人頭地。”大兒子反駁道:“我和老二拼死拼活的種地,累死也不能讓咱家東山再起,還是得走出去,我就不信了。”
大兒媳喜出望外,她怕的是丈夫一蹶不振,只要能振作,一個讀過書,一個講武學堂畢業的,何愁不能找份正經營生?種地是沒有辦法的最后一條出路,忙說道:“前天三嬸嬸到皇姑寺許愿,我托她問一個簽,她回來說不要緊,菩薩保佑今后太平無事。”
外頭,狗一聲一聲的叫喚,越吠越兇,隨后大門響了,狗一直追著進來,追到了客堂門口。
大兒子起身點了燈,跑出去趕開了狗,在暗淡的燭光下認清了來人,說道:“啊,四堂哥,你打城里回來了?”
“嗯,回來了。”
以往從不被兄弟倆放在眼里的四堂哥走進了屋子,對著欠身起來微笑著的二兒子笑道:“還沒有睡啊!”
二兒子問道:“幾時到家的?”
“上午就到家了,沒有工夫來。”四堂哥坐下下來,手里捏著一封信,“李先生叫我帶一封信,說是老三的。”
“啊,老三的信?真的?”大兒子昂起了頭,有些驚駭,也有些驚喜,伸出顫抖的手,接了那封破爛的信,緊緊的握著,舍不得馬上就看,先敬了客人一杯茶,叫老二升起火來,然后在茶幾的抽屜里找出父親的老花鏡,用手抹了下玻璃鏡片,又揉了揉眼睛,然后不自然的把它嵌在鼻梁上,神經緊張的嘀咕著:“老三寄回來的,讓我先看了再說,讓我先看了再說。”
把燭臺拿過來,將褶皺不堪的信湊到眼前,上上下下看著信封,大兒子才仔細的抽出四頁信,憔悴的臉上浮著哭不是笑不是的樣子,手也顫顫悠悠不聽話,眼淚在流,胸脯在起伏,口中斷斷續續的應酬:“上午就到家啦?好啊,這回又帶了多少好東西?”
實際上客人的回答一個字也沒有聽進去,他的嘴都在費勁的啃著信上的每一個字。
字確實是老三的親筆,不難認,可總覺得生疏,雖說往年看慣這種半文半白的語句,現在卻像是在趕牛一樣,犁不動。
旁邊二兒子也把客人扔在一邊,瞪著哥哥很焦急。那四堂哥犯不上陪著哥倆熬夜,起身告辭了,大兒子抬起頭,說了許多抱歉的話,等老二送客人回來,已經沒心思讀完信了,取下眼鏡,眼淚長流。
好半天,大兒子苦笑道:“瞞不住了,走吧。”
二兒子沉默著提著燈,大兒子拿著信和眼鏡,踉踉蹌蹌的往廂房走去。
“是,是那個來了?”童老爺早就撩開了帳子,探出頭,兒子還不曾進房就把話送了出去。
“喜訊,爹,喜訊。”大兒子苦笑著說道。
“喜訊?什么喜訊?老三的喜訊?”童老爺頓時眉開眼笑,全身都熱了,盯著兒子手中的信,夢一般,突然敏捷的跳了起來,將被子翻轉在一邊,手在臉上使勁擰了一下,帶著無法言喻的好心情,哈哈笑道:“到底被我猜中了,我還有個爭氣的兒子,我童家總算否極泰來。哈哈!我要報仇,我要那些狗東西知道,我童家不是好欺負的。哈哈哈!老大,從頭至尾看過了吧?快說說。”
大兒子木然的道:“別受涼,你老人家穿上衣服,自己來看吧。”
“難道是做了縣令?”老人慢慢的穿起衣服,有一句沒一句的自言自語起來,“不太可能,難道是給大臣做了幕僚?難道是進了東宮?哎呦,那豈不是飛黃騰達指日可待了嗎?哈哈,快過年竟得了這種喜訊,太好了,地方上,所有親戚故舊還有那些左鄰右舍,我倒要看看他們會是一幅什么面孔向了我們啊!”
二兒子把燈擱在床前的臺子上,幾步跑回了客堂,順手拿起一塊毛巾,一屁股癱倒在靠背椅子上,將毛巾往臉上一蓋。
童老爺穿好了衣服,大兒子側著頭,生怕被父親看見自己的臉,伸出顫抖的手臂,交了信和眼鏡。
怡然自得的童老爺戴上眼鏡,從容的瀏覽起了信封,微微笑著點了點頭,便趕忙開始讀信,每個字,每條句子都如同蜜棗荔枝一樣津津有味,不時的含笑點頭,或摸摸胡子,但是讀到了一半,神色已經驚呆了,手也抖起來了,頭越伸越長,老淚縱橫的眼睛,越是睜大越是瞧不清楚。
漸漸的,信從手中滑落,身軀癱軟往后面倒去,躺在床上胸口一起一伏,呼吸急促,許久許久之后,像只野獸一樣的嚎叫。
“老三啊,你怎么就那么糊涂呀!附逆漢王,意圖謀反,流徙邊關十年。十年啊!十年啊!我不知道,還能不能活著看見你了。
啊!你這個不孝的孩子。”
這時候,達觀并有遠見的童老爺,真個痛苦的嚎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