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班師回程,已經進入七月初,待數萬大軍安營扎寨后,陸凡等將官便急匆匆地趕到了總兵府議事。
此時陸凡的手中,是一封情報,看完后,他傳給了麾下眾將觀看。
“皇明大同鎮軍情司情報處總旗李九安謹呈,為曹文昭洛陽大敗,喪師失眾,中原賊情洶涌事。
崇禎三年六月十七日,賊李自成、張獻忠、丁修合師八十萬眾,于洛陽城外三十里處,團團圍困曹文昭部猛攻,饑兵潮涌,官軍難支。午時,賊用百門火炮齊攻,官兵潰敗,除騎部外,官軍十不存一,總兵曹文昭血戰力竭陣亡,副將曹變蛟僅存千余騎突圍,不知蹤跡…”
這份情報,出乎陸凡的預料。
在他的印象中,歷史上李自成等人徹底成了氣候,怎么著還得有幾年的時間,誰曾想,這才崇禎三年,流賊大軍就已經發展到了如此地步。
“侯爺,這兩年,流賊越剿越多,殺之不盡。除了各地饑民逐漸增多的原因外,主要原因,還是朝廷的不重視!”
楊萬里看完情報后,起身道:“說起來,或許是因為咱們大同軍太強的原因,連建奴都可以輕易壓著打,這使得朝堂百官乃至崇禎,都產生了一種大明官軍很強的錯覺!”
“正因此,朝堂對于流賊,根本沒有怎么重視,關注的重點都是在商稅這方面,自始至終,也只是下旨派遣了曹文昭一支官軍剿匪。”
“本來以曹文昭麾下兩萬余名官軍,面對中原各地肆虐的流賊大軍就已經極為吃力了,但朝廷那邊,卻依然不滿意,尤其是咱們那位崇禎帝,圣旨一道接一道發出,催促官軍趕緊進攻,盡快將流賊清剿干凈。”
“然后,曹文昭被催促的急了,急于尋求流賊主力決戰,在洛陽城外,因為過于冒進,被流賊大軍團團圍困,最終全軍敗亡!”
說起這些,楊萬里唏噓不已,殷澄更是不爽的瞥了瞥嘴,“咱們這位崇禎帝,水平菜不說,偏偏癮還大,不懂軍事卻喜歡瞎指揮,曹文昭在大明一眾高級武將中,也算是極為出色了,結果這死的太冤了!”
陸凡擺了擺手,道:“諸位也看到了,流賊在不斷的發展壯大,也在不斷的適應戰爭,以前只會驅使流民一股腦的亂沖,而如今已經開始學會使用戰術和火器了,這可不是個好現象!”
沈煉等人應聲附和道:“流賊戰術出眾,善用伏兵,曹總兵輕敵冒進,惜有此敗,我軍需引以為戒,情報不明,哪怕有圣旨催促,也決不可進…”
“根據情報所述,流賊中有不少是曾經的邊軍,馬軍眾多,步騎相合,這也使得流賊很難被徹底剿滅,畢竟以騎兵的速度,一心想逃,確實難以一戰全殲…”
“從以往流賊的作戰風格來看,流賊極為重視火器,每下一城,必先收羅大炮,論火炮威力,反而比之中原各城守軍的火力還要強盛,此事,不能不重視…”
“中原作戰,不比塞外,在塞外作戰,咱們大同軍可以就食于敵,但在中原地區,都是大明百姓,官軍反而放不開手腳,因此只能極度依賴后勤保障。但流賊卻不同,他們可以毫無顧忌的劫掠搶奪一切,然后裹挾百姓繼續前往下一個地區,如同滾雪球般,勢力只會越來越大…”
麾下眾將各抒己見,陸凡傾聽半晌后,緩緩出聲道:“曹軍近乎全軍覆滅,流賊此時應該已經拿下了洛陽,以洛陽之財富,想來實力會進一步提升,若你們是流賊首領,接下來,會如何做?”
楊萬里抱拳道:“侯爺,自古以來,都是據河洛以爭天下,洛陽失守,以流賊大軍的實力,勢力很快就能席卷整個河南,隨后威逼京師。”
“在外界看來,曹文昭大軍覆滅,我大同軍出塞征討蒙古,宣府鎮邊軍早已潰爛不堪,李自成等人只要有爭霸天下之心,必不會錯失這個良機,十有八九,流賊大軍會向著京師之地趕去!”
陸凡點了點頭,道:“傳令下去,整軍備戰,勤王圣旨一到,我等便大軍開拔!”
說到這里,他滿含深意的看向眾人,緩緩道:“諸位,此次一戰,關系非常,都下去好好準備一番吧!”
“還有,殷澄,你派人,帶上丁白纓留下的那封書信,跟丁修聯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撥亂反正。這家伙,遲遲沒來我大同鎮,沒成想,竟然從了賊!”
殷澄等人聞言,頓時一個個興奮異常,侯爺這一次,是徹底下定決心要改朝換代了嗎?
時間,一天天過去,傳遞到大同鎮的情報,是一封接著一封。
首先,流賊大軍在將洛陽劫掠一空后,果真如陸凡等人所預料的一般,裹挾無數百姓,一路攻城略地,目標,確實是京師方向。
其次,京師朝堂那邊,也是亂哄哄一片,因為大明的皇帝,崇禎陛下,病了。
在得知了李自成攻入洛陽,烹殺了福王后,崇禎帝痛哭哀嚎了許久,傷心欲絕,然后風寒入體,一病不起!
這病,來的很急,也很重,御醫多日診治,但卻絲毫不見好轉,反而愈演愈烈,頗有種病入膏肓的感覺。
崇禎帝拖著病體,勉強傳令,各路邊軍入京勤王,之后,只能待在后宮中養身體,再也無力主持朝堂局面。
沒有了皇帝的主持,朝堂那邊,自然是由內閣說了算,幾乎在極短的時間內,內閣便一致達成了決議,由兵部下達命令,召宣府、遼東等地的邊軍入京勤王。
唯獨,漏掉了大同鎮邊軍!
也不知是真的忘了,還是刻意遺漏,亦或者,是心里有鬼,不敢讓大同軍來?
看著手中那一封封的情報,陸凡不由得嘆了口氣。
崇禎,要死了。
文官集團,最終,還是對他下手了。
只不過,恐怕就連崇禎都低估了這些文人的底線,誰能想到,流賊大軍壓境,即將圍困京師的危局下,這些文官,竟然還敢對皇帝下手?
或許,對于文官們來說,他們根本不在乎。
崇禎死了,若是京城守住了,就立年幼的太子即位,以后忽悠起來,更為簡單。
哪怕是京師破了,也無非就是改朝換代再換個皇帝罷了。
反正無論哪個朝代,無論誰做皇帝,都得需要他們這些文臣來治國。
新朝皇帝再差,難道還能比收商稅開海運寵信閹宦的崇禎帝更差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