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費杰瑞的想法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準確的部分。
現在本土對于大型游戲公司的限制非常多,不僅僅是內容上,還有嚴格的分級,在版權保護上,更是異常嚴格。
去大公司,還不如去中小企業。
特別是由于時光信息本身不做游戲,很多小公司都可以通過時光信息的渠道,發布和營運自己的游戲。
加上反壟斷法的限制,本土的中小游戲和軟件企業,這兩年來,如同雨后春筍一般冒出來。
讓一眾大游戲廠商,都深感壓力。
以前企鵝還可以通過社交軟件的封閉性,實現網絡游戲的壟斷經營,但是現在的社交網站上,由于通用型超信的出現,社交軟件的封閉性被摧毀了,企鵝本身的技術力量并不強。
在ABT三家中,千度公司的技術最強,阿里緊隨其后,企鵝的技術是最弱雞的。
就更別提燧人系旗下的時光信息了,其技術水平可以碾壓ABT加起來。
費杰瑞現在選擇去企鵝的游戲公司,其實還不如去中小級別的游戲公司,如果可以做出一個爆款,幾千萬是打底的。
不過另一邊,時光信息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投入,卻非常的龐大。
比如網絡文學上,燧人系內部的近千萬員工,還有他們的直系親屬,還有到大量有空閑的民眾,都紛紛加入了小說、詩歌、短視頻、漫畫、音樂之類的創作之中。
盡管有一種泥沙俱下的情況,但在這種浪潮中,也涌現出不少優秀的作品。
整個大中華區的文化藝術領域,在高福利的刺激下,達到了一個新高峰。
畢竟很多人吃喝不愁、沒有負債壓力,自然有空閑時間進行創作。
看看古代的文化作品,其實不難發現一個情況,那就是這些文化作品的創作者們,很少有草根階層,絕大多數都是達官顯貴。
別被所謂的窮文富武忽悠了,實際上,古代可以讀書的人,就算是所謂的寒門子弟,至少也是富農起步,家里面沒有幾十畝地,根本讀不起書。
這也是為什么,黃修遠要推動高福利的原因,沒有富足穩定的生活和收入,普通人哪里有精力去搞科學創造和文藝創作?
要將一個人,從嬰兒培養到長大成人成材,要付出的代價非常大,如果是博士級別的人才,那更是投入巨大。
而要實現科技大爆發,讓中華文明可以晉升星際,需要的人才不在少數。
黃修遠知道自己從未來記憶中獲得的技術和知識,遲早有耗盡的一天,如果不未雨綢繆,中華文明仍然有被西方文明反超的可能性。
而他這些年在教育領域的巨大投入,也陸續收獲了不少成果。
比如謝清團隊,就提前三十年左右,實現電場合成技術,并將這個技術發展得更加成熟,達到未來都沒有的高度。
如果他不改變謝清的命運,對方將苦苦掙扎幾十年,最后只能含恨而終。
這些被改變的人,他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好,盡管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文學家,但黃修遠的想法非常簡單,那就是擴大基數。
當基數擴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量變也是可以引起質變的。
根據目前的數據,本土的大學生總人數為1.24億人左右,其中本科生人數為5842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9、4左右。
這個比例太小了,如果可以達到5億大學生、3億本科生,那本土的人才將增加4~5倍。
加上吸收了高麗、東瀛、大洋洲和東南亞的人才。
這將是多么龐大的一股力量。
人才基數擴大,也意味著科研潛力的擴大。
而人才有了,大中華又擁有龐大的物質基礎,兩者配合起來,那將爆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如果再將相關制度調整好,別說諾亞會一家了,就算是北美、西洲、露西亞聯合起來,他們在人才總量上,仍然不是大中華區的對手。
今年本土的教育領域,也做了很大的調整,比如降低學雜費用、調整各大高校的經費、擴大招生比例、調整教育方式之類。
還有大量被重新整合的成人大學,比如所謂的電大,就全面由刺槐蟻公司接管,開始改變之前的營運策略。
這些高校將變成真正的二次教育,計劃在未來15年內,實現1.5億~1.8億人的再教育。
當然,這個計劃會根據每一年的執行情況,進行調整和補充。
只有這樣做,才可以保證產業升級過程中,工人和農民可以跟著進行素質升級。
不這樣做,這些人將成為社會負擔,而不是社會的促進力量。
雖然本土在未來,可能不會缺少物資,但養著這么多低素質人口,又何嘗不是一種變相削弱自己。
那些超過50歲的民眾,或許沒有辦法了做出大改變了;但是50歲以下的民眾,還是具備再教育的潛力。
燧人系在這方面,就一直努力改變著員工的綜合素質,就算是環衛工人的老人,也有不少熱愛學習的人。
比如在傳統文化上,很多老人多多少少有一些傳統手藝,燧人系因地制宜,組建了老年文藝辦公室。
辦法總比困難多,關鍵是愿不愿意卻去做的問題。
寶安島的東江大道。
孫國良一行人在沐浴著夕陽余暉,走下懸空輕軌的車站。
他們來到人行道上,看著人來人往的大街小巷,行人的臉上,掛著千奇百怪的神情,但自信和笑容是最多的表情。
孫國良展開手臂,露出一絲笑意:“從今天起,我也要當一個大國公民,一個自信向上的公民。”
看著有些不一樣的同伴,費杰瑞、李浩群、阿茶也露出復雜的笑容,同時心里涌出一個念頭:或許這樣也不錯。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這種心態變化,其實可以歸納到皈依者狂熱的行列中。
沒一會。
他們來到一家日料店。
這是一家東瀛人開的日料店,連不少員工都是東瀛過來的。
一個東瀛女服務員,拿著菜單款款而來,然后恭敬地用標準的普通話問道:“幾位,這是菜單…”
聊了幾句,孫國良就感受到了不同,這家日料店在香江也有連鎖店,但香江店和這里的態度,有明顯的區別。
這里的員工更加熱情,也更加耐心,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受。
點菜后,他留心了一下,發現其他服務員的態度都非常好,沒有香江店的那種距離感。
這種情況,讓孫國良若有所思。
當我們無比強大的時候,這些外人才會更加尊敬我們。
沒有實力的弱者,只能畢恭畢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