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目送孫傳庭西去,好一陣子才轉身上馬車。
馬車外,劉六轍騎著馬,一直沒有說話。
周正掀開簾子,道:“你今天很奇怪啊。”
劉六轍一愣,旋即嘿笑著道:“我猜到孫閣老與二少爺說什么了。”
周正哦了一聲,沉默片刻,道:“都是這么想的?”
劉六轍瞥了眼四周,小心的湊過來,低聲道:“二少爺,你也別怪他們。咱們做的事情,雖是千秋之事,卻也冒著太大的干系。將來某一天,被秋后算賬幾乎是必然的。他們所想的,無非就是拖一拖,將事情都夯實了。清算我們可以,但事情不能推翻,不能像宋朝那樣。”
宋朝的改革,可以說是翻來覆去,這個皇帝改,那個皇帝推翻,三翻四次,將宋朝弄得黨爭不斷,耗盡國力。
周正暗吸一口氣,拉上窗簾。
劉六轍也沒有再說,他知道,他家這位二少爺向來重情重義,要他卸磨殺驢,趕走盧象升,做不到。
周正回了城里,來到辦法,雖然在做事,孫傳庭的話卻一直縈繞在耳旁,令他神思難屬。
到了晚上,周正剛要下班回家,盧象升忽然提著酒,少有的笑呵呵的堵著周正道:“定國公,今夜月色正好,喝一杯?”
盧象升入京后,一直回避著周正,對于朝政也寡言少語,今天這樣的熱情,周正還是第一次,讓他想到了當年在西安府兩人的初見。
盧象升也這樣提著酒,兩人抵足而眠,聊了一整夜。
周正頓時笑容更多,攬著他的肩膀,道:“走,去我府上!”
盧象升當即道:“那就不能只帶酒了,路上再買幾斤牛肉。對了,我記得你喜歡吃燒雞,買幾只!弟妹的手藝好,請她做兩盤。”
周正見盧象升前所未有的熱情,心里忽然微動,笑呵呵的應著道:“好,走!”
兩人肩并肩的出了內閣,離開內閣大院,一路上不知道引來多少目光。
盧象觀跟在兩人身后,看著兩人的背影,表情有些默然,不像以往那么多的話。
周正與盧象升突然的動作,在內閣大院引來不知道多少目光,又有多少忐忑。
各種各樣的聲音在四處亂轉,傳播不知道多遠,多少地方。
周正與盧象升并無所覺的離開了內閣大院,來到街上,親自買菜,一路上說說笑笑,從相見之初開始談,這些年的兜兜轉轉,話語幾乎就沒有停過。
到了周府,兩人一邊解開包裝,一邊猶自說個不停。
盧象升道:“當初你不知道,我在牢里看似無味挖掘機,實則也怕得很,身前身后,都得顧及啊…”
周正撕開燒雞,直接拿出一只肥嫩大腿,狠狠咬了一口,又喝了口酒,忍不住的道:“舒爽!當初啊,我在先帝面前力保你,立了軍令狀的,我當時就想著,大明不能沒有你,怎么也得保住,跟你說句實話,我當時還花了不少銀子給內監…”
盧象升見周正毫無顧忌的喝他帶來的酒,眼神笑意一閃,也撕了個雞腿,咬了一口,喝著酒,嘴里有些含混的道:“我知道,家里幾個兄弟一直都念叨,說要湊銀子還給你,我說還了顯得生分,哪知道,這筆銀子沒還,以后就沒有還的清的時候了…”
周正揮著雞爪子,道:“平心做事,不求回報。你這些年替我南征北討的,又受了多少委屈,從來沒向我提一句,咱們,貴在交心…”
盧象升咽了一口,道:“說得對,他們不懂,來,喝酒…”
兩人喝著酒,吃著肉,當真是爽快。
而不遠處則圍滿了人,周方,上官清,劉六轍,丁琪,盧象觀多多少少有十多人!
周方沉著臉,自語的道:“我很久沒見征云這么開心了。”
上官清則有些擔心,道:“他好像有些喝醉了。”
倒是劉六轍好像看出了什么,轉向盧象觀。
盧象觀默不作聲,欲言又止。
足足過了半個時辰,周正,盧象觀酒足飯飽,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盧象觀半躺著,雙手抱腹,看著周正感慨道:“我一直想,我當初要是死在獄里,或者放出來,最終的結局會是什么?戰死沙場,或者死在牢里?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征云,當初西安府那一夜,當真是命中福壽祿。”
周正打著嗝,道:“我家婆娘在,不要說這樣奇奇怪怪的話。”
不遠處的上官清聽著清楚,眉頭輕輕皺起,神色不善。
沒有人因為周正這個玩笑而笑,包括盧象升。
盧象升抬頭看了看黑下來的天色,道:“自古以來,事事兩難全,你我的情誼與這朝政是格格不入。倒也并非是權力作怪,而是你站得太高,走的遠,我隔得太遠,來的太遲了。”
周正滿臉的酒紅,好像喝醉了一樣,道:“越說越奇怪,外面的人都說我不納妾是懼內,你不要再給制造謠言了。”
盧象升沒有理會周正的插科打諢,看著周正沉默了好一會兒,忽然道:“楊嗣昌已經圍了臺灣,雖然有些難打,但最遲明年中應該能打下來。蒙古那邊問題應該也不大,建虜被滅,漠南以及漠北臣服是必然的。剩下的,就是一個吳三桂等人了。”
周正見他終于說到今天的正題,看著他,沉默不語。
盧象升伸手,摸了摸頭頂,嘆道:“我知道你不會馬放南山,但用得著我的地方也不多了。給我五萬人,我去云南,給你將他們掃滅,咱們就算兩清了。我回鄉著書立說,實現我另一個愿望。”
周正看著他,語氣平靜道:“他們說的,做的,不代表我的想法。”
盧象升一笑,道:“我知道。不然你不用將我抬入閣,不瞞你說,當初我是拒絕的,后來想著或許還能做點事情,我畢竟也是進士及第。后來發現,我居然做不來。現在也不瞞你了,元輔找過我。皇上私底下也派人對我威逼利誘。而且,你的人里面,也并非鐵板一塊,我從那些話里能猜到,有些人的心思與你不一樣的。”
周正聽著他的話,知道他去意已決,或者,在內閣的時候就知道了。
周正沉默良久,輕輕一嘆,道:“我知道。我也知道你應該也是傾向于我將來某一天還政于皇上的。那樣才能保持社稷的穩定,大明的長盛久安。”
盧象升看著他,道:“不是我,應該是絕大多數人。你看看你身邊的那些人,或許他們眼下是跟著你變法,意志堅定如鐵,可將來某一天,他們或許也會突然發現,還政于皇上,才是最好的選擇。他們不會允許你做皇帝的,也不會允許你們周家出一個曹丕,我大明不是漢末三國。”
盧象升這是推心置腹了,說了一些別人不敢說,卻又都知道的話。
周正拿起酒杯,有些艱難的喝一口,道:“在世二十年,顧身后十年,再十年就鞭長莫及了。”
盧象升審視著周正,笑道:“我都要走了,你能不能透露一下,你將來到底怎么打算的?這些事情,可都是你藏著掖著搞出來的。”
周正看著他,沉默了好一陣子,道:“這件事,要么二十年后再說,如果我活不到二十年后,就在我死之前來問我。”
盧象升目光深深,道:“看來,你這個想法也是不容于世的。”
周正一笑,道:“也不是,只是需要些時間。”
盧象升會意的點頭,忽然道:“今晚我跟你睡。”
周正嘴角一抽,嘆氣道:“你是非要給我制造謠言啊。”
上官清已經懶得聽了,轉身走了。
周方等人也無聲的離開。
周正與盧象升同時站起來,勾肩搭背的,猶自說笑著,回憶起在西安府時候的那一晚。
周正與盧象升突然爆發的熱情,親密,在京城上下掀起熱議,同時有不知道多少人惶惶不安,似乎預感到了什么。
第二天,閣臣盧象升主動請纓,前往云南征討叛逆吳三桂,唐通等人。
內閣批準,將云南,福建,廣西三地兵馬盡歸他節制,由他擇機征討。
京城自然是一番輿論地震,不知道多少人或明或暗的指責周正排斥異己,盧象升是周正逼走的。
周正懶得理會,送走盧象升,繼續埋頭做事。
紛紛擾擾之下,很快安和三年漸漸尾聲,即將步入安和四年,歷史上的崇禎十七年。
周正要忙的事情更多了,除了年終總結以及明年的規劃,還有‘議政會’的事情。
議政會暫定為每省二名‘議員’,內閣另外可以指定十人,內閣閣臣,尚書自動兼任議員,皇帝可以只認五人,每名總兵可以舉薦一人等。
總數加起來,七十五人。
在年近尾聲的時候,周正還忙著給這些人上課。
在內閣大樓不遠處的一個聯排的房子里,周正敲著黑板,看著面前的三十多人,道:
“第一步,立法。今后的立法工作以及權力,應該在議政會,術業專攻,議政會要學習怎么立法,你們代表的是全國百姓…”
“第二步,你們的工作是審計,審計朝廷的各項支出,是否合理,是否調配得當,也包括復核,是否用到實處,有無貪污,克扣等…”
“第三步,對國政的諫言,朝廷各項政策,計劃,要進過充分的討論,取得最大共識…”
“第四步,對各級官員的彈劾,復核…比如,朝廷出現重大的事件、人事抉擇,需要議政會投票決定…”
“第五,議政會對內務,外事都將有一定的話語權…”
“第六…”
“第七…”
周正指著小黑板,一邊寫,一邊說著。
下面三十多人,埋頭記,并且心里也在激動的思索。
這么大的權力,誰人能不激動!
他們一邊聽,一邊記,還在思考。
他們也都知道周正剛才的‘騎馬看路’的意思,一切還得邊走邊看,不斷完善。但即便是這樣,既定的一些權力已經足夠他們垂涎三尺了!
周正不斷的講著,不遠處的門旁還有不少人在旁聽,包括首輔錢謙益等內閣要員。
半個時辰后,周正講完,對著一群人道:“都是想法,想要付諸實施,還需要仔細的研究。議政會的詳細章程,內閣六部已經草擬的差不多,年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開大會,認真的定下來,議政會開始工作。爭取三到五年,可以初步完善,十年左右,成熟運用…”
一群人紛紛站起來,抬手而拜道:“謝定國公教誨。”
而今的周正,有資格叫別人一些東西,無關乎他的秀才功名了。
周正從側門走了,三十多人三三兩兩,竊竊私語的離開,猶自興奮莫名。
錢謙益看著周正走了,面無表情的也往回走,突然看到前面不遠處的范文景一閃而過,心里一動,忽然喊道:“范侍郎。”
范文景本想去戶部,聽到喊聲,轉頭看到錢謙益,頓時一怔,只好過來,抬手道:“見過元輔。”
錢謙益看著這個周延儒的關門弟子,眼神動了動,道:“范侍郎,周閣老近來可好?”
當初驟然等人被楊嗣昌,李恒秉等人聯手搞下臺,幾乎所有人都走了,唯有這個范文臣被周正留下。
一來,為了人心,二來,這個范文景確實是個可用之才。
范文景將錢謙益也當做是逼走周延儒的兇手之一,神情平淡道:“家師身體硬朗,有勞元輔掛心。”
錢謙益仿佛看不出范文景的疏離表情,故作沉吟片刻,道:“你對這個議政會怎么看?”
范文景神色不動,對這個議政會也深為了解,將會對內閣,尤其是首輔起到很大的制約。
他自然不會說,道:“定國公思慮深遠,這個議政會會極大的遏制黨爭,重新架構,平衡朝局。”
錢謙益可不想聽這個,道:“你們就沒有別的想法?”
范文景聽出來了,錢謙益是想探聽他老恩師周延儒的想法,以此借機做什么,淡淡道:“自然是全力支持定國公變法,我大明唯一的出路,就是變法。”
錢謙益也不會將范文景當做傻子,笑著道:“你說著議政會會遏制黨爭,我怎么覺得這個議政會會成為最大的黨爭地方,我聽說,你們在里面安插了不少人?”
范文景現在是工部侍郎,與錢謙益有些不耐煩,道:“元輔,到底有什么指教?”
錢謙益沒了笑容,道:“這個議政會,從頭到尾可都沒有提及到皇上,周閣老就真的沒有半點想法嗎?”
不管是什么事情,在這個時代,‘皇帝’終究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范文景直接道:“元輔有什么話,為什么不直接與定國公說?”
錢謙益呵呵一笑,道:“范侍郎要是有什么新想法,可以隨時來找我。”
說著,錢謙益就走了。
范文景看著他的背影,眉頭皺了又皺。
忙忙碌碌,很快就過年了。
周府這一年極其熱鬧,幾個親家都來了,外加孩子們也長大,著實是熱鬧。
上官烈的事情還是沒有擺平,上官家已經不管他,任由他去。
倒是第三代的婚事,成了三家主要認真考慮的事情。
周方的長子長女,周德慳,周景瑗都到了議親的年紀提親的不知道多少,但周家非比尋常,一直沒有定下。
周德慳沒心沒肺,一心要建功立業,倒是十六歲的周景瑗,聽說在外面與一個書生悄悄有聯絡,卻又瞞著家里人。
為這事,周丁氏沒少與周方爭吵,官司也打到了周清荔面前。
周清荔與長孫女密談了一次后,就沒有再管。周丁氏氣的又只能跟周方吵,要周方管教女人。
后來,這件事就到了周正身前,周正見老爹都不管,他還哪能管大侄女的情事。
但又由不得他不管,元宵節未過,不知道從哪里突然傳出來消息。
皇帝朱慈烺要宣召周景瑗入宮,冊封為皇后。
這件事立刻在朝野激起巨大動蕩,無數反對聲起。
從祖法對立后的規則上,以及周正的特殊身份,反對聲無比的強烈。
周家人向來反對納妾,周清荔,周方,周正都沒有納妾,自然也不同意將后代送入宮里,那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
于是乎,不管真假,周清荔將一家人叫到跟前,面無表情的商議。
周清荔,周方,周正,周丁氏,上官清,周景瑗,周德慳,周德慎,周德恪一家子都在。
周景瑗跪在地上,咬著嘴唇,沒有說話,卻淚流不止。
周方,周正則擰著眉頭,沒有說話。
其他三個孩子似乎也知道事情非同小可,抿著嘴,肅色的沒有往常的皮鬧。
周丁氏沉著臉,拿出了周家大兒媳的姿態,語氣幾乎撒潑的看著周清荔,周方,周正三人道:“我不管你們怎么想,打的什么主意,我女兒絕不能入宮!”
周方看了她一眼,道:“沒人說讓景瑗入宮。”
周丁氏冷哼一聲,道:“想都別想。”
周清荔心里也有怒意,看向周方,周正兩兄弟,道:“我的態度你們應該知道,景瑗入宮,對她,對我周家都是禍非福,我不同意。”
周方見一家子沒人理解他,有些厭躁的道:“我沒這個想法。這件事擺明是皇上的試探,加上有心人的挑唆。”
周清荔看向他,道:“別當我不知道,官場上那些事情,我比你們懂!”
周景瑗真的要入宮為后,周家的地位以及未來幾十年,或許將無人可以撼動!
周方越發煩躁,轉頭向周正,沒好氣的道:“你惹出的事情,你來說!”
周正正喝水,道:“這關我什么事情?你女兒,你自己決定。你要是跟皇上說你不同意,他還敢來我們周家搶人不成?”
周景瑗一聽,淚眼婆娑的看向周正:“二叔…”
看著從小在他跟前長大的大侄女泣不成聲的模樣,周正一陣心疼,上前扶他起來,道:“沒事,二叔還在,沒人能欺負你。”
周景瑗抿了抿嘴,哭腔的連連點頭。
周方看著周正表現了,哼了一聲,道:“你就說現在怎么辦?宮里要是下旨了,你還能公然抗旨嗎?”
周正剛要說話,劉六轍忽然敲門。
劉六轍就在周家長大,不是外人,進來后,他在周正耳邊低語了一句。
周正眉頭挑了挑,看著一家人道:“有辦法了,我這就進宮去。”
眾人見周正終于肯說話,這才松口氣。
周正除了周府,坐著馬車,直奔皇宮。
在宮門口,有一輛馬車已經在等著了,馬車里,坐著面無表情的布木布泰,也就是孝莊。
孝莊聽著周正的馬車到了,猶豫了下,慢慢下了馬車,在周正馬車前行禮道:“布木布泰見過定國公。”
周正在馬車里坐著不動,淡淡道:“你要這個名分?”
布木布泰神色平靜,躬身低頭,道:“還請定國公成全。”
周正道:“上車,隨我進宮。”
布木布泰應著,雙手小心的扶著小腹,轉身上了馬車。
兩輛馬車,在一群錦衣衛的護送下,徑直前往乾清宮。
周正現在每個動作都不知道引來多少人注意,何況是十分敏感的皇宮內。
朱慈烺聽到周正進宮,神色有些慌亂,卻又很快鎮定,坐在乾清宮偏殿靜等著。
周正帶著布木布泰,來到乾清宮偏殿。
朱慈烺看著布木布泰,臉色大變,儼然知道事情敗露,沉著臉,看著周正沒有說話,心里忍不住的惱火。
周正行過禮,淡淡道:“陛下,布木布泰有孕了。”
朱慈烺雙眼大睜,有些驚愕。
布木布泰低著頭,沒有說話。
朱慈烺完全沒想到會是這樣,有些吶吶的道:“定國公想要怎么處置?”
周正道:“天家血脈怎么能遺野,布木布泰進宮吧。”
朱慈烺連忙道:“可是,她的身份…”
布木布泰的身份確實尷尬,不止是曾經的清國太后,還是降明的‘功臣’,朱慈烺再怎么樣,也有些欺負人家的嫌疑。
周正背著手,目光冷靜,道:“歷朝歷代并不鮮見,陛下不用擔心,內閣來安排。這之前,還需要立后,內閣會與宗人府為陛下選定中宮,陛下就不要費心了。”
朱慈烺聽出了里面的警告,當即道:“朕對周小姐是一見傾心,并沒有…”
周正直接擺手,道:“陛下,一見傾心抵不過兩情相悅,那位秦公子還請陛下放出宮吧。”
朱慈烺見周正打定主意不給他們之間緩和關系的機會,沉著臉,沒有再說話。
周正說完這些,徑直轉身。
他心里已經決意讓這位皇帝做個象征,對于他的小動作容忍再三,已經失去耐心。
“六轍,丁琪,封鎖內廷,乾清門以南,對民眾開放。”周正出了門就說道。
劉六轍,丁琪都知道,周正被朱慈烺激怒,這是要徹底的將朱慈烺圈禁在后宮里,聞言紛紛應命。
偌大的皇宮,隨著周正的命令,禁衛,內監,宮女紛紛收拾,向后移,原本外廷,包括內閣等所在,全部在打掃,清理。
各處入口的門也在修繕,維護,準備向民眾開放進出。
駐車流量聽到消息后,在乾清宮里是怒喝大罵,砸了不知道多少東西。
但令人驚奇的是,在布木布泰的三兩句言語下,居然將朱慈烺勸說住了,并且傳旨給內閣,要求內閣做好這件事。
周正聽到,也是對布木布泰刮目相看,卻也沒在意,同時也要求錢謙益做好朱慈烺選后,大婚的事情。
擺平了宮里的紛紛擾擾,周正坐鎮內閣,召集十八省總督,以及其他相關機構,制定了全國的剿匪計劃,力爭用一年時間,基本消滅全國匪患!
其他各部門也再次掀起浩大的行動,觸角遍布大明全國,包裹了村鎮一級。
在周正的死命令以及強有力的監督下,全國的一致行動如同泰山壓頂,覆蓋到了全國。
剛剛到七月,全國各地剿除匪患的報告到周正桌上,大大小小山頭七百多個,匪徒超過五萬人!
其中牽扯到的官吏,鄉紳更是不計其數。
朝廷各部加上各省各府,加強推動‘變法’,尤其是‘土改’,在強大的政治壓力下,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南直隸,幾乎完成了近八成的任務!
各級體制的改革,也在有序進展,朝廷的手,終于深入了村鎮一級,各種各樣的機構駐扎在村鎮一級,試圖打破千年藩籬。
到了七月,周正從江西回來,孫傳庭也從甘肅鎮回來,都帶回來好消息。
孫傳庭更為高興一點,喝了口涼茶,道:“蒙古各部落的情況不容樂觀,外敵虎視眈眈不說,內部也是傾軋不休,漠南,漠北,漠西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他們這次所謂的‘結盟’其實就是想要穩住后方,或許還想得到一些助力…”
這一點周正不意外,笑著道:“這是第一步,他們可能只是試探,等有機會,狠狠打一次,打的他們畏懼,逼著他們臣服。”
孫傳庭這一趟是開了眼界,道:“再等一兩年,他們的情況也需要發酵。不過,漠西似乎認準了漠北,蠢蠢欲動,漠北就沒有什么兵力,他們一倒,科爾沁那邊也夠嗆。”
周正道:“暫時盯著,不用管,等他們求上門。對了,秦良玉跟你說了?”
孫傳庭點頭,道:“她說她年紀大了,做不了什么,請求致仕。”
周正也收到了秦良玉的私信,思索片刻,道:“給她最高的待遇,加封國公,榮寵三代。”
孫傳庭有些詫異,旋即就道:“嗯,倒也配得上。”
周正與孫傳庭喝著茶,聊著西北的事情。
孫傳庭這次一去一歸,是安了周正也安了大明上下的心。
西北暫時穩定,那么,他們的目光就慢慢的轉向了南邊。
孫傳庭看著周正,道:“軍情處那邊的情報我已經看過了,楊嗣昌圍住了尼德蘭人最后的一個據點,但久攻不下,只能圍住。”
周正抱著茶杯,道:“嗯,確實有些不太好辦,但也就是時間的問題。也不要擔心楊嗣昌再出什么幺蛾子,他不會的。”
孫傳庭倒是沒有懷疑楊嗣昌什么,想了想,道:“是我小看盧象升,小人之心了。”
周正看著他,笑著擺了擺手,道:“那夜盧建斗夸了你不少,說你能文能武,是帥才。”
孫傳庭微笑,道:“有機會,我去當面賠罪。”
周正點點頭,心里磊落的人才能相交,道:“你對吳三桂等人怎么看?”
孫傳庭也拿起茶杯,若有深意的看了眼周正,道:“我認為,我們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做了,有些事情,要留給后輩。”
周正眉頭挑了挑,旋即會意的笑了起來。
兩人相視而笑,拿起茶杯喝茶。
好一陣子,周正看向外面的天空,目光幽幽的道:“今年是甲申年,對我來說是特殊的一年。”
孫傳庭一怔,想著朝中大小事情,附和著道:“該鋪墊的都鋪墊好了,下面,就是勞心勞力的推動,也算特殊了。”
甲申年,明亡的一年,史稱‘甲申國難’。
沒有人能體會周正的感受,輕輕一笑,道:“罷了,就像你說的,交給后人吧。”
孫傳庭見如此,頓時接話道:“世子殿下?”
周正眉頭一挑,道:“再說吧。”
他雖然打定主意君主立憲,但未來的首輔,他得做十年,下一任他得看著十年,再二十年,他就顧不及了。
誰又能望穿千古,把空一切?
那就交給后人吧。
他這個前人能做的,已經都做了。
完本。
給大家道歉!
深深的鞠躬!
這本書沒有寫好,也沒有寫完整,我跟大家一樣是失望的。
本來還想再寫三十萬左右的,可是發現寫不下去了。
深刻反思之下,這本書之所以沒有寫好,并且拖拖拉拉,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獨斷有點成績,這一本明廷卻沒有起色,落差之下,心態崩了,調整不過來。第二個,就是沒有從獨斷的框架里走出來,這本明廷寫著會不受控制的向著獨斷的方向走,每次發現都已經遲了。
一個心態崩,一個跳不出固有思維,這都是我的錯。
小官對不住大家!
新書《宋時風流》,寫的是宋朝皇帝的故事,沒敢再寫明,就是希望能跳脫出來,寫出不一樣的故事。
小官打磨了幾個月,希望能用這本來彌補大家的失望,這一本也定然好好寫下去。
在這里肯定的說一句,《宋時風流》,絕不會在三百萬字內完本!
謝謝大家的支持與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