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19章番薯

  鏟除李三才,不是計劃中的事,但順手鏟了,也對米柱造不成任何的影響,他將全部收益轉至戶部,也不是怕了東林黨,要討好東林黨大佬孫承宗,而是充實國庫,國富民就強。

  東林黨作為仕人集團代表,與米柱是天然的敵人,不用調和,如果他們當權得令,米柱未必會有留下俸祿和祖屋的待遇,所以米柱是有自知之明,也不作幻想。

  成立反貪局,才是他真正的目的,只要他大權在握,這些當官的,就始終不是他的對手,要搞那一個就搞那一個。

  在搞倒李三才后,米柱也沒有什么自得,他上班第二日,即去約見了徐光啟和李逢春,兩位都是皇帝的親信人物,都是庶吉士出身,都在太子詹事府干過,同在庚辰宮變之中沖鋒陷陣,保過太子,扶幼主登基稱帝,同為巡撫級人物,徐光啟巡撫遼東,李逢春巡撫福建,他們將在元旦后離京赴任。

  作陪的則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亓詩教、戶部郎中洪承壽等。

  米柱則與他們是莫逆之交,共同相扶前進,同是帝黨人物,李逢春雖然是以帝師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軍民事,但他的資歷太淺,人脈太淺,又無主政一方的經驗,到了地方,就怕別人玩死,所以他對于赴任福建,頗為躊躇。

  米柱道:“李老師盡可放心,到了地方,上有天子圣眷,下有李旦大人、洪郢中的支持,自然可以從容施政,一展抱負。”

  李逢春道:“維新呀!你且說實話,你讓李旦成立一個海上北鎮撫司,意欲何為?”作為福建巡撫,一方首長,自然對海上北鎮撫司這種可以改變地方勢力平衡的機構關注,特別是李旦是海盜,福建人,海上北鎮撫司,陸上駐地設在泉州,這令李逢春為難,這可是多了一個婆婆,錦衣衛的性質,代表了地方勢力不能干涉,也不可以管。

  米柱道:“李老師放心,海上北鎮撫司的權力在海上,在陸地沒有執法權,與地方政府井水不犯河水。”

  李逢春道:“甚好!維新招安了這股海盜,可保大明海疆太平。”

  米柱毫不諱言:“大明海疆太平,水師就做得到,這是一支海軍,進取的力量,他們有義務把皇帝陛下的福音傳往更多的地方。”

  徐光啟道:“維新是盯上南洋了。”

  米柱道:“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遠在萬里之外,都披荊斬棘,遠涉重洋來此,我大明就在家門口,反而視如不見,智者不為?況且本爵封為澳洲伯,總得登上澳洲這地方,實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勿負圣恩。”

  在公,徐光啟和李逢春官位在米柱之上,又以侍郎出巡地方,但米柱有爵位在身,地位更高,兼況手掌廠衛,深得皇帝信任,辦成了不少大事,這讓他成為帝黨的領導人物之一,米柱今日與倆位大佬相見,就是為了向他們推廣三樣東西,這就是締造康乾盛世的三大法寶,馬鈴薯、番薯和玉米。

  馬鈴薯何時從何地傳入大明,尚難確切斷定,根據陜西省興平縣縣志的記載,16世紀時馬鈴薯已傳入大明,萬歷以后,馬鈴薯逐漸躋身宮廷美食的行列,但由于其品種上的特殊與罕見,僅有達官顯貴方能享用。

  上林苑即使有專司蔬菜種植的“菜戶”,在篩選、培育馬鈴薯上有一定技術優勢,但它畢竟是服務于宮廷的機構,既不會大面積栽種馬鈴薯,更不可能將薯種和種植技藝傳入民間。所以,此時馬鈴薯雖已被引進大明,卻不過偶爾現身于富貴人家的餐桌上,千千萬萬的普通老百姓并無此等口福。

  米柱原本想設立專門部門,組織人手去尋找此三大神物,卻讓人告知,這三樣東西,現在就有,而且就在上林苑,王體乾聽說米都督喜好此物,還讓人送了兩大籮筐來。

  但米柱還是在東廠里調派一隊人,專門負責此事,這才是改變時代,造福萬民的事。

  至于番薯,在北地稀少,在福建也不是什么稀罕東西,有福建商人攜來京城售賣。

  在萬歷年間,福建人陳振龍棄儒經商,到了菲律賓。他見菲律賓到處都種有甘薯,可生吃也可熟食,而且還容易種植,聯想到家鄉時常災歉,食不果腹,這東西有六益八利,功同五谷,就用心學會了種薯的方法。

  當時呂宋殖民政府嚴禁薯種外傳,振龍愛國愛鄉心切,不顧當地法律的限制,用高價向當地人密購薯藤數尺,裝在竹筒中,用繩系于船舷浮在海中,避過檢查,經過七天航行,回到福州。

  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夏,閩中大旱,五谷歉收,振龍就讓兒子陳經綸上書福建巡撫金學曾,建議試種番薯,以解糧荒。振龍讓其子陳經綸向巡撫金學曾呈報呂宋種植朱薯之利,金學曾令其覓地試種。振龍父子即依照土人傳授種植之法,在達道鋪紗帽池舍旁空地試種。4個月后,番薯收獲,可以充饑。金學曾遂通令各地如法栽種,大獲豐收,閩中饑荒得以緩解。

  說到番薯,就不得不提金學曾這大牛人,金學曾在陳經綸所獻《種薯傳授法則》基礎上,寫成大明第一部薯類專著《海外新傳》。閩人感念金學曾之功,將番薯改名金薯,又因來自“番國”,俗稱番薯。并在福州、福清等地建報功祠,專祀金學曾和陳振龍。

  金學曾可是萬歷朝的大牛人,他為隆慶二年(1568年)進士,授工部主事,歷郎中,改禮部主事,出為湖南督學。

  在中國歷代掌權的權臣都有變法的習慣,連米柱都不能免俗,秦國有商鞅變法,宋朝有王安石變法,本朝的張居正變法也首屈一指,這些歷史上充當改革的歷史人物,給后人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自古話叫做樹大招風,張居正的激進式改革,也為他招來了無數的非議,其中以書生的抨擊最為厲害。

  縱觀中國歷史,書生是一類特殊人群的存在,熱血憤青,每天吃飽了沒事干的時候,就開始雞蛋里挑骨頭,看順都不順眼。張居正的改革自然也在他們的非議之中,群情洶洶,批評的聲音鋪天蓋地,這讓張居正非常惱火,干脆下了一道命令,將全國的書院統統關閉,書生都趕回家去自己復習,沒有人聚堆了,議論的聲音會逐漸消失。

  為了關閉天下的書院,張居正親自點了一個人名,此人名叫金學曾,一向以救火隊長聞名于世,朝廷有什么棘手的事情,出面滅火的就是這位金大人。誰知這次張居正看走了眼,金學曾反對關閉書院,認為書院就是針砭時弊的地方,直接和張居正對著干,自己親自選拔的官員,卻不聽自己的命令,張居正內心的窩囊可想而知了,估計心里面一定有一萬個草泥馬呼嘯而過。

  而讓張居正草泥馬奔騰不休的事情還在后面,這年會試,金學曾是主考官之一,其中有一位考生是張居正的二兒子,按照一般人的態度,當朝首輔的兒子,怎么地也要照顧一下,好巴結上司。可是金學曾對這位張公子并不感冒,公事公辦,將張公子從進士的名單中刷了下來。

  這下徹底惹惱了張居正,他當然不好意思以此為借口整金學曾,而是以關閉學院不力彈劾他,將其罷官免職,攆回了老家。

  金學曾也坦然對待,回老家正好,可以多休息休息。不過不久后張居正,萬歷皇帝又想起了這位在老張權傾天下就敢和老張對著干的人物,又將他征召回來,并提拔為福建巡撫,要知道在老張當權時,萬歷皇帝都害怕不己。

  當時的福建巡撫并不好當,這個地方和日本很近,時常受到日本倭寇的騷擾,所以迫切需要這位救火隊長前去平定戰亂。金學曾到任后,一番仔細的調查研究,認為此時日本的權臣豐臣秀吉已經去世,日本國內動亂不休,正好可以一舉拿下日本。

  萬歷二十年,日本關白豐臣秀吉統一日本,隨后集結兵力進攻明朝的藩屬國李氏朝鮮。由于此時日本剛結束國內動亂,軍隊人員都是從國內戰斗中選拔出來的,因此戰斗力十分強悍。李氏朝鮮很快在日本的猛烈攻擊下陷落,不得已,只能想宗主國明朝求救。當時明朝的皇帝是號稱二十八年不上朝史上最懶的萬歷皇帝,當接到李朝的求救文書,萬歷皇帝直接拍板,一個字“打”!

  隨后,明朝軍隊入朝參戰,日本的瘋狂進攻被明軍一次又一次的打退了。打的差不多了,日本就提出談判,就這樣打打談談,一直到了1598年(萬歷二十六年),抗倭援朝接近尾聲的時候,萬歷皇帝收到一份奏折,萬歷皇帝打開一看,頓時覺得眼前一亮,這才是解決中日戰爭的方法,準了!那么奏折是什么內容呢?

  奏折來自于時任福建巡撫金學曾之手,奏折中提出解決朝鮮問題不一定要在朝鮮半島,可直接利用大明福建水師的優勢,直接命令水師掃平日本列島,豈不更好?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瘋狂的舉動,而萬歷皇帝也已經為抗倭援朝戰爭搞得焦頭爛額,要知道打仗是需要銀子的,為了迅速結束戰爭,萬歷皇帝直接準奏。

夢想島中文    明末之偉大舵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