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在回到西安以后,他終于振作了起來。首先他所做的事,就是——吹牛。比如:大順軍連續發布了一連竄的命令:
“綏德、漢中高、趙(指高一功,趙光遠)從西河驛過河,統領夷漢番回馬步兵丁三十萬。”;
“權將軍劉(指劉宗敏)統兵十萬過河從平陽北上。”;
“報皇上(指李自成)統領大兵三百五十萬,從長安起馬。三路行兵,指日前來。”;
“先恢剿寧武、代州、大同、宣府等處,后赴北京、山海,剿除遼左、豫賊。至叛逆官兵盡行嚴洗,順我百姓無得驚遁。”
李自成妄想用這些夸張的宣傳先穩定住軍心。當然,他也是做著一些反攻的準備的。不過到了最后,大規模的反攻卻一直沒形成事實。
之所以會如此,主要的一些原因就是:
首先,原明朝投降官員見勢不妙,重新做了了墻頭草。李自成回西安以后,他大力地懲辦了一些大順朝廷和地方官員,如刑政府尚書耿始然、戶政府侍郎李天篤以及平陽防御使張爌等。有的固然是因為貪贓枉法,有的則是同政治態度有關。
其次,當時在西北地區的原明朝投降將領還掌握著部分兵權。而當這些降將得知了坐上龍椅的是原先和他們一樣的明朝武將,這些人的態度也或是暖昧難明,或是躍躍欲試起來。
而李自成為了防范可能發生的武裝叛變,不得不在戰略要地分駐大順軍舊部,這就必然要牽扯相當一部分力量。
如:這年九月間,大順軍綏德守將高一功和延安守將亳侯李過,突然把鎮守榆林的確山伯王良智(即李自成進攻西安時開門投降的明朝守將王根子)處死,由高一功接管了榆林的防務。
還有,投降大順政權的明都司崔有福,突然在晉西永寧州(今離石)叛變。他聚集鄉兵逮捕了大順政權的州牧。占領州城,并且騷掠接境的臨縣、寧鄉(今中陽)二縣。大順軍被迫“移兵圍州城”,直至九月二十五日才攻克。
而這些叛亂雖然都被平定了,可大順軍反攻的部署卻也被全盤打亂了。
最后。連大順軍內部的許多人都是一片悲觀。
如:牛金星在西安時,與其作為貢生的親戚置酒,在酒后吐真言,忽然嘆道:“人生亂世,貴賤何足道,孽報耳!”。接著又指著自己腦袋說道:“保此物大難。我在禍網中,或庶幾可以幸免,即不免而砍之懸于市曹也亦宜。君死網中胡為乎?幸即出居他所,卒有變,利有逃匿。保此頭顱。”接著在酒宴上因為氣氛實在悲傷,所以就嗚咽流涕而罷飲 所以說,在大順軍敗回西安之后,內部矛盾有著逐漸激化之勢。而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全力對敵已經是變得不大可能了。
還有一點也相當重要。在李自成他們一路逃回陜西的途中。他們也在反思,發現追贓助餉政策是得不償失的,因為對官紳地主的過分打擊則不利于后方的穩定。所以大順政權也開始實行按田畝數和人頭數征收賦稅的政策。
可這么一來,“三年不征”的政策先是變成了出爾反爾,失去了大批平民百姓的民心。而短時間內,土地又沒有什么產出,根本收不到什么賦稅。所以立刻造成了大順政權的財政崩潰。
而沒有了糧餉,大順軍內部也都離心離德,除了原先闖營的那些核心部隊以外,其他后來投靠、投誠和投降的部隊都是缺少糧餉和補給,這怎么讓他們對大順朝還忠心呢?所以說,有了錢。不一定能組建起精銳的部隊;但沒有了錢,再精銳的部隊也都會土崩瓦解的。
面對著西北幾省的大順軍殘余,征西將軍薛勇也制定了一個聲東擊西的西北攻略。他讓增援上來的全大山率雜軍七萬,在山西做出進攻陜北的態勢,吸引住大順軍主力。
而薛勇將親率十萬大軍。經懷慶,攻潼關,要乘虛一舉進入陜西腹地,攻克西安,徹底殲滅殘余的大順軍主力。
對于薛勇密奏上來的西北攻略,吳世恭不想去指手畫腳。畢竟薛勇是最知前線戰況的,吳世恭也相信他的指揮才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吳世恭不去做那遙控指揮的蠢事,以免打亂前線將領的部署。
不過吳世恭也有些擔心。要知道,在全大山所率領的七萬雜軍中,也只有汝寧軍的精銳一萬。就是薛勇率領的十萬主力,其中也只有蛟擊鎮的一萬五千人可依為核心。其余的那些部隊,都是投誠、投降的,戰斗力根本就是參差不齊,很不讓人放心。
而且為了使那些部隊歸順,薛勇除了答應給這些降將授官以外,還許諾了全額供應糧餉。而這些部隊的糧餉標準也都與汝寧軍一樣,再加上山西地方還有五萬多投順過來的地主武裝維持地方秩序,這些兵馬也多少需要供應些糧餉。而這些巨額的開支,都將由吳世恭的大平朝供應和背書。
所以很多時候吳世恭都在自嘲:自己這個皇帝也許是歷史上最窮的皇帝了,雖然大平朝一直維持著這樣巨額的軍費開支,但這些糧餉大多數都是通州大營的積蓄和汝寧軍外借所得,所以現在的大平朝,簡直是對外欠了一屁股債了。
還有一點也讓吳世恭相當頭疼。因為征西軍攻略速度太快,整個北直隸和山西都落到了大平朝的手中。為了先建立起地方政權,大平朝也只能夠任命了大批前明官員。
先不提這些前明官員是否忠誠。光說他們治理地方的這一套,還是沿用著前明的治理方法。同樣,他們還是沿襲了相當多的前明陋規,對百姓的暴征暴收也依然很嚴重。
而原先汝寧軍卻有著自己的一套迥異與前明的治理手段和文官體系。可是因為沒有這么多的官員貯備,再加上要安撫那些前明官員,所以也只能暫時在大明朝內,形成了“一國兩制”。而這一切,都將成為大平朝的一些不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