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七百八十六章致命的款和

  當然,松山、錦州的明軍在這時候還不知道汝寧軍正在策劃救援行動呢。而朝廷雖然沒有給予汝寧軍兵源上的支持,但也可以完全放任汝寧軍的行動。畢竟這也是唯一能救援出松山、錦州明軍的機會,怎么樣也應該讓汝寧軍試一試吧!

  但是,陳新甲的獻策卻扼殺了松山、錦州等城明軍最后的生存機會。

  到了此時,別人可以拖延著不解決遼東的困局,而在軍事事務方面負有主要責任的兵部尚書陳新甲則走投無路了。在萬般無奈之下,他終于又想起了嘗試過幾次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款和”政策。

  而恰好在這時候,在遼東的督師楊繩武為了敷衍朝廷的出兵救援命令,就向朝廷傳回了戰報。而在這戰報上說:遼東大雪深丈余,清軍寒冷缺糧,想要和談。其實現在清軍已經完全占據了遼東戰局的主動,又怎么會把錦州、松山等城的明軍放回,來個放虎歸山呢?所以這完全就是明朝上下一相情愿的誤傳。

  但這種誤傳落到陳新甲的手中,頓時讓他如獲至寶。并且這戰報還提醒了陳新甲:盡管此前袁崇煥和楊嗣昌曾先后提出對清用“款”的策略,都遭到了皇帝和朝臣的一致否決,但在目前這樣嚴重的軍事危機面前,又根本沒有辦法調兵遣將,唯一可以試一試的也只有和談這一途了。

  其實,在這以前,朝廷中的一些有識之士已經再次探討過了“款和”的問題了。前兵部尚書傅宗龍剛從獄中釋放出來出任陜西總督時,在行前就曾同陳新甲議論過對清構和的問題,而傅宗龍離京前又對大學士謝升談及此事。

  之后,謝升感到掃平遼東已經絕無希望,就在召對時秘密向崇禎皇帝匯報了陳新甲的提議。自從袁崇煥以通款的罪名被殺,楊嗣昌因提倡構和遭到朝野上下同聲痛罵之后,與清方和談已經成了崇禎朝議論國事的一個禁區。主戰派高舉夷夏之別的旗幟,慷慨激昂卻拿不出什么可行的對策;而一些對國家形勢有比較清醒認識的人明知盡可能同清方構和是暫時擺脫危機的一個辦法。卻不敢公然提出來,怕被人指為通敵的漢奸。

  而崇禎皇帝自己也深受著輿論和傳統觀念的制約,生怕擔當一個向夷狄屈服的千古罪名。可到了此時,險惡的形勢卻逼迫著他不得不考慮這一“下策”了。

  崇禎皇帝立即為此事召見了陳新甲,而且表面上擺出一付絕不向“韃虜”屈服的姿態,對陳新甲切責一番。但陳新甲和謝升卻都明白,皇帝進行這次秘密召見本身就意味著他已經對議和的事情感興趣。

  因而陳新甲一面謝罪,一面卻申述著自己的理由,謝升也在旁邊極力勸說:“如果對方真肯議和,和局還是有利。”崇禎皇帝沉思半晌。才終于表示同意陳新甲的建議。但要求陳新甲一定要機密行事。一切都要暗中進行,千萬不能讓朝臣們聽到風聲。

  但無所不知的言官們還是聽到了風聲。有幾位御史、給事中去向謝升詢問有關情況,謝升對他們說:“皇上力主議和,諸位請一定不要多說。”言官們卻為這些話立刻上章彈劾謝升。說他“昌言于眾,以暴揚皇上之過,大不敬,無人臣禮。”

  崇禎皇帝為此也十分惱怒。他對于同清方和談本來就羞羞答答,很不愿意讓人知道,很怕被人議論成昏君誤國,謝升卻一下子把事情攪得滿城風雨。按照他一貫的脾氣,謝升弄不好就有不測之災。好在當時他正在一意更始維新,多日來對朝臣的態度出奇的和緩。這一次也只是對謝升大大責備了一番,最后僅僅削籍為民了事。但對于事件中涉及的議和問題,他卻一直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始終沒有表明態度。

  身為一國之君。對這樣一個事關國家安危的重大問題如此遮遮掩掩,反映了崇禎皇帝性格方面的致命弱點。而對這一重大決策的這種態度,又從根本上決定了議和不可能取得成功。但從崇禎十五年年初開始,同清方的和談還是極其機密地進行了,一切重大事宜都是由崇禎皇帝親自籌畫決定的,而具體安排執行的則是陳新甲。

  因此,為了防止影響和談,陳新甲就通過兵部,向吳世恭下達了停止出征的諭令。說實話,原先吳世恭就對此次救援有些三心二意,可是當朝廷竟然真的阻止汝寧軍出征救援的時候,吳世恭忍不住有種無力感,接著又有種解脫感,他發覺,自己對大明朝該盡的義務都已經盡完全了。而大明朝的將來,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啊!

  所以說,陳新甲等人“款和”的提議可能是明智的,但在此時提出卻是致命的。從小的方面來說,這就斷送了錦州、松山等地的明軍;從大的方面來說,這就讓大明朝向亡國的深淵里更滑下了一大段距離。

  接著,吳世恭就停留在鎮遠城,一邊主持著大軍加快修筑城池,一邊冷眼看著天下大局的變換。

  崇禎十五年正月十三日,農民軍決定以火藥炸開開封城城墻,于是派勇士冒矢石,在事先選擇的地點把城墻墻磚挖掘下來,然后掘成深丈余,廣十丈余的大洞,用布袋裝火藥數十石填塞其中,牽出引線。又于洞口布置了騎兵和步兵,準備城墻炸塌時一舉突擊進城。

  不料開封的城墻特別堅固,火藥引爆后山崩地裂一聲,城墻沒有炸塌,城外的農民軍將士反被橫飛的土石擊傷不少。

  之后,李自成在開封城城墻下視察的時候,被陳永福之子陳德施放冷箭,李自成用右臂擋住了箭枝,受輕傷而回。后來謠傳陳德射中了李自成的左目,李自成也光榮的贏得了“闖瞎子”的外號,而陳德也憑借著此箭升任為游擊將軍。

  在李自成受傷以后,因為開封城實在堅固,短時內難以攻克,再加上左良玉已經率部尾隨而來,李、羅聯軍就停止了攻城,從開封撤軍。

  而在正月,崇禎皇帝暗中委派原來在遼東軍前贊畫軍務的主事馬紹愉為對清和談的特使,晉升為兵部職方郎中,特賜二品服飾(郎中官只四品),到關外進行談判。

  馬紹愉輕車簡從,主要助手只有那個無官無職但過去曾與清方多次打過交道的算命瞎子周元忠,一個被除名的舉人叫朱良才,再加上由參將李御蘭和周維墉帶領的一支小小保衛部隊,悄悄地出了山海關。

  當時松、錦諸城被圍,只有塔山緊靠寧遠,同后方的通路還沒有完全斷絕,馬紹愉一行就進駐到塔山,通知清方有天使前來談判。清朝方面一直很重視利用談判取得政治成果,但在圍城將要湊效的時候卻不愿意因為談判而貽誤軍機,所以對馬紹愉的使團只是虛與委蛇,派出的代表一個是錦衣少年,一個是須發皆白的老者,比起明朝代表團的陣容也強不了多少。

  這兩個代表團在塔山附近的高臺堡會面,雙方表面上都很禮貌,馬紹愉還以主人的身分大排酒宴招待清使。但在吃喝之后,清方使節卻不愿談實際問題,而是首先希望見到明朝皇帝的敕書,以證明明方誠意。

  而明朝因為從來不同夷狄藩屬談判,沒有任何經驗,馬紹愉出京時并沒有帶敕書,只得趕忙向京中請示。崇禎皇帝已經決心和談,就破例給清朝寫了一份敕書,但仍然不能放下天朝的架子。敕書中說:“朕聽說沈陽有罷兵息民之美意,但向來沿邊督撫沒有奏聞。…使朕不能以開誠之心,懷柔遠人,如我祖宗朝恩義聯絡之舊約。”總而言之是表示了對一個野蠻的屬國寬大為懷。

  至于所謂“撫賞”,也就是對清方的經濟贖買,崇禎皇帝同意每年支付四十七萬兩白銀,就如同宋朝的“歲幣”一般,也算是挖心割肉,下了狠心了。

  而清方代表把崇禎皇帝的敕書送回盛京給皇太極過目,不久有話回來,說敕書同早年明朝諸帝頒發給女真各部首領的封贈敕書樣式不一,用印不符,認為是邊關大臣偽造的,而且對敕書中的用語也非常不滿。

  談判為此暫時中斷,馬紹愉只得如實向崇禎皇帝匯報。其實這不過是清方有意拖延的一種伎倆而已,因為時間已到二月,天氣較暖,清軍已經準備對松、錦諸城發起總攻,收取勝利果實了。

  也因為時間到了二月,吳世恭就準備返回汝寧了。趁著這一個多月的時間,汝寧軍三萬七千人共同努力,在平地上建造了一座長寬各二百步左右的鎮遠城。這座城因為粗粗而建,高度并不高,只有二丈左右,但是厚度卻很厚,也達到了二丈有余,因此能很容易在此地基上加高城墻。此外在城外還修建有一道寬約三丈的護城河。

  接著,吳世恭就要做返回之前的收尾工作了。首先,他就要確定留守的部隊。于是,他就把安排留守的余繼、傅勝、葉超和哈丹巴特爾等人召進了自己的大帳。

夢想島中文    明末瘋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