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0401 野人女真

  隨機推薦:

  田賦只是個有些見識的書生而已,看著眼前的地圖,竟有一種茫然無措的感覺。

  裴元對田賦很看重,于是為他慢慢講解。

  “眼前的就是咱們大明的疆域。”

  “這是黃河。”

  “這是大海。”

  “這是山東。”

  “這里…”裴元頓了頓,對田賦道,“這里是遼東。”

  田賦很是新奇的看著眼前的地圖,略有些激動的問道,“那學生的家鄉廣東在何處?”

  裴元為他指了廣東的位置。

  田賦回憶著自己入京趕考這一路的經歷,手指慢慢向北,將沿途的各省說的分毫不差。

  猜到那條長橫線是長江后,還自己找出了揚州府的位置。

  裴元知道田賦見獵心喜,給他了點時間適應。

  等到田賦直觀的將以往那些熟知的地名,在地圖上一一對照之后,才后知后覺的想明白,裴元給他看這個,肯定是有事情要吩咐他的。

  于是連忙恭敬的說道,“千戶若有想做的事情,盡管吩咐學生。”

  裴元的手指了指一處地方。

  田賦記得裴元剛才的話,立刻答道,“這是遼東。”

  裴元“嗯”了一聲,手指慢慢的繼續向北,繼續向北,直到劃了漫長的一條線,才對田賦說道,“知道這里有什么嗎?”

  田賦一臉茫然,連忙道,“學生不知。”

  裴元道,“女真人!”

  田賦略有些驚訝狐疑的問道,“女真人不是該在建州衛附近嗎?學生記得,建州衛離咱們的遼東屬地,好像也沒那么遠。”

  裴元又強調了下,“這邊住的是野人女真,和建州女真略有些區別。”

  其實說起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什么的,也就是后來的劃分。

  在大明的百姓眼里,這些都是野人。

  簡而言之,蠻夷也。

  遼代的時候,契丹人就根據這些野人的開化程度,將他們區分為了熟女真和生女真。

  熟女真已經能接受一點文明訊息,開化程度也比較強,就被編入了遼籍,成為了遼國治下的百姓。

  那些生女真仍舊過著以狩獵為主的野蠻生活。

  可是野蠻歸野蠻,戰斗力是真的猛。

  后來這些生女真里的完顏部逐漸強大,一邊吸收著先進文化,一邊掌握冶煉,開始種植。

  他們的首領完顏阿骨打更是趁著生女真野性未除,戰斗力仍舊強大,一舉擊敗了遼國。

  “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的情況與之前的“熟女真”與“生女真”類似。

  至于“海西女真”,文明開化程度,則介于“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之間。

  大明以為已經把建州女真喂熟了,他們劃入了可以統治的勢力范圍。

  但是這件事上大明出現了誤判,建州女真現在正在一步步脫去野蠻,步入文明,但是他們更像是完顏阿骨打時代的生女真。

  既接受了文明知識,也沒有徹底的失去戰斗力。

  所以明朝后期才會在建州女真身上吃了大虧。

  到了后來,“建州女真”迅速地渡過了那個“既有、還有”的漸變期,迅速的開始腐化。

  能讓他們維持住戰斗力的,就是這些陸續收編的野人女真。

  這些野人女真不但是極好的戰斗力,如果裴元在建州女真打他們主意之前,提前設法把這些野人女真拉走,那么現在慢慢發育的建州女真,后期很有可能會吃一個大虧。

  只要能把這些戰斗力兇猛的野人女真引出來,然后武裝一下形成一定的戰斗力,那這支兵恐怕在這個時代,擁有天下無敵的近戰能力。

  唯一麻煩的就是,野人女真的數目很少,而且為了便于狩獵,部落分散在遼闊的北方山林之中。

  想要把這些野人女真一點點的抽出來,要花不少的時間。

  裴元倒不擔心這些野人女真會失控,掀起什么風浪。

  因為野人女真的人口太少了,粗略估計也就是有個數千人。

  裴元能夠引誘來的青壯力量,估計也就能有個數百人上下。

  不過這數百野人女真也足夠了。

  倭寇襲擾的時候,最不好應付的就是其中的那些野武士。

  這些浪人有著嫻熟的殺人技巧,是已經爛透了的衛所兵難以抵擋的。

  但是,有這數百戰斗力強大的野人女真上陣,就足以給那些倭寇以重創,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

  等到這些野人女真死光了,裴元還可以依樣畫葫蘆,再去引誘相對文明一些的海西女真。

  至于怎么把野人女真引出來,裴元思考了半天,還是覺得應該著落在羅教的身上。

  邪教本身就是一種愚昧的東西。

  欺騙和共情的,也是最無知的那部分人群。

  如此一來,用羅教去對付野人女真,是不是看上去就很對口?

  而且裴元的羅教,是架構在西游記上的。

  甭管別人怎么看,對于那些幾乎沒怎么開化的愚昧百姓來說,就很容易被里面的故事吸引。

  在真實的歷史上,以“齊天大圣孫悟空”為主神的羅教,直接一下子干穿了老牌邪教“白蓮教”和“彌勒教”的底線,迅速地鋪開了宗教細分的下沉市場。

  “白蓮教”和“彌勒教”被年輕人一通亂拳打麻了,甚至被迫的開始反山寨,一個信仰起了“無生老母”,一個信仰起了“真空家鄉”。

  可是,說一千道一萬,普通的老百姓,是信你們老大無生老母、彌勒佛?還是信他們的老大孫悟空?

  當然是信孫悟空啊!

  打從齊天大圣從石頭里蹦出來,他老人家的事情,百姓們都如數家珍。

  這么知根知底,不信他信哪個?

  裴元當即對田賦慢慢的說了自己的構想,直聽得田賦目瞪口呆。

  直到好一會兒,田賦才咽了口唾沫,有些不敢置信的問道,“千戶的意思是,讓我們羅教去對付那些野人女真?”

  裴元正色解釋道,“不是對付,是傳教!”

  “以后羅教之內,要單獨成立一個教士團,咳,不對,是成立一個祭酒道人為主的組織。”

  “這些祭酒道人不需要參與勞作,由羅教自己供奉。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羅教的精義,切磋傳教的手段。”

  “最遲半年時間,我就要看到第一批祭酒道人跟隨商隊前往遼東。”

  田賦過了好一會兒,才消化了裴元的這個想法。

  他苦笑道,“卑職只能說是盡量。”

  裴元嚴肅的看著田賦,“不是盡量,是一定。半年后,無論那些祭酒道人訓練到什么程度,我都必須向那些茫茫的山林中,派出第一批祭酒道人。”

  “而且,之后還有第二批,第三批!”

  裴元說的異常堅決和冷酷,“讓他們帶著錢、帶著糧食、帶著兵器、帶著任何物資,向寒冷的北方進發。”

  “不管死多少祭酒,你們也要想辦法幫我把那些野人女真帶出來。”

  田賦感受到了裴元意志的堅決,只能艱難的點了點頭,“學生明白了!”

  裴元這才道,“那你下去吧。這些天好好琢磨這些事情。”

  又道,“你要盡量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組建祭酒道人上,一些繁雜的事情,可以安排給陳頭鐵,他雖然不是很聰明,但是做事是盡心的。”

  田賦連忙道,“卑職明白。”

  裴元這才道,“去吧。”

  等田賦走了,裴元垂目又看了眼地圖,這才拔出刀來,將地上的地圖一點點剜掉。

  他在心里默默的想著。

  若是能用野人女真爆殺倭寇,順便還大幅度的削弱建州女真的戰爭潛力,死上一些祭酒道人算什么呢?

  歷史的變革,總歸要要流血的。

  若是要流血,就自羅教始,不,就自羅教信徒始。

  把地圖全部挖干凈后,裴元又坐在原地,愣神了好一會兒。

  等回過神來,裴元決定想點開心的。

  別的不說,等到那些護法的野人女真帶上金箍,從山林里走出來的時候,裴元就有了他夢寐以求的那支應急力量。

  那時候裴元就真正有了和那些強人們叫板的底氣。

  半年時間只是最理想的狀況,這些祭酒道人到了遼東,得先學習女真的語言,還要再克服惡劣的氣候地理,在荒林中尋找到那些野人女真。

  并且依靠收買和善意,將他們慢慢感化。

  真要等到野人女真出山,并且形成戰斗力,怎么也得要一年多的時間了。

  好在裴元記得,今年的倭寇入貢,只是風波的導火索,并沒有徹底撕破最后的體面。

  這一次的日本爭貢,發生在日本的內部,僅僅是點燃了導火索,真正把大明卷入的,是下一次爭貢。

  裴元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這一次正德七年的入貢,他就必須進行適度介入。

  按照大明朝廷的規定,允許日本人十年來向大明朝貢一次,并且明言,只允許攜帶三艘船,船上的人數不可以超過一百。

  這個朝貢吸引了許多日本勢力的興趣。

  因為社會總是相似的,日本人中也有那么一些群體,在享受著暴富的快樂。

  而他們財富膨脹的那個杠桿口徑,叫做永樂通寶。

  日本人通過朝貢,把他們的方物換成永樂通寶,然后用貴重的永樂通寶,對日本國內大小各蕃進行財富收割。

  所以盛產金銀的日本,貶低金銀的價值,癡迷于持有永樂通寶。

  難道日本人不知道金銀比永樂通寶要貴重很多嗎?

  他們知道。

  但是金銀分散在四方大名手中,而拿到永樂通寶的口徑,卻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

  那么這個社會必然要虛高永樂通寶的價值,拉近和金銀的估值,然后用經歷了膨脹口徑的永樂通寶收割日本國內的金銀。

  再拿著這些金銀去大明換更多的永樂通寶。

  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明白了爭貢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們爭奪的并不是向大明朝貢的權力,而是要爭奪這個永樂通寶流入的上游,以及永樂通寶估值變動的那個財富口徑。

  那大明在這件事上虧嗎?

  虧麻了啊。

  數字不會騙人。

  讓我們這些后世人來看看,讓大明叫苦連天的朝貢貿易,到底是怎么肥事。

  先來看看《大明會典》中記錄的官方指導收購價:鐵每斤大約3.75文;腰刀每把大約37.5文;番弓每張大約25文;胡椒每斤大約37.5文;烏木每斤大約3.75文;紫檀木每斤大約6.25文;象牙每斤大約6.25文。

  我們再來看看賣的。

  大明青花白瓷盤每個6250文,大明青花白瓷碗每個3750文,大明麝香每斤18750文,大明鐵鍋每口1875文…

  大明:我虧啊,我虧麻了啊。

  ——555,救救大明。

  或許有人覺得很奇怪。

  這個物價和我看到的怎么有些不同呢?

  那你看到的大約是這樣的:

  ——“腰刀,每把三貫。番弓,每張二貫。番箭,每枝一百文。鶴頂,每箇一貫。玳瑁盒,每箇一貫。玳瑁盂,每箇一貫。珊瑚枝,每斤三十貫。珊瑚珠,每兩二貫。大玻璃瓶碗,每箇三貫。小玻璃瓶碗,每箇二貫。玻璃燈甌,每箇二貫。粟米珠,每兩五貫。象牙,每斤五百文。鐵,每斤三百文。暹羅滿剌加檀香、俱每斤鈔十貫。暹羅籐黃,每斤鈔十五貫。日本國附進刀劍,每把鈔三貫。”

  那你有沒有注意到那個喪心病狂的“貫”字呢?

  這些看著虛高的物價,其實是用大明寶鈔結算的!

  沒錯,就是在大中華文化圈盛行的硬通貨,灰撲撲的大明寶鈔。

  簡稱“灰幣”。

  外藩使者拿到灰幣,想要花掉也只能買大明提供的那些價格美麗的商品。

  若是他們想拿到昂貴的永樂通寶,只能通過皇帝的賞賜,以及私下販賣他們攜帶的走私品。

  那么問題來了,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大明不要臉嗎?

  并不是。

  那是因為大明自己去賣,比別人跑上門來,賺的更多!

  那么大明制定這樣的指導價,那些藩國難道就不會對大明不滿,然后提出外交控訴嗎?

  有的。

  藩國對大明最大的控訴,就是不按指導價來。

  因為就算按照這個價,他們回去還是有的賺的。

夢想島中文    沒錢當什么亂臣賊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