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148章 又一塊五行之源

第148章又一塊五行之源  科考隊本來是帶了越野車的,但越野車哪有直升機方便。

  山里可沒有路,就算越野車性能再好,多好多地也是過不去的。

  直升機就方便多了,管他有路沒路直接飛過去。

  第一次降落是在一片山谷中,這地地形還算是平坦。

  兩邊是山,中間是一片開闊的綠草地。

  科考組長詢問了駕駛員的意見后,一聽能降落,就讓飛機落下。

  相距五十多米,姜寧也跟著降落。

  科考隊員湊在一起,四下望了望。

  拿著儀器測量了下,也不知道在測量什么。

  反正姜寧是看不懂。

  商量一陣,科考組決定分成兩組,步行去勘察地貌。

  飛機駕駛員不用去。

  但姜寧可不想待在這里發呆,于是跟著王奇他們這一組去轉悠。

  帶上設備,科考隊分組出發。

  一組往南,一組則往西。

  姜寧跟著王奇他們組往南走,山野里跋涉挺費勁的。

  不過三人顯然是經常去野外科考,體力都挺棒。

  即使是蔣露這個女碩士,背著設備也走的十分輕松。

  蔣露對他很是好奇,問:“你這么年輕是怎么創業成功的?”

  “創業?”

  姜寧愣了一下:“我沒創業。”

  “沒創業?”

  王奇也好奇了:“你那么大個農場怎么建起來的?”

  姜寧道:“打井種樹一點一點改造唄!”

  蔣露問:“你不創業哪來的資金?”

  姜寧開始忽悠:“我十八剛高中畢業就去國外了,在非洲打拼了好幾年,運氣好撿了塊狗頭金賣了不少錢,就回來拿了塊地建了個農場。”

  三人聽的那個懵逼,這不是網文里的橋段嗎?

  蔣露好奇:“你撿的多大的狗頭金,賣了多少錢?”

  姜寧比劃了下:“這么大一塊,賣了幾千萬。”

  三人看他的眼神就有點不對。

  一副你在哄傻子的表情。

  蔣露問他:“你多大了,怎么看著還沒我大?”

  姜寧道:“二十五。”

  蔣露驚訝:“這么小。”

  姜寧問她:“你多大了?”

  蔣露卻不說了:“女孩子的年齡是秘密。”

  姜寧打量幾眼:“你都比我大,也算是女孩子?”

  蔣露挑眉:“怎么就不是女孩子了?”

  姜寧就說:“女孩子這個詞一般形容那些在上學的女生,你都這么大歲數了,怎么還能叫女孩子,應該叫女人才對。”

  王奇和周志琛笑出了狗叫聲。

  蔣露黑臉:“你這么大個老板怎么說話一點風度都沒有。”

  姜寧道:“要什么風度,我只跟我老婆講風度。”

  蔣露驚訝:“你結婚了?”

  姜寧點頭:“對,我老婆是老師。”

  蔣露上下打量著他,一臉的意外加驚訝:“你還這么年輕怎么這么早就結婚了?”

  姜寧道:“二十五結婚早嗎?我初中同學孩子都有上幼兒園的。”

  王奇感慨了下:“小地方結婚就是早。”

  姜寧瞥他一眼,道:“你這話有歧義,什么叫作小地方結婚就是早。”

  王奇連忙解釋:“我沒別的意思,不好意思我說錯話了。”

  姜寧擺了擺手,沒跟他計較。

  周志琛道:“25結婚也不算早了,正常二十六七已經算晚婚了。”

  姜寧大為贊同:“這話在理,結婚還是要趁早,我老婆說,聰明的女人都會早早的找個好男人把自己嫁了,所以還是要趁早,不然就只能撿別人挑剩的了。”

  蔣露立刻反駁:“你這話太絕對了吧,現在可不是過去了,碩士研究生畢業,就二十五六了,大城市二十七八結婚,都算早的了,總不能在學校就結婚。”

  姜寧攤了攤手:“反正我老婆是這么說的。”

  蔣露那個郁悶:“你老婆多大了?”

  姜寧道:“比我小一歲,二十四,我們春節之前結的婚。”

  蔣露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來。

  她今年二十八,要按照這個說法。

  自己也屬于剩女了?

  一邊抬杠扯蛋,一邊走。

  走了一陣,停下測量了一下高度。

  把數據繼續好,然后繼續走。

  姜寧問道:“要不要我幫你們拿設備?”

  蔣露又好奇了:“你怎么體力這么好?”

  姜寧不太明白:“有問題嗎?”

  蔣露道:“有錢人不都是四肢不勤,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嗎,吃飯有老婆遞筷子,喝茶有秘書遞杯子,跑三步就喘,上樓遞腿軟,你怎么不一樣?”

  姜寧一腦門子黑線:“扯蛋,你聽誰說的,我天天早上六點鐘起來跑步,有時候還會跟工人一起干一點活,你說的那是什么物種,我怎么沒見過?”

  蔣露一臉不信任的樣子:“當老板的還會自己干活?”

  姜寧無語地道:“你為什么對老板這么大偏見?”

  蔣露堅持己見:“難道不是?”

  姜寧道:“是個辣子,你這是在網上看了多少黑老板的,你覺的有錢人都很傻嗎,就不知道鍛煉身體?我知道的好多有錢人都在早起跑步鍛煉,有的甚至會抽時間騎行,比普通人更加愛惜身體,你這是典型的就是網上黑話看多了。”

  蔣露不信:“有錢人不都是白天酒場,晚上夜場嗎?”

  姜寧道:“你這純屬以偏蓋全了,有些老板是很忙,應酬多,但也沒有那么夸張,真要像你說的那樣,老板早都喝死了,有幾個能活到六十歲。”

  蔣露還是不信,堅持自己的觀點。

  又走了幾公里,爬上一處山崗測了下數據。

  幾人坐下歇息,拿出水喝了兩口。

  大約歇了十幾分鐘,起來繼續走。

  姜寧替王奇背了一個包,里面是吃的喝的。

  繞過幾個山坳,前面出現了一條小溪。

  來到溪邊,王奇三人蹲下試了下水溫。

  冰冷刺骨。

  姜寧卻是眼皮一跳,看向了上游二十米外。

  胸口的五行之源忽然劇烈震動了起來。

  姜寧往上走了一段,蹲在溪邊扒拉了兩下。

  扒拉出來一塊五彩色的晶石。

  撿起來捏了捏,不像是石頭。

  有點像玉,不是那么硬,還有一點潤。

  胸口的五行之源在劇烈震動。

  想要吞了晶石。

  晶石同樣也在微微震動。

  有一股同源的味道。

  顯然也是一塊五行之源。

  姜寧那個臥槽,著實沒想到會在這里撿到五行之源。

  之前撿到只是意外。

  這次要不是胸口的五行之源提示,根本不可能知道這小溪里有一塊五行之源,顯然之前他得到的五行之源并不完整,估計加上眼前這一塊,依舊不完整。

  姜寧把把幾下,放開了壓制。

  晶石立刻消失不見。

  和胸口的五行之源融合。

  凝神內視。

  兩塊五行之源融合。體積并沒有變大。

  依舊是原來的大小,只是更加晶瑩了。

  五行技能也提升了,遁術的速度更快,施術的范圍更廣。

  最讓他振奮的,則是五行空間變大了。

  之前只有一個立方大小,兩塊五行之源融合后,直徑增加了大約有三倍,容量增加了多少以他學渣的心算水平,暫時還算不出來,總之感覺不比小區房子的書房小多少。

  姜寧覺的,人還是要多做點好事。

  要不是陪科考隊來考察,哪會有這種跡遇。

  五行之源可是他最大的本錢。

  這不是財富可以衡量的。

  老話怎么說的?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以后得多做點好事,遇事不抱怨,該幫忙的時候就幫忙。

  指不定還會有好運,再撿到一塊五行之源。

  那邊在叫人了。

  姜寧收拾心情,過去跟三人會合。

  越過小溪繼續上路。

  跋山涉水,走了一個多小時。

  也不知道到了哪里。

  采集了好幾處數據,到了預定時間后,才往回走。

  到回降落的山谷后,兩隊人會合,交流了一下考察結果。

  中午也沒飯吃,就吃了點帶來的面包火腿什么的。

  再喝點礦泉水,休息了半天小時。

  然后登上飛機起飛,繼續往南飛。

  飛了半個小時,已經到了西海界。

  找了處平坦的地方,直升機降落。

  六個人分成兩組繼續去考察。

  姜寧依舊跟著王奇他們這隊,幫著拿了一個設備。

  可惜下午沒有好運眷顧,再沒撿到五行之源。

  快六點的時候,科考隊原地會合。

  跋山涉水走了一天,所有人都不輕松。

  蔣露坐在地上,輕輕捶著腿。

  不想動彈。

  姜寧很是驚訝:“你一個女人怎么體力也這么好?”

  蔣露不想理他,對‘女人’這個詞很不感冒。

  王奇替她回答:“干我們這行的,體力不好怎么能行,經常在野外科考,好多地方車過不去,只能依靠兩條腿,最多三個月,再嬌氣的女生也能徒步走幾十公里。”

  姜寧豎了個大拇指:“你們也挺不容易的。”

  柯玉田笑呵呵的道:“這世上就沒有誰是容易的,官員不容易,老板不容易,百姓更不容易,相對而言我們這些研究人員還算是好的,至少不用承擔太大的責任和壓力,也不像打工人一樣為了生活不敢懈怠,到是姜總跟著我們跋山涉水的,麻煩你了啊!”

  姜寧搖頭:“沒什么麻煩的,我是北安人,你們為了解決北安缺水問題不辭辛勞,我這個北安人更應該盡點力,如果需要我幫忙,你們盡管說。”

  柯玉田點點頭:“今天就這樣吧,我們回去歇一晚,明天繼續。”

  大伙都沒意見。

  于是歇了一陣,登上飛機起航。

  老楊從京城回來了。

  吃過晚飯,科考隊休息。

  姜寧回了農場,去宿舍看老楊。

  老頭無所事事,在樓下和大姨父陳學峰聊天。

  姜寧招呼了下他大姨父,才問老頭:“京城咋樣,帶孫子玩的挺舒服吧?”

  老頭開始吐槽:“舒服什么,那鬼地方就不是人待的,熱的要死,空氣質量又差,天上灰蒙蒙的,我感覺氣都快喘不過來,還是農場待著舒服。”

  姜寧樂了:“這話說的,京城可是首都,怎么能不是人待的地方。”

  老頭一臉的不爽快:“反正我是待不住,還是老家好。”

  陳學峰也附和:“大城市污染嚴重,確實不太好,悶的人透不過氣來。”

  姜寧點了點頭,問:“什么時候去報到?”

  老頭說:“明天去。”

  姜寧道:“之前我說的方案考的咋樣了?”

  老頭也不糾結,道:“我覺的可以,明天去報到完看看情況,兩頭兼顧自然最好,上午文聯坐班,下午來農場轉轉,或者等這一陣風頭過了,我該干嘛還干嘛,最多時不時去文聯露個面就行了,我就不信還有人專門盯著我們這些老家伙。”

  姜寧撫掌:“這樣最好不過。”

  老頭又道:“不過文聯日子不好過,縣里不給錢,好過工作都沒法開展,我去了估計得給拉一點贊助,讓那些老家伙都閉嘴,不然估計會有人說三道四的。”

  姜寧點頭:“一年給五十萬,只要你在文聯掛著,這錢就一直給著。”

  老頭就挺愉快,老板大方工作干的也舒心吶!

  聊了一陣,天擦黑時姜寧才回了別墅。

  回到別墅,馮雨和馮雪剛剛遛彎回來。

  三人沒有上樓,姜寧開了廊燈,坐在后門走廊下說話。

  馮雨摸著肚子,說:“我感覺的孩子動了。”

  “真的假的?”

  姜寧驚訝:“都不到三個月,估計還沒我半個拳頭大,會動嗎?”

  “真的。”

  馮雨肯定地道:“動了好幾下呢!”

  “我摸摸!”

  姜寧湊了過去,手伸進去摸肚子。

  摸了半天,好像確實動了一下。

  馮雨仰靠在躺椅上,臉上洋溢著母性的光輝。

  馮雪靜靜坐在一邊,也不知在想什么。

  六年級馬上畢業考試了。

  考完試馮雨基本上就沒什么事了。

  姜寧問她:“想好暑假去哪里玩了嗎?”

  馮雨有點懶洋洋的:“去美國吧,找個大醫院給姐做個檢查。”

  姜寧一怔,看了看馮雪,問:“姐愿意去了?”

  馮雪點了點頭。

  姜寧就道:“那就等學生考完試過去。”

  馮雨說:“等姐駕照考完再去吧。”

  姜寧點頭:“那個很快的,學生考試前應該能考下來,我先聯系醫院。”

  馮雨精神了些,問:“美國的哪些醫院水平高?”

  姜寧道:“很多,梅奧,克利夫蘭,霍普金斯都是水平很高的醫院,不過姐的這個病哪家醫院看的好我還不太清楚,回頭得打聽一下再說。”

  馮雨問:“聽說老美的醫院看病很貴?”

  姜寧不在意道:“是挺貴,但無所謂,咱家負擔得起。”

  馮雨有點擔心:“聽說老美經常槍擊,不會有事情吧?”

  姜寧那個無語:“不要聽人胡說,真要那么可怕,怎么有錢人都往那跑。”

  馮雨道:“咱們在澳洲不是也遇到那些老黑打砸搶劫。”

  姜寧拍拍額頭:“有我在呢,你就別擔心這個了。”

  馮雨這才放心。

  次日,姜寧繼續和科考隊去跋山涉水。

  老楊吃過早飯,叫上司機去縣里報到。

  先到帽子部門露了個面,然后去文聯。

  文聯是退休養老的單位,沒有獨立的辦公樓層,掛在喉舌部的下面,里面大多數老家伙都是喉舌部出來的,在角落里給了兩間辦公室,根本就坐不下。

  所以好多老家伙離休后根本不來單位。

  這次不同。

  縣里把這些老家伙都叫回來,沒地方坐不行啊!

  于是部里又給了間大辦公室,給弄了一些桌椅。

  起碼得讓這些老家伙回來后有個坐的地方。

  老楊之前就是文聯老大,前年才卸任,現在的宋主席也是喉舌部出來的,老楊在喉舌部主持常務工作的時候宋主席是副部長,算是老搭檔。

  先到部里露了個面。

  一個小年輕將老楊領到了辦公室。

  一群老家伙看到他,就都笑:“楊部長回來了。”

  老頭笑瞇瞇的,和一群昔日同僚逐個問候。

  宋主席問:“農場的事你打算準備辦,還干不干了?”

  老頭說:“干啊,怎么不干,老板不讓走,給發那么多工資,怎么能說不干就不干。”

  幾個老家伙就發酸:“被老板知道了,要挨板子的。”

  老楊不以為意:“通知上又沒說回來就不能再兼職,你們不說誰知道。”

  幾個老家伙沒話說,總不能跑去告狀。都半退的人了,怎么還能干這事。

  以后不混了啊!

  宋主席道:“文聯工作難啊,你也是文聯的老領導,是不是該給拉點贊助?”

  老楊大氣的道:“老板說了,一年給五十萬,只要我在文聯,就年年都給。”

  “還是楊部長給力!”

  一群老家伙都紛紛稱贊,氛圍和諧了許多。

  有錢才好辦事。

  縣里財政困難,每年給個五六十萬,屁毛也干不了,在編人員雖然不多,總共也就六七個人,但人員經費開支不小,那點錢實在杯水車薪,能干的不多。

  有五十萬額外資金,工作就好干了。

  一群老家伙聊了會。

  老楊發出倡議:“我說幾句,姜老板大方,咱文聯也不能沒點表示,我提議下午咱們去農場開個現場交流會議,看能不能搞搞文化創作方面的活動,幫助企業提升品牌形象、文化品位等等,這個工作要是做好了,以后還怕拉不來贊助嗎?”

  老家伙們紛紛贊同,反正也沒什么事情干。

  去農場轉轉也不錯,那里多涼快啊!

  于是上午聊天打屁。

  到了中午,老楊叫來考斯特。

  將一群老家伙拉到農場,在食堂和工人們吃了一頓午飯。

  然后到休閑活動區開現場交流會,順便找點創作的靈感。

  姜寧下午回來,問了問情況。

  聽說一群老家伙正在構思給農場創作場歌,還要搞‘仙靈杯’攝影大賽,就興致勃勃給提了不少建議,今天回來的挺早,回到別墅后,還陪馮雨遛了一會彎。

  天擦黑時,坐在后門走廊下說話。

  忽然手機響起,看了看號碼,南方的。

  還以為是推銷電話,就掛掉。

  結果很快又響起來。

  姜寧那個臥槽,這還沒完沒了了?

  就隨手接起來:“喂。”

  電話里的聲音有點熟悉:“好久不見啊姜總,我是林哲明。”

  姜寧愣了一下,才想起來是哪位:“你好你好,確實好久不見了。”

  林哲明問:“姜總在家?”

  姜寧嗯了一聲:“你回國了?”

  林哲明道:“上星期回來的,曹斌也來了,想去參觀下姜總的農場,不知道方不方便。”

  姜寧琢磨了下,道:“方便,你們哪天過來?”

  林哲明道:“后天吧,姜總給發個具體位置,我好訂機票。”

  姜寧說好,聊了幾句掛掉。

  給發了個位置。

  好久不聯系了,微信通訊錄翻了半天才找到。

  馮雨問:“誰啊?”

  姜寧道:“澳洲的那個農場主。”

  馮雨頓時驚訝:“他回國了嗎?”

  姜寧點頭:“說想來參觀農場。”

  馮雨哦了一聲:“澳洲現在是不是冬天?”

  姜寧道:“應該是,咱們過去的時候是夏天,六到八月是冬天,不過那邊冬天也沒咱們這冷,你要不上班,咱們冬天可以去那邊避寒,夏天可以去那邊避暑。”

  馮雨興致缺缺:“算了吧,墨爾本夏天也熱的要死,沒出去的時候天天聽人說澳洲多好多好,簡直是人間天堂,出去一次才知道,哪里有天堂啊!”

  姜寧比較客觀:“那些話聽聽就好,世上當然沒有天堂,只能說是各有優劣,澳洲雖然也熱,不過氣候和咱們這里差不多,熱也是干熱,不像南方的濕熱,看著不到三十度,身上卻一直在出汗,不過三亞是真的好,冬天那邊很舒服。”

  馮雨問:“你不是打算在澳洲買地嗎,買不買了?”

  姜寧還沒想好:“看情況,今年都沒出去過,回頭再說吧!”

  隔天繼續和科考組出去。

  本來打算給科考組說下,明天他沒時間出來了。

  從通航天行再給調一個司機。

  結果還沒說呢,組長柯玉田就宣布,今天是科考最后一天。

  不用說了。

  今天跑了有點遠了,天擦黑才回到農場。

  到酒店吃了飯,姜寧回農場。

  第二天是周末,上午沒什么事情,姜寧帶兩人去菜地勞動。

  適量的勞動有助于身心健康。

  農場新開的菜地已經開始出菜了,總的來說活不多,沒有雜草,不需要鋤草,因為沒蓋大棚,不需要人工授粉,該搭架子的也已經搭好了。

  就是日常摘菜收菜,完了再播種育苗栽培。

  菜地是一塊一塊的,中間留了路。

  一塊胡蘿卜收完了,今天要犁地。

  工人們在忙碌,姜寧也帶著家屬幫忙。

  胡蘿卜和其他的菜還不一樣,可以一邊收一邊補種。

  這玩意要收就得一次收,之前工人們已經挖完。

  現在要把地犁一遍,然后重新種。

  馮雨和馮雪干不了太重的活,就幫著摘西紅柿。

  一邊摘一邊吃。

  兩人戴著帽子口罩,捂的嚴嚴實實的。

  一看就是來體驗生活的。

  姜寧穿了身迷彩服,口罩帽子也不罩。

  倒真像是來干活的。

  親自開著一臺迷你型的履帶式小型拖拉機犁地,菜地分成了幾十個小塊,一塊地兩三百平米,農村的小拖拉機進來都轉不開,只能用這種玩具一樣的迷你型拖拉機。

  不過別看這玩意小,但干活效率不差。

  而且因為小好調頭,邊邊角角都可以犁到。

  菜地不大,但產出不小,分割成四十幾個小塊的地里都種著不同品類的蔬菜,連蔥姜蒜這些調味品都自己種了,基本上每天都要采收,完了就補種。

  基本上夠食堂用的。

  兩三百平的地,十幾分鐘犁完了。

  后面的精細活姜寧也沒干過,就在一邊看。

  看了一會,又去給馮雨和馮雪當力工。

  馮雨和馮雨摘柿子,他負責搬筐。

  勞動了一個多小時。

  馮雨有些累了,三人就打道回府。

  吃過午飯,馮雨和馮雪小睡了會。

  姜寧不睡,但也沒出門。

  天氣太熱,他穿了個大短褲,躺在后門的走廊下,打了幾個電話,實在沒事可干,就拿著手機上了一會網,研究了一下國際形勢,各國土地政策什么的。

  暫時沒有別的追求。

  就想多買點地,當個大地主。

  過了兩點,馮雨和馮雪睡起來下來了。

  坐在一邊,商量著孩子出生后吃奶還是吃奶粉的問題。

  討論一陣,馮雪上樓換上了泳裝。

  下來進了水池,練習著狗刨。

  腦袋始終不敢入口。

  看著她笨拙的樣子,姜寧好幾次都差點笑出聲來。

  馮雨看了一陣,說:“你去給姐教一下。”

  姜寧就脫掉大短褲,穿著泳褲跳進了池子。

  馮雪有點不好意思,半蹲在水里。

  姜寧指點:“想學游泳你首先要克服對水的恐懼,腦袋都不敢入水怎么行,這樣,你憋住氣,把眼睛閉上,別吸氣,把頭埋水里看看。”

  馮雪照做,深吸了口氣。

  然后閉上眼睛,慢慢把臉沉水里。

  過了大約七八秒的樣子,才抬起頭來。

  抹了把臉上的水珠,睜開眼睛看姜寧。

  姜寧問她:“感覺怎么樣?”

  馮雪比劃,意思是還好。

  姜寧就道:“看來,這次你試著在水里睜開眼睛。”

  馮雪繼續照做,深吸了口氣,把臉埋水里。

  然后在水里睜開了眼睛。

  有點好奇。

  之前腦袋一直不敢入水,其實也沒有什么。

  除了剛開始不習慣,慢慢適應就好了。

  “第二步是呼吸的方式。”

  姜寧還在講解:“游泳時的呼吸與正常的呼吸不一樣,這樣,你先不要出來,在水時把一口氣吐出去,別張嘴,用鼻子呼氣,把憋的氣吐掉就行,不要吸氣。”

  馮雪照做,用鼻孔出氣。

  在水下吐出了一串泡泡。

  姜寧說個不停:“現在出來,然后大口吸氣。”

  馮雪抬起頭來,吸了一口氣。

  姜寧繼續:“入水,憋不住了再用鼻子吐氣。”

  馮雪依舊照做。

  這次憋的時間挺長,十幾秒后才吐出了一串泡泡。

  如此反復練習一陣,慢慢適應了這種呼吸的方式。

  馮雨看的津津有味,當初她也經歷過。

  但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

  她到現在也沒學會游泳。

  呼吸換氣倒沒問題,主要還是浮不住。

  刨幾下就要沉下去。

  姜寧不是專業教練,也不會循序漸進的教。

  看馮雪初步掌握了呼吸方式,就開始教浮體練習。

  這個就很有難度了。

  馮雨也卡在這。

  姜寧給矯正了一下姿勢,就讓馮雪自己練。

  然后出來躺躺椅上,時不時糾正兩句。

  快到三點半時,馮雪從泳池里出來了。

  姐妹倆上樓換了身衣服,把屋里收拾了下。

  姜寧也上去換了身衣服,下來后開車去了辦公樓。

  辦公樓上懶洋洋的,員工們該偷懶的偷懶。

  該摸魚的摸魚。

  老板從來不管這些,只要活干好,從不要求別的。

  老楊雖然要求嚴格,但也只是相對的,其實人很寬厚,只要把工作干好,不該干的事不要干,不該犯的錯誤不能犯,偷偷玩游戲被抓住了也不會說什么。

  于是整個辦公樓都彌漫著一股輕松且閑適的氛圍。

  孔芳菲人不在,據說去了某部門開會。

  姜寧打了一個電話,然后安排司機去火車站接站。

  北安縣火車站。

  林哲明和曹斌下了火車,吸了一口大西北干燥的空氣。

  曹斌說著體會:“早聽說大西北干旱,一直沒來過,感覺和澳洲氣候差不多,雖然氣溫挺高,但不像南方那么潮濕,只要不被太陽直射就沒多熱。”

  林哲明也贊同:“河東還好,河西感覺就跟澳洲的內陸地區一樣,到處是戈壁灘,不過我對歷史頗有研究,古代河西走廊其實并不缺水,那時候還是匈奴人的牧場,到了近代氣候變化,才越來越旱,不像澳洲的內陸,從古至今都是戈壁沙漠。”

  曹斌有點不太放心:“那小子說他在老家搞農場,你也真的相信。”

  林哲明道:“真的假的過來看看不就知道了。”

  兩人說著話走過了地下通道,來到了候車室。

  小站有小站的好處。

  進出都很方便,下了火車兩三分鐘就能出站。

  出了候車大廳,正在四下觀望呢。

  看到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走過來,問道:“是林總和曹總嗎?”

  兩人說是。

  司機就道:“我是仙靈農場的,姜總讓我來接你們。”

  林哲明問:“仙靈農場?”

  司機點頭:“是的。”

  林哲明覺得這名字起來太有仙氣。

  候車大廳外面就是一大片空的地。

  空地上稀稀拉拉停了三四十輛車。

  大部分都是出租車,私家車有十幾輛。

  兩人跟著司機,來到一輛奧迪前,上了車。

  司機開車上路,兩人小聲交流著一路見聞。

  路了七八分鐘,忽然看到不遠處出現大片林區。

  林哲明問:“那里是什么?”

  司機道:“就是我們農場。”

  曹斌問道:“農場怎么種那么多樹?”

  司機道:“我們農場主要就是種樹。”

  林哲明和曹斌互相望望,都覺的名不符實。

  這應該叫林場,不該叫農場。

  等到離的近了,看到郁郁蔥蔥的樹木。

  兩人著實有點意外。

  等到進了林場,意外就成了驚訝。

  這一路坐火車看來,看到的除了荒蕪還是荒蕪。

  在干旱的西北地區,竟然還能看到這么一大片綠地,換了誰都會意外。

  再等看到林區里的兔子,就更驚訝了。

  林區改造之后,牧草沒有以前的野草長那么高。

  加上兔子太多,愛蹦跶,老遠就可以看到兔子。

  林哲明忍不住問道:“你們農場還養兔子?”

  司機道:“那是野兔子。”

  曹斌不敢相信:“國內的私人農場怎么會有野兔子?”

  司機也能解釋兩句:“西北干旱,野生動物在野外生存也很艱難,農場食物豐富,這些野兔子跑過來就不走了,在農場繁衍生息。”

  兩人互相望望,都覺的不可思議。

  老家是個什么情況他們清楚。

  澳洲生動物泛濫成災,野兔子也是一大害。

  但老家不一樣,人太多了需求量太大,什么野生動物都能給吃的絕種了,不然麻雀怎會成為保護動物,野兔子跑進私人農場安家落戶,這事真是聞所未聞。

  司機進大門時打了電話。

  到了辦公樓下,姜寧已經在樓下等了。

  兩人下車,寒暄了一下。

  先去了辦公室,許文靜跑過來給倒了茶水。

  林哲明問:“你這農場多大?”

  姜寧道:“三萬多畝吧。”

  曹斌問道:“你這農場了多少錢?”

  姜寧道:“一個億出頭,先喝杯茶,完了我帶你們參觀一下。”

  兩人就端著杯子啜了口。

  林哲明放下杯子道:“茶也喝過了,去外面看看吧,老實說我挺好奇的,沒想到在干旱的大西北會有這么大的一片綠地,你這農場確實太讓人意外。”

  曹斌附議,也跟著起身。

  姜寧就帶兩人下樓,親自開車帶兩人參觀。

  林哲明問:“我看你員工還挺多的,沒請個司機嗎?”

  姜寧道:“我不習慣用司機,都是自己開車。”

  轉了一圈,兩只都覺的大開眼界。

  三萬畝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關鍵還要看在哪里。

  放在澳洲,三萬畝地就是小農場,曹斌的那個牧場占地四百多平方公里,換算過了足足有六十多萬畝,在澳洲也就那樣,跟那些上萬平方公里的超級牧場沒辦法比。

  但在老家,三萬多畝的農場怎么也不算小。

  國營的大農場不說,兩人還沒聽過國內哪有這么大的私人農場。

  關鍵是這農場還不是澳洲那種看著很大其實不值錢的牧場,別的先不說,光是那么多成材的大樹,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不是曹斌那個什么也沒有的牧場能比。

  本來還在將信將疑。

  這下總算實錘,人家還真是國內的農場主。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美好生活從相親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