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亨利駕車不再躲躲閃閃,狂按喇叭,道路情形相對順暢,就知道自己已經脫離了紐約市的范圍。
別問這種幾乎全市的人都要逃離的情況,是怎么找到一條路鉆出去的。問就是各種超級感官配套的能力夠勁,帶領亨利如入無人之境;加上不時把汽車當越野車開,這才能順利逃脫。
總之把哨兵和紐約一起拋到腦后與身后的道路,亨利的心情就輕松不少。也才能開心地和凱瑟琳·赫本聊天,聽聽屬于她那個時代的故事。
而且她的故事中,有很多當事人都已經不在了。她對于自己隱私的保密也沒像年輕時那么嚴防死守,也就能聽到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大瓜。
至少,她和史賓塞·屈塞的事情,一直都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共同度過二十七年。也只有到今天,凱瑟琳·赫本才能毫無芥蒂地說起那時的往事。
當然,談天的內容還是有所克制的,至少亨利聽不到什么葷話題。要是想要追問,這位老奶奶的鐵拳依舊犀利。
不過凱瑟琳·赫本當然也不像一般老人,總是喜歡叭叭叭地把自己的往事講個不停。她也和亨利談起了近期的事情。
“我記得今年奧斯卡的大贏家,《泰坦尼克號》也有你的投資?”
“是的。史塔克影業投資六千五百萬釖,其中有我一千萬釖的私人資金。”亨利毫不隱瞞地說出一般人難以知道的內幕。
至于賺了多少,這可不是很好說。因為電影還在上映。就是拱手把北美發行權讓出來的二十世紀福斯,這回可是把腸子都悔青了。
讓出發行權,就代表作帳的權力落到別人手中。眾所皆知,電影公司的盈虧其實存在著外行人難以理解的貓膩,有時就連內行人都會在這上頭跌跤。
不管盈利收益是不是按照投資比例分配,賬本在別人手中,就難免會有一些黑洞出現,收益被用于攤平某些不知名成本。
先前史塔克影業雖然維持著三流規模的大小,但是制作部門與發行部門都還是完整的。
為了這一回《泰坦尼克號》的上映,亨利甚至擴充了發行部門的人手,以確保北美地區三千家以上的戲院可以同時上映。
這些作為,一開始的時候,影業的內部人員還頗多微詞。直到大船撞翻冰山的那股子氣勢出來后,所有雜音才徹底平息。
取而代之的,是‘走了狗屎運’、‘初學者的僥幸’之類的話,悄悄地流傳著。
對這些聲音,亨利當然毫不在意。實惠到手了,讓那些眼紅的人說幾句又如何。
凱瑟琳·赫本聽著駕駛座上的人,說話音調就像哼著歌一樣,說道:“我一開始還在想,你一個不愿意把自己作品改編成電影的人,怎么會對一部愛情電影進行這么大的投資。
“我可還記得你說過,像這樣有明確歷史或故事背景的電影,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控制。要是投入太大,造成回本的目標過高,很容易成就第二個《埃及艷后》的慘劇。
“可是我又想起你說過文化差異的問題,才是觀眾能否接納的最重要關鍵。而《泰坦尼克號》恰恰好沒有文化上的認同難關,這難道是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嗎?
“《埃及艷后》的故事對我們而言,不說是家喻戶曉,但是流傳度也差不多吧。你真的認為僅僅是文化上的差異,造成兩部電影不一樣的結果?”
想了一想,亨利說道:“也許是因為我們對于埃及艷后的故事太過了解。各種正史、野史,改編、亂編的東西不說,有多少人宣稱自己前世是這個可憐的女人啊。
“而我們對泰坦尼克號的結局雖然同樣了解,但對于杰克和羅絲的結局卻是一無所知。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沒把電影分類為郵輪撞冰山的災難電影,而是一部愛情電影。
“在女人眼中,她們看到的是追求真愛的人,得到了一個愿意為她犧牲生命的愛人。而在男人眼中,看到的卻是一個窮小子,成功法克了一個富家千金!
“其實背景是不是泰坦尼克號沉沒這件史實,并不那么重要。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利用這個框架,拍出了一部不管男性或女性觀眾都想成為其中主角的電影,這才是重點。”
聽完亨利的結論,凱瑟琳·赫本說道:“也就是說今天就算換個背景,不用投資那么多錢,這部電影一樣也會成功吧?譬如虛構一艘郵輪,換乘飛機或飛船,也許換成東方快車也行。”
東方快車是自1883年起營運的歐洲長程火車,從巴黎到伊斯坦堡,橫貫歐洲大陸。
而對于凱瑟琳·赫本的說法,亨利則是說道:“電影的成功有著各方面的因素。但也無法否認泰坦尼克號撞冰山沉沒的噱頭,是吸引觀眾進電影院的一大要素。
“然后巨大的投資,又讓觀眾好奇這部電影到底拍成什么模樣。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電影本身也相當優秀,這才得到一個旁人難以復制的成績。”
“嗯,確實如此。就連我也進戲院看了一次,這對我來說可是久違了。”凱瑟琳·赫本認同道。又問:“你有這么大的投資,怎么沒讓你的女孩兒去演出女主角呀?”
“凱瑟琳,假如是你,在合適年紀的話,你會拍這部電影嗎?”亨利反問道。
認真考慮了一會兒,凱瑟琳·赫本嘆了口氣,說道:“要是我真的拍了,恐怕我事后會后悔吧。”
“對呀,我也是這么認為,所以我沒有幫查理茲爭取這個機會。只是就算爭取了,也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就是了。那位大導演可不是那么容易妥協的人。”
“這點我相信,從他的電影可以看得出來。”
這時一直聽著兩人聊天,很少插嘴的瑪麗亞·湯姆生問道:“凱瑟琳,為什么你說你會后悔拍這部電影呀?難道這不是一部好電影嗎?”
“這當然是好電影。但是大家只會說這是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不會說這是凱瑟琳·赫本的電影。萊昂納多和凱特這兩個孩子,接下來可有他們好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