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0249章 李孝恭上書

  李元吉眼看著李孝恭揪著王玄策耳朵,進了精舍偏房。

  ‘呵’的笑了一下,回到精舍正屋門口,開始教導侍婢們做炒茶。

  對于李孝恭強行帶走王玄策,口口聲聲的要拿王玄策做人質,他并沒有多加干涉。

  因為李孝恭并不是真的看中了王玄策,要親自教導王玄策。

  李孝恭只是發現王玄策的姐姐是他的孺人,王玄策是他府上的自己人,有心拿王玄策做一個橋梁。

  一個能日常跟他交流,且不會被人懷疑的橋梁。

  李孝恭之所以會這么做,明顯是跟他之前的提醒有關。

  李孝恭在他的提醒下,逐漸恢復了自己精明的一面,開始站在了一個勛貴的角度,分析起了長安城的一切。

  得到的結論就是,眼下的長安城內,除了他,沒人愿意跟李孝恭親近,也沒有人比他更值得信任。

  李孝恭得出了這個結論以后,就有了跟他結盟的心思。

  所以才一副潑皮的樣子,跑去跟羅士信搶徒弟。

  可惜,李孝恭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王玄策在齊王府上的身份,沒那么重要,根本起不到橋梁的作用。

  作為補救,李孝恭希望他能出一個兒子,充當橋梁的角色。

  并且強烈的要求是嫡子。

  問題是,等他的嫡子出生,成長到能充任橋梁的角色的時候,只怕一切都晚了。

  “我請了不少名宿大儒,以及太學的博士,到府上教導宇文正等人的學問,到時候你可以讓崇義到府上來旁聽。

  我也會邀請神通王叔、道宗兄弟、大姐、二姐、三姐家中的子弟過來旁聽。”

  李元吉在教導完府上的侍婢們做炒茶以后,踱步到了李孝恭歇息的地方,看著李孝恭揪著王玄策耳朵跟擰發條似的,有些肉痛的說。

  李孝恭放開了呲牙咧嘴,卻對他一臉敬意的王玄策的耳朵,撫摸著胡須,沉吟著點點頭,“倒也是個辦法…”

  說完這話,瞪起虎目,蠻橫道:“但我也不能吃虧,等你的嫡子出生以后,還是要拜我為師。”

  李元吉瞥了李孝恭一眼,沒好氣道:“你要是能請動李綱和裴矩教導他經學、顏思魯教導他書法、傅奕教導他歷法、李靖教導他兵法謀略,我勉強可以考慮。”

  李孝恭一下子就瞪直了眼珠子,喝道:“你想的可真美!”

  李元吉撇撇嘴,“你辦不到就別惦記我兒子。”

  李孝恭拍桉而起,怒道:“誰能辦到?”

  李元吉提到的這些人,在他們各自擅長的領域,那都是拔尖的人物,而且各個都身居要職。

  尤其是李綱和裴矩,在李淵面前都是座上賓。

  他請人家去教導一個稚子的話,人家能啐他一臉。

  李元吉似笑非笑的看著李孝恭,嘴唇輕啟,還沒出聲,李孝恭就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大叫道:“別!別說出來!”

  李元吉根本沒有在意李孝恭的反應,輕飄飄的丟下了兩個字,“你伯!”

  李孝恭抓狂的大喊大叫。

  他犯蠢了,情急之下說錯話了,丟大人了,還被當場嘲笑了,他受不了。

  李元吉所說的那些人,他請不全,李元吉也請不全,但李淵絕對可以。

  李淵在其他人的教育問題上,或許會漠不關心。

  但是在自己嫡孫的教育問題上,絕對會提起十二分的心。

  別說是差遣手底下的臣子教育嫡孫了,就是看中了鄰國的教育資源,李淵也會想盡辦法給弄過來。

  巧取豪奪、甚至為此發動大戰,李淵都在所不惜。

  “哈哈哈…”

  李元吉看著李孝恭吃癟,心里莫名的痛快,大笑著離開了李孝恭暫居的精舍偏房。

  李孝恭在精舍偏房內抓狂了一個下午,一直到傍晚的時候,才拎著王玄策,離開了九龍潭山。

  羅士信特地帶著宇文正三人去送了一程,有幾次都想跟李孝恭動手,將王玄策搶回來,但最終還是沒有動手。

  因為出了九龍潭山轄下的地界以后,從兩側的樹林里,鉆出了一百多好手,簇擁在了李孝恭身邊。

  羅士信帶著‘孩子’,不方便跟一百多好手做一場。

  李孝恭離開九龍潭山的第二日,一封出自于他手的奏疏,送到了李淵桉頭。

  李淵看著回京以后,不怎么識趣的侄子,突然變識趣了,糟糕的心情變得好了不少。

  在看完了李孝恭的奏疏以后,臉上甚至還流露出了一絲笑意。

  “孝恭還是我那個好侄兒。”

  李淵放下李孝恭奏疏,由衷的贊嘆了一句。

  跟此前喝斥李世民已經不是他以前的那個兒子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孝恭的奏疏寫的很符合李淵的心意,李孝恭一上來就大包大攬的將他回京以后遭受的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全部攬在了自己頭上。

  直言李淵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好,他卻沒有早早的領悟,害的李淵為他擔心了這么久,他該死云云。

  在認錯過后,又聲稱自己在荊州操練水軍期間,患上了痹病,無法再升任荊州大總管一職,無法再節制益、揚、交等各州事宜,請李淵另選賢能。

  并且推舉了一大堆李淵十分放心的人選,接替他的大小職務。

  比如由贊皇公竇軌接替他節制益州上下,武士彟接替他出任荊州大總管一職,李秀寧接替他節制揚州上下,李神通長子李道彥節制交州上下。

  荊州的大軍,除水軍外,全部化整為零,歸于各州總管府統管。

  水軍交由李靖統管,暫歸李秀寧節制。

  竇軌本來就是益州大總管,名義上益州上下,本來就是由他節制和統管,但是為了配合朝廷的大軍作戰,生生的將半個益州的權柄交給了荊州大總管府。

  如今將江水以南的半個益州重新交給贊皇公竇軌節制,算是權歸原主。

  竇軌是跟著李淵一起起事的人,算是李淵的心腹,李淵對其還是非常信任的。

  武士彟才德有限,也是跟李淵一起起事的心腹,荊州大總管府的權柄被大削以后,由他統領,也不用擔心他會鬧出什么幺蛾子。

  李秀寧、李道彥,那都是李家的自己人。

  揚州和交州交給他們,李淵也能放心。

  “孝恭侄兒,近些日子有沒有見過什么人?”

  李孝恭主動交出了權柄,又將一切的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還推舉出了不少能令李淵放心的人接替自己。

  李淵不用擔心天有二日的謠言,會印證在李孝恭身上了,所以心情相當愉悅。

  不過,李淵不認為李孝恭前些日子看不透的事情,這些日子就突然看透了,所以他覺得李孝恭應該是經過了某位高人的指點。

  所以他很想知道,在自己沒有明確表態前,誰敢冒著被他夷三族的風險,跑去指點李孝恭。

  《第一氏族》

  劉俊在李孝恭回京的時候,就依照李淵的命令,暗中派人盯著李孝恭,所以對李孝恭的一切了如指掌。

  聽到李淵問話,見李淵心情難得的愉悅了不少,趕忙彎下腰道:“趙郡王殿下自從回京以后,只見過四殿下宮里的屬官和四殿下。”

  “元吉?”

  李淵明顯一愣,臉一下子就黑了下來。

  又是這個混賬小子!

  也只有這個混賬小子,敢不在乎他的態度,出去胡作非為。

  李淵黑著臉道:“孝恭怎么會跟元吉混在一起?”

  劉俊遲疑了一下。

  李淵瞪起眼,喝道:“說!”

  劉俊趕忙道:“趙郡王回京的時候,無人去迎,四殿下派人去迎了一番,一來二去就走到一起了。”

  劉俊沒有添油加醋,但也沒有說的太詳細。

  因為他也沒查清楚,李孝恭為什么會突然跟李元吉混在了一起。

  “彭!”

  李淵拍桉而起,怒喝道:“就他有人情味是吧?”

  由不得李淵不怒。

  在他的威壓下,李氏宗親,以及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人去迎李孝恭。

  李淵的本意是要讓李孝恭借此認識到什么叫做君威如天,識趣的將兵權交出來。

  但李元吉這么一搞,就顯得李淵、李氏宗親、文武百官,已經被權力迷了眼,沒人情味了,就他有人情味,李淵怎能不怒。

  劉俊又將腰壓低了幾分,低聲道:“臣倒是覺得,四殿下應該沒有這個心思。臣以為,四殿下應該是擔心趙郡王領悟不到大家的意圖,冒犯了大家,所以特地親近趙郡王,關鍵的時候提點趙郡王兩句。”

  “嗯?!”

  李淵瞪著眼看向劉俊。

  劉俊趕忙道:“趙郡王此次出征南梁,收服交州,誅滅各州不臣,也算是勞苦功高。回京的時候卻無人相迎,趙郡王心中肯定有氣。

  若是說出了什么大不韙的話,又或者在朝堂上沖撞了大家。

  大家懲罰他吧,容易傷及大家和他的叔侄情分。

  大家不懲罰他吧,他難免會更加放肆。

  鬧到最后,那對大家、對大唐,都沒有半點好處。”

  說到此處,李淵的神情已經緩和了,劉俊又特地強調道:“四殿下應該是看出了大家您對趙郡王有愛護之情,怕趙郡王辜負了您的心意,所以才特地跟趙郡王接觸,提點趙郡王。”

  請:wap.ishuquge.la

夢想島中文    滿唐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