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景沒有理會那具男尸,直接進了內室,入目的場景使兩人都是一震。水印廣告測試水印廣告測試 室內的床榻、地板、墻壁、幾案…都染滿鮮血。一具女尸就伏在這片血泊中。從女尸的皮膚能看出是一個少女,她渾身,嬌嫩的上滿是可怖的傷痕,顯然是飽受折磨之後被人虐殺的,她右乳印著一個深深的齒痕,幾乎是被人生生咬掉。
程宗揚看得心驚肉跳,單看少女身上的傷痕,就能感受她死前所受的種種折磨,兇手簡直是以施虐為樂的變態狂,完全是在發泄自己變態的!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那少女的頭顱無影無蹤,只剩下無頭的尸身。
盧景在血跡上抹拭了一下,“三個時辰之前。”
“那不是半夜嗎?兇手會是什么人?”
盧景一邊查看著尸體,一邊道:“至少是三個人。她身上傷口雖多,但除了斷頭一刀,沒有一處致命。也就是她被人砍頭之前,一直是活著的。”
程宗揚倒吸一口涼氣,果然是變態狂,而且還有三個…
少女尸身的慘狀讓盧景也為之皺眉,由于破壞得太過嚴重,除了能看出兇手是變態,而且非常變態極其變態以外,其他并沒有太多有價值的線索。
兩人找遍房間,也沒有找到女尸的頭顱,很可能是被兇手帶走。盧景雙眼在室內各種物品上一一掃過,最後停在一隻背囊上。
背囊中放著幾件衣物,一些散碎銅銖,還有一封沒有拆開的銀銖和幾十枚金銖。另外有一個小包,里面有幾條絲巾,還有一卷的絹帛,打開來,卻是一幅仕女圖。
程宗揚心里升起一股異樣的感覺,自從進入漢國,自己已經目睹不止一起兇殺,更邪門的是,這些兇殺沒有一起是以劫財為目的的,難道血親復仇在漢國這么盛行?
此時來不及仔細察看,盧景收起背囊,出門找到忐忑不安的店主,嚴肅地問了幾句話,然後摘下帽側的毛筆,給他打了個暫扣物品的收條,又解開腰間的革囊,取出里面系著黃綬的銅印,蓋上印章。表示官方已經接到店主的報案,勘驗過現場,然後帶著暫扣的物品揚長而去。
店中出了這樣的血案,店主再無心經營,讓人封了院子,滿心忐忑地在店內等著,只怕惹上禍事。誰知不僅是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而且還禍不單行。一刻鐘後,偃師縣尉接到報案,帶著隸役登門而來,自然又是一番雞飛狗跳。半個時辰之後,偃師城門外貼出告示,捉拿兩名冒充官吏的殺人兇手,還附帶上了兩人的畫像。
偃師客棧的無頭血案以飛快的速度往四方傳播,卻沒有人知道“兩名兩名兇手”此時仍在偃師,甚至就在那家客棧隔壁。
盧景與程宗揚沒有走遠,他們在背巷換過衣物,打扮成兩個遠來的行商,與匆忙趕來的偃師縣尉擦肩而過,堂而皇之地帶著背囊在旁邊客棧開了間房,不動聲色地住了進去。
背囊中的物品并沒有太多線索可言,幾件衣物都平平常常,一張義陽官府開出的路引,證明陳鳳是本地人士,年二十五,面白無鬚。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書信或者便條。
那幅仕女圖用的絹帛頗為低劣,顏料也只是松墨和朱砂。圖上一個女子對鏡而坐,頭上梳著高髻,看不出什么異樣。
程宗揚嘆道:“我還以為找到一個線索,就能順藤摸瓜,一路查下去。誰知道這么麻煩,剛有點線索就斷掉。”
盧景道:“八月十一日投宿偃師,九日在上湯,如果中間沒有別的緣故,這個陳鳳多半是坐地虎說的小白臉。”
陳鳳的頭顱被砍下,好歹還扔在室內,程宗揚也注意到那人雖然嚇得面容扭曲,但臉色挺白,當得起小白臉的稱呼。
但這只是猜測,程宗揚現在正經體會到什么叫糾結。他既希望陳鳳就是那個小白臉,又希望不是。如果是的話,就意味著損失翻倍,不是五百,而是一下丟了一千金銖。一千金銖放到哪兒都不是個小數目,有潁陽侯這個冤大頭肯出錢,多好的發財機會!結果好不容易找到人,卻已經身首異處。一千金銖白白從手邊溜走,程宗揚滿心的不甘愿,可也無可奈何。
但話說回來,如果陳鳳不是那個小白臉,就意味著要找的人又多了一個,又要在大海里多撈一根針,這難度不比五百金銖輕多少。
程宗揚滿心糾結地嘆了口氣,“如果陳鳳當日也在腳店,那已經找到了四個人,郁奉文、杜懷、陳鳳和延玉。剩下只知道有一個拉琴老人和一個疤面少年。今天這么巧,不如咱們回洛都碰碰運氣,說不定還能遇上那個拉琴的老頭。”
盧景道:“如果要回洛都,咱們早就回了,何必再留在偃師?”
“計將安出?”
盧景起身道:“我們去找腳夫!”
“為什么?你不是說不好找嗎?”
“原本不好找,但我們現在知道陳鳳是個商人。”
“你的意思是…”
“那幾名腳夫很可能是陳鳳帶來的。”
“可你怎么知道那些腳夫在哪兒?偃師嗎?”
“陳鳳是義陽人,義陽最有名的出產是漆器。”盧景道:“我們先去偃師的漆店。”
程宗揚躍起身,“那還等什么!”
兩天來的經歷,使程宗揚對盧景信心滿滿,結果一直找到午後,兩人才無可奈何的回來。今天的好運氣似乎在上午就已經全部用盡,他們找遍了偃師所有的漆行、器皿店,甚至所有的腳行,都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別說近些天去過上湯的,連盧景描述出來的陳鳳,都沒有人見過。
最終盧景不得不放棄這條線索,那個陳鳳雖然在偃師,卻似乎根本就沒有做與漆器相關的生意。
回到客棧,兩人隨便吃了點東西。盧景蹲在席子上,一手拿著窩頭,一手用筷子沾著水,在案上一邊畫一邊琢磨。
(啟蒙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