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曠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袁尚決定再從鄴城抽調士兵來進攻袁譚,消滅競爭對手。
鄴城的袁熙很快見到了袁尚的使者呂翔(與呂曠一同到了袁尚軍中),呂翔向袁熙和審配說明情況。
審配說道:“鄴城為冀州之本,城中兵卒本已不多,倘在出兵,鄴城如何守?”
袁熙說道:“審先生,父親兵敗身亡,袁譚秘不發喪,為人子豈能不使父安葬。我定要出兵北上,迎歸父軀。況關羽之兵皆在北,我與尚弟敗袁譚后,當速歸。”
審配知道勸不動袁熙,只能無奈的嘆了口氣,同時向東面的斥丘縣多派斥候,以防關羽率兵突襲。
廣平縣,袁譚向郭圖問道:“袁尚駐軍曲梁,不見動靜,先生以為如何?”
“我已遣人詢問,袁尚言余糧未至,讓我等少安毋躁。”郭圖說道,“恐袁尚已有所察覺,可稍待數日,如袁尚仍駐屯曲梁,公子可率兵攻之。”
“若我攻袁尚,辛先生恐有險。”可憐的辛評終于被袁譚記起來了。
“公子若勝袁尚,則仲治可無險。”郭圖說道,“倘不能勝,審配與逄紀交厚,可以逄紀換回仲治。”
“報將軍,袁尚、袁熙各引兵五千北上,鄴城現已空虛。”
“好!”關羽說道,“鄴城空虛,大功近在眼前。各軍備戰,突襲鄴城。”
趙云說道:“關將軍,袁氏智謀之士甚眾,前番斥丘已破,鄴城必巡查斥丘各處。何如先攻內黃,而后北攻鄴城,鄴城必無防備。”
“子龍之言甚善。”關羽下令道,“令大軍克日啟程,先平內黃,后下鄴城。”
“是!”
關羽出兵的時候,袁譚已經等不及了,他起出了埋伏的兵馬,向曲梁殺奔而來。經過這段時間的抽調,袁譚手中已經有了兩萬兵馬,雖然這些士兵沒經過多長時間訓練。
袁譚來到曲梁城下,向袁尚喊道:“尚弟,父親令我來取糧,請開城!”
“咄,豎子!”袁尚罵道,“父親已死,汝秘不發喪,使父親不得安葬,現又來賺我,何其無恥也。”
既然袁尚知道袁紹的事,袁譚也不再顧忌撕破臉皮,喊道:“父親臨終前立我為嗣,城中將士可開城投降,我既往不咎!”
“汝過繼他人,已非父親之子,如何能嗣父位。”袁尚拿出偽造的遺命,說道,“父親早有遺命,立我為嗣,將士們不可受其蠱惑。”
鄴城來的士兵還是相信袁尚的,畢竟袁紹出兵前的種種舉動還是說明袁紹想要立袁尚為嗣。袁譚見攻心之計不成,便下令攻城。
袁譚這邊雖然兵多,可他的兵都是郡縣兵,戰力有限。而袁尚手下的士兵都是袁紹留給他的,有許多都是參加過好幾場戰爭的老兵。袁譚的進攻連續幾次都被擊退,死傷數千人,士氣大降,袁譚只能收兵。
由于士兵不多,戰力不高,袁譚不敢包圍曲梁縣,害怕袁尚乘夜偷襲。
就在這天夜里,南面袁熙到了,他讓呂翔進入曲梁縣通知袁尚。袁尚得知袁熙到達,沒有讓袁熙率軍進城,而是讓袁熙埋伏在南面不遠處。
第二天,袁譚再度鼓舞士氣進攻袁尚。袁譚發現,不知道為什么,城中的抵抗力量明顯比昨天弱了。袁譚的士兵也深受鼓舞,進攻越發犀利。
“公子,城中有人獻城!”郭圖喊道。
袁譚發現,曲梁縣的北門被打開了。見如此,袁譚一馬當先向曲梁沖了過去。很快,袁譚軍沖入城中,控制了曲梁縣。
袁譚又發現,袁尚為了帶走糧草,逃跑的速度不快,他當機立斷,馬上率軍向南追趕。
兩軍一追一逃,還沒到雞澤,袁譚便追上了袁尚。袁譚喊道:“袁尚,汝已無路可逃,若下馬投降,我饒汝一命!”
“哈哈!”袁尚笑道,“汝已中我之計尚不自知,此地便是汝葬身之地。”
袁尚說完,左右兩翼埋伏的袁熙人馬殺出,袁尚自己也反身再戰。袁譚中伏,士兵大亂,袁譚不能立住陣腳,只得撤退,袁譚大部士兵投降袁尚。
袁譚一路撤退到曲梁縣,本想以曲梁縣固守,擋住袁尚。可袁尚緊追不舍,袁譚完全不能收攏敗軍,隨袁譚一起進入曲梁縣的是有隨身的數千兵馬。
袁譚的士兵驚魂未定,進城還沒有坐穩,袁尚便率軍攻城了。可能袁尚早就在城門上做了手腳,袁尚令數十人扛著巨木,只撞了數下曲梁縣南門,南門便轟然倒塌。
袁譚守不住曲梁縣,只得向北面的廣平縣撤退。
“公子回城,快開城門!”士兵連喊數次,廣平縣城門就是不開。
袁譚來到城下,喊道:“吾乃袁譚,速開城門!”
袁譚的話音剛落,城樓上站滿了士兵,但不是袁譚的兵,而是太史慈的部下。
“袁譚,我家將軍已攻取廣平多時了!”
袁譚嚇了一跳,沒等他做反應,東面又殺來一彪人馬,為首的就是太史慈。
“袁譚休走!”太史慈的叫喊反而提醒了袁譚,他帶著親衛馬上向西面逃竄。
袁譚的士兵經過長時間的逃命加上糧草輜重被袁尚奪取,早就沒了氣力,本以為能到廣平縣報餐一頓,沒想到又被人襲擊。太史慈的士兵循例勸降,袁譚的士兵立馬跪地投降。
和袁譚一起逃跑的只有郭圖和數十騎親衛,太史慈緊追不舍。
或許是太著急,袁譚騎的馬馬失前蹄,將袁譚摔了下去。見太史慈沖近身前,袁譚說道:“咄,兒過我,我能富貴汝。”
不要說太史慈忠義無雙了,哪怕太史慈是個貪財的人也不可能放過袁譚,因為袁譚給他的錢肯定沒有劉備給的多。
這些年,劉備治下的屯田兵修路的速度越來越快,劉備便一直思考接下去如何安頓屯田兵。很快劉備想到了后世的內務部,內務部除了管理皇室的雜物,最主要的是管理皇室的產業。
到劉備穿越的時候,內務部的產業已經由國家接管,內務部的大部分人員也轉變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