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和可是言近日我增收田稅之事否?”
“然也。”
劉備在青州的時候,青州經過黃巾混亂,各地士人、豪強大都破敗了,少數幾個留下來的,自家的土地也不多,所以劉備沒有動作。
等劉備占領徐州,徐州這里世家林立,加上陶謙只重小人,徐州除了少數幾家還有品德外,其他士人全部只重個人家族。徐州土地兼并非常嚴重,而且土地兼并的情況越來越嚴重。
這當然是劉備不能容忍的,所以劉備想到了收稅的方法。在青州,因為這些年劉備的治理,加上本身大地主就比較少,所以青州百姓大部分都是中農(家產十萬錢以上),小部分是富農(家產百萬錢以上),而貧農是沒有的。
劉備只有青州的時候是完全不收稅的,徐州的情況發展出來,劉備就開始向富農和以上的階層收稅。
當然劉備不是像漢武帝一樣算全部家產,家產多的就要收稅,劉備是以田地為本收稅。
青州經過開荒和士兵等分田,中產家庭(家產十萬錢)的田一般在二百畝左右(四頃,漢五十畝一頃,漢一畝是現在一畝的三分之二),富農(家產百萬錢)的田則在十頃左右(劉備規定不允許蓄漢奴,家中勞力減少),只有少數家族田在三十到五十頃,極個別在五十頃往上。
漢朝很多年的政策,只有家產在十萬錢往上的人家才有做官的資格。青州百姓最開始非常拼命,就是要將掙到十萬家產,到了中產階層后便有許多人沒了動力(所以大部分是中農)。
劉備按照青州的情況,重新制定了田產稅收。十頃以下不收稅,十到三十頃收2%,三十頃到五十頃收4%,五十頃到一百頃收10%,同時不再發放農業補貼,一百頃往上以每百頃增加10%,上不封頂(也就是說家有千頃,稅收100%)。
劉備收稅只收田產,其他家庭商業收入是另一種稅收。劉備的田稅一經發布,青州沒有任何動靜,因為大部分人還是不用交稅。少部分交的那些稅比漢文帝、漢景帝時期三十稅一還少,還不要說沒有其他徭役和人頭稅了。
但徐州就不一樣了,徐州快發展成沒有自耕農了。劉備剛進入徐州的時候,要不是曹操在西面屠戮,連士兵想分田都不夠。
像糜竺這樣,家有數萬奴仆,良田不計其數的豪族都有好多個,其他家有千頃的人家也不只番幾。
糜竺收到劉備田稅的文書也非常頭疼,糜竺是明白劉備抑制土地兼并的想法的,但有許多人是不明白的,還有許多人即便明白也不愿意的。
為了徐州的安定,糜竺請求劉備暫緩實行田稅政策,讓各家有時間能把家產重心遷移到商業方向。徐州那些人,經過與劉備長時間的相處,也明白了劉備的為人。
劉備能容許一個富可敵國的商人,但絕不容許有一個據地萬頃的大土地主。可在漢朝,土地才是最保值的東西,普遍士人都明白商戶的錢都是空中樓閣,說給你砸倒就砸倒了。
糜竺留給徐州人轉移資產的時間,各家都不領情,反而讓他們開始從各方向想辦法,逼迫劉備收回命令。
鼓動歸鄉百姓索要原本的土地便是他們的一小招,這樣的問題按理說非常小,各地管事的人就能解決,但他們不但不作為,還將事情鬧大。
聽完簡雍的解釋,劉備感覺徐州有不穩的趨勢,一瞬間劉備有放棄田稅的想法。但理智拉住了劉備,如果這次放棄,不但徐州情況惡化,就連青州也會受到感染。畢竟有錢買地,是古代最穩定的投資。
“憲和,計將安出?”
“玄德大軍在手,何必憂慮?”
劉備自己可能沒有發覺,但簡雍非常明白。劉備募兵時的高福利舉措,募來的士兵大部分家中資產都很少,劉備田稅的政策對士兵的家庭影響非常小。所以軍心在劉備這里,只要劉備自己不亂,徐州那些人蹦跶不了幾天。
簡雍讓劉備不用多管,只要到了和糜竺約定的時間正常收稅,那些大地主自然會屈服。
想想數千頃良田,辛苦勞作一年,全部收入被收稅,除了賣田或拆分家族也只有造反一條路了。(或許可以假意分家,但人是自私的,假著假著就真了。)
“以不變應萬變,好計!”
“玄德,徐州之事可暫放,無田可分乃是頭等大事?”
“青州荒地甚廣,何謂無田?”
“利口策之事,玄德忘卻否?”
劉備當年非常在意人口,出臺了許多鼓勵生育的政策,畢竟劉備什么都不缺,就缺人口。
在劉備治下,只要生育第三個孩子(不分男女),這個孩子就全部由劉備供養,還給這家送馬匹(飼料由劉備提供);有四個孩子,那所有孩子都由劉備供養,教育支出也全部由劉備出(入學不收束脩,但買書、紙等還是要錢的);有五個孩子,全家都由劉備供養;有六個孩子,直接送十萬錢(加人加錢,上不封頂)。
劉備也擔心女孩太早結婚對生育不利,非常危險,所以劉備想規定女孩十八歲才能結婚生子,但這條受到所有人反對。劉備和眾人多次商議,最終定在了十六歲。
為了生育安全,劉備還讓樊阿和吳普在醫館增開了穩婆的教程(全是女的,教師也是女的),為了激勵這項政策,劉備還專門設立了生育官。除了內廷,第一次出現的女官對能讀書的女子吸引力非常大(蔡琰的東觀官職大家都認為是特例)。
不愁吃、不愁穿,沒了生存壓力,在這個夜晚沒有娛樂的年代,青州的新生兒非常多。青州雖然地廣,但劉備分田也不少,所以簡雍才擔心新一批人口長成,青州就沒田分了。
(對比后世青州一億多畝的耕地面積,加上相應的系數,按劉備分田的方法,青州只能分兩百到三百萬人。)
“不想匆匆數年,幼兒便要長成,確當為后世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