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一十八節 糧食供應

臨高啟明第一百一十八節糧食供應  物資的大頭是糧食,濟州島和高雄需要6個月時間才能實現糧食上的自給自足,臺灣高雄屏東地區最少為4個月時間。也就是說從發動機計劃啟動起,需要維持20萬難民5個月的糧食需求,并保障大約1萬歸化民人員的飲食需要。

  按照熱值計算,難民每人每日需要的熱量折算為糙米350克――雖然比較低,但是大多數難民不安排勞動,以休養為主。這樣每日需要70噸糙米,每月為2100噸,5個月時間為1.05萬噸。參與人員日均供給750克。每月消耗的糧食為225噸大米。需求為1200噸。另外衛生部從營養的角度建議增加10的蔬菜和蛋白質,以保證難民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還需要提供一定數量的蔬菜和海產品。這部分物資中的大部分可以組織難民在當地就地解決――天地會提供技術指導、種子和生產工具。

  這些糧食中還不包括濟州島上的原住民的口糧需求。雖然島上讀書定有一些糧食儲備,但是濟州島本身不是產糧區,一直到21世紀,濟州島上的主要農產品還是柑橘。島上的大部分土地用來飼養馬匹。顯然,該島的糧食原本就需要從外部輸入。

  “根據我們查閱的情報資料,李朝在濟州島上設有規模很大的監營,”索普說道,“官奴婢至少有一萬人以上。為了供養這部分官奴婢,監營必然會有一二個月的糧食儲備。島上少量的平民百姓應該多少也有些糧食,暫時用不著我們供應。但是要把后期的供應考慮進去。”

  濟州島距離朝鮮半島和列島都不算遠,小規模的從這兩個地方補充些糧食還是辦得到的當時對白銀出口已經開始有所限制,但是沒聽說有限制大米出口的。

  難辦的是臺灣的中轉基地,當地沒有采購糧食的渠道,臺灣的土著民農業水平很低,根本沒有余力供應糧食,荷蘭人的興趣是做買賣,對開荒種地沒有興趣。北港一帶雖然從顏思齊時代起就有福建移民開荒屯墾,鄭芝龍也不斷的繼續向那里輸送移民。但是臺灣的糧食生產一直不理想,一直到清代還要依賴外界輸入供應。從鄭芝龍那里得到糧食供應的可能性極小。從大陸買糧的可能性也較小――福建原本就是個缺糧的省份。

  糧食的供應的大頭只能依賴自運。后勤部門需要籌備大量的糧食。企劃院對糧食供應是做過預案的――從山東和浙江搶運來得人口得有飯吃,有衣穿,這些都得統一籌劃。

  現在臨高政權掌握的不只是一個臨高縣了,夏季覺醒戰役之后,整個瓊州的各地方政權已經完全被元老院按照明皮澳心的模式控制了。糧食供應的局面有所改善――但是改善有限。

  瓊南各縣田畝稀少,對擴大糧食儲備貢獻不大――只要從瓊南各縣的糧賦數字就知道當地的農業生產率了;瓊南只有崖州的糧賦有三千石,諸如感恩、會昌等州縣,不過上千石,甚至幾百石的。相對來說瓊北各縣農業狀況較好,尤其以瓊山縣、文昌等地的農業最為發達,是瓊州府的主要糧食產區。民政人民委員會的工作隊從1630年的下半年開始就在瓊北各縣逐一開展清理田賦的工作了。

  瓊州全府的田賦總額正耗總額為八萬五千四百五十九石。一部分收取糧食一部分收取銀子。由于瓊州府的商品經濟很弱,白銀流通極少,所以大部分還是以糧食作價的。

  這筆正額中,大約有一半多是要啟運到京、司、廉。也就是說,每年要從瓊州府外運四萬到五萬石。大約有四萬多石留在本府,充作軍餉、行政開支和儲備糧。留下的這部分當然就是企劃院的可支配糧食了。

  當然,實際上百姓的繳糧數字遠不止八萬五千石,根據民政人民委員會和稅務總局在臨高進行“清理田賦”的工作的經驗推算。全府的實際繳糧數至少應該有十四萬石。多出來的糧食實際是被層層中飽si囊了。

  也就是說,元老院可以在維持現有負擔水平的前提條件下從瓊州府征集十四萬石,整個瓊州府在繳納給大明的四萬多石額定起運的賦稅之后,大概能夠向元老院奉獻上十萬石的糙米。

  除了這部分田賦之外,企劃院打算采用收購的方式從農民和地主手中再收購一二萬石的糧食。不過要完成收購任務,就必須刺ji他們有獲得貨幣的需求。在目前元老院企業還缺少足夠的工業品向農村推銷的時候,只有通過收稅的手段來達到目的。這就要稅賦制度改革的配合。五道口的人馬認為:從長遠看,貨幣化收稅才是大方向。

  當然,征收、加工、入倉,這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不是說有就有的。好在搜集流民、運送也是一個長期過程,并非一下就多出20萬人口,企劃院還有充足的時間來搜集和準備糧食。

  除了元老院自身的糧食儲備之外,夏季覺醒戰役還給企劃院帶來了額外的儲備。那就是海南島上的五座大型官倉:瓊山的廣豐倉,每年儲米一萬六千石;儋州大豐倉三千石;昌化廣儲倉五千六百石;萬州廣積倉四千石;軍儲、清瀾兩倉,每年儲米一萬三千石。

  這些官倉每年都要存入數萬石的糧食,其主要用途是“備黎”。一旦發生大規模的“黎亂”,大軍渡海討伐可以就地取糧。

  不過,正如這世界所有的制度一樣,好得制度有時候不一定能維持的很好。如果按照官面文書的話,這幾座主要官倉內的積存的糧食應該有幾十萬石之多。但是實際上虧空非常嚴重。企劃院特別搜索隊隨同軍隊和工作隊深入到每個州縣的倉庫里,對侵吞現象已經完全見慣不怪。但是這五座大倉的虧空之巨,還是讓帶隊的元老瞠目結舌。

  對五倉的實際盤點表明,去除那些純粹是充數的最多也就能當飼料的陳化糧,能用得存糧不到賬面庫存的十分之一。

  特別搜索隊隨后對各倉的書辦、經及、釬子手進行了集中嚴刑拷問追贓,起獲大批財物和糧食,又藉此沒收了大量的土地。算是略有收獲。

  “前個階段接受當地各處官倉得到糧食有十萬石糙米和雜糧,合計大約有9000噸。這部分糧食作為啟動糧食足夠了。”鄔德說道,“目前我們的救濟口糧動用的是我們自有的薯干儲備。薯干儲備我們還有不少。這樣大致可以支撐得住難民的消耗。”

  “這樣我們有點緊張啊,等于是把全部的底子都拿出去了,原本覺得糧食儲備寬松一點了。”何鳴有些擔心――糧食是軍隊的命脈,一想到要運走如此之多的糧食,他就覺得很不安。

  展無涯也覺得懸:“除去軍隊,我們在臨高還有大批的脫產人口,行政人員、學生、工人,這部分人的糧食供應可不能出錯,否則容易動搖國本。”

  鄔德對這個問題已經做過計算:“糧食安全是有保證的。首先是這批用于發動機計劃的糧食是我們額外獲得的。我們在沒有增加供養人口的情況下得到了這批糧食。用在難民身上并不減少我們原有的儲備,也不會增加我們原先的計劃糧食支出。其次,在取得全島政權之后,等于是獲得了1631年的全島糧賦征收權力。這方面的增收是很顯著的。而且它是一個穩定性的增收。不比繳獲是一次性的。”

  此外,企劃院還準備擴大糧食進口,作為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重點是進口暹羅米。越南的大米來源隨著南北朝戰爭的ji化開始變得供應減少,價格上漲。價格低廉又充足的暹羅米成為企劃院增加糧食儲備的下一個對象。只是這要占用貨運噸位。但是總體來說,糧食壓力沒有大家想得那么大。

  鄔德解釋說:移輸是個長期計劃。從第一批開始運,到最后結束,少四五個月多則一二年。只要及時組織第一批難民在中轉營地開荒種植早熟作物,三四個月之后實際上就能收獲。收獲的糧食就地取代一部分供給。所以不需要把全部移民的口糧都計算進去。

  農委會擁有的早熟甘薯品種大概8090天就可收獲了,土豆、蕎麥也都有適用的品種。高雄、屏東一帶年平均氣溫高達25c,雨水充足,一年到頭都可以種植。采取滾動種植梯次收獲。等到浙江的大規模移民結束,高雄的農業就算不能為濟州島提供糧食了,自給相當一部分還是能做到的。

  “…實在發生了供應匱乏的問題,我們還可以利用香港這個基地。直接在廣東收購糧食之后船運高雄。兩地距離不過350海里。一周即可來回。”他最后說道。!。

第一百一十八節糧食供應

夢想島中文    臨高啟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