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756章 樂思蜀

  皇帝駕崩,這是國之大喪,但國家的運轉不可能因此而停擺。

  因此,各地官府吊喪三日后,便將靈堂又改回公堂,繼續開衙署理公務。

  只是,在二十七天之內,官員們依舊要著素服,民間在此期間也依舊禁止娛樂。

  當然,話是這么說,街上真要有個耍猴兒的,真要有個在此期間與妻妾同房的,一般也是無人和你較真兒的。

  為父母守孝三年,三年之內還生了孩子的都比比皆是呢。

  除非做官的政敵多,要小心被人揪小辮子,民間還是隨意的多。

  楊沅以經略安撫使司的名義向各地傳達為天子守孝的命令時,敘州城那邊就沒遞進信兒去。

  敘州三蠻碰上了柯百泉這個縮頭烏龜。

  他們擄掠了敘州城周圍的漢民聚居地,殺男淫女,擄奪財產,官府一點強硬表示都沒有,只是一味死守城池。

  這倒是愈發助長了敘州三蠻的氣焰,于是圍了敘州城,內外隔絕。

  不過,要說攻城,他們也是真不擅長。

  看起來,城里的糧食一日不耗光,雙方就會一直耗下去了。

  但,楊沅這邊卻已發動了。

  其實,在此之前他就已經接到了宋老爹的情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發動敘州之戰。

  不過,他這次想動用的是火器兵為主,冷兵器部隊為輔,因此需要很多準備工作。

  各種火器,在緊鑼密鼓的生產生中,彈藥不斷地儲備著,南征所需的各種必備藥品,也在極有效率地采購著。

  因此,向敘州城傳信受阻,這才“意外發現”敘州城已被亂民包圍,這只是一個由頭。

  是在戰爭準備完成之后,才冒出來的一個由頭。

  敘州軍民百姓危在旦夕,安撫使楊沅火速調兵平叛!

  這個決定一做出,那兵馬上就派出去了,比冷兵器部隊的動員還要快。

  實在是因為,該做的準備,早都做好了。

  此次平叛的主力部隊,就是甘泉所領的團練兵,全火器部隊。

  第二梯隊,則是潼川第一將第二軍的兩千五百人。

  那些江湖亡命、馬匪山賊、潑皮無賴們,在經過地獄般的訓練之后,幸存下來的一群魔鬼。

  個個戾氣十足,瞪眼看人時都是白眼仁多,黑眼仁少,殺氣騰騰的主兒。

  楊沅給他們的指令就是:要么不打,打就往死里打。

  滅其一族也沒關系,我就是要殺一儆百。

  我就是要讓那里的人,以后一提起我的名字就瑟瑟發抖。

  所以,甘泉吶,你就挑著一個,把它給我打沒了,就是你大功一件。

  甘泉領命而去。

  然后,楊沅的命令又發下去了,第三梯隊的將士們開始有條不紊地進入了戰備狀態。

  對此,經略安撫使司的文武官員們都覺得撫帥有些小題大作了。

  打一個敘州三蠻而已,用得著如此謹慎嗎?

  已經派出一支團練部隊,一支正規部隊,打擊三個部落,足矣。

  還需要第三預備隊?

  這真是官做的越大,膽子越小。

  想當初撫帥在靈壁一戰,哪一步不是險中求活、死里求生,現在竟是這般謹慎。

  不過,撫帥命令已下,他們也只得全力配合,為這支龐大的第三梯隊做起了種種后勤準備。

  他們并不知道,楊沅這一步根本不是為敘州準備的,而是為了兵進大理,兵進涼山州。

  在派出甘泉的同時,楊沅就向朝廷急奏了此事。

  地方上發生叛亂,像他這樣的封疆大吏,是有權力擅專獨斷的。

  但是,做了決斷之后,他也要向朝廷稟報。

  這就是“先斬后奏”,你可以先斬,但你依舊要奏。

  年方十四的小皇帝趙愭拍案大怒。

  因為楊沅的奏章有點綠茶。

  趙愭從那字里行間的暗示里,明悟了這樣一件事:

  敘州三蠻為何要反?

  因為他們早有反心,只是一直不敢反。

  但,先帝駕崩了…

  “敘州蠻夷,欺朕年幼乎?”

  小皇帝氣呼呼地朱批:“打!給朕狠狠地打、往死里打!”

  寫完了他才想起來,得跟攝政王皇叔趙璩商議商議。

  敘州之戰開始以后,整頓利東的事也提上了日程。

  這是先帝生前便已擬定的事情,趙愭自然不會輕易違背。

  何況,現在是攝政王當家,四年后才會還政于他。

  換而言之,小皇帝如今是實習階段,對于這等軍國大事,自然要格外謹慎。

  于是,楊沅去了一趟利州中路。

  他本就兼了利州中路駐扎御前諸軍都統制,不能久不視事。

  如今正好一舉兩得。

  楊沅坐鎮利中之后,劉锜也到了達州,兩位軍政一把抓的大佬同時逼近利州東路。

  然后,朝廷的旨意便到了,上邊加蓋了皇帝玉璽和攝政王的印璽。

  開州經略安撫使郭棣,晉升利州中路駐扎御前諸軍副都統制。

  其三弟、四弟皆在利州中路擔任官職。

  也就是說,郭家被連根拔起,調往利中去了。

  郭家軍在換了溫泫臣為帥后,已經十多年了。

  郭家一直想趕走溫泫臣,至此徹底落敗。郭家全部調往利中,從此到楊沅手里討飯吃。

  他們原本在利東的根基,溫泫臣礙著郭浩老帥的面子,一直不好下手清理,現在朝廷替他出面,徹底解決了。

  楊沅此前派東瀛三女深入利東,是認真做過一番調查的。

  溫泫臣任利東帥臣期間,還算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至于說他當初因為郭家后繼無人,成為郭家軍統帥,如今戀棧不去,這也是事實。

  可是在朝廷看來,誰規定這地方就是必須你們郭家世襲的?

  現在溫泫臣已經主政利東十多年了,一直做的也還不錯。

  朝廷沒有道理把他調走,給郭家讓位。

  老帥郭浩確實是一代名將,勞苦功高,但朝廷也沒虧待了郭氏后人吶。

  至于曾經進京告御狀的郭玉岫郭姑娘,楊沅這邊也早查明白了。

  郭浩老帥生有四子,長子郭淮,也就是郭玉岫的父親。

  他病死之后,由其二弟郭棣接任了開州經略安撫使。

  郭玉岫一直認為這是二叔奪了她幼弟的產業,悲憤莫名。

  可是,這就和郭家一群人悲憤于溫泫臣竊占了郭家的產業一樣。

  誰說這利州東路就是你郭家的?

  誰說這開州就是郭家長房的?

  根本就是一場拎不清的鬧劇。

  郭家的人也不是沒想過鬧上一場,因為在他們的意識里,這權力、這地盤,就是他們家的。

  由此也可見西軍三帥臣長久以來,確實是滋生了藩鎮自立之心。

  而且,由于溫泫臣曾是郭浩老帥的部下,在他們眼中,一直就沒有什么威懾力。

  可問題是,楊沅和劉锜兩位大佬就在利州東路邊兒上,隨時可以帶兵進入利東。

  鬧事?

  一個動不動就喜歡先斬后奏的,

  一個威名能止西夏小兒夜啼的,

  郭家舊部思量再三,還是放棄了鬧事的打算。

  郭家人往利中就任去了。

  說起來,朝廷對他們也夠可以的了,郭棣可是實實在在的高升了。

  副都統制,距都統制也就半步之遙。

  郭家其他子嗣,也大多得了官職。

  只要勤于公事,屢立戰功,也未必就沒有機會重振門楣。

  只是那位偏執的郭姑娘,未必想的通。

  不過,以楊沅如今的身份地位,會在乎她想不想得通嗎?

  楊沅根本沒想起她來。

  在郭家接受了現實,離開利東,遷來利中,并且拜見他之后,楊沅就回轉劍州隆慶府去了。

  他來利中南鄭城期間,就利用歷時一年多已經快要完工的馳道,同大理國楊連高保持著密切聯系。

  楊連高舉事在即,楊沅的金山正在向他招手呢。

  楊沅現在就等著親自帶兵,南下平蠻,兵進大理。

  在立下開疆拓土之功的同時,開始對金山的開采。

  這金山一開,他就有了錢,只要有了錢,何事不可為?

  楊沅啟程返回隆慶府途中,就收到家里來信,說是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是高麗國的王帥夫婦。

  楊沅與金玉貞之間的關系,盈歌是知道的。

  很顯然,盈歌并沒有對鹿溪隱瞞,否則鹿溪也不會專門派人給他報信。

  聽說金玉貞來了劍州,楊沅甚覺歡喜。

  身處這樣一個時代,他又有那個能力,不可諱言,他的確放縱了自己。

  但是他是喜新不厭舊,對于他擁有過的女人,是從心里留著一份情的。

  與高玉貞久不相逢了,對這位滿是異國風情的美人兒,他也歡喜于再度相逢。

  更何況,金玉貞生下兒子以后,第一時間就派人來大宋向他報信了。

  他知道在高麗也有他的骨血。

  雖然他兒女眾多,可也不會因此淡漠了父子之情,他也想親眼看看自己的骨肉。

  金玉貞一家四口,在向楊府遞上拜貼,道明來意之后,就受到了楊家主母宋鹿溪的親自接見。

  接著,鹿溪就在楊府單獨辟了一處院子,供王帥夫婦和泰熙、從楊居住。

  泰熙見了楊家如此安排,不禁暗暗咂舌。

  沒想到姐夫在這個大帝國的封疆大吏面前,這么有面子。

  如果不是視作至交好友,怎么可能在后宅里單辟院落,款待客人。

  因為受姐姐影響,泰熙心里其實一直有點看不上自己這個姐夫。

  不過,現在王帥在小泰熙心里,份量便陡然加重了好多。

  小泰熙天真地想:其實姐夫也挺好的,幸虧自從有了孩子,姐姐和姐夫便恩愛起來了。

  要不然就憑姐夫這么大的本事,還真未必會一直讓著她。

  他們已經趕到隆慶府三天了。

  因為楊沅還沒回來,他們住的又是后宅的跨院兒,可能是為了避嫌吧,王帥每天天一亮就出門兒,至晚方歸。

  川峽靈秀,因為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此地美人尤其眾多,王帥這三天真有如魚得水的感覺。

  坐在青樓里,王帥公子左手摟著一個“乖”,右手抱著一個“俊”…

  他不理解,怎么會有人樂不思蜀呢?

  樂不思高麗才對啊!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臨安不夜侯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