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80章總有人,人為制造難度

  “現在看起來就精神多了。”

  八點多,陸良來到酒店餐廳就餐,看到蘇雨晨的裝扮,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他打量一眼,感覺好像還差點什么,于是取下自己的手表,但想著又戴了回去。

  陸良笑著說:“還是你自己去買塊萬八千的手表戴一戴吧,這塊不適合你。”

  他忘了這手表是什么時候買的,好像是江詩丹頓的傳承系列,不知道是四百多,還是五百多萬,具體多少也記不清了。

  蘇雨晨以后是公職人員,西裝穿好點沒事,反正沒有品牌logo,頂多是看起來比較有質感。

  但手表不同,現在互聯網這么發達,萬一被人拍到,一經曝光,到時候難免屁事一大堆。

  “好的姐夫。”

  蘇雨晨連忙點頭,心有余悸,他看出陸良不是舍不得,而是真想送給他。

  “快點吃,吃完早餐我們就走了。”

  陸良喝完牛奶,招手喚來許德林:“這位是許德林,許秘書,待會你就跟著他,如果別人問起,你就說是他的助理。”

  公眾場合不宜介紹蘇雨晨,主要是讓他跟在身邊混個臉熟,以后跟各部門的領導秘書接觸也會比較簡單。

  那些領導們或許記不住蘇雨晨長相,但他們的秘書,個個都是記人的一把好手。

  今天去溜達一圈,入職以后,萬一有機會遇到,那些秘書肯定會想起來。

  然后展開調查,得知兩人關系,就不會太刁難,或許還會在適當的時候提攜一下。

  上午九點半,

  陸良乘車來到溇水新能源產業園區。

  這附近的變化,完全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17座工廠拔地而起。

  每一座也不僅僅是一座,而是由三到五棟建筑物組成。

  整個園區,已經有點京城中關村、魔都張江科技園的味道了。

  從園區以后的大門駛入,開車都要八分鐘才能來到竣工的工地。

  本次竣工的工程項目,隸屬特種電機集團名下,主營新能源電機,風力發電,不僅是特斯拉的二級供應商,也是江淮、力帆的一級供應商。

  陸良選擇在這里投建新能源產業園區,蘇城市政之所以會不留余力的支持,一方面是源自一江之隔的天星科技,另外一方面也是想歸整長三角的新能源產業。

  長三角的優勢得天獨厚,不僅地理位置極其優越,而且交通便捷,經濟發達,有明顯的產業與人口優勢。

  但新能源是新產業,所有供應商都分布在祖國天南海北,沒有形成產業集中群。

  陸良愿意牽頭,掏這筆錢,甚至為此在交易市場舉牌17家企業,蘇城政府自然大力支持。

  哪怕天星科技發展不起來,但新能源的產業群已經形成,并落戶于他們蘇城。

  合淝的江淮,常州的力帆,溫洲的威馬,及魔都的特斯拉都會優先選擇在這邊采購配件。

  距離近,代表可以進一步壓縮成本,大家也需要有個一站式集中采購的地方。

  可以說,陸良就是掏出真金白銀,搭了個舞臺,誰都可以登臺獻唱。

  所有人都抱著鳩占鵲巢的想法,所以這個項目實施起來才會這么順利。

  而且無論誰贏,蘇城都是穩穩的贏家,新能源科技之城的名頭已經戴在頭上。

  一江之隔的那片土地,就是他們投桃報李送給陸良的見面禮。

  畢竟有附加條例,五年投資不低于120億,否則需要返還土地,結果反手提供150億貸款。

  這種待遇,放眼全國都只有兩例,第一例是特斯拉,國家主動引入,提供土地與貸款,就是希望他當鯰魚,發展新能源產業。

  陸良盡心盡力發起這個項目,蘇城同樣也沒有虧待他,給予如外資般的超然禮遇。

  臨近十點,市里區里的領導都來了,各路媒體也都到齊了,其余工地,也在今天上午,短暫休息半天,兩根鞭炮連綿幾百米。

  “這只是第一家,未來還有十七個廠區將會陸續竣工…”

  “我們計劃五年內,成為全國最大的新能源產業集中地…”

  “為當地提供不低于十萬個的直接高薪崗位…”

  各個部門的領導,包括陸良都有序上臺發言,講述預期,展望未來,強化信心。畢竟是第一個竣工的廠區,往后除了全面開園,及天星基地竣工外,應該很難再有這種盛況。

  蘇雨晨站在人群中,頓感自身渺小,仿佛是時代的一粒沙,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

  陸良只比他大十歲,卻是這一刻的發起者,他忍不住拿起手機偷偷錄下,發送到各個群組。

  顧不得倫敦時間現在凌晨,專門錄了一段小視頻發給蘇婉玉:“姐,你看到了嗎?”

  很快蘇婉玉便回復道:“看到了,他一直都是這么優秀,你跟在他身邊,不能給他添麻煩哦。”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別老以為我會添麻煩,而且姐夫下午就要走了,對了,應該三點了吧,你怎么還不休息?”

  “這小家伙根本不讓我睡覺。”

  一段視頻,小家伙大眼睛,炯炯有神,目不轉睛盯著懸掛的風車。

  忽然許德林拉扯他的衣袖,示意蘇雨晨跟上,他急忙說:“先這樣,我要去忙了。”

  兩人來到陸良身邊,跟著陸良及幾位領導從園區離開,來到一江之隔的天星科技。

  曾紹方笑著詢問:“陸總,這邊應該也快竣工了吧?”

  “應該只是晚幾個月。”

  陸良喚來工地的王曉峰及卓一帆,卓一帆說道:“具體時間應該是在明年四月份。”

  王曉峰又說:“產線在明年三月份就在海外完成組裝,同年的五月份就能抵達。”

  一行十幾人,邊走邊聊,媒體記者也在實時跟拍,記錄下這一幕。

  臨近中午,陸良送走了幾位領導,也打算離開蘇城,回去魔都。

  這個時候,財務總監劉裴黑著臉,找到陸良:“陸總,公司賬上資金要見底了。”

  有蘇城提供的150億貸款,他們本來很富裕才對,就算基地項目在施工,還有京城魔都都在研發技術,都也綽綽有余。

  可是由于抽調十億美元入股滴滴,導致現在賬上就剩下2.88億元的流動資金。

  京城一千多個程序員,每個月的薪酬開銷都不會低于4000萬,還不算其他支出。

  魔都更離譜,雖然研發團隊的人不多,但錢的速度,一點也不比京城那邊少。

  就以測試車輛安全性能這一個項目,內部的車架編號,已經從零突破到三位數。

  剛開始只有車架,為了測試抗壓能力,定制只要大幾十萬,但后來漸漸變成整車測試,定制一輛就要兩百萬,還是優惠價。

  哪怕折中取個一百五十萬元,100輛就是1.5億元。

  陸良苦笑,忍不住嘆息一聲:“你覺得現在賬上資金還能撐多久?”

  “正常是夠兩個月的日常開銷。”

  劉裴下意識瞄了一眼陸良:“如果沒有意外的話。”

  他們公司的發展其實很順利,畢竟含著是金鑰匙出生,開局就拿到150億貸款,想不順利的都難。

  哪怕預付工程款,還有產線預付金,兩個項目加起來150億貸款就剩69.78億元。

  畢竟那個時候,公司賬上還有5.5億的流動資金,加起來超過75億,足夠支撐到兩個項目結束。

  但總有人,人為的制造難度。

  本來就只有75.28億,還一次性抽調67億去入股了滴滴。

  也就是陸良,如果放在其他公司,老總敢這么做,財務總監早就跟他打起來了。

  陸良老臉一紅,神態窘迫:“應該是沒有意外了,到了一月份,我再去搞錢吧。”

  公司現在能跟他叫板的人只有劉裴,哪怕劉裴是他親自找來,就職財務總監。

  因為他代表是整個公司,所有股東的利益,不是只代表陸良的個人利益。

  跟唐彩蝶不同,因為天星投資是陸良全資控股,所以公司也就等于個人。

  (本章完)

夢想島中文    離婚后,我能聽到未來的聲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