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大清聲威遠播,萬國來朝

  八三看書,蘭芳!

  最終,舒常還是決定暫時不把這個事情上報。

  他決定先當作對這件事情一無所知的樣子,派人去北越之地搞清楚具體的狀況,慢悠悠走一趟流程,拖延足夠的時間,直到自己的調任文書抵達。

  那個時候,他就可以逃出這苦海了。

  之后打仗也好不打仗也罷,就都和他沒有關系了。

  只要沒關系,不在任上,那就可以推卸責任,拋開一切事實不談,最后的倒霉蛋肯定是他那個倒霉的繼任者,而不會是他。

  回到京城,他就有足夠的空間輾轉騰挪,到處拉關系走動,給自己保一個光明前途了。

  一念至此,舒常咬咬牙,下定決心,然后找來親信幕僚,讓他打著自己的旗號去一趟升龍府,看看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最好也能打探一下蘭芳國的虛實,搞清楚蘭芳國究竟為什么要攻滅安南國,以及對大清是否有敵意之類的。

  最好,能促成對方向大清臣服,這樣一來,無非就是換一個藩屬國來朝貢罷了,之前他所擔心的一切都會成為好解決的事情。

  只是不知道弘歷的心里會怎么想就是了。

  懷著一點點的擔憂,舒常等待著南北兩方面的具體消息。

  就在這林爽文之亂如火如荼的進行的時候,舒常卻仿佛置身世外一般,完全不在乎這場戰爭會給大清和他自己帶來些什么變化。

  舒常的親信幕僚林萬怡很快從廣州港口出發,乘船向北越之地進發,抵達港口之后,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要求和蘭芳的地方負責人見面,進而與蘭芳的最高領導人趙學寧會面。

  大清使者來了!

  此時此刻,北越之地基本上屬于軍管范疇,具體的行政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一切都是朝著戰時標配建設的。

  此時距離趙學寧消滅鄭氏政權和后黎氏王朝已經過去三個多月了,三個多月的時間足夠他把戰火的痕跡抹掉,并且迅速展開對北越之民的組織。

  因為這場戰爭的過程很快,只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蘭芳軍隊的突襲部隊就把升龍府拿下了,重炮轟開城池之后,大軍入城,把沒來得及逃走的鄭氏一族與后黎氏王朝的王族一網打盡,整個王朝的高官顯貴們也被一網打盡。

  鄭氏之主鄭楷以及徒有其名而沒有實權的后黎氏王朝當代國王一起被俘獲,鄭楷一度想要自殺,但是沒成功,就被生擒了。

  顏維星作為這場突襲作戰的指揮官,再次立下大功,為蘭芳軍隊快速終結鄭氏政權的抵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之后,這群人就被快速帶離了北越之地,向銅州進發,他們將在銅州接受一些甄別和安排,后半輩子基本上就是在銅州開礦度日了。

  趙學寧的確和后黎氏王朝以及鄭氏政權沒什么矛盾,對他們也談不上深仇大恨,但是既然成為失敗者,那就要接受被安排的結局。

  無論男女老幼,這群老爺們都會在最危險的礦區度過他們剩下的時間,為蘭芳共和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沒辦法,趙學寧就是這樣的愛護勞動力。

  而剩下的各地區則被趙學寧分兵拿下、駐守,宣布當地進入宵禁和軍管狀態,將當地的官僚全部集中看管,然后把準備好的蘭芳本地行政官員派了過去,按照戰時模式建立基礎管制。

  升龍府覆亡之后,地方官府進行抵抗的人數不多,其中諒山地區的抵抗還算比較激烈,但是也順利被蘭芳軍隊全殲了。

  因為諒山地區距離鎮南關比較近,所以趙學寧吩咐顏維星干仗的時候要快準狠,要在清軍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拿下諒山地區,盡量不要引起清軍的反應。

  顏維星很好的完成了任務,在諒山地區打了一場漂亮的突襲戰,基本全殲了諒山地區的安南軍隊,但是很倒霉的是,還是有一群從升龍府王宮里逃出來的宮人躲過了蘭芳軍隊的追擊,竄入了大山之中,應該是逃入了清帝國境內。

  對此,趙學寧倒也沒有太擔心,他覺得這個事情本來就是很難規避的,既然發生了,那就接受,反正早晚都是要和帶清干仗的,早一點晚一點,他都有預案。

  但是出乎趙學寧意料的是,清帝國方面完全沒有相關的消息傳播出來,他安排在兩廣和福建之地的情報人員直到九月初都沒有聽到相關消息。

  一直到九月中旬,趙學寧才確定安南國覆滅的消息在廣州有了傳聞,是傳聞,還不是官方消息,官方似乎完全不知道這件事情。

  然后到十月下旬,快要十一月了,趙學寧都快要把北越之地的戰時體制給建立起來投入運轉了,帶清使者才姍姍來遲。

  來的還不是王朝使者,而是兩廣總督的使者,前來詢問蘭芳國到底為什么要攻滅安南國,難道不知道安南國是大清藩屬國嗎?

  林萬怡見到趙學寧的時候還有些意外,因為趙學寧看上去很年輕,不像是個很大歲數的人,一頭短發,沒有剃發留辮子,穿的衣服也不是長袍馬褂,奇奇怪怪的,看著倒是還不錯。

  漢人,不剃發,你小子膽挺肥啊。

  也就是不在大清國內,這要是在大清國內,林萬怡敢保證趙學寧活不過三天。

  出乎林萬怡的意料,趙學寧對他的到來既沒有表現得很驕矜,也沒有表現的很不友好,而是表現出了一種超乎尋常的熱情。

  趙學寧親自迎接林萬怡,對他笑臉相待,請他吃大餐喝好酒送大禮,說希望他能在兩廣總督大人面前為自己美言幾句。

  總體的意思就是,蘭芳攻滅西山國,是因為西山國殺了蘭芳的人,是要復仇,而攻滅安南國,也是同一個原因。

  之前安南國的軍隊曾經和蘭芳軍隊打過仗,殺死過蘭芳士兵,兩國絕不是沒有仇怨,是有仇怨的,且戰爭發起之前,安南國軍隊屢屢在邊境挑釁,還導致兩個蘭芳士兵失蹤。

  趙學寧想要查清楚情況,安南國軍隊卻蠻橫不講理,拒絕他們的調查,還向他們開槍,趙學寧忍無可忍,遂發起攻擊。

  結果一不小心就把安南國給滅了。

  這實在不是他的本意,他的本意只是想要找安南國王為自己和部下討個說法,誰知道安南國那么廢物,居然一推就倒,所以眼下這個局面,蘭芳也相當的意外。

  “如此說來,你們蘭芳并沒有想要攻滅安南國?”

  “當然沒有啊,雖然有過一些仇怨,但是戰場上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趙學寧苦笑道:“完全是他們太不講道理,還主動開槍攻擊我軍士兵,這要是不還擊,豈不是窩囊到家了?誰知道他們還真就是紙老虎,一戳就破,完全不是對手。

  就這點實力也敢主動挑釁我軍,我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么,之前到了升龍府的時候,我想了一天一夜都想不明白他們為什么要主動挑釁。”

  那這話不假,他確實想不明白,因為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兒,鄭氏哪敢挑釁他?

  只是現在鄭氏和黎氏都被一網打盡了,都被送到銅州去了,回不來了,所以該怎么說,那就是趙學寧自己的事情,上下嘴皮子一碰,鬼話連篇。

  “這…那安南國王呢?”

  “自殺了。”

  “自殺了?”

  “嗯,我大軍進攻的時候,他們舉族自殺了,估計是不想受辱吧。”

  趙學寧一臉的感慨道:“其實我真沒有想過要他們的命,只是要一個解釋,如果他們能給我足夠的賠償,我是一定會退兵的,不看僧面看佛面,我總也要是顧及到大清的。”

  “嗯…這倒也是…”

  林萬怡喝的有點多,似乎認同了趙學寧的這一說法。

  反正這一次會面林萬怡那是又吃又拿,吃不了的還兜著走,自己覺得自己是圓滿的完成了使命任務,最后甚至還得到了趙學寧有意向大清臣服、換取藩屬國名分的承諾。

  于是等林萬怡回到廣州向舒常匯報這一情況的時候,舒常直接狂喜。

  “他真的說愿意臣服大清,要稱臣納貢?”

  “當然,真真的!”

  “好!好!哈哈哈哈哈!我大清聲威遠播,萬國來朝,皇上天威至此,國家之福啊!”

  舒常心中的困惑一掃而空,對蘭芳的猜疑直接消失。

  出于對帶清天朝上國的地位和強大的國力的絕對自信,他當即決定起草一份奏折給弘歷,講明白蘭芳發生的事情。

  并且他還決定為蘭芳多做一些合理的解釋,美化一下蘭芳攻滅安南國的事實,把這件事情描述為為委屈的蘭芳和卑劣無恥的安南國。

  最后,再幫蘭芳講一下要申請成為藩屬國的事情,事情若成,等于把南疆的問題一并解決掉,大家繼續過和平安穩的日子,而不至于兩面開戰。

  大功一件嘞!

  懷著如此的暢想,舒常寫完了洋洋灑灑的一份奏折,反復觀看之后,滿意的將這份奏折交給信使,讓他送往京師,然后便喜滋滋的等著消息,等著自己能夠平穩落地的好消息。

  他現在特別佩服自己。

  靠著無與倫比的戰略腚力,他愣是把一般總督遇到了會被嚇死的事情轉變為了一件好事,搞不好以后的更進一步就要靠這次的功勞了。

  他感覺自己的運氣要更好一些,至少比閩浙總督常青那家伙要好一些,那家伙現在指不定怎么頭疼呢!

  還真別說,不單單是常青正在頭疼,弘歷也正在頭疼呢。

  去年的賑災花掉了國庫一千四百多萬兩銀子,就算從各地商人腰包里掏出來幾百萬,但是對于大量受災人群,這些銀子還是緊巴巴的不太夠用。

  弘歷自己也知道這些銀子里肯定有一部分要落到貪官污吏手里,但是總歸是那么多銀子灑了出去,多少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不至于搞得餓殍遍野。

  可他萬萬沒想到,發生災禍的地方沒有出現民變,倒是一直沒什么天災的臺島出了民變。

  膽大包天的林爽文還在建元稱制,造反之心昭然若揭,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原先以為大軍渡海攻臺,一定可以輕松解決掉林爽文叛軍,但是叛軍不僅沒有被解決掉,反而還反過來把清軍給限制住了,清軍被困在幾個戰略要地動彈不得,根本無法平定叛亂。

  弘歷多次下令要臺島南北兩地的清軍配合作戰,不能各自為戰,但是那些軍官仿佛聽不懂人話一樣,就是辦不到配合作戰的事情,搞得弘歷非常惱火。

  常青是他比較看好的官員,以前也立下過不少功勞,但是此番行動實在是讓弘歷感到不滿,遂下令讓李侍堯出任閩浙總督,接替陷入臺島戰場無法自拔的常青處理福建事務。

  但同時,弘歷也對常青懷有一絲希望,希望常青能展現一些能力出來。

  他即位之后,力主多用滿人,而不用漢臣,尤其在軍事層面,就算是八旗漢軍那些早已經和滿洲人沒什么區別的群體,他也沒有過多的信任。

  可以用做高官,但甚少讓他們單獨掌握軍權,掌握軍權主導戰爭的,一定要是八旗滿洲的人。

  早些年,隨著弘歷的銳意進取,八旗滿洲里的確是出現了不少軍事人才。

  從康熙年間開始就逐漸衰落到難以征戰獲勝的八旗軍隊到了弘歷手上,因為他的嚴厲要求,甚至出現了復興的趨勢。

  弘歷執政六十余年,大小戰役幾乎全是八旗軍做主力對戰,弘歷對八旗軍隊的要求和八旗人才的要求特別嚴厲,要求他們作戰打頭陣,撤退要勇于殿后,不能依靠綠營和土兵,一定要打出八旗軍的威風之類的。

  所以在此之前的三十余年里,八旗滿洲壯丁們屢屢上戰場作戰,就算是高官顯貴家的孩子也不能免俗,很多滿洲高官的子弟都在乾隆年間的戰場上戰死,還挺勇敢。

  但是這一次,常青的表現確實不太好,以至于弘歷產生了更換主帥人選的想法,反正他手底下八旗滿洲的軍事人才比比皆是。

  就在這個檔口,弘歷接到了來自兩廣總督舒常的一份奏折。

夢想島中文    蘭芳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