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看病

  青羊觀。

  人丁比當年興旺。

  朱雀在鳥窩里睡的正香。

  雒侯占了個偏殿,接下來需要長時間的閉關,淬煉這具肉身。

  太乙正在地窨里。

  以后,多半是他帶著小五和玉朗招待香客。

  一個道士,兩個道童,某種程度上,竟也和當年的情形對應上了。

  “青羊觀,是師門的名字嗎?”玉朗站在秦桑身邊,注視著木匾,之前秦桑從未跟他說過師門叫什么。

  “是。”

  秦桑點頭,“你還有師兄師姐,只是不知,你們此生有沒有機會相見。”

  玉朗懵懵懂懂,“師兄師姐都叫什么?”

  “你大師兄…”

  秦桑頓了頓,“他是你師叔的弟子,但為師一直視為親傳,名李玉斧,你就當他是大師兄。”

  然后是梅姑、白寒秋、申晨,這些真正拜師的。

  至于譚憶恩等人,秦桑并未提及。

  玉朗認真記在心里,忽然看到師父轉身望向山下。

  將道觀修繕后,玉朗又忙著修路,至少能讓香客走上山來,否則哪來的香火。

  玉朗斷斷續續從土里翻出一些石條、石板,這里原本有一條古路,如今荒廢了。

  割掉雜草,休整一番,算是一條可供通行的小路,玉朗準備一直修到山下的村子里,接上去鎮子的路,還沒有完成。

  現在卻有人從山下走了上來。

  “咦?誰把這廟修好了?”

  來人是個穿粗布衣裳和草鞋的漢子,手里拿著斧頭,應是進山砍柴的樵夫。

  看著被修繕好的道觀,樵夫滿臉驚詫,然后就看到了道觀前的秦桑和玉朗。

  “你們…”

  “這位居士有禮了,貧道清風,他是貧道的徒弟,”秦桑如凡間道士,打了個稽首。

  “哦哦…道長有禮有禮…”

  樵夫何曾遇到過這種場面,手忙腳亂還了禮,又指了指道觀,“這是二位道長做的?”

  秦桑點頭,“貧道云游到此,見此觀破敗如斯,甚是可惜,遂決定修繕道觀,作為落腳之地。此觀應是無主的吧?”

  “無主!無主!”樵夫連連擺手,“我記事這道觀就沒人了,后來越來越破,更沒人來了。哎呀!你們修的真好!”

  卻是看到了窗欞上的畫作,嘖嘖稱奇。

  “貧道這個徒弟有把子力氣,出家之前什么都學過,山上最不缺的就是木石,拼拼湊湊,縫縫補補,”秦桑笑道。

  玉朗第一次聽師父夸獎他,臉色微微發紅,有些小興奮。

  “好手藝!好手藝!”

  樵夫豎起大指,連連稱贊,欣賞完外面,又指了指正殿,“能拜神仙?”

  他記得大殿里的神像常年被風吹雨打,幾乎都塌了。

  “神像也是按照原本的樣子修了修,貧道畢竟是后來者,占了別人的地方,總不能喧賓奪主,”秦桑側身讓開,抬手示意。

  “是這個理。”

  樵夫也不問是什么神仙,不管哪路神仙,遇上了拜一拜肯定沒問題,拜完再說有沒有用。

  正要進入道觀,樵夫突然止步,有些尷尬,“我想上來砍柴的,沒帶香也沒帶錢,要不…”

  “無妨,青羊觀以后不收香火錢,殿里有免費的香,居士可以任取。”

  “不收香火錢?”

  樵夫有些吃驚,連城里的城隍廟都收香火錢,“不收錢,你們吃什么?”

  這荒山野嶺的,就算開地種莊家,也得來年才有收成。

  “貧道略通醫術,可以看病,收診金過活。”

  說話時,秦桑又想到了當年在青羊觀的日子,在他加入之前,寂心道人就是帶著明月為人看病,依靠微薄的診金度日。

  治病救人,肯定比道觀更能吸引人,讓小五多多接觸人氣。

  事實證明,秦桑的策略是對的,效果明顯,小五比之前活潑多了,也不再動不動喊打喊殺。

  “道長會看病?”

  樵夫的語氣立刻變了,一個醫術高明的大夫,可比道士有用多了。

  他暗暗觀察秦桑,發現竟摸不準這位觀主的年齡,看起來年紀不大,卻有一股獨特的氣質,樵夫說不出是什么感覺,他只在那些有身份、有學識的人身上見過,讓人看到就感到非常心安。

  得到肯定的答復,樵夫扭頭就要往回跑,這才想起自己還沒給神仙上香。

  樵夫拍了下腦袋,匆匆進入道觀,匆匆出來,覺得過意不去,又砍了一捆柴送來,不由分說將柴火留下,飛快回到村子,來到一戶人家。

  “三兒!三兒!在家不!”

  屋門打開,走出一個年輕人,身材很瘦,說話也給人中氣不足的感覺,“柱子哥,啥事兒?”

  “你爹咋樣了?我給你說,我遇到個大夫,能治病,快帶你爹去看看。”

  “這…”

  年輕人往屋里看了眼,有些猶豫,“哪里的大夫,比劉大夫咋樣?收…多少錢?”

  最后三個字,聲音很小。

  為給他爹治病,請鎮上的劉大夫來過,買了幾付湯藥,沒有絲毫好轉。

  劉大夫斷定他爹活不過一個月,讓他不要白費功夫,送到城里也是一樣。

  事實上,他家哪有錢去城里看病,那幾付湯藥就是靠賣家里的糧食換的,以后還不知道吃什么。

  只能讓他爹等死。

  “放心,我問了,人家收的不多,還能賒賬。別管大夫哪來的,讓人家看看,死馬…”

  樵夫意識到這么說不太吉利,連忙住嘴,不由分說沖進屋里,見床上有一個皮包骨頭的老人,躺在那里一動不動,像死人一樣,幾乎聽不到呼氣聲。

  帶著老人上山,只怕半路就折騰死了。

  “你在家等著啊,我去問問,能不能請大夫到家里來,”樵夫風風火火,沖出門,不辭辛苦跑回青羊觀。

  等他說明情況,秦桑招呼了一聲。

  “玉朗,小五,帶上藥箱,隨為師下山。”

  “是!”

  玉朗自覺背上藥箱,藥箱里是剛從山里采的草藥,和小五并肩跟在秦桑身后。

  青羊醫館,這就算是開張了。

  幾人步行下山。

  道觀在山的東南,村子在西側的山腳下,需要繞一下。

  有一條河繞村而過,據說河面上原本有七個木排,所以叫七排村,現在河水都快干了。

  這里山多地少,村民遠談不上富庶,但村子很大,有上千戶。

  他們下山,沿著河岸往村里走,玉朗的腳步突然頓了頓,望向河對岸。

  河對岸有一叢竹林,里面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玉朗驚奇的發現,夫子也教過他這部書,是給蒙童啟蒙用的。

  兩個不同的國家,幾千里之遙,讀的書竟是一樣的。

  他微微張口,跟著默誦。

  “那里是陳秀才開的學堂,學問是這個!‘

  樵夫豎起大拇指,一臉自豪,“鎮上人家都送孩子來讀書,連城里有錢有權的人家,都邀請陳秀才去家里當先生,陳秀才就是不去,人家就喜歡咱村!”

  進入病人家里,年輕人一臉局促和忐忑,秦桑一句治不好病不收診金,讓他徹底放下心來。

  屋里年輕人緊張看著秦桑為老人診脈,屋外有看熱鬧的村民,探頭探腦。

  樵夫在一旁大肆吹噓他的功勞,口若懸河,為增加說服力,順便將秦桑也吹捧了一番。

  “玉朗,取紙筆來。”

  秦桑從藥箱取了一些草藥,又寫下幾味藥箱里沒有的藥,交代玉朗去山里現采。

  年輕人欲言又止。

  樵夫沖進屋里,“道長,三兒他爹還有救嗎?”

  “有救。這位老先生身體虧空嚴重,先調養再治病,貧道開了兩副方子。等我徒弟取來藥,會教你們怎么煎藥,”秦桑合上藥箱,領著小五向外走。

  眾人將信將疑,秦桑沒有多解釋什么,自顧自回山。

  一個時辰后,玉朗采了新藥,飛奔下山,途中用還不熟練的法咒將藥草干制好。

  回到病人家,玉朗親自熬藥。

  年輕人一點點兒將藥喂給老人。

  艱難服下藥湯,老人沉沉睡去,沒有像說書里那樣,噴出一口污血,大病痊愈。

  玉朗知道,師父用的只是普通的草藥,和當初給他的靈丹不可相提并論。

  “看來師父真的要做凡間的大夫了。”

  玉朗暗想,注意到老人呼吸漸漸變得順暢了。

  即便只用凡藥,秦桑能夠一眼看出病灶,用藥之精準,凡間的神醫也遠遠不及。

  年輕人和樵夫也發現了老人的變化。

  “神醫!真是神醫!”

  樵夫喃喃道。

  “每日早晚各服一次,三天后換另一付,我都給你配好了…”

  玉朗不厭其煩地叮囑年輕人,推掉了年輕人借來的幾枚銅錢,“師父說了,診金先記賬上,等令尊病好,再付也不遲。”

  “照顧好你爹,我去送送小神醫。”

  樵夫快步跟出來,無論如何也要將玉朗送回道觀,玉朗只能隨他。

  走到河岸,又聽到了竹林里的讀書聲。

  玉朗鬼使神差,通過木排走到對岸,樵夫見他神色有異,不由閉上了嘴巴。

  他們剛走到對岸,竹林里突然走出來兩個人,顯然都是讀書人,身穿白衫,氣度不凡。

  “陳兄請回吧!今日得遇大才,葉某不虛此行,來日定會常常叨擾陳兄,只望陳兄不要厭煩。”

  其中一人拱了拱手,回頭看到玉朗,眼睛一亮,“這方山水,竟養育出如此靈秀的道童,難怪陳兄執意隱居于此,果真是風水寶地。”

  “葉兄誤會了…”

  另一人正是陳秀才,送走客人,轉身過來,微微拱手,含笑問道:“柱子兄,聽說你請來了一位神醫,是這位小道長?”

  “陳秀才也聽說了?”

  樵夫撓了撓頭,興奮道,“神醫是小道長的師父!小道長也是小神醫!”

  “玉朗見過陳先生。”

  玉朗已經修仙者,面對明明是凡人的陳秀才,卻像以前面對夫子那般緊張。

  陳秀才本是隨口一問,見樵夫的神色不似作偽,不由暗暗驚奇。

  “哦?拙荊身體一直有些不適,可否勞煩小道長看一看?其他大夫說是暈癥。”

  玉朗猶豫了一下,“可以試一試,如果我治不好,再去請師父。”

  陳秀才大喜,立刻帶著玉朗進入學堂。

  內眷居住在學堂后面。

  從學堂穿過,讀書聲聲聲入耳,童子們端正坐著,手捧書卷,搖頭晃腦。

  多么熟悉的場景,玉朗仿佛看到了夫子,背著手巡視,見誰不專心,便用戒尺敲一記。

  “小道長也在學堂讀過書?”陳秀才觀他的神色,猜出幾分。

  玉朗點點頭,沒有過多解釋,向前走了一陣,又看到一座竹樓。

  陳秀才才名遠播,不僅能教蒙童。

  一些風度翩翩的白衣少年,正在竹樓里談天說地,比詩作畫。

  進入內堂,見到陳夫人。

  陳秀才說明原委,讓陳夫人伸出皓腕,給玉朗搭脈。

  陳夫人看過太多大夫了,早已不報什么希望,但看到玉朗這個小道童,卻是越看越喜歡。

  拜師之后,玉朗的氣質一直潛移默化的變化著,尤其踏入仙途之后,更多了一分靈氣,且眉宇間的那份堅毅仍在。

  “有勞小道長了。”

  面前的陳夫人,面相比師娘年輕多了,聲音卻是一樣的溫柔慈祥。

  再看看和夫子一樣飽學詩書的陳秀才。

  玉朗鼻子一酸,險些落下淚來,毫不猶豫將靈力渡入陳夫人的經脈。

  這位陳夫人因懷胎時生了一場大病,留下了病根,普通的草藥是治不好的,沒有大礙,但拖久了也會損傷元氣。

  耗費自己辛苦修出來的靈力,玉朗卻一點兒也不覺得可惜。

  免得不好解釋,玉朗便取出幾根銀針,裝模作樣在陳夫人頭上的穴位刺了幾下。

  等玉朗回到道觀,太陽已經沉下了西山,天色蒙上黑影。

  大殿里亮著豆大的燈火,傳出靈藥的馨香。

  玉朗有些心虛,躡手躡腳進入正殿,見殿里擺放著一口缸,和一缸熬好的靈藥。

  “進去泡著,”秦桑盤坐在蒲團上,背對著殿門,淡淡道。

  “是!”

  玉朗見師姐依偎在師父身邊,好像睡著了,心中的尷尬消減了幾分,飛快進入藥缸,頓覺全身舒泰。

  他頭靠缸沿,感受著絲絲縷縷的藥力滲入體內,洗精伐髓。

  夜色下,靜謐的道觀里,只有柴火燃燒的噼啪聲。

  “在想什么?”秦桑突然開口,把玉朗嚇了一跳。

  “師…師父,我想在空閑的時候下山讀書,可以嗎?”玉朗像是犯錯的孩子。

  畢竟,誰會修了仙法還想讀凡人寫的書呢?

  “可以。”

  出乎玉朗想象的順利,師父直接允了。

  秦桑微微扭頭,“小五想不想去讀書?”

夢想島中文    叩問仙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