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張弛應該有更多的時間準備,畢竟日軍是舉國動員,甚至還要把戰略重點都轉移到中國,所以這就不僅僅只是要把部隊轉移過去的問題了,還有整個行政機構、以及家屬、重要人物、重要資料、細軟、機器等等,甚至就連天皇也要跟著過去,這都需要嚴密的計劃及精心的準備。
應該說,這時候越遲開打對遠征軍越有利,因為遠征軍已經在抓緊時間生產“飛機飛彈”了,一旦“飛機飛彈”生產到一定的數量有足夠的儲備,另一面制作工廠也越來越多產量越來越大,就有可能形成每天消耗掉的“飛機飛彈”與剛生產出來的“飛機飛彈”等量,這也就意味著遠征軍對朝鮮海峽的封鎖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如果形成這種態勢,那對日軍來說無疑是種殘酷的打擊,到時他們很快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繼續跨越朝鮮海峽轉移戰略重心吧,大量的部隊被殲滅在跨越的過程中,到達對岸的部隊所剩無幾,于是也就發揮不了作用。
放棄跨越吧,那就意味著日軍就只能呆在日本本土等死。
不過戰斗很快就爆發了。
起因是重慶政府已經有所動作…蔣校長被張弛那封電報給嚇得不輕,其實蔣校長也應該緊張,因為蔣校長覺得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是被日軍兩面夾擊而且還有沖繩這么好的一條退路的情況下,基本是不可能死守的。
蔣校長這么想當然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是基于軍事戰略上的判斷,死守東北對遠征軍來說幾乎就沒有什么好處,甚至還可以把通道讓開使日軍與國軍兩虎相斗而遠征軍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其實蔣校長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只要有一絲希望,張弛永遠都不會放棄一寸土地,不為什么,就為那是中國的土地,就為生活在這些土地上的是中國人,就為自己是保家衛國的中國軍人。
蔣校長當然不知道張弛會這么“傻”,所以就迫不及待的集結部隊做出姿態“聲援”東北。
這一方面是希望能切實的減輕南京方向的日軍對“東北”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遠征軍看到勝利的希望不放棄東北。
而且蔣校長的這姿態做得也有點大,幾天之內就集結了三十萬部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史迪威訓練的美械師。
要知道日軍在戰場上可是吃夠了美械師的苦頭,雖然他們也知道蔣校長手里的美械師跟遠征軍這些美械師在裝備、素質上無法同日而語,但與遠征軍打了這么場仗而且還是屢戰屢敗…心里陰影都被打出來了,于是一聽另一頭又出現幾十萬的美械師,馬上就急了。
再加上朝鮮交通又不是很便利,梅津美治郎擔心再這么下去的話,只怕日軍主力還沒進入東北,南京方向的日軍都已經被擊潰了。
于是二話不說,梅津美治郎當即下令馬上展開行動,至于還沒做好準備的單位,就在其它部隊橫渡海峽時繼續準備、集結。
應該說,梅津美治郎還是制定了一個詳細且又自認為穩妥的橫渡海峽的計劃…日本人心思謹慎,如果他們都自認為“穩妥”了,那基本就是萬無一失的意思。
從某種程度來說,橫渡計劃的確“萬無一失”。
這主要是因為朝鮮海峽長300公里,寬180公里。
長300公里,而且在這段300公里的范圍內還有五個港口…這就意味著日軍有很多航線可以選擇。
寬180公里,就意味著日軍可以短時間橫渡…即便是速度為10節的漁船,也只需要10小時就可以到達朝鮮,對于速度更快的比如20節的商船,一晚上可以一個來回。
除此之外,梅津美治郎還在朝鮮海峽兩側的入口安排了大量的戰機以防美軍戰機轟炸,這其中就包括“月光”夜間戰斗機。
其實,梅津美治郎并不認為美軍有能力在夜間對他的橫渡部隊實施轟炸。
原因是這樣的轟炸可不比陸上的哪個工廠或是城鎮:工廠或是城鎮是固定的,美軍可以在白天做好偵察并計算好坐標,等晚上再出動b29轟炸。
而且美軍在夜間使用b29轟炸還必須使用這樣的方法:幾架b29冒著被日軍擊落的風險低空飛行…只有低空飛行才有辦法準確的識別目標,識別目標后投下燃燒彈,也就是之前所說的,用燃燒彈炸出一個大大的“x”字,然后其它在高空飛行的b29再以這個“x”字為目標展開轟炸。
對于固定目標都要如此,而橫渡部隊則是不斷變換位置的,同時海水還是會流動的,根本就無法打上一個“x”然后展開轟炸。
所以,梅津美治郎相信,即使美軍派出b29機群轟炸,只怕也無法起到什么效果。
美軍轟炸機起不到效果,軍艦又因為水雷的阻攔無法進入朝鮮海峽,那么那些美國鬼畜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把部隊一點一點的運過朝鮮海峽了。
想到這里梅津美治郎不由咬了咬牙,暗道:這些可恨的美國人和中國人,他們占著海空優勢想要把日本困死在本土里…休想!
只要自己的部隊跨越海峽踏上東亞大陸,美國鬼畜的軍艦和戰機就無法封鎖自己了,到時他們就必須得真刀真槍的跟日軍作戰,那時,就讓他們見識見識日本軍隊的武士道精神吧!
想到這里,梅津美治郎不由自主的走到了指揮部的窗戶旁,無比留戀的看著外面被美軍轟炸機炸得一塌糊涂的房舍…它們雖然已經不成樣子,但畢竟還是日本,是自己祖國,自己成長的地方。
而現在,包括自己在內的絕大數日本軍人,卻被逼迫著要離開這片土地…
但愿,當自己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中國的時候,美國人就不再轟炸了吧!繼續轟炸已沒有意義了不是嗎?一定會這樣的!
這也是梅津美治郎決心轉移戰略重心的原因之一,只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事情不會像他想的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