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前!”張弛舉著喇叭毫不客氣的對53軍的官兵們說道:“就是你們!把東北拱手讓給日本人,你們讓超過1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超過四千萬的東北百姓…在日本人的統治下生活了十二年,看看你們干的好事!”
說著張弛就把目光轉向了火車站四周。
火車站正處于若松町,只要放眼一望,左側就是大片簡陋的勞工房舍,右側就是一座挨著一座密密麻麻的工廠。
“睜開眼睛好好看看!”張弛對那些東北兵叫道:“因為這里,就是你們的父老鄉親受日本人剝削、奴役甚至屠殺的地方,他們中甚至就有你們的親人…看看你們都干了些什么?!”
沒有一個人敢回答,53軍的官兵們靜靜地站著,任憑火車釋放出來的煙霧燎繞在他們周圍,接著再漸漸散去。
過了好一會兒,張弛又繼續說道:“現在,沈陽又被我們拿回來了!不是你們打的…我原本并沒有打算讓你們駐守沈陽,因為我擔心,當日本人回來的時候你們會再一次不戰而逃!”
“但是…”說到這里張弛頓了下,語氣放緩道:“沈陽老百姓還是希望你們回來,他們還是相信你們,在我們打進沈陽時,知道他們問什么嗎?他們問我們是不是張少帥的部隊,是不是張少帥的兵!”
“你們對得起他們嗎?你們對得起他們嗎?!”
官兵們一個個慚愧的低下了頭,甚至都有人在偷偷的抹著眼淚。
做為一名東北兵,又有哪個沒在東北留下親戚朋友,又有哪個沒有親人死在日本人的屠刀下。
身為一名軍人,他們很清楚軍人的職責就是保家衛國,但他們卻把自己的家人丟給了敵人…雖然這是有原因的,但戰場沒有原因可講,戰場只講事實和結果。
見已經把官兵們逼得差不多了,張弛就繼續說道:“今天,我只問一個問題,我能不能放心的把沈陽交到你們手上?!”
官兵們紛紛抬起頭來,接著就七嘴八舌的回答道:
“師座放心,我們一定守住沈陽!”
“就算死也要跟沈陽一起死!不能再對不起沈陽的父老鄉親了!”
“我們已經把沈陽丟一回了,不能再丟第二回!”
張弛不由暗暗點頭,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相比起那種有如作秀式的整齊劃一的回答,張弛更愿意相信官兵們這種回答,因為前者只是一種氣勢,后者則是真情流露。
“你們聽著!”張弛最后撂下了一句話:“如果你們再一次把沈陽給丟了,不需要日本人取你們的命,我張弛就不會放過你們!”
在張弛說這句話的時候,53軍上下都感覺到了張弛話語中的殺氣,甚至還有許多人覺得張弛現在就恨不得殺了他們…所以,沒人會認為張弛是在開玩笑。
當然,如果說把沈陽留給53軍一個軍防守那也不現實的,畢竟沈陽是面對中國方向數十萬日軍主力的主要城市,而53軍一個軍不過三萬人。
于是張弛接著就在沈陽做了一系列的布置,這些布置包括從硫磺島調來的戰斗機、轟炸機、運輸機…這些戰機進駐沈陽機場一方面可以協助沈陽的防御,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下一步針對滿州國的首都也就是長春(新京)的閃電戰提供空中支援。
同時,大量的戰略物資比如坦克、火炮、彈藥等,由鐵路源源不斷的運往沈陽,這其中也包括用于武裝百姓的春田步槍。
其實更多的時候,中國遠征軍武裝百姓的步槍還是使用日軍的三八大蓋,原因不僅是中國百姓對三八大蓋比較熟悉且偽滿州國可以輕易獲取,更是因為在沈陽繳獲了幾個兵工廠…這幾個兵工廠就在鐵西工業地,而且日軍為了能夠快速的為前線提供足夠的武器和彈藥,還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生產體系,比如附近就有生產鋼、銅、火藥等這些子彈必須的原料廠。
勞動力那就不用說了…以前也全都是中國勞工在干,此時的他們早已駕輕就熟了。
區別只是,以前的他們是在刺刀的逼迫下心不甘情不愿的生產,現在卻是在知道這些步槍、子彈是用來打日本人后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來生產,所以生產效率反而會提高很多。
可以想像,這在相當程度上減輕了中國遠征軍的后勤壓力…原本用于運輸子彈和步槍的運力就可以用來運送其它更重要的裝備了。
至于春田式步槍,也不能說沒用。
張弛把百姓武裝分成了兩類:
一類是在中國遠征軍的指揮下作戰的,比如投降的偽軍,還有由中國遠征軍武裝并派出人員訓練、指揮、領導的素質過得去的民兵組織,他們將在戰場上分擔一定的作戰任務。
這類武裝裝備的當然就是三八大蓋,這也符合他們的作戰習慣。
另一類,就是用于協助中國遠征軍保護、保障后勤補給的。
比如守衛從旅順到沈陽的公路、鐵路,再比如守衛沿途火車站,以及維持城內的治安等等。
這類百姓武裝,他們更多的時候與中國遠征軍混在一起,很多時候還需要協同,如果使用三八大蓋的話就會出現補給混亂的情況,于是就統一裝備子彈與步槍能通用的春田式步槍。
接著就是對百姓及武裝登記造冊的問題,打開從日軍那繳獲的糧倉發放糧食的問題,訓練問題,宣傳教育反洗腦的問題…
這時張弛才深深感到“攻城容易守城難”這話的深意…攻下一座城純粹就是一場軍事行動,但要守住一座城,那除了軍事行動外還有方方面面的東西,比如政治、民生、經濟等等。
不過張弛對此卻有信心,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百姓都是中國人,在日本人高壓統治十幾年的中國人…中國遠征軍就算做得再不堪,也要比日本人的奴役統治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