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給呂布送信的人,辰覺得公祐先生去便好了。”林辰伸出一根手指頭。
“好。”劉備點頭記下。
“第二,憲和先生回來之后,主公便要派他帶上數十護衛迅速前往襄陽,囑咐他若是張濟已經到了南陽…”
說到這里時,林辰微微頓了頓,這才繼續道:“便讓他開始散播賈詡曾經在關中時,曾對李郭二人言: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征天下,若不濟,走未后也。
此人一言可亂關中,其智恍若天神一般,若是這等智慧…”
“咳!”
林辰正在給賈詡挖坑,劉備尷尬地咳嗽了一聲:“待憲和回來再說吧,我記不住那么許多…”
“…”
林辰一想倒也是,便沒有多計較,而是直接開始說第三:“這第三嘛,自然是要譴一人帶上金銀珠寶前去面見陛下,同時讓此人稟明陛下,吾等要眼見揚州之地山賊甚多,有些乃至攻城略地,因而為天下計,主公譴大兵而討之。”
“等一下!”
劉備正在寫信,聽到這句話后,腦子里嗡的一下,回過神來忙叫停道:“子源的意思是,我們要去揚州?可開始時,我們不是說好了要去南陽嗎?
而且,若是去江東的話,此時怕是有些晚了,之前吾便聽說,那孫破虜之子孫策,已在揚州之地打開了局面,更是借助其友周瑜之父周尚的名聲,集兵力數萬,而今…”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可意思卻已經表明了。
想去揚州?
可以啊!
如果是去年,他帶上幾千兵馬就敢去,或許還真能站穩腳跟。
但現在,去揚州跟孫策死磕,簡直就是在消耗自身的實力。
“辰自然知道,否則辰便不是勸主公前去南陽了,畢竟揚州再怎么樣,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林辰說到這里,指了指壽春方向:“最關鍵的是,這位正在肆意搜刮百姓,百姓吃不飽飯,也只能是渡江而過了。
如此一來,揚州的人口便會有一段時間的增加,而有句話說的好,有人才有一切。
揚州人口一旦充盈了,將來未必不可成就大事。”
聽著林辰的講述,劉備滿臉都成了苦瓜相。
之前他還沒想到這些,尤其是人口之說,可他好歹經歷了這么多年東奔西走,有些道理自然早就無師自通了。
可正是因此,他瞬間就從林辰的話中判斷出了未來揚州的機遇。
不過。
很可惜的是,他錯過了機會。
去年或許還好,今年去和孫策死磕,大概率就真的死了。
畢竟,孫策背后還有袁術支持呢,雖然他倆已經面和心不和了,尤其是在袁術任命了堂弟袁胤為丹陽太守之后。
傻子都能看得明白,袁術這是要摘桃子了。
可就算是這樣,孫策也不會反,同時要是有人搞他的話,袁術一定會背刺。
這些東西,劉備還是能看得清楚的。
所以,他也只是稍微在心中暗道了一聲可惜,便把目光再度落在了林辰身上。
“主公是想問,既然不是要去江東和孫策爭奪根基之地,又為何要去揚州?”
見后者點頭后,林辰稍稍壓低了嗓門:“因為,辰想助主公建立一支鐵軍。”
“主公且思,若吾等帶八千人一路攻城略地過揚州,最終到達南陽,屆時主公手中這八千人還是普普通通的八千人嗎?”
覺得劉備大概會問為什么是八千人,林辰又加了一句:“八千人是遠征鍛鐵軍最多的數字了,再多的話,便不會那么靈活了。”
如果我的特殊能力是中級或者高級的話,八千和幾萬其實也沒多大區別。
林辰心中暗道了一聲可惜。
“…”
劉備張了張嘴,最終似乎想通了一樣,滿臉肅容道:“子源都既然這么說了,想來是心中已有了把握,吾便不多問了。”
其實他有很多話想問,想說。
比如,攻城略地真就那么簡單?
再比如,遇到大兵之后該如何應對?
對方難道不會追?
這又不是演武訓卒(古時軍事演習),哪里能隨隨便便就看穿全局?
不過這些話,劉備都壓在了心底。
他既然信了林辰一次,就愿意去相信第二次。
反正最差也就是帶著數百親兵進南陽而已,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關鍵點也不在此。
最關鍵的是,林辰這種有大局觀的籌畫士愿意跟隨。
多年的苦難經歷讓劉備認識到,沒有一個像是林辰這樣的人在身邊,那是真不行。
干什么什么不行。
沒有遠大的戰略目標、中段的籌劃目標、短期的行動目標…
跟無頭飛蟲又有何什么區別?
再這么飛下去,就算再飛幾十年,恐怕也很難實現匡扶漢室的愿望。
傍晚時分,紅霞漫天。
宿主:林辰以下:略 “怎么還是沒有自由點數?這沒有道理啊!”
望著自己面板上絲毫沒有發生變化的數據,林辰摸著下巴喃喃自語:“難道是因為劉備雖然已經盡數答應了我的建議,但卻幾乎一條都沒有去真正開展?”
在他看來,也就只有這么一個原因了。
幸好的是,此時簡雍已經回來了,他可以讓劉備正式下達開展計劃的命令了。
“憲和先生…”
看著走來的林辰,簡雍連忙擺了擺手:“子源莫要這么叫,你我互稱表字即可。”
“好,那憲和我們一會兒再聊。”
林辰說著話,走到即將要去檢視關羽帶來的兵馬的劉備身旁壓低嗓門道:“主公,可以下令了。”
他可不會等到關羽回來再說,更不會等到士卒們都看向他們時再說話。
小說里面,很多牛哄哄的穿越謀士,都非常的流弊。
流弊在什么地方呢?
在林辰看來,他們流弊的地方在于,敢當著士卒的面,勸諫主君某些事。
古往今來哪一個謀士這么干過啊?
張良號稱謀圣,他這么干過嗎?他敢這么干嗎?
看看史記、漢書、后漢書、資治通鑒…
試問…哪一部史學界通認的作品中,那些謀士在軍卒的面前跟主將討論了?
其實打個簡單的比方。
比如說,此時林辰當著軍卒的面對劉備解釋計劃、闡述想法,那劉備這個主君到底是答應還是不答應呢?
答應吧,從此之后軍卒當中就會流傳,我們有兩個人可以下命令,另外一個是他林子源…
不答應吧,好像挺不給他林辰面子的,同時還會讓下面的人看笑話。
這就很難辦了。
并不是說這么做了之后,劉備就會因此對林辰產生忌憚了。
他真要是能產生忌憚,那他就不配叫劉玄德了。
主要是不能這么做。
問題的關鍵在于,軍隊里面只能有一個聲音!
各種計劃、各種規劃、各種規則…反正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事前進行籌劃。
不過,當著軍卒的面時,卻永遠都只能有一個聲音。
這個聲音可以是劉備,也可以是他林辰,可以是關羽,可以是張飛,可以是簡雍,可以是…
這個聲音可以是任何人,但絕不能是兩者同時開口。
否則就容易出亂子了。
畢竟,小說終歸只是小說。
現實當中,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軍隊里都只能有一個人開口發言,而且還要是威風凜凜的,不能表現絲毫的左右搖擺。
只有如此,才能奠定主將的威嚴。
否則的話,今天不會生亂,明天也必然會出大事。
因為軍卒們可能會覺得,他XXX還他媽不如我呢,將軍既然聽他XXX的,為什么不能聽我的?
這就容易出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