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要的就是沒用?”
張居正的書房中,萬歷在心里將這話反復咀嚼,還是沒弄懂他的老師為何會推崇八股文。
考一樣的東西,完全可以重策論而輕八股,種公文寫作的文體,它的弊端誰都能看得見——對內容與各式限制得太嚴了。
這一點上,萬歷看來八股文遠遠比不上策論能旁征博引、氣勢磅礴。
“陛下可知道,這科舉有童試、有院試、有鄉試、有會試、有殿試,俱考八股文,層層選拔最終送到京師的人才,得到殿試策問的機會,陛下所推崇之策論,其實亦不過是比紙上談兵稍稍好些。”
“所有考試,它的目的是選拔人才,但并未專為人才設立,包括殿試在內都只是一個門檻,大明有太多子民,誰不覺得自己乃人中翹楚,理應有一番富貴功名?陛下一直所做之改革,不也更關注下層百姓,讓他們吃飽穿暖、有機會讀書識字、不論出海還是在國內,都有機會改變命運么?”
張居正笑了,拱起手道:“臣所言八股文之無用,正無用在此,它與治國政策、時事無關,考的是學子對四書五經的理解,不準個人發揮…臣跟陛下講個近來見聞吧,陛下也知道,臣自入京為官,就有個習慣。”
“每年有外官或京外學子進京,臣便請以酒食招待,問詢各地發生的時事,以此來增進自身閱歷,今年臣認識一福建的進士,他叫葉向高,請他吃飯時臣聽說了這樣一件事。”
張居正娓娓道來,對皇帝說道:“陛下改革小學初見成效,在葉向高進京路上的淮安府,當地教授引領學子觀看南洋蒸汽兵船,甚至向都督呼良朋請求登船一觀,礙于軍法,都督不可讓其登船,又憐其苦心教學之意,便親自上岸接連兩日為整個淮安府二百余孩童學子教授蒸機、兵船之事。”
“這是好事,帝國有都督如此、教授如此、學子如此,天大之幸事。”
萬歷聽著也尤為振奮,接連頷首道:“這些學子長成之后,必有一番作為。”
“是,他們必有一番作為,但陛下可曾想過,這是淮安府,運河樞紐,生長在這的孩童,他們的先生只要有心,總有機會請求過往兵船登船一觀,假使呼都督不同意;將來也有王都督、李都督、張都督同意,這些孩童總能得到這樣的機會。”
“他們的閱歷增長,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如陛下以子民對蒸機之理解取士,他們對朝廷是有用之人,他們必可深得圣眷——邊鄙之地的學子呢?他們一生、他們的老師一生都沒機會看見蒸汽兵船,他們不知道那是何物,鄉野之地一生一世連船都沒見過,他們怎么辦?”
“朝廷為何要以八股取士?蓋因八股僅考四書五經及朱子校注,帝國能讓任何一個鄉野社學有能力弄到一套四書五經、有能力得到所有朱子校注,讀了四書五經的人就都能治世?臣以為并非如此,學了朱子校注的士子便都能以圣人之道要求自己,忠孝仁義?臣同樣以為并非如此。”
“但它不管學子出身、閱歷、見識,它公平。”
“別管是京師的學子、松江的學子、金州衛的學子還是清遠衛的學子,不問出身、不問富貴貧賤、甚至連聰明愚鈍都不重要,只要他肯讀書肯學習,全書六十余萬,合校注百余萬字,死記硬背一樣能考取個舉人公光宗耀祖。”
“八股,就是把出身、閱歷、見識、財富,統統殺死的利刃,如篦子刷出所有想走仕途的人,選出童生、生員,保個衣食無憂,讓他們有機會去增進閱歷、增長見識,人們都以為考完科舉就結束了,其實只有朝廷才知道,考完科舉,真正的科舉才開始。”
“有出身有閱歷的人,科舉對他們而言并非難事;沒出身沒閱歷的人,依靠努力也能考取,所有人被給予相近的機會與可能,陳帥說過一個詞叫上升空間,這就是一條給所有人上升空間的路。”
“八股文不是目的,臣當然希望陛下能找到比八股文更合適的取士方法,但八股文是手段,在陛下找到之前——八股文是最好的手段。”
萬歷被驚呆了,他說不出話來。
他還在回想張居正先前提到的事,那個南方進士葉向高,他在殿試時好像也見過有點印象,那些葉向高所見所聞中淮安府的幸運兒,他們長大一定會有所作為,但其他地方的小孩長大就不配有所作為了嗎?
張居正的話如同醍醐灌頂,萬歷突然明白,科舉的意義不在于選拔人才,而是給天下人一個成為人才的機會。
“老師的意思,學生明白了,科舉之所以用八股取士,正因八股這種考試形式僵化,才用它來約定框架遴選人才,否則一旦準學子自行發揮,朝廷自然能取得人才,但更多原本有機會成為人才的人卻因出身限制,沒機會學習更沒機會得朝廷重用。”
張居正拱拱手:“陛下聰慧。”
“說起來,這也只是取舍而已。”
張居正無奈地嘆了口氣,道:“天下總會有世家,三代行醫,是醫學世家;三代為將則成將門、三代從政則為門閥;一旦世家興起,則帝國奄奄一息,垂垂老矣,肌理僵化,上下隔閡。”
“世間朋黨林立,關系錯綜復雜,到那時候帝王信大臣,大臣專權;信外戚,外戚干政;信宦官,宦官亂國,信…”
張居正沒接著說出信宗室則清君側,話鋒一轉道:“重文輕武,連年敗仗;重武輕文,藩鎮割據。”
“科舉也不能阻攔世家,但能從天下庶民中最優者在考試中、在任職中競爭,其實對陛下來說,不論如何都能找得到人才,世勛世祿的官員子嗣也會有人才,一切都只是取舍與平衡。”
取舍與平衡。
萬歷緩緩頷首,緊跟著問道:“那老師為何不在學生要兼并鄉學時提出這些?”
“臣并不認為兼并鄉學、在原有四書五經之上增加數理醫諸科是壞事,只要像樣,想出一種考試方法,確保考題皆在所有學子所學當中即可,先讓所有人成為人才,再從人才中遴選誰將為帝國所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