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伊藤博文沉迷于女人的世界以求麻醉自己,暫時忘卻現實的痛苦時,柳原前光也在經歷著類似的煎熬。
“林君,這次和談,您能做出這樣的讓步,日本每一個人都受到您的恩惠!真是非常感謝您!”柳原前光說著,向林逸青深深的一躬。
“柳原君不必感謝我,此次減免兵費,乃是皇太后皇上仁慈,念及日本生民之艱,故爾僅索二百萬鎊之款。我只不過是仰承皇太后皇上旨意而已。”林逸青笑了笑,拿過茶壺,給柳原前光面前的茶碗斟滿。
柳原前光聞言,有如乾國大臣一般,面向紫禁城的方向,深深一躬,以示敬意。
“其實,柳原君,你還應該感謝一些人。”林逸青微笑著看著柳原前光的動作,“沒有他們,減款一事便不得成。”
“噢?林君說的是哪些人?”柳原前光好奇的問道。
“是清流言官啊,柳原君。”林逸青笑道,“我有時候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全都讓你給私下收買了,要不然,怎么能這么向著日本說話呢?”
聽到林逸青的回答,柳原前光的心里咯噔了一下。
乾國的言官,他確實是沒少收買…
難道是林逸青發現了什么?
想到林逸青手下的那幫無孔不入的忍者,柳原前光竟然打了一個冷戰。
“林君真會開玩笑。”
“其實收買了也不要緊,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林逸青笑道,“不過,那些沒有拿你們的錢,卻也拼命幫著你們搖旗吶喊的,我是真的搞不懂了。”
柳原前光明白了林逸青的意思,懸著的心放了下來。他定了定神,說道:“此類事情,古已有之,不絕于史。林君不必耿耿于懷。”
柳原前光說的“古已有之,不絕于史”的事情,便是中原王朝千年外交史上的一種特殊現象,無論是古是今,至少有如下幾個共同特點:在心態問題上,一直處于心理上的優越高位,以“上邦大國”的心態君臨天下;在名實問題上,重虛名,喜高調,脫離實際,不接地氣;在和戰問題上,一味主戰,誰主張和,誰就是賣國;在對外交往問題上,一味主張強硬,遇有談判,不顧自身實力和對方訴求,漫天要價,獅子大開口,視任何妥協為軟弱;在人際關系上,自以為高人一等,標榜愛國,憑個人好惡劃線,誰不與其站在一邊,誰就是賣國賊;在思想方法上,超越實際,極端偏激,唯我正確,有濃厚的“左”的色彩。
自梥以來,產生了一種新的國民心態——清流心態,深刻影響了中原王朝外交的走向。清流心態在朝廷和社會的代表人物被人們目為清流派。禁煙戰爭爆發前,曾伯函在回答其恩師、軍機大臣穆璋額提問時就說:“自南梥以來,君子好詆和局,以主戰博愛國美名之風興起,而控御夷狄之道絕于天下者五百年矣。”后來,曾伯函在給李紹泉的信中又說:“自梥以來,君子好痛詆和局,而輕言戰爭,至今清議未改此態。”
為什么梥代會產生清流心態,為什么“清流”現象在中國外交史上千年不絕呢?
首先是對梥朝重文輕武、主和厭戰政策反思和反彈的結果。作為世界經濟大國的梥朝不等于安全大國,“靖康之難”后,國民心態發生變化,作為對朝廷重文輕武、主和厭戰政策的反思和反彈,男人被要求寧戰不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清流心態由此產生。在風波亭冤案發生后,一些人又將主和與賣國投降畫等號,令清流心態進一步加劇。
其次是中原王朝從興盛到衰落的歷史趨勢的產物。西方列強用炮火轟開中原王朝封閉的大門后,一個個不平等條約令不少夏族士大夫痛心疾首。“清流”們不乏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和護國之勇,然而缺乏謀國之智。“清流”心態產生的心理基礎是對國家遭受外來侵略的憤恨,是一雪恥辱的渴望,是早日實現富國強兵的滿腔熱情,但這種憤恨、渴望和熱情是以激情為依托,以道義為訴求,而非以理性為依托,以實力為訴求。
第三是夷夏之“防”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的影響。夷夏之“防”理論是中原王朝古代主張嚴格民族界限、尊崇中夏、鄙薄其它民族的理論。具體表現為對異族人保持警覺、防備,還有禁止與外族通婚等;禁止我方先進文化傳入外族,也警惕外族不良風俗對我方的影響干擾。在中土,嚴夷夏之防的觀念出現得很早,它注重強調夷夏之間的文化對立,強調中原文化的絕對主體地位。夷夏之論有大族沙文主義與民族歧視傾向。具有清流心態者同時具有極強的文化自尊心,政治上趨于傳統保守,骨子里拒斥西方文化,習慣于居高臨下地看待中外關系。
第四是中原傳統文化中缺乏妥協文化。沒有妥協就沒有外交。長期以來,人們把“妥協”作為一個貶義詞來對待,甚至把“妥協”和“投降”相提并論。妥協文化的缺失導致中土缺乏談判的文化,導致外交上難免出現走極端的現象。外交本要協調多方面利益關系,平衡各種利益矛盾,這就必然有妥協。妥協太多地體現在外交中,它是一種外交藝術,是以暫時或局部的讓步來換取雙贏,來保障長遠的利益。林義哲曾說:“辦外交,要會爭,也要會讓。當爭的時候必爭,當讓的時候也必讓。只爭不讓,那就是下命令,強迫對方接受我的命令。”而“清流”們在外交上主張強硬手段,反對任何妥協,遇到中外沖突即強烈主戰,喜歡唱高調,在愛國(現下名之為“為了社稷”)的口號下,常常把主戰等同于愛國,把主和等同于賣國,將必要的妥協和無原則的退讓混為一談,打不下去不得不談判時,對將軍們在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則希望外交家們在談判桌上能拿到,否則談判之人很容易被批為“賣國”。以晚眀為例,直到亡國的最后時刻,崇正皇帝才意識到“策遼事者,不宜戰而宜和也”。可惜這只能是后知后覺,已于事無補。當時眀廷上下缺乏議和的環境與氣氛,明朝始終未給議和創造必要的條件,主持議和者包括皇帝在內從未展開有關議和大政方針的討論,糾正以至批駁一些模糊認識及錯誤論調,以統一朝臣的思想,因而始終未能形成議和應有的氣氛。相反,傳統的所謂上朝大國不可冒犯的傳統觀念始終占據上風。主持議和的人無一不身負惡名:兵部尚書袁重桓終以“謀款通敵”之罪被磔,支持袁重桓的閣臣錢隆西也以“密謀主款”之罪長戍不赦。楊思昌主持議和,弄得舉朝嘩然,群起而攻之。而陳新加與清議和事暴露后立遭殺身之禍。這種攻擊、反對議和的聲浪經久不衰,形成了一種強大的輿論壓力。在這種壓力下任何正確的議和主張都難以暢行。林義哲亦以為乾國的事情難辦,尤其外交難辦,原因就在于人們拒絕妥協,喜歡清談者太多,老是獅子大開口。他曾說:“國朝的外交,從天津教案以來,我所經手者甚多,所犯的毛病,就是大家亂要價錢,不愿意吃明虧,結果吃暗虧;不愿意吃小虧,結果吃大虧。”又說:“士民組織起來大游行或組成請愿團對談判諸大臣施加壓力,常常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第五是清談誤國歷史遺風的影響。清談的興起,大抵由于東瀚末年黨錮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殘與壓迫,一變其具體評議朝廷人物任用的當否,即所謂清議,而為抽象玄理的討論。啟自郭太,成于阮機。有人曾說:“清談誤國是西縉滅亡的原因之一。”西縉滅亡了,清談誤國之風并沒有隨之消亡。眀朝亡國同清談誤國之風亦分不開。崇正皇帝死后不久,渤海攝政王阿莫拉給南眀的史克發寫信,痛斥晚眀的清談誤國之風:“晚近士大夫,好高樹名義,而不顧國家之急,每有大事,輒同筑舍。昔梥人議論未定,兵已渡河,可為殷鑒。”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你們眀朝的大臣根本不考慮國家利益,就喜歡唱高調、講大話,哪怕火燒眉毛了,還慢條斯理地窮白話,作個決定比蓋棟樓還慢。當年北梥研究對策還沒散會,金軍就渡過黃河了,你們咋就不長記性呢?
而現在,“清流”現象的產生還同狹隘民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的影響有關。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百年來在中土不容小覷,而就全世界來看,民族主義業已成為極有影響力的因素。狹隘民族主義、極端民族主義者都是以愛國主義的面目出現,具有極大的迷惑性,帶有絕對的不可置疑性。他們骨子里認為本民族利益天然高于一切,從而使“愛國主義”在一些時候、一些地方變成盲目的、狂熱的情感,有時甚至演變成了“害國主義”鬧劇、悲劇!
這一次林逸青主持對日談判,原本打算借乾國法理占上風,軍事實力也占有優勢的機會,狠狠敲日本一下,榨一大筆款子出來,讓日本十年翻不過身來,但沒想到國內的清流健將們卻紛紛彈劾林逸青“勒日過重”,“索款過巨”,失了泱泱大國的體面,“使列國視中朝有如市井之嗜利商賈”,堅決要求朝廷追究林逸青的責任。
更為荒唐的是,一些清流言官們在這個時候開始裝起了大方,竟然要求朝廷放棄對日索賠!
監察御史查筱蔭就上書朝廷說:“以中土之大,區區百萬銀之兵費,視之直輕如秋毫,了不介意,或竟將此款免去,不索日本,亦足示中朝之恩威,在德而不在兵,足令日本羞其所為而滅其驕氣也。”
由于清流言官們的強烈反對,清議洶洶之下,兩宮皇太后不得不做出姿態,指示林逸青將原來的索賠金額500萬英鎊減少至300萬英鎊,后來又減少到了200萬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