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連哈爾西都被我們抓到了。”
爽朗的笑聲在措森大總參謀部內回蕩著,剛剛得到了最后確認的戰果報告——擊沉美國海軍擁有的全部九艘超級戰列艦——的赫斯曼已經情不自禁大笑了起來。
現在大西洋加勒比戰場上的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德國的優勢完全得到了確立。這種優勢并不完全體現在歐共體聯合艦隊擁有的主力艦數量和質量上,而是建立在一種美國根本沒有的劃時代的武器導彈上面的。
美國九艘超級戰列艦在面對德國的2艘導彈艦時,根本就沒有一點反抗的能力,在短短的幾分鐘內,4條強大的依阿華級戰列艦中的3條就基本癱瘓,還有1條更是被當場擊沉!
這種優勢已經不是美國人能依靠數量進行彌補的了,現在的情況就像是船堅炮利的西方殖民者在吊打某個衰弱的東方古老國家,只需要投入很少量的兵力,就能通過技術上的劃時代的領先,征服或擊敗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的古老大國。
面對德國人的反艦導彈,美國人的戰列艦、巡洋艦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就像用大砍刀去對抗毛瑟步槍一樣。
而且德國現在擁有的還不僅僅是用于反艦的遙控制導飛彈,德國還擁有可以用于攻擊地面目標的導彈。剛剛攻擊了特立尼達島上的西班牙港的導彈就是4枚從凱塞林級航母“安東尼.福克”號和“馬克斯”號上發射的V1B型飛航導彈。
是的,導彈不僅被裝上了戰列艦和重巡洋艦,而且還被裝上了航空母艦!
當然了,并不是所有的歐共體聯合艦隊的航母上都安裝上了導彈,只有少量的“凱塞林”級航母上安裝了導彈發射架。
而且這些“凱塞林”級航母上安裝的導彈也不是昂貴的“死神”系列的遙控制導飛彈,而是廉價的V1B飛彈。這種飛彈是由大眾汽車公司生產的,“V”代表的不是復仇,而“Volks”(國民、大眾)的第一個字母。
就和大眾汽車公司生產的便宜貨汽車一樣,V1B飛彈也是一款便宜貨飛彈。使用的發動機不是渦輪噴氣發動機(死神1使用的發動機)或是火箭發動機(死神2使用的發動機),而是成本低廉結構簡單的脈沖式噴氣發動機,而且還可以使用低標號的汽油作為燃料。
另外,V1B飛彈使用的導航系統也非常簡單,不是電視遙控制導,更不是雷達制導,而是依靠陀螺儀、磁性羅盤和氣壓高度器控制導彈飛行。
當然了,便宜無好貨的道理也適用于黑科技的飛彈。便宜的V1B飛彈存在著航速較慢(巡航速度644公里/小時)、可靠性較差(經常會飛著飛著掉下來)、導航精度不足、發射時推力不足等一系列的不足之處。
因此這種武器不能用于精確打擊,而且也不能用轟炸機攜帶(容易出事故),戰術價值并不是很高,只是一種價格低廉的戰略威懾性武器。
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德國軍方都看不上V1飛彈,沒有大量采購和裝備,直到對美國本土的作戰被提上議事日程后,才開始重視V1導彈。還開發出了增大了射程的艦載版V1,就是擁有500公里射程的V1B型巡航導彈。
由于V1B巡航導彈的推力不足,不能依靠自身的脈沖噴氣發動機進行發射,只能用彈射器進行彈射。而戰列艦和巡洋艦上用來彈射Ar196水上飛機的火藥彈射器功率不足,對于V1B飛彈而言也不夠安全。所以V1B就被裝上了航母,利用航母上的液壓彈射器發射。
原本屬于第5艦隊,暫時被劃入第30特遣艦隊的“安東尼.福克”號航母和“馬克斯”號航母上就安裝了可以用來彈射V1B巡航導彈的彈射器。而且還在機庫里面存放了上百枚V1B導彈,隨時都可以實彈試射。
在百慕大群島戰役的大局以定之后,赫斯曼就下令讓“安東尼.福克”號航母和“馬克斯”號航母向西班牙港發射幾十枚V1B導彈。
“報告,潛艇司令部剛剛打來電話,他們的U2519號潛艇在圭亞那時間今天中午12點左右,觀察到西班牙港發生了幾次中等強度的爆炸。”
這時,赫斯曼的一名副官帶來V1B導彈命中目標的消息。
“這又是一個好消息!”赫斯曼拍了拍手說,“我們現在不僅有了稱霸大西洋的反艦導彈,而且還有了可以用來攻擊美國本土的飛航導彈和彈道導彈。
現在留給美國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彈道導彈?”哈爾德似乎聽出了些什么,“帝國元帥,是不是要把A7火箭也裝上航母?”
A7火箭是沃納.馮.布勞恩博士領導的火箭研究項目的最新成果,是1942年研發成功的A4火箭的改進型。火箭的起飛重量達到近20噸、最大飛行高度達到了10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超過了5馬赫。
根據布勞恩博士的報告,A7火箭如果安裝一枚2.5噸左右的彈頭,可以獲得最大400公里的射程!
而44年6月在阿爾及利亞沙漠中試爆的海森堡裝置的重量則是4.5噸。兩種之間雖然還有2噸的差距,但是這個差距并不能彌補的。因為海森堡裝置僅僅是原子彈的開始,設計非常原始,而且為了保證爆炸成功在各個方面都留足了安全系數,因此增加許多不必要的重量。
如果能舍得幾十個公斤钚239進行核試驗,在45年把核彈重量減輕到4噸以下甚至3噸都是有可能的。而A7火箭也有繼續改進的空間,在45年拿出可以裝載3噸以上彈頭的彈道導彈也是完全可能的。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給A7或是A8彈道導彈找個合適的發射平臺了。
因為射程只有400公里,陸基發射是打不著美帝的,所以只能從海上發射。
而可以作為海基發射平臺的…在1944年肯定不是潛艇了。A7是個液體火箭,發射前需要很長時間進行準備,光是進行坐標測定和發射平臺準備就得幾個小時。另外,加注燃料也需要15分鐘的時間。而且作為發射燃料的是酒氧和過氧化氫都是高危化學品,放在空間狹小的潛艇里面實在太危險。
因此潛艇不考慮,輕巡和驅逐艦這種艦艇上空間也不夠大,同樣不能考慮。而重巡和戰列艦上的空間倒是足夠,可是要用重巡、戰列艦搭載彈道導彈需要進行大改,麻煩的很。
所以大型裝甲航母就是最佳的選擇了,一來航母上空間夠大,擺得開彈道導彈;二來裝甲航母有裝甲飛行甲板,可以承受火箭發射時的高溫。
不過德國海軍的裝甲航母并不多,總共就10艘,而且都是戰場上的主角,根本不可能進廠改裝成“導彈航母”。
而現在,因為德國海軍的3艘大型裝甲航母在百慕大群島戰役中不同程度受損,必須進廠修理了,這倒是個機會。
“海軍元帥,”赫斯曼說,“現在齊柏林、普魯士和波希米亞三艦正在返航,或許可以將其中的兩艘改裝成導彈母艦,作為A7或是A8導彈的海上發射平臺。”
“拿出兩艘裝甲航母?”雷德爾一聽這話,眉頭不禁皺了起來,“一艘不夠嗎?”
“當然不夠。”赫斯曼搖搖頭,笑道,“發射導彈的海上平臺關系到我們能否迫使美國做出最大的讓步,多打一些保險系數是必要的。不如齊柏林號也拿出來吧,可以作為試驗平臺…在普魯士號和波希米亞號完成改裝之前,就用齊柏林號進行導彈發射試驗。”
“把齊柏林號也拿走?”雷德爾有點發懵,“那第2艦隊豈不是沒有航空母艦了?”
現在塞得利茲號和塞克特號已經被廢棄了,第2艦隊就只剩下齊柏林號、普魯士號和波希米亞號等三艘航母了。
“沒有關系,”赫斯曼一笑,“很快就會有新的塞得利茲號和塞克特號了,另外還可以給第2艦隊派2艘凱塞林級。”
新的塞得利茲號和塞克特號是指齊柏林(B41型)的9號、10號,之前已經命名了,不過為了紀念英勇戰沉的塞得利茲號和塞克特號(它們也是德國海軍最早的艦隊航母),赫斯曼和雷德爾已經商量好了,給那兩艘航母重新命名為塞得利茲號和塞克特號。
看到雷德爾還想繼續爭論,赫斯曼搖搖手笑道:“海軍元帥,大西洋上的制海權已經屬于我們了,美國人會非常非常珍惜他們僅剩的海軍主力艦,所以不必太擔心美國海軍。我們現在要思考的,是怎么讓美國人民知道他們的本土并不安全,我們想要攻擊,就能進行攻擊!”